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从晋西北打到上甘岭 第148节

  复盘完,陈成兴看着众人不断抽动的鼻子,笑道:“行了,我知道你们饿了,我已经让炊事班把菜打过来了,就在院子里,大家请吧。”

  众人一听已经准备好了,那还等什么,呼啦啦的都跑了出去。

  等吃完饭散场后,陈成兴刚想休息休息,魏大勇就走了进来:“团长,闻主任来了。”

  闻英?她来干什么?陈成兴有些疑惑。

  “赶紧的,请进来。”陈成兴说道。

  闻英一走进团部,‘啪’的一声,就把手里的东西拍在了桌子上。

第174章 别问,问就是天才

  “这是步枪?咱们自己研制的?”陈成兴此时的表情一点都看不出异样,仿佛他从来没有见过这种武器一样。

  闻英拍在桌子上的明显就五六式半自动步枪。

  “前段时间我突然来了灵感,根据东北军的ZB29半自动步枪,设计了一款半自动步枪,就是这个。”闻英自豪道。

  “这是设计图纸。”闻英把卷起来的图纸也打开铺在了桌子上。

  她实在无法解释自己是怎么突然来的灵感,还一晚上就设计出了该枪,只能是把ZB29作为自己研发的理由。

  东北军引进的的捷克ZH29算是中国正式装备的第一款半自动步枪,性能也非常出色,不过因为制作太精良,成本有点高。

  “这已经是成品了?”陈成兴这倒是真有点意外了,因为他并没有收到系统任务完成的提升。

  而且研发和生产是两回事,研发出来不代表能生产出来,毕竟二郎洞兵工厂还有很多地方是满足不了的,必须要进行改动和削减才行。

  “呃那倒不是,现在还有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弹药要怎么选。”闻英挠了挠头。

  这段时间,闻英已经逐步解决了此枪生产上的问题,机匣和里面的零件有轻机枪生产的经验,可以照葫芦画瓢生产出来。

  枪管也是同理,虽然步枪的枪管比轻机枪的枪管要薄,性能可能不够,但是闻英也参照马四环用了重型枪管,虽说会加一点重量,但是影响不大。

  而现在最棘手的就是弹药问题。

  “不能直接用七九弹吗?实在不行就用鬼子的六五弹。”陈成兴说道。

  这也是陈成兴选择半自动步枪的一个原因,自动步枪用全威力子弹是控制不住命中率的,后坐力太大了。

  即使是鬼子的6.5毫米子弹的动能,也是要远超半威力子弹的。

  而半自动步枪虽然也有这个问题,但是比自动步枪要好很多。

  毕竟目前唯一批量生产的半自动步枪是M1加兰德,其用的7.62子弹和毛瑟7.92子弹威力差不多,动能足足比6.5毫米子弹高出四五成。

  “呃用是能用,不过对性能影响很大。”闻英有些尴尬道:“我倒是新设计了一种子弹,但是没有模具,现在生产不出来。”

  她已经生产了好几把样枪了,也对枪机和供弹系统进行了大改,但是发现都不太行,任何一种弹药都不太合适,甚至还发生过拉断弹壳、枪机断裂这样的危险。

  至于新设计的子弹,就是闻英她灵光一闪的时候,写下来的7.62*39毫米子弹。

  她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写下这个数据,但是她觉得用在这个步枪上肯定合适。

  不过这却无法说服兵工厂的员工,没有高精度的机床,他们想要做一套模具不是那么简单的,这里面不知道要有多少次的失败,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去碰那一次的概率。

  闻英这次来找陈成兴,就是想让他支持自己。

  陈成兴对此倒是没有什么意见,毕竟自己有系统,知道系统会奖励一套模具,到时候完全可以选择7.62*39的规格。

  不管这套模具会怎么出现,但是有了模具就能生产子弹。

  “闻主任,这件事我.”

