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合成旅 第39节

  未破格提升前提下,中尉至大校之间的各级晋升时间,都是每四年升一级,大校以上军衔晋级为选升。

  在院校学习和基层连队见习的时间,计算在军衔晋级的期限内。

  陈军在毕业的时候就已经授衔,南京陆军学院是本科授的中尉军衔,只不过没有配发军衔。

  需要在下连队完成见习后,由见习单位负责发放军衔。

  学员见习时间通常为一年,最多也就只能一年,期间表现优秀的话,可相应的减少见习时间。

  具体由见习单位决定!

  陈军现在已经见习了八个月,等于军龄已经有八个月,正常还有三年多就能自动晋升到上尉。

  要是能提前升为副连长,那肯定代表立功拿奖了,提前晋升上尉是很正常的。

  两年后陈军成为上尉副连长,高城到时还有一年提副营,还是上尉连长。

  到时候陈军以新的身份,和高城谈钢七连的内部自我战术整编,地位和现在将完全不一样。

  说话就有分量了!

  给自己设定了提升的目标,同样也得对外部进行影响,通过长时间的改造,让它变得适合孵化合成连。

  最重要的肯定是先写理论,必须把合成作战写出来。

  白纸黑字有理论作为根基,才能更好的让上到连长,下到班长去理解合同战术,并最终认同现代化战术。

  不过理论需要演习以后才掏出来,陈军还得想办法,在这两年间影响连队。

  下面的战士属于是底层执行者,并不是战术的制定者,给他们的影响只需安排相应训练即可。

  连长高城属于是战术指挥层,肯定是需要另行处理。

  陈军已经想好了方案。

  就用温水煮青蛙的套路!

第59章 从发烟开始纠正

  高城的性格是吃软不吃硬,温水煮青蛙非常适合他。

  只需在平日各项训练和生活中,不断用间接或旁敲侧击的方式,就能向高城输送现代化合成作战理念。

  通过潜移默化渗透的方式影响,让高城逐渐理解并认可合同作战。

  三人成虎,洗脑,PUA……

  这些都是类似的作用!

  只要陈军在往后两年里说得够多,说得足够详细,说得足够诱人,能够挑起高城最敏感的那根神经。

  就高城那好强不服输的性子,铁定会被提高战斗力而吸引,认可合成连这种新型作战模式。

  再不济。

  高城也会因为听得多了,好奇合同战术是不是真有那么牛。

  有了好奇做基础,就有了发芽的土壤。

  等陈军带着他打造的三班,以合同战术展开行动,在演习中大放异彩,打得蓝军狼狈不堪。

  假设能做到这一点。

  那么已经持续受到影响,并且迫切想要提升钢七连战斗力的高城,肯定会开始正视合同战术。

  只要高城认可合同战术,那么钢七连就能变成合成连。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环节

  怎么立功!!

  陈军想两年内达成上尉副连长,起码需要一个个人三等功打底,再加上各种嘉奖和表彰做陪衬。

  纵观士兵突击后续两年剧情,除了演习没什么大动作。

  能让陈军有足够的舞台做表现,争取个人三等功打底荣誉的机会,就只有一年一度的全军大比武。

  所以如今陈军回到了钢七连,核心就是为八月份的大比武备战。

  现在是1996年三月份,距离八月份还有五个月时间,有了这小半年时间,陈军自信能恢复上辈子的八成实力。

  到时候只等大比武开始,陈军就将竭尽全力出击。

  最大目标就是没有目标。

  主打的就是能拿多少个第一,那就尽可能拿多少个第一,能抢到多少荣誉,就枪多少荣誉。

  不怕胸口奖章挂的多,把自己筹码尽可能拉满。

  假设大比武中陈军完成“进货”,达成上尉副连长的目标,详细的合同战术理论写了出来,高城的洗脑也进行的很顺利,改造的三班在演习中大放异彩。

  到时候再向高城提出合成作战,结局就会变得完全不一样。

  用四个字的形容就是

  毫无悬念!

