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通心理学和微表情的陈军,精准拿捏到李泽湘此刻的心理变化,再次给他来了一记超级猛药。
自信的表示道:“经过多年钻研,研究石墨烯已经有了头绪。
如果李教授愿意加入大江公司,并为公司组建研发团队,在三年时间之内,开发出第一代小型无人机。
那么我可以把我的研究成果,作为公司的奖励发放给你。
保证你只要沿着我的思路继续走,最多不超过一年就能够研发成功,创造出全新的二维材料石墨烯。”
轰隆!!!
犹如一道晴空猛雷。
“一年?一年就能研发成功?”
李泽湘的脑瓜子被炸得嗡嗡响,不敢相信这么大的馅饼会从天而降,文明全球的殊荣近在眼前。
“对,只需要一年,我敢担保。”陈军自信十足说道。
开玩笑。
世界上还有比研发出石墨烯,还要再简单的诺贝尔奖级发明吗?
答案肯定是没有。
用胶布粘就能粘出来的发明,哪怕傻子都能在一年内搞出来。
至于胶布粘没法大规模生产,用什么样的方式才能够大规模生产,那跟研究发现石墨烯没一毛钱关系。
只要能够证明石墨烯的存在,就有资格享受这份全球顶级荣誉。
“一年,一年就能拿诺贝尔奖?”
李泽湘此时此刻太激动了,激动到他的手指都开始控制不住的发抖,心跳已经狂飙到了一百八十以上。
可就是在这亢奋的情绪下,李泽湘突然想到了一件事。
激动的情绪猛的开始降温,皱着眉头盯着陈军问道:“既然只需要一年就能成功,那你为什么还要让给我,到手的诺贝尔奖,难道你不要吗?”
这个问题非常的刁钻。
如果陈军说的石墨烯是假,那根本没办法圆过来。
然而陈军说的一切都是真的,这道致命题到了他身上,自然就成了送分题,轻轻松松就能够解决。
“诺贝尔奖又不是只能一人独享,既然前面半节是我的功劳,后半节由你来接手,等到了正式公布成果的时候,我相信李教授你会加上我的名字,不是吗?”
陈军脸上带着自信的微笑,就这么目光灼灼的看着李泽湘。
“……”
李泽湘没有回答,因为答案很明显。
在李泽湘的认知角度里……
陈军现在已经研究了一大半,石墨烯的开发进度只差一年就能成功。
如今纯粹就是为了拉拢他,进入到大江公司组建一个研发团队,所以才把到嘴的鸭子分他一杯羹。
那代表陈军手里有很多原始资料,足以证明他参与了研究工作。
要是到时候李泽湘敢一人独吞,陈军只需要将手中的原始资料全拿出来,李泽湘就会落得个声名狼藉。
反之。
诺贝尔奖本就可以多人同时获得,李泽湘一个人独拿这份荣誉,和与陈军共同分享这份荣誉,所获得的价值是差不多的。
所以李泽湘才没有说话,因为他知道陈军笃定他,不会拿自己未来冒险。
同时。
也就是陈军这份发自骨子里的自信,打消了李泽湘心中的最后一份疑虑,选择相信相信陈军赌一把。
赌输了不过用三年时间,帮大江公司开发小型无人机,自己还能赚几百万工资。
赌赢了人生就此走上巅峰!
在如此巨大的诱惑面前,李泽湘真找不到拒绝的理由。
主动向陈军伸手笑道:“陈公子,我会尽快研发出第一代无人机,希望你到时候已经做好准备。”
“早就准备好了,就等你的无人机。”
陈军握住李泽湘伸过来的手,脸上的笑容格外阳光灿烂。
提前截胡了大疆无人机的“教父”,又有了陈家充沛的资金和资源,第一代小型无人机指日可待。
陈军怎能不高兴,不开心。
李泽湘此时此刻也笑了起来,他也拿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未来有了梦想期待,人生变得精彩了起来。
端着两杯酒过来的陈振华,脸上的笑容更是如花儿一样。
自己的儿子如此的优秀。
凭这一点,就足以让陈振华乐开花。
给李泽湘和陈军各递过去一杯酒,陈振华自己也端上了一杯酒,高高举起说道:“感谢李教授加盟我公司,预祝我们合作愉快,干杯。”
“干杯!”
