亮剑:为什么你的缴获这么多 第30节

  此时,迫击炮已经进行了4轮攻击,除了其中1枚炮弹射偏,其中7枚炮弹都落到了巨型碉堡上,将碉堡炸开了一个又一个洞,两个巨型碉堡已经看不出原来的样子,上层建筑已经完全垮塌,整个建筑都摇摇欲坠。

  碉堡内的鬼子曾经试图发起过反击,用碉堡内的九二式重机枪、歪把子机枪尝试着攻击着外边的敌人,奈何大口径迫击炮距离他们接近1公里距离,且炮口也没有明显的炮焰,鬼子根本找不到炮兵阵地所在。而围住他们的1连战士们也找好了掩体,虽然有机枪子弹扫了过来,但没有战士们受伤。

  随着1颗接着1颗重型迫击炮炮弹落到头上,将碉堡炸得支零破碎,碉堡内的鬼子害怕被活埋里面,纷纷连滚带爬的从碉堡出口涌出,被守在外边的1连战士们用轻机枪步枪等轻松击毙在出口附近。

  这时候,又有呼啸的炮弹声传来,2枚重型迫击炮炮弹再次精准的落到碉堡上。砖石结构的碉堡经不住这么大当量的炮弹摧残,两座碉堡一层层垮塌下来,一时间竟是浓烟四起、尘土飞扬。

  巨大的声响之后,战场竟是安静下来。

  张云拿着望远镜看着碉堡变成了废墟,看着哨台变成废墟,看着老胡安排战士们把矿工一个接一个的从地窖引了出来,心里暂时舒了口气。

  井陉煤矿拿下了,不知道丁团长那里怎么样?

第74章 好充沛的火力,这就是独立支队打仗的感觉么!

  回到丁团长这边。

  按照之前商议的方案,丁大团长亲自带着1营,随着刘长青3连、炮连、昔阳民兵部队(主要负责搬运炮弹)共1200余人负责阻击井陉县城方向的敌人,并尽力聚歼来援之敌。

  根据之前侦察的地形,部队顺着井陉县和矿区之间的公路来到了距离矿区四公里处的一处山坡旁。

  这条井陉县和矿区之间的公路紧挨着矿区运煤铁路,是县城和矿区间唯一可以通行汽车的道路,也是井陉县城以及石门(石家庄)之敌援助矿区的必经之路。

  可惜的是,这条公路地形不佳,公路东侧为山岭、西侧为较为平缓的平地,部分平地还被附近村民开垦为农田。这样的地形,依托山岭地势打伏击不难,但是要想完全阻击和围歼敌人却不甚方便。

  如果敌人较为强大,完全可以用火力暂时压制山岭上的敌人快速通过,或者通过平地快速撤退。

  考虑到聚歼敌人援军的计划,丁伟团长亲自和刘长青商定了阻击和包围歼灭的细节。

  而丁大团长的任务则艰巨的多。他将一营分为两部分,1个连的部队在独立支队阻击阵地前方1公里处先行阻击敌人并撤退吸引敌人追击,而补充2团1营另外两个连则是隐藏在公路前的山岭上,并在敌人进入后快速向下斜插,扎紧包围的口子。

  可以说,此次聚歼计划中,丁团长的补充2团1营2连、3连担任了最艰巨的任务,必须在平地无工事的条件下,挡住鬼子的退路。

  “丁团长,这样不行,你们的压力太大了。”刘长青听完丁团长的计划,连忙摇头,他不能这样占兄弟部队的便宜。

  “哈哈,刘队长,放心吧。我这1营是2团的拳头部队,敢打敢冲,能打硬仗。只要你们提供足够的炮火支持,我们挡得住敌人!”丁团长听到刘长青的话,心头还是一暖的。

  八路军兄弟部队间很少有互相坑害的例子,相反,为了大局拼光了自身家当倒是经常发生。

  刘长青虽然想分担扎口子的任务,但他也不得不承认,独立支队新兵太多,还打不了硬仗,承担不起这么严峻的任务。

  “3连长,”想了想,刘长青安排道:“把你们连的捷克式机枪拿出了20挺给丁团长,咱们有地形优势,少些机枪也能打!”

  “要多配弹药!”

