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第109节

  正好听见轰隆隆的声音响起来。

  张万和立刻就一喜:“哈哈,小李这效率真快啊,这么快,火车头就组装起来并且能运转了。”

  张万和跑进兵工厂的动力车间,这里,轰隆隆的火车头正在正常的运转。

  “哈哈,从现在开始,我们边区兵工厂也有动力了。”张万和哈哈大笑,眼睛甚至都开始模糊起来。

  战争打的就是后勤。

  兵工厂乃是后勤里非常重要的一环。

  以前,我们的工业基础薄弱,只能搞二次装填的复装子弹和手榴弹。

  战士们跟鬼子打仗,非常的吃亏。

  而现在,我们的兵工厂有动力了,很快,我们也可以给战士们提供精良的武器弹药,让战士们少流血牺牲。

  兵工厂的其他人,也跟着纷纷欢呼起来:

  “哈哈哈,谁能想到啊,我们厂长能把鬼子火车头弄回来当动力。”

  “火车头连满载的火车都能拉得动,有了如此强劲的动力输出,我们兵工厂的实力从这一刻开始起步了。”

  “听着这机器轰隆隆的声音,感觉一点都不吵,这是世界上最美妙的声音。”

  “是啊,这是最美的声音了。”

  ……

  激动的工人们,甚至把李牧之抛在了空中,然后又接着。

  吓着老张同志连忙跑过来阻止:“别这样,别这样,我理解大家伙的心情,这万一失手了,那可没地方后悔了去啊。”

  把李牧之从工人们的热情里解救出来,张万和高兴说道:“小李,你要的那几样关键的设备,都给你弄回来了,你赶紧去看看吧。”

  “老齐,老陆,你们这边继续吧。”李牧之对几个大佬说道,“车头动力没有问题了,马上进行下一步。”

  “好,李厂长。”这几个大佬眼睛里满是干劲,立刻指挥工人们连接动力机械和发电机。

  李牧之跟着张万和走出来,看着院子里面带回来的几样小型车床,立刻上前仔细的检查。

  当确认了这些小型车床全部都能正常运转之后,李牧之高兴说道:“张部长,这几样小型车床齐活了,这肩膀上的火炮,炮管我们能自己搞了啊。”

  那几个军工人员听李牧之说设备正常,一个个都松口气。

  他们当时检查核实了,确认机器没有问题。

  但他们并没有放松情绪。

  现在李牧之说机器没有问题了,他们才彻底的放松了。

  听李牧之说能自己搞炮管了,这几个人都愣神看着李牧之:“厂长,你没有开玩笑吧,凭着这几样小型车床,咱能自己搞炮管?”

  炮管的工业,那可是相当于一个国家的顶尖工业水平了。

  咱兵工厂的动力才刚刚弄起来,电力也还没有搞。

  炼铁厂那边也还没有开动。

  厂长你就提前说咱能搞炮管了,没乱讲吧。

  就咱这点实力,能做的出来炮管?

  张万和也吃惊看着李牧之:“小李,你真能行了吗??”

  这肩膀上的火炮,炮管李牧之要用缴获的迫击炮炮管来改。

  这些炮管数量不多,就算李牧之造出来肩膀上的火炮,数量也是有限的。

  但若是李牧之能自己搞炮管了,那意义可就不一样了啊。

  想一下啊。

  有朝一日,要是我们的战士每个人肩膀上都扛着一门火炮,那还不把鬼子给炸回老家了么。

  “行!”李牧之言简意赅。

  火箭筒的炮管和制式火炮的炮管,那当然是不一样的。

  制式火炮的炮管需要承受强大的膛压,所以对炮管的质量要求非常的高。

  而火箭筒的炮管不需要承受膛压,对炮管质量要求也就能大幅度降低了。

  炼出钢来了,咱再用兵工厂的设备以及眼前这些关键的几样小型车床,搞出来的炮管能满足火箭筒要求了。

  听李牧之肯定的回答,张万和和几个军工人员都无比惊喜,一个人想起来什么,问道:“那这肩膀上的火炮炮管能做了,地狱大炮的炮管,能做吗?”

  要是地狱大炮的炮管也能做的话,那咱就相当于拥有了自主造炮的能力啊。

  再也不用被大口径钢管给限制了脚步。

  “不行。”李牧之摇着头,解释:“这肩膀上的火炮完全不需要承受任何膛压,所以对炮管的质量要求并不高,地狱大炮不一样,虽然能绕开巨大的膛压,但发射的时候,仍然还是有反冲力,对炮管的承受力有一定要求的。”

  “没关系,这肩膀上的火炮能搞大批出来,意义也可以了。”张万和倒是看的很开。

  咱到时候生产出足够的肩膀火炮了,凭着李云龙那些团长的本事,还担心抢不来大口径钢管。

  说不定,人家很快抢来能生产大口径钢管的设备了呢。

  到时候,咱的地狱大炮就能实现自主生产了。

  “只要有厂长在,我相信,迟早我们也能自己生产大口径钢管的。”这几个军工人员都对李牧之有着迷信一样的信心。

  “东西既然带回来了,那就抓紧时间搬进去。”李牧之说道,“百废待兴,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啊。”

  “好。”

  ……

第149章 万事俱备,只欠肩膀上的火炮!

