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合成旅 第382节

  再者。

  中国军队不了解俄军,俄军同样对中国军队陌生。

  为了搞清楚中国军队的实力,专门安排一场一百公里的恶劣环境行军,确实是考量实力的极佳办法。

  俄军通过钢七营行军途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信息。

  包括中国军人在疲惫下的毅力,在恶劣环境下的行军作战能力,作战车辆在恶劣环境下的故障率等等。

  把这些信息完全综合在一起。

  就算不能把中国军队完全摸透,起码也能有一个最基本的了解。

  不过。

  理解归理解。

  这种被人莫名其妙摆一道的感觉,不仅高城和陈军心里头不好受,钢七营的战士们心里也窝火。

  本就对俄军的那份极强敌意,如火上浇油烧得更猛烈了。

  人人都想痛扁俄军。

  俄军接应的军官还不知道,他们自以为聪明的小伎俩,不仅被中国军队识破,还挑起了群情激愤。

  将钢七营带到了指定的扎营区,交代取水的地方,相关对接事项便离开了。

  过了大概一个小时。

  钢七营各连队的营地搭建得差不多,各种帐篷已经全部立了起来,警戒工作基本也都安排下去。

  俄军的后勤保障部队终于来了,对接的是钢七营保障连的炊事排。

  本以为好歹第一天来俄军训练场,作为地主的俄军会整一顿好的,让中国军队舒服的吃上一顿。

  结果送上来的食物很扯淡。

  竟然是俄罗斯最大的特色大列巴,搭配一人一根酸黄瓜和一小坨腌肉,再加用袋装的小袋咖啡粉。

  这些玩意俄军肯定吃得很舒服,毕竟是他们最常见的普遍食物。

  然而中国人对这些俄国特色食物,还真就不是很感冒,甚至还有其中一部分,根本吃不惯酸黄瓜和腌肉。

  要是每天都是这样的俄国特色食物,钢七营的战士肯定吃不饱。

  战斗力必然下降!

  好在陈军有足够的先见之明,提前在国内就准备好了足够的补给食物,让炊事班把酸黄瓜和腌肉下锅,配上带过来的干菜,直接炒成了两个菜。

  酸黄瓜炒鸡蛋,腌肉炒白菜。

  简简单单的加上一点配菜,俄国特色食物秒变中国菜,把大列巴当成是馒头,吃起来立马就有了滋味。

  吃的东西被炊事班完美化解,吃饱喝足总算是可以休息了。

  不过只有战士们能休息。

  作为钢七营营长的高城,接到了代表团领导的通知,让他带着副营长陈军,今晚参加俄军导演部的演习会议。

第346章 别怪我不讲武德!

  导演部汇集了整个师的高层,基本起步都是团级干部。

  陈军和高城只是营级干部,按俄军这边规矩都没资格参加会议,好在是作为中方代表才获得了权限。

  不过虽然有资格参加会议,但是基本上没有发言权。

  只要带耳朵过来听。

  高城更是带了耳朵也没用,因为他压根就听不懂俄语,俄军军官叽里咕噜说一堆,高城听得差点睡过去。

  中方代表团这边派了大校首长过来,还给这个首长配了一名翻译。

  等开完会回去之后,这名大校首长会组织钢七连营连干部开一场会,把会议上听到的有关信息进行传达。

  没人知道陈军竟然懂俄语,压根就不需要首长再传达。

  没有人主动问,陈军也就没有说。

  会议上絮絮叨叨说了一堆,俄军的军官都在发表各自的想法,导致会议整整开了两个多小时才结束。

  会议的时间虽然搞得很长,但是内容其实并不复杂。

  陈军完全听懂了,他归纳为三件事。

  第一件事就是演习所需的物资,现在是否已经全部到位。还有参加演习的部队,就位情况进行汇报。

  第二件事是确定演习开始的时间,定在了三天后的4月6日上午9点整。

  第三件事就是定型演习方案。

  一堆毛军官在这件事上讨论最多,叽里呱啦的讨论了近一个小时,最终在原基础上做了稍微修改。

  最终演习方案为……

  这个俄军中央军区派来的摩步师,和陈军来之前做出的设想差不多,确实分成了红蓝两军来进行对抗。

  六个团正好均匀的分开,红蓝阵营各一个摩步团、一个坦克团和炮兵团。

  陈军没想到的地方在于,俄军似乎也在尝试走合成部队的路线,只不过现在的进度似乎还不如中国。

  俄军导演部竟将三个团进行融合,变成了人数高达5000多的加强团。

  指挥方式也做了类似的改变,将其中一个团的团长任命为指挥官,拥有了这三个团的最高指挥权。

  另外两个团上到团长,下到战士都得听这个指挥官的命令。

  五千多人的加强团从人数上说,基本上已经和合成旅没什么区别,最高指挥官可以指挥三个团所有营,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和旅指挥营是一个意思。