  不过话说回来,还得是那句老话,这一切现在也就只是个计划而已,最终能不能成还有未得知。

  兴许发生意料之外的事变故,一切都会走向未曾设想的方向。

  ……

  陈军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要做的事情实在是太多太多,挑战合成师的地狱级难度开始凸显。

  因此陈军非常珍惜每分每秒,不浪费哪怕任何一个下午。

  回到三班就开始整理内务,以便下午还能够腾出足够的时间,把今天没有完成的训练量给补上。

  陈军的增肌体质强化训练,新兵连三个月再忙都没有断过。

  如今回到了家里,自是更不可能断。

  甘小宁一众三班的老兵没有看着,他们早就已经被陈军给打服,纷纷热情的上来帮着整理。

  你铺床来,我叠被,你忙衣柜,我放鞋。

  等史今完成对六个新兵的分兵,与伍六一带着成才和白铁军回班里时,陈军的内务已经搞得差不多了。

  充分展现了人多力量大!

  “甘小宁,班里来了两位新同志,你们几个做老兵的赶紧动起来,班级关系一定要搞好,必须像对待家人一样,床啊,柜子啊,生活区什么的都带下,让新兵感受到咱三班的温暖。”

  陈军这话不仅是在说给老兵,更是有意说给成才听。

  让他把三班当成家,别把自己游离在外。

  成才并没有听懂话外音,圆滑性子倒是用到了位,立马放下手提行李袋,掏出烟就准备发。

  “成才,第一天来班里,春城就别拿出来了,老兵也是班长,必须要尊重,要发就发红河。”

  陈军有意纠正成才的毛病,所以特意在第一次发烟就进行提醒。

  这样即便成才后续三包烟暴露,给班里发的是红河,干部发的是红塔山,进行了区别对待。

  由于成才自己抽的是春城,班里的老兵也就不会有太大成见。

  毕竟人家自己都只是抽春城,给领导干部才发的是红塔山,能够发给你红河,老兵基本都能理解。

  这样老兵对成才没有偏见,成才也就能够更好地融入到班级里。

  最起码也不会像原剧情那样,在班里的人际关系搞得非常差劲,除了许三多就没一个朋友。

  成才听到陈军让他换烟发,心里头其实是舍不得的,肉疼的不得了。

  第一时间并没有动。

  他现在是新兵,每月津贴才18块。

  哪怕他来当兵的时候,因父亲在村里当村长还算富裕,母亲塞给了他几百快,让他到部队里能买点吃的。

  可是五块钱一包的红河烟,他买起来依旧是非常的心疼。

  要是给班里全部发红河烟,班里的新兵那么多,发一轮下来就没了小半包,一天起码要买一包红河才够。

  再加上给连队干部发烟,哪怕抽烟的干部少,一包烟能发一两个星期,一个月起码也要两包红塔山。

  一个月光是烟上面的花销,保底就要将近两百块。

  在这个1996年真是笔大花销。

  成才从家里带来的小几百,哪怕加上每个月的津贴,也撑不了两个月,就要再打电话回家,让家里给邮钱过来。

  都出来当兵了,还问家里要钱。

  终归是件丢脸的事。

  如果换成一块钱的春城烟,消费最大的这一块,就能够削减五分之四开支,一个月只要五六十就够了。

  两百块和五六十块,差距真的很大。

  也难怪成才在原剧情里,要把烟分成了三个等级,最大原因就是没钱,根本撑不起那么大花销。

  否则已成才精头精脑的性格,高城在新兵连都亲口说过:“成才这兵谁都不得罪,对谁都总是笑。”

  就这么性格圆滑的一个人,不可能在烟这种小事上去得罪人。

第60章 入连仪式

  成才身上确实有很多毛病,天赋也确实是顶尖的存在。

  就像是有瑕疵的金丝楠木!

  明知道是一块好木材,可问题太多没法直接拿来用,必须慢慢去精雕细琢,才能有望成为艺术品。

  不过。

  陈军没想过把成才修到完美,主打一个自己能用就行。

  只要不影响使用。

  任何毛病对陈军来说就不是毛病。

  陈军之所以半强迫成才,把发的烟提升一个档次。

  就是成才分三档烟会影响班级团结,会影响接下来三班的尖刀打造,所以需要把这个毛病修好。

  成才以为自己也抽最便宜的烟,给班里老兵发同样的烟,就不会引起意见。

  还是太年轻。

  殊不知人性是最难琢磨的。

  当军营里呆过的人都知道,其实绝大部分老兵都挺傲的。

  也就是那种拽拽的,的。

  并不会因看到成才抽一块的烟,自个都舍不得抽好烟,给老兵也发一块的烟,老兵们就能够接受。

  他们只知道你给班长发五块的,给连长和排长干部发十块的,凭什么只给他们发一块的。

首节上一节39/425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