  山中无岁月!

  李牧之带着兵工厂全体工人们紧锣密鼓的赶工。

  发电机连接动力完成,变压器衔接完成,发电机顺利发电。

  炼钢厂的锅炉成功融化了第一炉钢铁原液!

  直到这一日!

  第一口行军锅被打造了出来。

  老张同志双手举起这口沉重的铁锅,满脸激动:“这是我们边区兵工厂造出来的第一口锅,意义是无比重大啊!它意味着从现在开始,我们可以逐渐给部队提供做饭的家伙了。”

  “张部长,我们可以自己炼铁了,是不是马上造刺刀和钢盔啊。”有人嚷道。

  “不急啊,先把全体部队的吃饭问题解决了再说。”张万和说道。

  刺刀和钢盔虽然重要,但吃饭问题最大了。

  何况,刺刀的打造,也不是那么简单。

  它不像铁锅,没多少技术含量,一两个流程就完事了。

  想要打造一把好的刺刀,流程好几道呢。

  再就是!

  肩膀上的火炮和跳雷,必须得抓紧时间生产。

  现在外面打仗打的很厉害,鬼子和晋绥军嫡系军打的天昏地暗,我们的部队虽然没有出击,在休整。

  但迟早还是要跟鬼子打的,这肩膀上的火炮和跳雷不能落下了。

  “把这口锅最快速度送到总部去吧。”张万和叫来了人,“这第一口锅煮出来的饭,必须得总部首长先吃啊。”

  “是,厂长。”立刻有人把这口锅带去了总部。

  锅送去了总部,张万和来到了李牧之这边。

  李牧之刚刚组装好了二十颗跳雷样弹,交给了孔捷:“孔团长,你就去测试一下这跳雷的杀伤效果吧。”

  正常情况下,这跳雷是触发之后,弹跳到一两米的高度爆炸。

  但那是常规的高度。

  而小鬼子的身高普遍长得矮,所以这跳雷的高度李牧之也顺势降低了一些。

  尽可能的对鬼子下半身造成重创,让其失去行动能力的同时,咱也能节约一些燃料。

  “是,李厂长。”孔捷无比激动,让人把这二十颗跳雷样弹搬走。

  孔捷已经听李牧之说了,这是踩着就自己弹跳到半空爆炸的雷。

  在空中三百六十度无死角杀伤,孔捷那可是期待的很啊。

  这东西的测试,那也容易。

  咱出去随便找一伙敌人,佯装着败退,吸引对方来追即可。

  “那个什么,李厂长,你这肩膀上的火炮,样品什么时候能出来?”孔捷同志拿了跳雷样品,人并没有走。

  没有办法啊。

  这肩膀上的火炮,咱没有及时给旅长那边提供消息,被旅长给收拾了一顿。

  现在,老孔同志学聪明了。

  那是时时刻刻都关注着这肩膀上火炮的进度呢。

  “孔团长,你急什么啊,先把跳雷测试成功了再说吧。”李牧之摆着手。

  火箭筒李牧之已经让工人们在搞了。

  但最大的关键,还是在于火箭弹上面。

  李牧之已经跟李云龙他们要了作战数据,这火箭弹还有一些细节地方需要优化。

  所以,李牧之还需要一些时间来完善!

  “好的。”孔捷这才退下了。

  “小李,这跳雷你怎么给孔捷那么多啊,测试嘛,十颗八颗就可以了嘛。”张万和看李牧之给了孔捷二十颗跳雷测试,还是说道。

  张万和已经看过了这跳雷的初步测试。

  人踩上去,真的会自己从泥土里弹跳起来。

  当然了,张万和看的测试,那是把泥土当做爆炸药的测试。

  跳雷可以跳起来,但是不会爆炸。

  在张万和看来,咱兵工厂的初步测试没有问题。

  这战场测试肯定也没有问题,毕竟咱的炸药是可以正常爆炸的,没有必要给孔捷那么多跳雷。

  省一半,也是可以的。

  “呵呵。”面对老张同志的抠门,李牧之呵呵一笑,说道:“多给孔团长一些跳雷,数据多一些,总是没错的嘛。”

  李牧之不知道战场怎样,这万一孔捷引出来的鬼子多了不少,这跳雷多一些,也有利于孔团长脱身啊。

首节上一节109/172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