  “好的!”旁边的3连长秦盛答应道。

  现在独立支队已经实现了每个班(12人)配置1挺机枪,而3连整体携带了超过40挺机枪(有连属的机枪班),虽然目前因为捷克式机枪不足,还有些歪把子机枪充数,但是机枪火力十分充沛。

  丁团长看着转交过来的机枪,再次感叹独立支队的富裕。他们补充2团全团才7挺机枪,一营虽然集中了全团的火力,但火力密度仍然不到独立支队3连的五分之一。

  “那我们却之不恭了,等打完这一仗就还给你们。”

  丁团长也没有客气,这一仗确实有些凶险,平地上阻击敌人难度很大,特别是他们为了防止鬼子警觉,还不能提前构筑明显的工事。

  但他必须这么打,毕竟他要占张云武器弹药的便宜的,那就只能主动在战场上吃亏,主动承担险仗硬仗。幸好,他的1营不怕打硬仗。

  随后,3连、炮连的战士们开始构筑阵地,而补充2团1营的战士们分配好机枪,在平地附近熟悉起地形,修建了几处类似田垄的隐蔽工事,虽然这样的工事效果一般,但有总比没有强……

  “轰”、“轰”,沉闷而巨大的爆炸声突然从后方传来,丁伟和刘长青、周围的战士们都往后看去,但夜色太黑朦朦胧胧什么都看不清楚。

  “我滴个乖乖,隔了几公里还有这么大的爆炸声,这炮弹爆炸威力得有多大?”战士们悄悄的讨论着。

  丁伟冷静的对大家说道:“对矿区的攻击开始了,敌人援军也要来了,大家准备吧。”

  所有人听到后,都回归了点位,做好伏击准备。

  也就十几分钟,远处的公路上露出了汽车车灯的亮光。12辆鬼子卡车排成一列,快速朝着阻击阵地方向开来,而更远的的地方,还有数排火把组成的火龙,也向着矿区靠近。

  这就是丁伟安排一个连的战士在前头先阻击一阵的原因,井陉县城的鬼子汽车数量有限,来援的鬼子分段而来,部分士兵依靠卡车快速机动,另有大部队步行增援。必须把两段鬼子聚在一块,不然就扎不上袋子了。

  补充2团1连先头阻击阵地上,战士们脸色平静的看着敌人靠近,细心整理着手里的武器。毕竟鬼子的小卡车运载量有限,每个卡车只能坐12个人,12辆车也就140多人。

  他们1连虽然只有130余人,但是早就打惯了硬仗,又不是死守阵地,仅仅是阻挡一阵,战士们还是很有信心的。

  更让他们有信心的是他们手里的武器。丁团长把伏击支队调过来的20挺机枪分给10挺给他们,加上原有的3挺机枪,他们1连已经拥有了13挺捷克式机枪。

  更难得的是,他们的弹药非常充裕,每挺机枪的配弹超过了10个弹匣200余发,步枪手手里的子弹人均超过30颗,手榴弹人均两颗,远远超过他们之前打仗时分发的弹药。

  而独立支队刘队长可是说了,所有弹药都是赠送的,打完仗不用还的!

  眼见鬼子的小卡车越来越近,一连长喊了一句“打”,13挺轻机枪向着敌人的卡车疯狂的扫射,手持步枪的战士们也是一枪一枪的向敌人的卡车射击。更有十几个战士迅速扔出30多枚手榴弹。

  “咚”、“咚”、“轰”,独立支队云烟军工厂生产的云烟造手榴弹是仿照德国M24手榴弹制造而成,技术水准、大小、装药跟巩式手榴弹差不多。唯一不同的是,巩式手榴弹使用铸铁外壳,云烟造手榴弹则使用跟德国24型手榴弹一样的薄钢板,而为了增加弹片数量,每个手榴弹都配置了一个预制槽的破片套。

  

  就是这种,德国M24手榴弹早期也有。防守时加上破片套,进攻时需要取下。

  相比于边区造手榴弹火花四射但是威力很弱,仿照德国M24手榴弹的云烟手榴弹没有火球、没有黑烟,但是爆炸瞬间弹片四射,杀伤力很强。

  在子弹和手榴弹弹片的冲击下,最前面的几辆鬼子小卡车瞬间布满了孔洞,车室里的小鬼子驾驶员被机枪重点照顾,直接被达成了筛子,而车箱里站着的小鬼子们则是东倒西歪,躺下一片。

  后面卡车的鬼子们乱成一片!

第75章 所有人都小瞧了云烟造手榴弹!

