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没有百分之百把握,也不会低于百分之七十。
一场仗有百分之五十的把握就能打,有百分之七十的把握去赌自己的未来,拓永刚肯定是要赌上一把的。
而事实证明……
拓永刚赌对了!
红军尖刀班的史今一行人,并不知道拓永刚这边的决定,而且相对于拓永刚,他们的运气更好。
经过一整个前半夜的谨慎渗透,尖刀班成功发现了蓝军的踪迹。
侦查班分成了三个侦察组,经过近半个小时的多点侦察汇总后,史今终于有了确切的情报。
那就是眼前所发现的蓝军,绝对属于蓝军的前沿防线。
为了搞清楚蓝军有几道防线,每道防线里又有什么样的兵力部署,同时确保不被一网打尽。
史今决定作出多手准备。
留下三个人在第一道防线,就是盯着第一道防线,搞清楚这一片区域里,他们隐藏了多少坦克和步兵。
同时监视着第一道防线的蓝军,把他们的一举一动全部记录下来。
因为是抵近蓝军第一道防线侦察,且还要在天亮之后不被发现,依旧能够持续的监视蓝军。
三人怎么活下来,成了最大的难题。
这片地域属于荒漠草原地貌,地面上没有任何的大型遮蔽物,只有完全挡不住人的低矮杂草。
哪怕是穿着一身吉利服,也没法长时间趴在那里隐蔽。
因此史今为他们想了个办法。
特意挑了一处视野相对开阔,又不太惹人注目的位置,选了个向下凹的小坑,继续对他进行往下挖掘。
上面再盖上一层伪装布,再用杂草之类的进行覆盖。
将它打造成一个可以隐藏三个人,躲在里面不会被外面发现,可以长期生存下来的固定侦查点。
史今带人帮着搞好掩体之后,才带着剩下的人继续深入。
冒着更大的风险,往里渗透进行侦察。
史今凭借着经验做出判断,蓝军不可能只设置一道防线,在里面绝对还会有一甚至是两道防线,用来守护蓝军主阵地。
所以第一道防线只放三人,剩下的人往后面的防线安放。
这样即便后面还有两道防线,每道防线安放三人小组进行侦察,最后他也能孤军深入搏一把。
单人渗透敌军的腹地深处,能够活下来找到主阵地,以及搞清蓝军的编制,那绝对是血赚。
即便没能成功被蓝军发现,也还有前面的三个小组持续发力。
绝对能在红军发起进攻时,给予红军极大的帮助,让红军能够更快更省力,拿下蓝军的一道道防线。
史今的想法是很不错的,此方法足够的沉稳老练。
完美符合史今的性格!
由于尖刀班整个过程都很小心,没有发出任何过大的声音,甚至挖土都是用铲子小心的挑起来。
过来的时候也很小心,特意找出了所有明哨和暗哨,并用手段全部避开了。
因此蓝军压根就没有意识到,红军的一个侦察班,跨越数十公里距离,已经摸到了他们的眼皮子底下。
一切都还照常,该干嘛就干嘛。
然而。
蓝军虽然没有发现侦察班,史今的计划却并不顺利。
计划终究赶不上变化。
战场的变化是瞬息万变的,谁也没法预测下一秒会发生什么,史今的计划也是仅限于当前。
史今带着剩下的六个人,穿过蓝军第一道防线继续深入。
靠着拿一点月光摸索着往前,用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前进了2公里左右,发现了蓝军的第二道防线。
见自己的判断这么准确,史今心里还是很高兴的。
准备依葫芦画瓢继续动手,留下三个人在这里隐藏起来做“人型监控”,剩下的人穿过第二道防线继续深入。
可结果才刚找到合适位置,挖好掩体准备下第二组人时。
原本和蓝军第一道防线一样,阵地上除了移动哨兵的身影,基本上看不到任何活动物体的第二道防线。
突然从后方开过来两台篷布卡车,在自家阵地还把灯都给熄灭了。
事出反常必有妖!
这诡异的行为,引起了史今的重视。
不得不带队原地潜伏起来,搞清楚这两辆深夜出来,不开灯的篷布卡车,究竟是要去搞什么。
等几分钟时间。
从蓝军后方开过来的两台卡车,其中一台停在了第二道防线,从车上下来了二十几名蓝军战士。
分成两班徒步走向两个方向,夜晚太黑看不清他们手里头拿的东西。
剩下的一辆卡车继续向前,看方向却并不是第一道防线的方向,而是第二道防线的左边侧翼。
“这群蓝军要干嘛?”
