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为什么你的缴获这么多 第5节

  看到王大川他们愿意加入,张云大喜,随后让刘长青安排王大川三人去休息。这可是排里的技术兵种,必须照顾好、保护好了。以后打据点、打阵地战,就得靠他们的精准炮击。

  随后,一班长大宝过来汇报了汇总的缴获情况。算上张云套现出来的步枪机枪子弹炮弹,此战他们从土匪手里共缴获迫击炮1门、捷克式机枪4挺、步枪90余支、手枪4支、手榴弹40余颗、各口径子弹12000余发、迫击炮炮弹200发。缴获粮食2万多斤、大洋600余个、大黄鱼1个,布匹6件,法币联币若干。

  张云细算了一下,算上他们自己手头的武器,现在完全可以扩军到120-150人,达到连级规模。

  忙活完枪支弹药的归集工作,二班长老胡就过来说起公审大会的事情。刚才他安排战士挨家挨户通知百姓,要公审这些土匪,很多老百姓听说八路军来了,纷纷涌上街头,找二班的战士痛述土匪们的恶行。

  总之,这些土匪们过去两个月无恶不作,不仅残杀百姓,侵占钱财,还祸害了好几个姑娘,已经有两个姑娘因此自杀,她们的家人也被土匪们杀害。

  “老胡,公审大会宜早不宜迟,一会就在街上按照简易方式办了。凡是有血债的,都毙了;凡是土匪侵占的有主财物粮食,全部归还。你是老红军了,这个局面和流程你也熟悉。对了,也要借这个局面宣传抗日政策和咱们八路军的名声,然后就是在群众中招兵,选择愿意跟咱打鬼子的小伙子跟着我们走,也能帮着搬搬粮食弹药”。张云认真叮嘱二班长。这些班长都是他重要的班底,等招够了兵,这些班长就是排长甚至连长的苗子。

  “好的,排长!”老胡沉稳的应到,他们在长征路上、东征过程中以及之前抗日过程中,没少办公审大会,大家都很熟悉流程。

  “去吧,一会老张去帮你召开公审大会,我就不过去了。我先琢磨下咱们回去的路线。”张云转身回到土匪指挥部,翻出地图页仔细研究。毕竟这么多缴获的物资,能少走山路最好,山里的路弯弯绕绕,可以先走部分大路,等快到了驻地小王村附近的刘家镇再绕进山路。

  之前张云还有些顾忌刘家镇停留的约一个连队的国军,不敢过于靠近。现在么,有了迫击炮,他们可以冒充八路军大部队,这时候就是这伙国军顾忌他们了。

  很快有血债的土匪就被群众纷纷指认,随后战士们按照流程,把这些土匪们押到街口,直接执行枪决,群众爆发出阵阵欢呼声。刘三刀他们这伙土匪已经为祸多年,基本都有血案在身,没有一个能逃脱制裁。倒是东北军溃兵参入伙时间还短,大部分都被收缴武器发了点粮食就地释放。

  接着二班长、三班长、老张他们就在群众中宣传起来目前抗战形势、山西混乱局势以及八路军抗战政策等,号召老百姓们觉醒起来,积极参军保护自己,周围很多人都受到触动。很快就有一些年轻小伙子涌到了参军报名处。

  张云现在外挂在身,十分豪气。他直接将土匪收集的大部分粮食、钱财归还给了百姓,并给新报名参军的小伙子发了50斤小米作为安家费。值得一提的是,有好几个东北溃兵也许是无处可去,也许是良心发现,转身就加入了张云的队伍。

  等公审大会的热闹逐渐散去,群众们纷纷忙活起自己的营生,街面上再次出现了熙熙攘攘的人群。

  等到日头已经偏西,二班长才带人收起了招兵处的牌子,汇总了新兵人数,惊讶的发现一个下午就招收了40余人。加上原来的士兵,现在全排达到了100余人,可惜近九成的士兵入伍时间还没超过半个月。