  虽然俄军导演部嘴巴上说的,三个团组成一个团的俄军叫加强团。

  红蓝两方都是加强团,基本上势均力敌。

  但是这种团合并在一起的模式,陈军听了不要太熟悉,国内未来执行全面师改旅,团合并成旅是基本模式之一。

  再加上俄军其他的国家不挑,专门挑最近两年合成部队搞得如火如荼,不仅打造了亚洲最大的战术基地,还火速组建了第一支蓝军合成旅,在国际上有了不少名气的中国,派出一支军队过来参加演习。

  陈军不充分的理由猜测……

  俄军这次战略演习的主战场,其实是放在海上的,主要演练的是海军战斗力,凸显俄海军的肌肉。

  因为九个演习场大部分都在海上,包括但不限于日本海、白令海峡、鄂霍次克海等,各处俄军临海接触的海域。

  之所以在主要海演的情况下,专门跳出一个中央师过来搞陆地战。

  还专门只挑中国过来联合演习。

  大概率就是俄军也在搞合成部队,并且路线同样是目前主流的合成旅,只不过还没有完全摸到门路。

  加上俄国和北约势如水火,还有美利坚在从中使绊。

  俄军想要从外部渠道获得合成部队,以及合同战术方面的技术和经验,其实是相对来说很困难的。

  而中国最近合成部队搞得很火,恰好中俄现在的关系还不错。

  俄军总是号称自己是老大哥,自然是拉不下脸面向中国请教技术,而且中国也未必会教俄军部队。

  合成部队在这个二十世纪末,对各国来说都属于是机密。

  所以俄军兴师动众搞这一出,用演习的方式来邀请中国军队参与,并且故意将规模限制到一个营,摆明的就是要现在正火,在国内已经成熟的合成营。

  陈军有理由怀疑俄军就是要偷师,想要从中国部队身上学到技术。

  同时。

  俄军为了能更好的学到合同战术,以及合成部队在部队的价值,甚至对演习的红蓝双方都做了专门“定制”。

  加强团只是掩饰,合成旅雏形才是真。

  最终制定出来的演习方案,都不是作为防守方的蓝军获胜,而是特意围绕着“中方钢七营”做了规划。

  让钢七营加入俄军的红方阵营,帮助俄军进攻蓝军阵地。

  计划的演习方案是红蓝双方大战,红军经过一场惨烈,耗时一周的厮杀大战之后,最终以惨胜的方式获胜。

  之所以将演习结果定为艰难惨胜,主要是考虑毛子红蓝军的面子。

  最开始的方案其实是钢七营加入蓝军,让钢七营成为“自由人”,不需要守阵地,自由发挥来帮助蓝军防守阵地。

  这种方式更能压榨钢七营,让钢七营显露出更多战术打法。

  俄军能从中学到更多,对他们更有意义。

  所以俄军导演部才这么制定方案。

  然而导演部的人想这么打,俄军下面的部队可不答应。

  红蓝双方的部队配置是一样的,在俄军的军官们看来,那代表战斗力肯定也是一样,要是只有这两支部队打一架的话,那必须得是平局收尾。

  否则俄军谁都不愿意做输的那方,都想要成为这一场演习的获胜方。

  这就是开会为什么会争一个小时!

  被分到红蓝两方的团长和指挥官,哪一边都不愿意当失败者,说出去都丢脸,都想在演习中获胜。

  俄军导演部也拿他们没办法,难受的是还不能强行安排。

  争吵了一个多小时,最终双方都让步。

  最后把钢七营加入到红军,红军因为多了一个营,以微弱的优势获得演习胜利,蓝军少了一个营兵力,还能坚守一个星期,输了也并不丢脸。

  这才把每分每寸都要掰平,谁也不吃亏的红蓝两方舒服。

  导演部定下了这个作战方案,其实也是向上级进行了申报的,结局最后定为惨胜,也是专门设定的。

  就是为逼迫合成营用出真技术,这样俄军才能从获得启发。

  因为只有给予钢七营更大的压力,才会让钢七营不敢有任何的保留,只能用用尽全力来参加演习。

  陈军甚至都能够提前预料到,导演部还会故意在中间加料。

  暗中意会红蓝军双方指挥官,让他们暗地里配合起来演戏,反正这场演习对俄军来说本就是演戏。

  结局方案都是提前规划好了的,也不需要去动什么脑子想。

  通过红蓝双方这一对对手的演戏,来不断的给钢七营制造难度压力,以获得俄军迫切想要的东西。

  “俄军毛子一个个五大三粗,没想到竟然还有心思如此细致的人,为了能够获得合成部队的奥秘,还能想到这一招曲线救国,还真是不容易。

  既然你们已经画好了套,准备一起拿我们钢七营当猴子耍,那可就别怪我们钢七营不讲武德,给你来点震撼的东西。”

  陈军彻底摸清俄军的目的,心中极度不爽的同时,心里头也有了应对之策。

  这一场演习……

  必须给俄军来一坨大的。

  不是给俄军拉一坨大的,而是在他们头上打一坨大的包。

  会议上正式确定了演习方案,俄军导演部负责人还挺给面子,专门询问中方负责人是否同意这个方案。

  中方负责人虽然是个大校,但是脑子完全没陈军好用。

首节上一节382/425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