史今当兵多年练出来的第六感,强烈的告诉他这群蓝军要搞事,而且是对红军极为不利的事情。
否则不可能深更半夜的,还偷偷摸摸的出来搞。
第318章 孙东平的诡计多端
从蓝军在自家前线使用电子干扰,就证明蓝军已经很清楚的确认,有红军侦察兵抵达了前线附近。
之所以挑这个大半夜出来行动,肯定是想要避开红军侦察兵监视。
为了搞清楚蓝军究竟要做什么,史今不得不暂停之前的方案,集中力量先调查清楚这群神秘蓝军。
“你们俩去那边,这边交给我。”
史今小声的交代完任务,尖刀班就此分成了四部分。
甘小林负责带人监控第一道防线,白铁军带人负责监控第二道防线,谢冲带人跟上左侧蓝军,史今带人跟踪侧翼蓝军。
荒漠草原地形虽有较多起伏,但是没有大型草本和灌木遮掩。
因此史今带人不敢跟的太近,更不敢站起来在路上一路狂奔,只能挑选月光阴影下的山坡背面或沟壑。
虽说这样追踪起来很累人,但确实是更加的隐蔽安全。
全程都没有被蓝军发现!
哪怕蓝军似乎有一定反侦察意识,行进途中有过多次短暂的观察,也并没有发现尾随在后面的红军侦察兵。
以为没有被红军侦察兵盯上,便一路按照命令指示直奔目的地。
史今这边追踪的蓝军开着车,短时间内没有办法追上去,只能沿着地上的痕迹跟在后面。
谢冲这边追踪的是徒步蓝军队,先一步搞清楚了蓝军的意图。
蓝军下车往前走了两百米左右,来到了一处很是开阔的地段,把带来的东西掏出来开始忙活了起来。
谢冲见蓝军部队停了下来,立马和同伴以低姿匍匐方式前进。
两人趴在地上就像一条毛毛虫,往前蠕动了差不多六七十米距离,最终停在蓝军不足五十米处。
靠着不是很皎洁的月光,加上双方距离已经非常近。
谢冲总算是看明白了!
蓝军部队拿的都是十字镐和锹,通过极为专业的手法先画圆圈,再贴着圈边整个掀掉上面地皮,再把下面的土掏掉,放下一个圆鼓鼓的东西进去。
然后再在上面撒一层浮土,最后再把掀起的铁皮盖上去。
挖出来的土都用袋子装起来,原地没有留下任何的痕迹,别说是大晚上的,即便白天都看不出异常。
谢冲作为一名专业的侦察兵,对这一套动作不要太熟悉。
这就是标准的布设反坦克地雷!
而且通过仔细甄别所有蓝军,并将每个蓝军布置的地雷位置,用铅笔准确的记录在本子上。
谢冲发现他们布置的很有规矩,仅仅只在中间留出来的一条路。
“这个地方不是主要进攻路线,红军攻击不会从这边走,把雷场布在这个地方,岂不是成了无用功?”
谢冲看不懂蓝军的操作,只能把该记录的记录,接着继续监视这群蓝军。
争取搞清楚他们的意图。
然而这群蓝军却在这里待了很久,布置的雷场范围非常大,大到一个坦克连进来都会全军覆没的程度。
“难道蓝军的指挥官推测,我们红军在副营长的指挥下,会不走寻常路?所以提前预判我们的战术,在这里布上雷场,让我们红军吃个大亏?”
谢冲想到这一下子紧张起来,只因陈军的战术确实是以反常规闻名。
别的营长指挥坦克连进攻,肯定只会走更好走的走路,可换成是陈军指挥,还真可能会走这条偏路。
“要是真被蓝军给赌对了,那我们红军可就着了,这雷场这么大,损失起来那可就是一整个坦克连。”
谢冲越想越害怕,恨不得立马把这份重要情报,报告给营部以做预防。
奈何无线电被干扰无法使用,这让谢聪哪怕再急也没得办法,短时间内根本没法把情报传回去。
“在天亮之前,要是通讯还没修复,只能冒险跑一趟了。”
谢冲不想眼睁睁看着坦克连覆灭,只能自作主张想到一个办法,重新穿过两道蓝军防线,让人把情报送回去。
哪怕这么做暴露的风险极大,他也必须冒着风险去尝试。
谢冲这边追踪的蓝军部队,实际上属于是蓝军的工兵,深夜出来的目的,就是布一个隐蔽雷场。
另一边史今追了近大半个小时,也终于被他追到了另一批蓝军。
因为走路比开车要慢很多,他带人过来的时候蓝军已经就位,二十几个蓝军已经忙得热火朝天。
史今悄悄的摸过去一看,也立马搞清楚了他们的意图。
同样是在布设雷区!
而且他们布设的这个位置更诡异,远离了蓝军第一道和第二道防线,看起来和阵地完全不相关。
如果没有蓝军的详细地形图,肯定会觉得他们就是一群傻子。
好在史今有着丰富的侦查经验,绘制地形图对他来说更是熟能生巧,只需看一眼就能知七八。
之前史今还在好奇蓝军的部署,怎么会是铁头豆腐腰的布局。
感情杀招放在这!
要是没有发现这支蓝军工兵,或者史今没有冒险跟过来做侦察,那搞不好会酿成不可挽回的灾难。
假设史今没有发现蓝军工兵,继续深入调查蓝军的部队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