  等来到指挥部,张云、副排长刘长青、一班长大宝、三班长秦盛他们都在那里等着,二班长汇报了招兵情况,大家一听,都高兴起来。

  “排长,咱们从教导团出来的时候,才15、16个人,这才半个多月,咱就扩充到100多人,快赶上一个连了。”三班长秦盛兴奋的说。

  “没错,没错,等好好练几个月,这些就都是好兵了。”一班长大宝也难掩兴奋。

  “排长,咱给养够么,”刘长青作为副排长,对排里的家底很是清楚。“咱们这次虽然缴获了2万多斤粮食,不少黄金大洋,但是刚才公审大会后一大半都还给了乡亲们。驻地那虽然还有些粮食,但是100多个士兵就是100多个大肚汉,粮食可不一定够了。”

  “没事,等咱们把新兵练出来,土匪和鬼子就是咱新兵排的粮仓。”张云想着缴获空间里20多吨和10多吨肉,心中安定。

  刘长青看排长底气十足,也就没再说什么。

  “副排长,我看天色已经晚了,新兵也得回家和家人告别。今天咱们就驻扎在这里了。你安排好晚上警戒,”张云说到。

  “要安排明暗哨,做好换岗交班;要老兵带新兵,严格站岗纪录。咱刚摸了土匪警戒哨,可别让别人摸到咱头上”。

  “放心吧,”副排长刘长青拍拍胸脯,他一直是一个谨慎可靠的搭档。

  “明天早上八点安排早饭,吃完饭后一班三班连同新兵携带缴获回驻地。二班长,给你个任务,明天你们二班带着粮食和钱,去于家口镇下面的六个村子都走一遍,挨个村子宣传咱们八路军队伍,打击村匪村霸,招收新兵,最好能招满40人。”张云最后部署到,目的就是去这六个村子确认“占领”,然后通过缴获加成系统又能得到一笔不菲的收益。

  养兵,需要大量的武器弹药、钱粮被服,哪一笔收益都不能放过!

第14章 完善编制搞建设

  一夜平静。

  第二天早上天微微亮,在安排部队吃完早饭之后,张云就带着新兵排一班、三班和新招士兵80多人,赶着六辆马车,牵着几匹富裕的军马,驮着枪支弹药,粮食布匹等缴获物资,浩浩荡荡的沿着大路,往刘家镇方向赶去。

  按照张云的路线规划,他们将在刘家镇前面转入小路,再绕山路回到小王庄。

  为了防止意外发生,张云安排老张等尖兵走在前面探路,让副排长刘长青带着几人自己亲自坐镇队伍。

  毕竟财帛动人心,他们此次缴获的物资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张云可不愿意为他人做嫁衣。

  还好,路上一切顺利,到了下午大部队就回到了驻地。老唐早早就发现了队伍,带着乡亲们迎了上去,帮助战士们卸下各种沉重的物资。

  看到缴获了如此多的枪支弹药和钱粮,老唐乐的合不拢嘴。作为排里的大管家,他明白武器钱粮就是战斗力,有了这些物资,加上八路军的纪律和信仰,很快新兵排就会成为教导团最有战斗力的部队了。

  张云如何安排副排长和班长安顿新兵略过不提,到了傍晚,张云缴获页面今天第六次刷新了数据。

  根据数据显示,张云今天共得到了20多吨粮食,近3吨牛羊猪鸡鸭肉,6.32支辽十三式步枪,1.3支毛瑟手枪和272发步枪手枪弹,金1320克,银2.4kg以及铜铁铅锡木材,还有很多杂七杂八的战略物资。

  (张云为了统计方便,已经设置缴获加成系统自动将缴获空间的枪支弹药调换为辽十三式步枪和毛瑟手枪以及相应的子弹。另外“其他”栏目东西太多,张云暂时隐藏不再详细展示。)

  张云知道,这是二班长“占领”了6个村庄,并开展了招兵工作,他期待着新兵的到来。

  到了晚上,二班长他们还没有回来,但是负责后勤和炊事班的老唐已经心急火燎的找到了排长。

  “排长,现在咱们招收的新兵太多,老乡借给咱的房子已经住不开了,怎么办?还有,做饭的家伙事也不够啊。”

