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最光荣嘛。”李云龙解释,“像你这种读书人,还是应该抽空多读读你的书,这火箭筒的测试是个累活,就该我这种粗人去干,最合适了。”
“其实,我对这个测试权一点兴趣都没有。”刘卫东淡淡看着李云龙,“既然李团长你这么有兴趣,那么你就辛苦一下了吧。”
刘卫东又大干了一场,搞了鬼子的大口径钢管和六千斤白糖,115师那边的鬼子都被搞疯了。
刘卫东现在并不适合有新的动作。
所以,从一开始到现在,刘卫东对这火箭筒的测试完全没有任何兴趣。
反正测试成功了,咱把经验复制过来便是了,省事又省时间。
刘卫东真正感兴趣的,还是眼前这位边区兵工厂的厂长。
不知道这一次,有没有机会多聊上几句。
“书生,你不是跟我打马虎眼……”李云龙一听刘卫东没有兴趣抢夺测试权,心中大为高兴和意外。
在李云龙看来,只要刘卫东一开口,他是竞争不过的。
没有想到,这刘卫东竟然不争。
也对,也对啊!
李云龙很快还是搞清楚了原因。
虽然咱不明白115师那边的敌情现在具体是个什么情况,但刘卫东又狠狠捞了鬼子一笔,那小鬼子肯定找他都找疯了。
这种背景下,刘卫东的部队确确实实不合适出来活动。
而我们这边就不一样。
鬼子跟晋绥军和嫡系打的火热,咱背后下手的机会多的是。
就是有点不理解。
这一次,书生这家伙为什么不捞过界呢。
他完全可以拿着火箭筒在我们这边做测试。
莫非,这家伙是良心发现了?
李云龙不知道,真正的原因是刘卫东对这边的敌情摸的不熟悉,不熟悉敌情,刘卫东不会轻易行动。
他不是李云龙和高六斤这种货色,脑子一热,就不管不顾了,谁当了李云龙和高六斤的上级,那都是倒了八辈子的血霉。
至于上一次刘卫东能拿到造子弹的设备零件,一方面是刘卫东知道这关键零件对兵工厂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纯属是藤田一二把肉送嘴边上了,刘卫东顺势而为。
李云龙高兴的话没有说完,边上的高六斤嚷起来了:“书生,这测试火箭筒这么重要,你真的要放弃吗?”
高六斤的心中,那是在骂。
你个书生,你要弃权,你也不早点说。
老子都在李云龙面前弃权,要是重新再和他争,这也不占理了。
刘卫东没有搭理高六斤,而是看着李牧之,直接问最关键的东西:“李厂长,这火箭筒测试成功了的话,第一批火箭筒能造多少具,大概什么时候做出来?”
“这个不存在什么第一批的概念。”李牧之回答说道,“现在做测试的火箭筒,一共有十二具,测试成功了,这十二具火箭筒没有问题了,直接就可以投入战场。我已经说过了,兵工厂这边能自己做炮管了,到时候火箭筒的产量,每日能产出十具左右吧。”
这十二具测试的火箭筒,都是用迫击炮的炮管改装,这个炮管是拿来就用,比较省事。
兵工厂造新的炮管,由于不需要太高的质量,所以这炮管产出效率也还行,每日能供应十具火箭筒需要的炮管。
“一天产十具火箭筒吗?”在场的众人,个个无不震惊。
这火箭筒也属于火炮了啊。
你就是一天能造十支枪,那都了不得了。
你这可是造的火炮啊。
一天十门炮,谁敢信!
就连边上不懂军工制作的老张同志都忍不住对李牧之提出疑惑:“小李,这火箭筒一天真能做十具吗?咱连枪都做不出来,却能做出来十具火箭筒,也太不可思议了。”
李云龙等人也都纷纷看着李牧之,等着他的回答。
李牧之解释说道:“传统的火炮为什么造的很慢,那是因为对炮管的要求很高,工序特别的多,也比较耗时。而这火箭筒的炮管不需要那么高的质量,节约了很多工序和时间啊。至于造枪,最难的是无缝钢管和刻膛线,这个和炮管要求一样很高,所以暂时还造不了枪。不过我相信,边区兵工厂造出属于自己的枪,那只是时间问题。”
后世有火箭筒,采用模块化设计,主体结构由塑料部件构成,整体零件数量相对较少,造火箭筒的速度简直快的吓人。
边区兵工厂这边现在不具备制造塑料的条件,要不然,李牧之也能大幅度提高产能。
听李牧之这么解释,李云龙还是说道:“就算是这样,一天生产十具火箭筒,那也很吓人了啊。”
这一个月就是三百具。
一年就是三千六百多具。
想想啊!
咱的队伍拿着三千多具火箭筒,凭着游击战的优势,哪个鬼子看了不头疼?
哪怕是他天皇的卫队来了,也得给老子老老实实的把尾巴夹起来!
张万和哈哈大笑了起来:“不错,哈哈,不错啊,一天造十具火箭筒,我马上上报总部首长,到时候,这价格肯定给的很公道的,你们都放心啊,肯定个个都能拿到东西啊。”
李牧之语气却是冷静的很:“一天十具,其实很慢很慢了。一年下来,三千多具,而我们的队伍少说也有个二三十万人了吧,平均一百个人,才能分一具火箭筒。而日军那边,一个小队就能配备两具掷弹筒,兵工厂这生产的效率,还是有待优化啊。”
再就是。
谁能够保证后面兵工厂这边能一直稳定生产。
随着咱造的武器给鬼子造成越来越大的困扰,鬼子会愈发的针对兵工厂采取行动。
一旦鬼子影响到了兵工厂的生产,这产量就得被影响了。
在李牧之看来,咱兵工厂能顺利产出上千具火箭筒,那都不错了。
李云龙立刻肃穆看着李牧之:“李老弟,你就直说了吧,优化你这兵工厂的生产效率,你还需要什么机器,我去给你抢!”
