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合成旅 第156节

  就如那一片漆黑的夜晚中,挂在天空中的皎洁明月。

  那一个人就占好几页的华丽战绩,瞬间就从数十人之中脱颖而出,牢牢吸引住了铁路的注意力。

  “陈军,男,23岁,身高189,未婚,党员,毕业于陆军指挥学院合同战术专业……

  籍贯湖南长沙,父母在上海经商,不知何种缘故,自从就读军校之后,再也没有返回过上海家中……

  被分配到七零二团钢七连,半年后转正排长,一年半破例提拔为副连长……

  在师一级别的年中大比武中,连续拿下九个个人第一,总计拿下十个第一,还破了全军记录……

  荣立个人二等功一次,个人三等功一次,集体二等功一次,集体三等功一次……

  在师团共参与过两次演习,第一场与七零二团红三连对抗,仅用不到两小时,便全歼红三连。

  第二场为对抗师直属侦察营……

  一个连还是全歼了一个营……”

  铁路看着这资料越看越震惊,那一份份华丽的战绩,就如同晴空霹雳,震得他眼珠子直颤抖……

  完美演绎传说中的瞳孔地震!!

  然而这还没有结束,更夸张的,但他都无法理解的,还在后面。

  “在职期间独自编写合成化理论,并成功带领钢七连完成整编,成为了全师第一支在编合成部队。

  这……

  就一个重装团的普通基层连,竟然能独自完成合成化改编?”

  铁路被震惊到直接无语!!

  铁路绝对算得上见过大世面的人,个人能力出众就不用多说了,在海陆空三军都有一定的人脉,

  什么样的大场面他没有见过?什么样的绝世天才没见过?

  可陈军这华丽到夸张的履历,依旧让铁路越看越震惊。

  尤其连合成部队都能组建。

  这也实在是太过于逆天。

  作为这次的蓝军部队行动指挥,他比谁都知道合成部队代表什么,组建合成部队的难度有多大。

  铁路越看越瞳孔颤动越剧烈,最后连情绪都无法控制。

  呼吸忍不住的急促起来!

  刚才一个武装直升机编队被团灭,铁路尽管很生气很不可思议,都还没有控制不住呼吸节奏。

  可就看了一下陈军的个人履历,铁路竟然会如此的情难自控。

  通过这一点就足以证明,陈军这份履历带来的心理冲击,比一个武装直升机被团灭还要大。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铁路喃喃自语的笑了起来,笑着笑着眼中冒起了强烈的渴望,彻底取代了刚才战败带来的不悦。

  陈军的履历除了和家里的关系,似乎出现了一点问题,有着一个小瑕疵之外。

  其他任何每一个点,几乎都是完美的。

  堪称惊艳卓绝!

  “没想到啊,就一次摸底演习,竟然能碰到这么好的苗子,真让人意外。”

  想到A大队急需补充兵力,迫切需要从海陆军各部吸收精华,铁路双眼顿时变得贼亮贼亮。

  “既然能在演习上碰到如此人才,看来我得拿出点硬功夫,好好考验考验,看他的极限究竟在哪。”

  就是从这一刻开始,铁路的目标已经完全变了。

  原本只是接受上级的命令,公式化的完成对红军部队的打压,以方便接下来军改的展开。

  变成了针对陈军个人的摸底考验,想要探寻陈军的极限在哪里。

  心底里已经把陈军,当成了老A的人。

  铁路本就是惜才如命的人,从原剧情中拓永刚和袁朗正面硬刚,铁路亲自找袁朗求情就可以看出来。

  如今发现陈军这么一个天才,就像是老色批遇到了没穿衣服的西施。

  哪里人撑得住!

  怎能不如狼似虎!

  ……

第175章 直指袁朗,瞒天过海之计!

  陈军还不知道就凭一份个人履历,就轻轻松松征服了老 A大队长铁路。

  让铁路涌起了强烈的惜才之心,连演习的战术核心都不惜为此改变,只为探查陈军的能力极限。

  铁路决定针对陈军的打法做反击。

  堂堂战略级特种部队老大,竟然开始沉下心来研究小小中尉。

  而目前已经小占优势的陈军,在狠狠咬下了蓝军的一块大肥肉后,目标也往上提了一个层次。

  红军指挥部这边该怎么隐蔽,怎么规避来自蓝军的侦察。

  陈军能做的事情,现在已经做完。

  且是相当缜密的部署!