  “老唐,别着急,喝口水。咱们现在的兵营宿舍可以住多少人?”张云其实早就想到了这些实际困难,不过工作千头万绪,困难要一样一样克服。

  “现在正常睡大通铺,咱们可以保证70人左右的住宿,还有30多人没有着落。”老唐答道。

  “那这样,今天晚上先紧着新兵们住下,老兵们安排一些去乡亲们家借住。明天排里花钱买材料,请老乡们帮忙,咱直接起几个宿舍,按照大通铺住100人先建着。”张云回应道。

  “排长,咱们怎么建这么多新房子,是要全排都搬过去吗?”老唐听着这么大规模的建设计划,有些疑惑的问向张云。

  “”哦,忘了告诉你了,我安排二班长去于家口镇下面村子里招兵了,估计还能招40人左右。”张云很是云淡风轻的回答。

  老唐忍不住吸了口凉气,说道“排长,招了这么多人,咱粮食弹药不够啊。再说建房子可不是这么简单,得花好一段时间。”

  张云路上一直也盘算着这件事,早就想好了计划。”我们占领于家口镇的时候,我看敌人指挥部仓库里有几吨水泥,因为太重而且没什么用处,我们就没带回来。明天我带人去取回来,咱用水泥混合石头、青砖建房子,建的快还结实。咱也不用建的特别好,结实够用能住人就行。

  至于粮食弹药,目前咱们的步枪、手枪、机枪也差不多够用了。子弹虽然少点,但你不用管,等咱们把新兵练出来,我带着他们再去缴获去。”

  “行、行、行,你说了算,我这就安排。明天我和你一块去,在于家口镇买点儿做饭用的家伙儿,总得让大家都能吃上热饭。”老唐无奈应下,也只能相信排长以后能获得足够的缴获。

  ……

  第二天,张云带着老唐以及三班的17位战士,牵着七八匹马,从小路绕行,再次赶往于家口镇。

  之所以带着三班,就是因为三班战士都没有去过那个仓库房间,张云可以很方便的打个信息差,将水泥等物资套现出来。

  副排长刘长兴还想跟着去,被张云给强制安排了训练新兵的任务。张云打算等新兵到齐了再配发武器,但是队列、内务、纪律,这些前期课程都要动起来。现在新兵太多,张云打算要先好好强化新兵的纪律,不经过严格的训练,新兵太多的部队是没有战斗力的。

  暂且不说,中午二班长带着40多个新兵回来,整个排里又是一通手忙脚乱。

  就说路上,张云带队还专门绕了个弯路,远远侦查了一下小王村前面的刘家镇。刘家镇距离小王村直线距离不过五公里,走山路弯弯绕绕也不过七、八公里,可以说就在张云眼皮子底下。张云现在琢磨着怎么把刘家镇的中央军弄走,毕竟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这伙中央军实在是碍眼。

  刘家镇还是老样子,驻扎着100人左右的中央军,但是很奇快的是这些中央军已经在对着县城方向的镇口位置布置了警戒阵地,挖掘了两排战壕。

  张元对照日军侵占山西的历史,猜测鬼子应该是开始在山西落实以战养战的策略,安排部队扫荡县城周边的乡镇并征集粮食、肉类、金银铜铁等物资,也是这个时候,山西境内伪军数量明显增多。乡村里也开始出现维持会等汉奸团体。

  张云心中有了一些紧迫感,虽然知道百团大战之前,日军虽然经常对根据地进行扫荡,但扫荡力度和密度比较弱,1940年以前都是根据地发展的好时机。但实际上这两年八路军虽然发展很快,但武器装备的获取难度是越来越大的。

  随着时间推移,国民党会越发消极抗日,日军也基本不再发起大的会战,开始把前方兵力抽调到后方开展“治安战”,围绕八路军根据地的兵力会越来越多,驻扎在县城、重要据点的日军兵力也会持续增强。

  现在山西方面的日军大都囤积在大城市或者堆积在中条山跟国军对线,很多县城的日军兵力很是薄弱,张云还想着趁此机会占领一两个县城,以获得足够的物资储备。

  诚然,拥有缴获加成系统的张云,虽然只靠占领乡镇和村子,就可以获得足够的粮食金银布匹等,但是县城拥有大量的机器设备、建设材料、药品等一般的乡镇不太具备的物资。这些物资可以让张云初步建立作坊式的兵工厂和民工厂,这对八路军整体的意义更加重要。