  突然冒出的十多挺机枪火力,如火舌般舔过前面几辆小鬼子的卡车,而战士们扔出去的云烟造手榴弹,更是炸开了天女散花般的弹片。

  在这样的“热烈欢迎”下,前面三辆卡车的数十个鬼子没有一个能囫囵的从卡车上下来,大都身冒血洞被击毙在当场,仅有两三个人勉力跳下了卡车,但也是全身受创,难以动弹。

  后面卡车的小鬼子们运气好点,躲过了2团1营1连的第一波集火攻击。小鬼子们迅速跳下卡车,利用路边沟渠、卡车等作为掩体,架好了歪把子机枪开始反击,更有小鬼子的掷弹筒兵开始拿着掷弹筒向着1连的阵地发射。

  战况瞬间激烈且焦灼起来。

  1连的战士都是补充2团的精锐,善于打硬仗,对小鬼子的战术也很是熟悉。捷克式机枪手们打一梭子就更换阵地,避免被小鬼子的掷弹筒盯上,战术熟练的让人心疼。其他步枪手也是持续拉栓射击,压制敌人的掷弹筒和轻机枪。

  子弹咻咻的飞来飞去,双方你来我往,很是激烈。

  幸好1连的战士火力足,子弹也多,特别是云烟造手榴弹,个头不大威力很足(因为云烟兵工厂能够自产TNT,使用了全装药120g,外置破片下有效杀伤范围15米,相比之下巩式手榴弹是60gTNT+60g硝酸钾,有效杀伤范围仅有7-10米)。小鬼子几次想发起冲锋,都被手榴弹炸了回去,还被炸死炸伤不少人。

  这时候,后方步行的鬼子大部队已经接近了战场,1连长从望远镜望去,发现密密麻麻有近千人,其中一半是伪军部队。

  一些小鬼子已经从东侧山坡方向包抄过来,还有小鬼子卸下后面汽车拖拽的步兵炮,似乎正在展开炮击准备。

  该撤了!

  1连长吹响了尖锐的哨声!后面的20多个战士人迅速向着敌人扔出了他们之前自制的手榴弹。这些自制手榴弹都是他们的修械所自己制造而成,使用了大量的黑火药,“咣咣咣”的爆炸之后,虽然杀伤力不大,但是产生了不小的黑烟,形成了有效的硝烟屏障。

  1连战士们趁此机会分3段向后退去,三段都有机枪和步枪掩护,相互分工合作,没让鬼子趁机追了上来。

  实际上,鬼子们也被之前大威力的手榴弹炸出了心理阴影,没敢追的太紧。鬼子前队140余人目前已经伤亡了大半,阵亡了70余人,除了刚开始被集火消灭的30余人外,后面阵亡的40余人大都是被手榴弹弹片击中。

  黑灯瞎火下,双方的机枪步枪都只是压制对方罢了。

  1连长带着战士们向着山岭更深处“逃去”,并时不时的用机枪挑衅下敌人,吸引着鬼子的注意力。大家一边撤退一边统计人数,仅仅是十几分钟的交火,1连就牺牲了十几人,受伤了十几人,大都伤亡在鬼子的掷弹筒下。

  “八嘎,为什么有这么大的伤亡?”从后面赶过来的鬼子井陉县城驻守大队的大队长冈田大雄看到前队伤亡情况,瞬间暴怒,责问着随车前进的第一中队队长。

  “冈田少佐,敌人集中了近20挺轻机枪和大量手榴弹伏击了我们,不过已经被我们打退。”第一中队队长低头回话,“我请求带领第一中队跟踪围剿这伙敌人,他们必然是中央局或者晋绥军精锐部队,消灭他们必然沉重打击这些帝国的敌人。”

  “八嘎,你睁开眼睛看看,撤退的敌人穿的是八路军军服!”

  “简直是愚蠢,他们在吸引我们去山里追击他们,从而为敌人攻击煤矿争取时间!”冈田大雄可没忘记上级对他的明确要求,必须保护好煤矿。

  井陉煤矿可是帝国的重要资产,是帝国维持战争潜力的重要支撑,要是出了问题被敌人破坏,说不得他就会被要求剖腹自尽以谢天皇了。

  “这不过是调虎离山的计谋罢了,”冈田大雄摆摆手,说道:“我命令,所有人加速前进,目标井陉煤矿!”

  鬼子简单收拾了下战场,将受伤的士兵暂时安置到车上,一千多日伪军再次向着矿区进发。

  此时因为1连的阻击和牺牲,一千多日伪军已经聚集在一起,密集的进入了独立支队和2团1营的伏击区域。

  ……

  伏击阵地上,刘长青担心的看着丁团长2团1营1连战士们撤离的方向。

  刚才的密集交火虽然持续时间不长,但对战士们绝对是一次巨大的挑战。毕竟鬼子老兵很是精锐,相比于中国士兵训练、体能、射击技能的欠缺,这种阵地战更容易发挥鬼子老兵长期训练的综合优势,这也是张云一直避免的交战模式。