  红军地面部队根据作战方案,推进占领蓝军阵地的后续作战,如今也已经有了成型的战法。

  这方面陈军同样不再需要帮忙,该做的事情也都已经做完。

  况且。

  在陈军的埋伏夜袭和将计就计下,蓝军的地面力量和空中力量,实力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削弱。

  红军只需要稳扎稳打推进,绝对能完成对蓝军阵地50%的控制。

  大方向的格局都已经定型,对于已经成为红军大脑的陈军来说,他现在只剩下最后一项任务。

  也是最重要的一项任务!

  那就是找出蓝军的指挥部,然后想办法将指挥部干掉。

  只有这样才能赢下演习。

  红军想尽办法在保护指挥部,陈军相信蓝军肯定也会用各种办法,把他们的指挥部保护起来。

  别看蓝军把指挥部放在直升机上,每天跟着直升机在天上飞。

  可直升机的燃油并不是无限的。

  蓝军必然还有一个地面指挥部,或者是为指挥部服务的补给营地,需要尽一切办法隐蔽起来。

  只有找出蓝军的这个补给营地,并且等到直升机从天上降下来。

  红军才有机会干掉蓝军指挥部。

  否则。

  一直飞在天上的蓝军指挥部,对于没有超视距防空打击能力的红军来说,几乎就是等同于无敌的。

  所以从这一点也更加的着重,七连尖刀侦察班的重要性。

  一旦侦察班没了。

  红军胜利的希望也就没了。

  为了尽可能的提高尖刀侦察班,在蓝军战区敌后生存的几率,陈军决定再来上一招三十六计

  瞒天过海!

  自己带一队人看似行径很隐蔽,实际上却不经意的暴露,来误导蓝军的判断,认为他们才是搜索蓝军的侦察队。

  从而让真正的红军侦察队伍,能够顺利的在敌后完成任务。

  毕竟老 A的实力明摆在那里,别说是尖刀侦察班被老 A给当面碰到了,就是老 A意识到了有红军渗透,就此在蓝军战区范围内进行搜索。

  以双方之间悬殊巨大的综合实力,尖刀侦察班根本不可能活得下来。

  毕竟特战就是主打小队作战,属于小队作战的巅峰天花板。

  侦察兵要差很远。

  陈军决定用瞒天过海来助力,红军指挥部又不需要他再参与,所以他很快便展开了新一轮行动。

  首先是留下防空班在七连,由高城来亲自负责调配指挥。

  现在的战争形态已经很明朗,红军需要抢占蓝军的更多阵地,而蓝军需要消灭红军更多的有生力量。

  这样才能在击垮指挥部之后,获得这场演习的最终胜利。

  所以陈军推断接下来双方的作战,必然会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用尽一切办法完成各自的目标。

  由于蓝军地面部队战斗到现在,老 A损失还是挺大的。

  陆陆续续两个三个的阵亡,再加上被陈军一口气干掉十一个,袁朗的三中队已经损失了二十多人。

  本来就只有八十多名老 A,等于已经没了接近五分之二。

  只剩下五十多人的老 A三中队,需要分出一部分来对付即将用瞒天过海,向蓝军腹地渗透的陈军侦查队。

  剩下的老 A就那么点人,面对已经在前期吃过了亏,开始死守阵地的红军,要想再干掉几百红军有生力量,达标杀敌50%是很困难的。

  也就等于在接下来的战斗中,老A肯定无法成为消灭红军的主力。

  只能起到地面牵制策应的作用。

  所以陈军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后续战场蓝军的陆航部队才会是主力,依靠其高速机动来持续不断的出击,来大量消耗红军的有生力量。

  包括但不限于坦克部队、后勤部队和补给线等等。

  红军接下来要面对的防空压力,将达到史无前例的高度,每一份防空力量都将显得尤为重要。

  钢七连的防空班由陈军亲自打造,每一名射手的技术都非常优秀。

  在这一场空袭与防空的战斗中,必然也必须发挥出关键性的作用,为红军获胜打下更多的优势。

  因此把防空班留给高层指挥,比陈军带走做诱饵要作用更大。

  剩下的二班作为反侦察班,需要留下来搜索警戒蓝军的渗透侦察。

  哪怕单兵能力远不如老 A,有一个班的专业侦察兵,配合警通连在四周请假,总比没有任何防备的好。

  这么一来。

  就只剩下火力排的三个班,还有坦克班和狙击班。

  陈军为了做到不经意的暴露,不让蓝军发现他的意图,从而有所防备,特意将这五个班全都带上,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敌后渗透。

  这看起来非常的不对劲,仔细一想又其实很对劲。

  因为钢七连本就是侦察连,出动一个侦察连去寻找目标,而且是战略级目标,完全是有必要的。

首节上一节156/425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