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如那一片漆黑的夜晚中,挂在天空中的皎洁明月。
那一个人就占好几页的华丽战绩,瞬间就从数十人之中脱颖而出,牢牢吸引住了铁路的注意力。
“陈军,男,23岁,身高189,未婚,党员,毕业于陆军指挥学院合同战术专业……
籍贯湖南长沙,父母在上海经商,不知何种缘故,自从就读军校之后,再也没有返回过上海家中……
被分配到七零二团钢七连,半年后转正排长,一年半破例提拔为副连长……
在师一级别的年中大比武中,连续拿下九个个人第一,总计拿下十个第一,还破了全军记录……
荣立个人二等功一次,个人三等功一次,集体二等功一次,集体三等功一次……
在师团共参与过两次演习,第一场与七零二团红三连对抗,仅用不到两小时,便全歼红三连。
第二场为对抗师直属侦察营……
一个连还是全歼了一个营……”
铁路看着这资料越看越震惊,那一份份华丽的战绩,就如同晴空霹雳,震得他眼珠子直颤抖……
完美演绎传说中的瞳孔地震!!
然而这还没有结束,更夸张的,但他都无法理解的,还在后面。
“在职期间独自编写合成化理论,并成功带领钢七连完成整编,成为了全师第一支在编合成部队。
这……
就一个重装团的普通基层连,竟然能独自完成合成化改编?”
铁路被震惊到直接无语!!
铁路绝对算得上见过大世面的人,个人能力出众就不用多说了,在海陆空三军都有一定的人脉,
什么样的大场面他没有见过?什么样的绝世天才没见过?
可陈军这华丽到夸张的履历,依旧让铁路越看越震惊。
尤其连合成部队都能组建。
这也实在是太过于逆天。
作为这次的蓝军部队行动指挥,他比谁都知道合成部队代表什么,组建合成部队的难度有多大。
铁路越看越瞳孔颤动越剧烈,最后连情绪都无法控制。
呼吸忍不住的急促起来!
刚才一个武装直升机编队被团灭,铁路尽管很生气很不可思议,都还没有控制不住呼吸节奏。
可就看了一下陈军的个人履历,铁路竟然会如此的情难自控。
通过这一点就足以证明,陈军这份履历带来的心理冲击,比一个武装直升机被团灭还要大。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铁路喃喃自语的笑了起来,笑着笑着眼中冒起了强烈的渴望,彻底取代了刚才战败带来的不悦。
陈军的履历除了和家里的关系,似乎出现了一点问题,有着一个小瑕疵之外。
其他任何每一个点,几乎都是完美的。
堪称惊艳卓绝!
“没想到啊,就一次摸底演习,竟然能碰到这么好的苗子,真让人意外。”
想到A大队急需补充兵力,迫切需要从海陆军各部吸收精华,铁路双眼顿时变得贼亮贼亮。
“既然能在演习上碰到如此人才,看来我得拿出点硬功夫,好好考验考验,看他的极限究竟在哪。”
就是从这一刻开始,铁路的目标已经完全变了。
原本只是接受上级的命令,公式化的完成对红军部队的打压,以方便接下来军改的展开。
变成了针对陈军个人的摸底考验,想要探寻陈军的极限在哪里。
心底里已经把陈军,当成了老A的人。
铁路本就是惜才如命的人,从原剧情中拓永刚和袁朗正面硬刚,铁路亲自找袁朗求情就可以看出来。
如今发现陈军这么一个天才,就像是老色批遇到了没穿衣服的西施。
哪里人撑得住!
怎能不如狼似虎!
……
第175章 直指袁朗,瞒天过海之计!
陈军还不知道就凭一份个人履历,就轻轻松松征服了老 A大队长铁路。
让铁路涌起了强烈的惜才之心,连演习的战术核心都不惜为此改变,只为探查陈军的能力极限。
铁路决定针对陈军的打法做反击。
堂堂战略级特种部队老大,竟然开始沉下心来研究小小中尉。
而目前已经小占优势的陈军,在狠狠咬下了蓝军的一块大肥肉后,目标也往上提了一个层次。
红军指挥部这边该怎么隐蔽,怎么规避来自蓝军的侦察。
陈军能做的事情,现在已经做完。
且是相当缜密的部署!