“叮~”
三个酒杯在空中碰撞。
随着这一声清脆的酒杯碰撞声,一个崭新的时代也就此拉开帷幕。
那个时代不仅仅属于李泽湘,让他有机会登顶学术的巅峰;同样属于陈振华,人到中年还能迸发人生的第二春。
更是属于陈军的。
因为他的科技强军之路,从这一刻正式扬帆起航。
第339章 出国?“东方2000”战略演习
李泽湘同意加入大江创新科技,接下来要做的事情非常多。
陈军和陈振华都没有返回魔都,而是带着李泽湘来到了公司的总部,开始为组建研发团队做筹备。
陈军的研发核心是小型无人机,研发人员就得从这个方向发力。
要想找定向人材,其实是很难的。
好在作为香港科技大学的教授,李泽湘带过的学生即便没有上万,也有过千,还认识各种圈子的技术人才。
只用了不到半个月的时间,李泽湘就拉起了一个八人的团队。
这些人都是李泽湘精挑细选的,有的是学校的老师,有的是李泽湘的得意弟子,还有一些是李泽湘用人脉拉过来的。
从其中随便拎一个出来,都是开发研究小型无人机相关领域的高级人才,在行业有着一定地位的存在。
要不是看在李泽湘的面子上,绝大部分人都不会出现在这。
毕竟大江创新科技是一家新公司,而背后的陈家集团也并不是世界五百强,顶多是在本行内有一定影响力。
这些人就是冲着李泽湘的面子,还有大江公司给的工资确实够豪爽。
所以才最终同意了加入。
短短半个月就能拉这么多高人,可见为了能尽快拿到诺贝尔奖入门砖,李泽湘这次是真的下了大功夫。
已经迫不及待!
陈军提出的条件中明确表示,要想拿到能冲击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石墨烯技术,就必须开发出第一代小型无人机。
等于李泽湘能越早开发出来,就能越早冲击诺贝尔奖。
李泽湘找了这么多行业高手,就是想在一两年时间内达成目标。
陈军看出了李泽湘的心思,心里顿时更加踏实了,李泽湘对诺贝尔奖野心越大,那他的工作积极性就会越高。
越早拿出第一代小型无人机,对李泽湘和陈军都是有好处的。
研发团队的人员已经确定,这时候陈振华已经离开了深圳,返回魔都集团总部,一切权力都到了陈军的手上。
大江创新公司第一任总经理,对陈军这个少东家也是极尽奉承。
陈军说一,他不说二。
对新公司有绝对掌控权的陈军,正式任命李泽湘为研发部的部长,八人研发组全部归李泽湘负责。
并给予了研发组最高的标准,一切研发需求都必须尽可能满足。
要经费就给经费,要物资给物资。
绿灯全开!
等李泽湘组织研发组探讨会议,写出所需要的所有器材和物资设备,陈军立马让采购部火速办理。
趁着物资器材采购的空档,陈军每天召集研发团队开会。
主要是探讨小型无人机的设计要求。
陈军是要为部队打造小型无人机,要求和民间所用的小型无人机肯定不同,在设计上必须要做一定调整。
为了设计出满足军队需求的无人机,陈军就有必要组织大家开会讨论。
在正式着手研发小型无人机之前,陈军先把自己的要求和标准列出来,让研发团队详细记录下来后,根据自己的要求去研发。
这样先发出来的小型无人机,才可能满足陈军投放到军队。
再把自己的要求标准罗列出来后,陈军就开始利用自己来自后世,对各种军人小型无人机的了解。
在会上以建议和意见的方式,把自己所知的技术节点,小型无人机的运转模式,以及在设计方面可以采用哪种结构等等,后世研发团队费了极大的精力才开发出来的技术点,全部告诉李泽湘负责的研发组。
尽管陈军上辈子不是开发人员,并不知道详细的无人机设计技术。
可是他使用过技术成熟的小型无人机,那么他将成熟的技术说出来,就能尽可能避免研发团队走错路。
而研发团队每少走出一步路,那么研发成功就可能提前一天。
这是极其有价值的!
陈军现在的时间是真的很宝贵,小型无人机越早出来,对陈军来说越有益,越能让他打造出“无敌之师”。
李泽湘以及他招过来的高级人才,听到陈军提出的各种独特见解,很多知识点都让他们这种业内人士都眼前一亮,纷纷好奇陈军是什么来头。
年纪轻轻就懂得这么多,家世背景还如此的优越。
着实是让人羡慕!
陈军并没有特意去向大家解释,自己怎么懂得这么多小型无人机的技术点,就任由他们去瞎猜,反而显得陈军更加神秘,更有助于研究开发工作。
等陈军把所知道的基本说完,时间已经悄然间过去了一个多月。
转眼间。
两个月的探亲假,只剩一个星期多。
深圳这边的事情处理完的陈军,选择了返回魔都再陪一陪父母和老爷子,毕竟下次回来不知道是什么时候。
陈母和老爷子也知道离别将近,用尽一切方式来“取悦”陈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