  一路顺利,很快张云带队重新回到了于家口镇土匪的指挥部,张云趁着第一个进入仓库,迅速将几吨水泥套现出来。

  随后老唐在镇上购买了一些厨具和一部分粮食,然后一行19人又人背马驮的带着粮食水泥等物资回到了驻地。

  安置好的水泥粮食等物资后,张云又马不停蹄的召集全排干部开会和,和副排长、三个班长、王大川、老唐一起,研究部队的编制问题。

  按照讨论结果,他们打算将新兵继续编入三个步兵班,并新成立排部、炮兵班、后勤班。

  排部5人,包括正、副排长,还有三名通讯员。

  炮兵班,编制15人,王大川任班长,下属王承柱、赵田多,并优先招选队员,指导新兵大家使用迫击炮。张元让他尽快编练出4个迫击炮组,他有信心尽快将迫击炮落实到位。

  步兵班3个,每个步兵班编制48人。其中每个步兵班分三组,每组15人,另有班部3人。每个步兵班拥有捷克式轻机枪一到两挺,步枪42支、手枪4支。

  后勤班3人,专门负责后勤事宜;炊事班4人,专职做饭,由老唐兼任后勤班、炊事班班长。

  全排满编171人,差额十几个人慢慢补齐。

  另外,他安排老张成立侦查小队,编制8人,不列入新兵排编制。主要负责侦查、特务(特种作战)工作。

  武器装备方面。虽然预定以辽十三式步枪和日本三八式步枪作为基准步枪,但显然还不具备这样的条件,汉阳造、晋六五式步枪等杂牌步枪仍然需要拿出来补上缺口。

  其实这个编制,是仿着连级部队编制的,张云估计如果他现在回去述职,应该会被上级给予地区部队的连级编制,如县大队或者区小队,但这样他们不仅会成为地方杂牌部队,还会被地区组织钳制,不利于他抓住近期的好时机积累物资和弹药。

  他打算放个大“卫星”了!

第15章 边练兵、边建设

  随着张云他们在周边村子的宣传动员,很快新兵排就再次招收了十多个新兵,补齐了预定编制的空缺。

  但170多人的部队,老兵却只有十七八个,没摸过枪的士兵更是占了一大半,这样的部队肯定是没有战斗力的。

  虽然张云很想尽快带兵出去“缴获”,但显然部队的现实并不支持这样的决策。

  张云知道,欲速则不达,现在必须沉下心去训练新兵了。反正第一批新兵也不过练了10天,战斗技能同样不足,这次干脆全部再次投入训练。

  所以在补齐编制之后,他就参照前身苏区的练兵经验,结合他后世了解到的步兵操典等,制定了详细的练兵计划,涵盖射击、投弹、防御、阵型甚至土木作业等,开始了为期一个月的轰轰烈烈大练兵行动。

  张云明确提出,练精兵就要舍得用弹药,现在后勤班库存的1.3万多发子弹,要拿出8000发,用来士兵开展实弹射击训练,要拿出80枚迫击炮炮弹让炮兵班练习实弹炮击;排里手榴弹缴获不多,但是手榴弹可以用模型先练习,后续也补上实弹。

  张云让副排长刘长青每天规划训练科目和强度,让后勤班每天分发子弹、炮弹给士兵并回收弹壳,用缴获的金银采买大量的粮食肉食,给士兵们补充营养。随着士兵们摄入的油水增多,以及高频度的训练,大家精气神明显提升,脸色也油光水亮,逐步有了接近主力部队水准的优良士兵素质。

  每当听见新兵们“咚”、“咚”、“咚”、“啪”、“啪”、“啪”、“哒哒哒、哒哒哒”射击的时候,后勤班长老唐总是心疼的嘴角直抽抽,但是等训练结束,他又跑到新兵那里嘘寒问暖,送衣送饭。他也知道,实弹射击是提升士兵射击能力最快的办法。

  上下同欲者胜,除了每天担任警戒放哨任务的老兵外,排长张云、副排长刘长青、几个班长和老兵们纷纷下到各个步、炮兵班组,一块参加训练并指导新兵战术动作。大家在训练和谈话中与士兵互相熟悉,互相信任,逐步提升部队真实战斗力。