  “等等,团长,这可不是件小事,是不是要再考虑一下。”

  陈成兴的话还没说完,就被门口的罗平给打断了。

  罗平在得知闻英提着一支步枪来的时候,就猜到了她的想法。

  在新二团跟鬼子打仗的时候,罗平就已经知道了这几个月根据地的情况,对于兵工厂的事情比较了解。

  在他看来,这完全是得不偿失的事情,如果真想生产步枪,完全可以生产栓动式的步枪,这都有现成的工艺。

  “呦,政委来啦,坐坐坐。”陈成兴示意道。

  等罗平坐下后,陈成兴开口道:“老罗啊,我知道你是担心浪费不必要的人力和物力,不过要想发展,科研是必须的,不能因为害怕浪费就不研究,那样我们岂不是要一直跟在别人的后面拾人牙慧?”

  “老陈,这我当然知道,但现在还不是时候啊。”罗平说道。

  作为‘十世之仇犹可报也’的一个民族,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再到小鬼子,全国上下就没有不想报仇的,罗平自然也想。

  但是在罗平看来,现在还不是时候,此时应该将有限的资源投到可以产出的地方,而不是去开发什么新武器。

  对于罗平的想法,陈成兴自然是心知肚明,如果不是有系统加持,陈成兴也不会同意。

  但是现在属于先射箭后画靶,半自动步枪是必然能生产成功的,陈成兴自然是要大力支持的。

  “老罗,我知道你的意思,不过这毕竟是闻主任的一番心血,咱们也不能白费不是?”

  “你看,这是闻主任画的图纸,我看已经非常完善了,只要有弹药,必然是一把好枪。”

  “而且根据闻主任所说,新的弹药所需要的材料也要比现在的子弹节省很多,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觉得这个投入是必要的。”

  兵工厂的事情毕竟不是军事方面,陈成兴必须要和罗平达成一致才行。

  罗平拿起桌子上的图纸,虽然他不懂的枪械设计,但这份图纸上标的各种各样的数据一看就已经很完善了。

  “这个黑点是什么?怎么还把纸给戳破了?”罗平看着图纸有些疑惑道,其他地方他都能看得懂,但是这个点他没看懂。

  “噢,那是铅笔不小心掉到纸上戳的。”闻英随口解释道。

  将图纸放下后,罗平想了想说道:“老陈,你看这样行不行,新枪和弹药可以进行试制,但是不能影响其他物资的生产。”

  因为材料的原因,子弹生产线其实已经处于半停工状态了,现在的兵工厂主要是以复装为主,抽调一部分的人手进行研发倒也影响不大。

  即使最后不成功,那些没用的零件也能融了做成炮弹,不算是太大的浪费。

  “没问题,就这么定了。”陈成兴点了点头。

  有系统的加持,陈成兴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有好消息。

  听到批准了新枪和弹药的试制,闻英兴奋的都要跳起来了,她没想到陈成兴这么支持她。

  这个时候闻英也不觉得陈成兴在梦里欺负她可恶了,反而看着有点顺眼了。

  “谢谢团长!谢谢政委!”闻英兴奋的抄起桌子上的图纸和步枪,兴冲冲的跑了出去,她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开始了。

  看着蹦蹦跳跳跑出去的闻英,陈成兴哑然失笑。

  虽说闻英是一个部门的负责人,但到底是才20岁,要是在后世,现在还是个大学生呢.

第175章 老头,你演我?

  春播土豆的收获是在6月底,所以收获的时候陈成兴并不在场,不过到了8月份播种的时候,陈成兴已经回来了。

  当地老百姓知道新二团有这么高产量土豆后,简直都要疯了,他们从来没有听说过什么粮食能这么高的产量,而且在贫瘠的土地上也能产不少。

  因此在8月份准备播种的时候,红泥湾直接就被百姓给包围了。

  就连50多里地外的轿子山一带都有人来了,也不知道是从哪得到的信息。

  各村的村长、族老把新二团团部的门槛都要踢破了,纷纷表示无论如何都要协助新二团种植土豆。

  “陈团长,只要您一句话,想种多少种多少,地、人我们都出,咱们到时候三七分成就可以,我们要三。”刘家村的村长说道。

  “老刘头,你这算盘珠子都崩我脸上了,还三七分成?陈团长,你去我们村,我们只要两成。”一旁的下沙村村长立刻开口道。

  “沙大宝,你要跟我对着干?!我们要一成!”