红军地面部队根据作战方案,推进占领蓝军阵地的后续作战,如今也已经有了成型的战法。
这方面陈军同样不再需要帮忙,该做的事情也都已经做完。
况且。
在陈军的埋伏夜袭和将计就计下,蓝军的地面力量和空中力量,实力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削弱。
红军只需要稳扎稳打推进,绝对能完成对蓝军阵地50%的控制。
大方向的格局都已经定型,对于已经成为红军大脑的陈军来说,他现在只剩下最后一项任务。
也是最重要的一项任务!
那就是找出蓝军的指挥部,然后想办法将指挥部干掉。
只有这样才能赢下演习。
红军想尽办法在保护指挥部,陈军相信蓝军肯定也会用各种办法,把他们的指挥部保护起来。
别看蓝军把指挥部放在直升机上,每天跟着直升机在天上飞。
可直升机的燃油并不是无限的。
蓝军必然还有一个地面指挥部,或者是为指挥部服务的补给营地,需要尽一切办法隐蔽起来。
只有找出蓝军的这个补给营地,并且等到直升机从天上降下来。
红军才有机会干掉蓝军指挥部。
否则。
一直飞在天上的蓝军指挥部,对于没有超视距防空打击能力的红军来说,几乎就是等同于无敌的。
所以从这一点也更加的着重,七连尖刀侦察班的重要性。
一旦侦察班没了。
红军胜利的希望也就没了。
为了尽可能的提高尖刀侦察班,在蓝军战区敌后生存的几率,陈军决定再来上一招三十六计
瞒天过海!
自己带一队人看似行径很隐蔽,实际上却不经意的暴露,来误导蓝军的判断,认为他们才是搜索蓝军的侦察队。
从而让真正的红军侦察队伍,能够顺利的在敌后完成任务。
毕竟老 A的实力明摆在那里,别说是尖刀侦察班被老 A给当面碰到了,就是老 A意识到了有红军渗透,就此在蓝军战区范围内进行搜索。
以双方之间悬殊巨大的综合实力,尖刀侦察班根本不可能活得下来。
毕竟特战就是主打小队作战,属于小队作战的巅峰天花板。
侦察兵要差很远。
陈军决定用瞒天过海来助力,红军指挥部又不需要他再参与,所以他很快便展开了新一轮行动。
首先是留下防空班在七连,由高城来亲自负责调配指挥。
现在的战争形态已经很明朗,红军需要抢占蓝军的更多阵地,而蓝军需要消灭红军更多的有生力量。
这样才能在击垮指挥部之后,获得这场演习的最终胜利。
所以陈军推断接下来双方的作战,必然会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用尽一切办法完成各自的目标。
由于蓝军地面部队战斗到现在,老 A损失还是挺大的。
陆陆续续两个三个的阵亡,再加上被陈军一口气干掉十一个,袁朗的三中队已经损失了二十多人。
本来就只有八十多名老 A,等于已经没了接近五分之二。
只剩下五十多人的老 A三中队,需要分出一部分来对付即将用瞒天过海,向蓝军腹地渗透的陈军侦查队。
剩下的老 A就那么点人,面对已经在前期吃过了亏,开始死守阵地的红军,要想再干掉几百红军有生力量,达标杀敌50%是很困难的。
也就等于在接下来的战斗中,老A肯定无法成为消灭红军的主力。
只能起到地面牵制策应的作用。
所以陈军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后续战场蓝军的陆航部队才会是主力,依靠其高速机动来持续不断的出击,来大量消耗红军的有生力量。
包括但不限于坦克部队、后勤部队和补给线等等。
红军接下来要面对的防空压力,将达到史无前例的高度,每一份防空力量都将显得尤为重要。
钢七连的防空班由陈军亲自打造,每一名射手的技术都非常优秀。
在这一场空袭与防空的战斗中,必然也必须发挥出关键性的作用,为红军获胜打下更多的优势。
因此把防空班留给高层指挥,比陈军带走做诱饵要作用更大。
剩下的二班作为反侦察班,需要留下来搜索警戒蓝军的渗透侦察。
哪怕单兵能力远不如老 A,有一个班的专业侦察兵,配合警通连在四周请假,总比没有任何防备的好。
这么一来。
就只剩下火力排的三个班,还有坦克班和狙击班。
陈军为了做到不经意的暴露,不让蓝军发现他的意图,从而有所防备,特意将这五个班全都带上,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敌后渗透。
这看起来非常的不对劲,仔细一想又其实很对劲。
因为钢七连本就是侦察连,出动一个侦察连去寻找目标,而且是战略级目标,完全是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