  所有人都小瞧了云烟造手榴弹的威力和对鬼子的伤害。

  小鬼子虽然训练精锐,但是有一个顽疾,战术呆板。在老鬼子的长期训练中,他们一直对标着中国军队并研究着中国军人装备的制式武器,因此对巩式手榴弹的有效杀伤范围非常清晰,在看到手榴弹飞来后很容易判断出自己是否需要躲避。

  至于中国其他手榴弹,不好意思,威力更弱更不上台面。

  但云烟造手榴弹却不一样,张云在军工产品制造上不需要考虑成本问题,而是考虑工艺、工人的熟练程度等,军工人才才是限制云烟兵工厂发展的最大难题。

  反正云烟造手榴弹跟太原兵工厂晋造手榴弹的生产工艺都一样,投奔而来的老工人们不需要再次适应,只要熟悉更新的机器设备更自动化的流程就可以,那干嘛还要节省装药和材料,直接顶格走起。

  结果云烟造手榴弹加装外置破片后杀伤范围达到了15米,是巩式手榴弹的近2倍,而两者却大小基本一样,外观极为相似。

  所以,老鬼子们初次面对云烟造手榴弹,展现出了极大的不适应。面对扔过来的“巩式手榴弹”,老鬼子发现明明自己已经在手榴弹10米以外,结果还是莫名其妙的被弹片击中甚至是击毙。这也是此战敌我战损比接近5:1的原因。

第76章 这么多炮弹,够小鬼子喝一大壶了

  补充2团一营一连的阻击,成功将鬼子大部队聚集了起来,而鬼子大队长冈田大雄的命令,更是让一千多日伪军密集排成队列走进了独立支队的伏击圈。

  仍然是炮兵先行!

  考虑到鬼子有步兵炮,可能会对自家炮兵阵地进行反制,炮连连长王大川把6门迫击炮分隔开构建了6处迫击炮炮坑,而最后1门步兵炮则是隐藏在灌木丛里,炮口对准了鬼子领头的汽车。

  看着敌人越来越近,王大川终于发出了命令!

  “1号炮位照明弹1发,其余炮位全速射击”

  “预备,放!”

  1枚照明弹突然射入鬼子上空,照亮了公路上密密麻麻的鬼子和伪军,鬼子伪军瞬间大骇,恐慌一片。

  “呜呜呜”,“呜呜呜”,没等鬼子反应过来,空气中就传来了炮弹下落的声音,几乎是一瞬间,地上就爆起了几个火花。领头的汽车更是凄惨,被一枚步兵炮炮弹直接打中,爆成了一团火球。

  然后,按照独立支队的训练科目那样,3连所有轻机枪、步枪同步开始了对鬼子的火力急袭。

  几秒钟内,就有上百鬼子伪军被子弹、迫击炮弹片击中,惨叫声、哀嚎声连成一片。

  虽然一半轻机枪已经被调走,但是三连的步兵急袭火力仍然让鬼子瞠目结舌,20多条火舌舔过鬼子所在的公路,留下了一地的血痕。

  突然的袭击虽然让鬼子感到诧异和恐慌,并很快产生了大量的伤亡,但精锐的老鬼子们还是迅速寻找了掩体,架起轻重机枪开始了反击。

  但独立支队火力最强的永远是炮兵!

  6门迫击炮急速射击下,这段不长的公路上每分钟落下了接近150发82毫米迫击炮炮弹,而每枚迫击炮炮弹有效杀伤范围达到了20米,哪怕卧倒后10米范围内仍然可以受到伤害。

  到处都是迫击炮炮弹炸开的火花,到处都是飞溅的弹片和呼啸而过的子弹。

  这个公路临近平地,固然不方便隐藏工事,但也同样不方便寻找掩体,大量的日伪军步兵暴露在旷野中,被密集的弹片击中,哀嚎的躺在路上,更多的人则是被弹片撕裂,直接失去了生机。

  慌乱的日伪军队伍,日军大队长冈田大雄带着大队部恐慌的躲在汽车后面,大声高喊:

  “八嘎,反击,反击!”

  “电报兵,迅速告知石门(石家庄)方面,我队受到八路军大部队围攻,请求指导、请求指导!”

  “炮兵,反炮击作战!”

  还存活的鬼子炮兵冒着头上不时落下的迫击炮炮火,合力把1门步兵炮推过来,但他们尴尬的发现,因为头顶上的照明弹太亮,根本看不清迫击炮炮弹的弹道,计算不出迫击炮阵地所在。无奈之下,鬼子炮兵只能对着3连的阻击阵地进行了炮击。

  刚打完一发炮弹,鬼子步兵炮就暴露了自己的位置,随后两枚迫击炮炮炮弹都落在了附近,而炮连的步兵炮更是朝着鬼子步兵炮发射了炮弹。

首节上一节30/23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