  “下沙村白帮忙,只要能给我们留点就行!”

  别说一成,只要能给下沙村留下种子,下沙村的村长就敢出人出地白干,这一个土豆,说不定以后就是下沙村的命。

  “我们也白干!”.

  “诸位!诸位!”陈成兴眼看下面的这些老头都要打起来了,赶忙出言制止。

  “大家不要着急,我知道大家的心情,请大家放心,我已经安排好了,各村按照人口的多少会分配几十到上百斤的种子,而且新二团还会派人去帮助大家的。”

  “至于分成就不用了,等以后丰收了,大家再把土豆还回来就行。”

  6月底新二团收获的土豆有五六万斤,这么多的土豆能种好几百亩地。

  虽说新二团不是种不过来,但是想要照顾好,需要消耗的精力太大。

  新二团是正规军,不是屯田部队,不可能把全部的精力放在这上面。

  而将土豆分到各村,各村的村民肯定会当祖宗供着,今年各村收获可能不是很多,但是明年6月份就不得了了,产量绝对会是爆炸性的增长,到时候只要由地方政府按标准收税即可。

  只要土豆上来了,新二团的酒.医疗酒精厂产量就能大增,养殖队的养殖量也能增加,各村老百姓也会开始养鸡或者是养猪,这是一个正向的循环。

  只要这个循环开始,即使到了41年、42年最艰苦的时候,新二团也可以高枕无忧,然后慢慢积蓄实力。

  听到陈成兴说每个村都能分到最少几十斤土豆,所有人立刻停下了争吵,开始正常啦起了家常,仿佛刚才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

  陈成兴和罗平对视了一眼,合着这些老头这是在演他们两个呢。

  等忙活完土豆的种植后,时间很快就到了9月底。

  自从8月份的扫荡无功而返后,鬼子虽说不时有小动作,但是却并没有再次发动大规模的扫荡的迹象。

  哪怕是到了秋粮收获的季节,鬼子也没有出动,只是让各地的伪军配合地方政权征收税赋。

  鬼子收不到根据地里粮食也不以为意,就当做是什么都不知道。

  而这一个多月的时间,也使得新二团重新恢复了过来,战斗力再次恢复到了顶峰。

  主力营开始配合游击队、县大队频频出动,公路上鬼子的运输队、各据点炮楼的好日子算是到了头。

  时隔半年,大云山周边的鬼子汉奸,再次感受到了新二团对他们的关爱。

  就在大云山根据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时候,马有福找了过来。

  陈成兴在带队去冀中的时候,还经常在红泥湾见到马有福,但是返回大云山的时候,很长时间都没有见过他,这还是两人第一次见面。

  此时的马有福气色明显比之前好很多,整个人精神了不少。

  “团长,您看!”马有福一进门就将一个纸包放在了桌子上。

  “这是什么?”陈成兴有些好奇的打开小纸包,一小撮白色的东西出现在他眼前。

  “白糖!”陈成兴兴奋的捻起一点尝了尝,是白糖没错。

  “甜菜已经收获了,这是第一轮出部分。”马有福笑道。

  “好,太好了!产量有多少?能出多少糖?”陈成兴问道,这是他最关心的事情。

  “土地还是有些贫瘠,而且缺少必要的化肥,按照我的估算,一亩地能产糖200公斤左右,从东北带回来的种子我分成了2份,今年一共种了5亩地,也就是能产一吨糖,不过我已经在准备留种了,后年应该可以种20亩地。”马有福解释道。

  甜菜是两年生作物,想要打种就要明年进行复种,然后七八月份才能产种。

  “一吨.”陈成兴想了想,虽说有点少,但毕竟是刚刚开始,应该也够他临时用一下了。

  “马厂长,现在糖厂还有需要我帮忙的地方吗?”陈成兴问道。

  “暂时没有。”马有福摇了摇头,糖厂现在的设备已经够了,虽说有不少是土法上马,效率较低,但是就这么点产量,也不需要多少人手和设备。

  “行,有需要你随时找我,白糖生产出来以后,你就直接送到团部来,我有用。”陈成兴交代道。

首节上一节148/30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