  排部还利用晚上开展识字运动,提升战士们的文化素养;开展政治宣传和组织建设工作,帮助士兵们提高政治认识。

  为了改善军队面貌,张云把缴获的布匹委托给了周边的几个村子的妇女同志,按照八路军的军服样式制作军装。他打算尽快统一着装,让新兵们脱下老百姓的衣服,以统一的军服提升士兵集体感和荣誉感。

  当然,在开展大练兵的同时,张云对驻地建设也毫无放松。他拿出部分缴获的金钱,雇佣了小王村和附近老乡,同步建设了10间宿舍,并建设了一个结实防潮防炮的仓库。他还安排士兵们在练兵空隙时候和老乡们共同参与建设,并帮助老乡挑水、除草等,进一步融洽军民关系。

  抗战时期的民居没有那么讲究,足够的水泥,足够的青砖,足够的人力,让10间宿舍和小仓库很快的就建好了。

  剩下一点水泥,张云专门在小王村村口前方险要位置的山腰处建设了两个面向村外的机枪暗堡,能放置重机枪且能防掷弹筒和步兵炮的那种。虽然他现在还没有重机枪,但是张云对此毫不怀疑。

  之所以对小王村的建设如此用心,他也是经过仔细分析。他所处的位置在阳泉东南方,昔阳县东面。

  小王村虽然距离刘家镇很近,直线距离仅5公里左右,但是刘家镇本身就是昔阳县下面比较偏远的镇子,深入山区,周围山高林密,距离县城有40多公里山路。而刘家镇西面则是上次张云前身被炸伤的小获庄,离县城不远,紧挨着平辽公里。

  刘家镇相对偏僻,距离敌人重点关注的县城和公里都有一段距离,只要张云能控制住刘家镇,至少在鬼子大规模扫荡之前,小王村就是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优秀驻地。

  面对敌人的小规模扫荡,张云完全可以将其挡在刘家镇之外;等到两三年后日军开始大规模扫荡了,张云估计自己已经完成了最初的缴获物资积累,并拥有了足够多的兵力,能够挡住敌人了。

  哪怕不能,那也可以跟大部队一起,带着老百姓撤入群山。小鬼子不可能长期扎根山区,他们兵力缺口很大。

  ……

  很快近一个月就过去了,张云新兵连的士兵们整体气质和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首先是统一的着装,所有人都穿上了八路军的军服,戴上了八路军军帽,再加上整齐的队列,很有一副正规军的样子。

  其次就是战士们的身体状态,因为这一个月营养充足,加上足够的体能训练和战斗训练,战士们的身体明显健硕起来,拼刺迅速有力,也已经适应了负重奔袭。在长途拉练中,大家已经能够联系奔袭数十公里,已经初步有了长征铁军的样子。

  再次就是士兵们的战斗技能。站姿、卧姿射击都有了明显进步,基本能都能上靶,甚至还有优秀射手能够达到8、9环的样子。走位躲避子弹、炮弹的意识也已经建立,战壕挖掘的也是有模有样。值得一提的是,老兵们经过训练,枪法更是出众,张云已经让每个班都设立了专门的狙击组。

  最重要的是,经过一个月的训练,士兵们开始摆脱过去农民意识的束缚,更加认同自己战士的身份,政治信仰和认识开始融入八路军这个大集体。

  整体来说,张云对这近一个月的集训是非常满意的。

  为了调整战士们的状态,为后续出击作战积累能量,张云这两天开始有意识的降低训练强度,然后利用集训时间给大家上战术课。

  在操场上,170多名战士按照班组围成一团。张云搞了两块黑板站在中央担,详细的向着台下副排长、班长和士兵们介绍着日军的编制、装备情况以及常用战术。

  “同志们,国内军队的编制大家都知道,军、师、旅、团、营、连、排、班。但是日军不是这样的,其上到下分别为师团、旅团、联队、大队、中队、小队、分队。

  师团又分为常设师团、新编师团,大概两到三万人。特别是常设师团,武器装备多,大炮、飞机、坦克都有,新编师团相对弱些,但也是难啃的骨头。

  师团一般下辖两个旅团,旅团下辖两个联队,每个联队大概3000多人,但是随时根据需要增减人数。

  这些大单位相当于咱们的军、师、旅级别,都是大部队和总部首长需要考虑的事情。我这重点说是咱们会经常碰到的小股部队。

首节上一节5/23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