高六斤也是麻溜跟着说道:“没错,只要你把这机器名字说出来,我就是豁出去了,也得把东西给你搞来。”
“两位,要是有机会的话,搞能生产塑料的机器吧。”李牧之说道。
“生产塑料的机器?”李云龙和高六斤两人一听,都有些那什么。
咱这一片,也没有听说过哪里有造塑料的工厂啊。
鬼子的塑料制品,好像都是从他们国内运过来的吧。
倒是边上的刘卫东开口了:“江苏有个顾先生,他在1920年从法国引进设备,造出了塑料制品,鬼子打进来,强行占领了他的工厂。”
“那边有点远了吧。”李云龙和高六斤两人面面相觑,咱这远程奔袭跑那么远,沿途鬼子部队那么多,很容易有去无回。
李牧之忍不住又多看了刘卫东一眼,这位竟然还知道江苏顾先生。
李牧之收回目光,对李云龙和高六斤说道:“除了这个顾先生之外,肯定还有一些别的塑料厂,只是不出名罢了。你们以后还是留心一下,要是能搞到更好,搞不到,就搞其他军工物资都可以的。”
在李牧之的预想里,想要搞到造塑料的设备,主要还是得从光头那边想办法。
“嗯,行,那我们尽量留意。”李云龙和高六斤两人也都点着头了。
刘卫东开口了:“李厂长,我弄来了大口径钢管还有白糖,这前五十具火箭筒,我能都预定了吗?”
大口径钢管和六千斤白糖的价值,肯定不止五十具火箭筒。
刘卫东这是要凭着强大的本钱,直接截了李云龙的优先装备权。
115师那边的鬼子现在是猖獗,咱不适合出去活动,主要是因为手里的家伙不够硬。
咱要是能配备五十具火箭筒了,他小鬼子就得给几分薄面了。
李牧之还没有开口,李云龙立刻大骂起来:“书生,你狗日的懂不懂什么叫先来后到,这火箭筒造出来了,李老弟都答应我了,要优先给我的。”
高六斤也嚷起来了:“李厂长,我那边还准备给你抢火车呢,这火箭筒你应该先给我啊,我等着给你干活呢。”
面对这状态,老张同志都有些头疼起来了。
按理说,刘卫东最厉害了,这火箭筒要是优先给他,说不定人家很快又带回来了惊喜。
但是!
高六斤这边也不能没有火箭筒啊,人家等着抢军列呢。
李云龙这边,也不能没有火箭筒。
人家386旅给兵工厂这边的设备物资弄了不少,现在鬼子和晋绥军嫡系军打的火热,386旅正是背后下手的大好机会啊。
弄好了,人家386旅肯定也给后勤开源。
三方面都要火箭筒,都离不开火箭筒,这相当于奶只有一只,吃奶的孩子有三个,哪个孩子都不能饿着了,但分奶乏术,顾不过来啊。
老张同志这才知道为什么李牧之那么冷静。
表面上,这火箭筒一天能生产十具,效率很快。
实际上呢,这效率还是太慢太慢了。
要是一天能生产个五十一百具火箭筒的话,哪有这烦恼啊。
于是,老张同志扭头看着李牧之:“小李,你这打算怎么处理?”
“还能怎么处理,先把火箭筒的测试完成了再说啊。”李牧之一摊手。
三个孩子要吃奶,这问题是要解决。
但最优先要解决的,还是完成测试。
“这个测试我来吧。”李云龙吼着说道,“书生弃权了,高六斤也弃权了,只有我了。”
“我不弃权,我现在要恢复权利。”高六斤立刻嚷起来了。
李牧之说了,这火箭筒有十二具。
到时候你李云龙借着测试之名全部霸占了,那岂不是你姥姥的占了我们便宜。
刘卫东没有开口。
十二具火箭筒,对于兵工厂来说,不过只是一天余的产量罢了。
自己要拿到五十具,才懒得跟李云龙高六斤这俩货争这区区十二具火箭筒。
而且。
这还是测试用的火箭筒。
要是测试不合格,那还得回炉。
“说出来的话,那就是泼出来的水!”李云龙瞪着高六斤,“你狗日的要不要脸!”
“脸能顶火箭筒用吗!”高六斤嚷着,“老子就不要脸了,你又能咋的。你弄几条死狗过来,你姥姥的能比得上我那两头老母猪!”
“老母猪,老母猪,老母猪,你他娘的不拿老母猪说事,你是不是找不着别的……”李云龙拽着高六斤,“信不信老子马上把你打的像老母猪。”
“来啊,你又打不过我!”高六斤跟李云龙两人眼看就要闹起来。
李牧之扭头对孔捷说道:“孔团长,我看这火箭筒的测试,还是交给你吧。”
“给我?”在一边一直没有出声的孔捷,登时间受宠若惊。
本来呢。
不管是高六斤,还是刘卫东,人家带了货过来,孔捷也有自知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