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至云海/上位 第462节

如果说之前的社会治安事件只是导火索的话,段泽涛对明湖市的这次调研却使得段泽涛和张平南的矛盾彻底爆发,甚至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也间接引发了段泽涛和谢春明之间的矛盾,最后以张平南被中纪委立案调查、解除公职告终,不过却也给段泽涛的南云省执政之路带来了许多波折,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张平南得知段泽涛要到明湖市来调研十分恼火,这个段泽涛还真死咬着不放了!不过他却不得不引起重视,毕竟段泽涛是一省之长,一旦他在明湖市调研发现了问题,再在常委会上对自己发难的话,就连谢春明也很难为自己遮挡了。

所以张平南首先把市公安局长古长乐给单独叫到办公室,狠狠地训了一顿,警告他如果段泽涛在明湖市的调研要是再出了岔子,就要撤他职,接着又马上召开市委常委会,对迎接段泽涛调研的事做了周密的布置,对于段泽涛的调研点也是精挑细选,最后选定了张平南亲自抓的‘古滇王国’项目及明湖改造工程,这两个点都是张平南的政绩工程,全都是投资上百亿的大项目,也是明湖市的gdp能快速增长的关键项目。

调研当日,段泽涛轻车简从,只带了分管副省长吴晓光、省政府秘书长刘新辉、秘书方东明、司机胡铁龙等数人,开了两台车就直奔明湖市委大院,到了市委大院,却发现明湖市陪同调研的阵容极其强大,基本上四套领导班子都到齐了。

段泽涛就皱起了眉头,连车都没下,对副驾驶上的方东明道:东明,你下去跟平南书记说,我们这次调研不需要这么多人陪同,请平南同志和鲁明同志(明湖市市长)带几个熟悉情况的同志带路就行了,其他同志都让他们回去工作!……。

张平南见段泽涛连车都没下,只派个秘书下来传达指示,心里就老大不高兴,心说你这代省长架子也太大了,好歹我也是省委常委,副省级干部,不过比你低半级而已,你却一点面子都不给,还要装什么清高,搞什么轻车简从,你怎么不学康熙微服私访呢!

不过张平南也不好说什么,毕竟调研时禁止搞大排场也是中央的一贯要求,只得挥手让下面的干部散了,自己和鲁明带着几个分管副市长各自上了专车,带路向调研点驶去。

古长乐被张平南训了一顿,对这次省长调研自然不敢怠慢,早就在调研沿途安排交警封路,自己还亲自坐着警车在最前面开道,张平南对他这样的安排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没想到段泽涛的电话又来了,语气还格外的严厉,平南同志,你是怎么搞的,中央三令五申领导干部出行不许扰民,你是想让我犯错误吗?赶紧撤了!……。

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大拆大建

张平南气得差点要骂娘了,心说你哪那么多事啊?就语气不善地反驳道:段省长,我们这也是为了你的安全考虑啊,要是你这次调研出了什么乱子,我们也不好交待啊……。

看来明湖市的治安还真是很成问题啊!连你这位市委书记都不自信能否保证我的这次调研的安全了吗?那我倒要问问明湖市到底还是不是党的天下!……,电话那头段泽涛步步紧逼地反问道。

张平南被段泽涛曀了个半死,一不小心就被段泽涛抓住了话柄,他当然不可能承认明湖市的社会治安差到连人身安全都无法保障了,只得给前面开道的古长乐打电话,让他把封路的警察都撤了,也别用警车开道了,换一辆民用牌照车跟着暗中保护。

来到第一个调研点‘古滇王国’,段泽涛的眉头就皱了起来,这里几乎全是千篇一律的仿古建筑,却看不到真正带有南云特色的古建筑,而在段泽涛的印象中,南云民居是以风格迥异,极具地方文化特色而闻名世界的,段泽涛还曾看过一本画报,专门介绍明湖保存完好的特色民居,给段泽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这些原本让段泽涛十分期待的历史人文景观段泽涛却没有看到,取而代之的成片的人造景观。

这也是段泽涛最担心的问题,现在许多城市为了加快城市发展,提高gdp增速,打着城市改造的旗号,在没有经过科学规划的前提下,凭借地方长官意志,大拆大建,采用‘中心摊大饼’的形式快速扩张,完全破坏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原有历史文化景观,将城市变成一片水泥森林!

特别是当段泽涛来到明湖城的主山---长龙山,看到山顶所谓的‘文化长廊’,段泽涛的眉头就皱得更紧了,建造者煞费苦心地想突出‘文化’气息,在整面石山壁上搞出了‘百家姓’、‘千佛墙’,还有十八罗汉,最后段泽涛居然还在上面看到‘神舟八号飞船’的石雕!

在石壁下方,左边是十二生肖的石雕像,对面则是十二星座的石雕像,看起来十分的不伦不类,建造者似乎想突出一种‘中西合璧’的文化氛围,但最后的效果确是匠气十足,就像一盘‘大杂烩’!

张平南却似乎没有注意到段泽涛的不悦,指着山脚下高楼林立的明湖城区颇为得意地介绍道:我们准备把明湖市打造成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历史旅游文化名城,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加快城市建设进程,高起点、大手笔、高品位、准定位、高质量、前瞻性地做好城市规划和形象设计,一方面我们对老城区全面改造、包装提升,体现历史文化名城的特质,另一方面我们对新城区加快建设,扩展扩张,体现现代都市的气息和生态文化特征……。

段泽涛对张平南的自吹自擂十分反感,不过他却什么也没有说,毕竟他还没有全面了解明湖市的城市改造情况,还不好下结论,就摆摆手道:我们继续去下一个调研点吧……,张平南被段泽涛打断讲话十分不悦,黑着脸上了车,带队向第二个调研点---明湖改造项目驶去。

明湖是南云省最大的城市淡水湖,也是全国著名的旅游景点,被誉为‘高原明珠’,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这是人们用来描写美丽明湖的华美词句,但如今这一美轮美奂的美景却只能存在于明湖市人民的记忆中,从九十年代以来,明湖就受到了严重污染,明湖水质由可直接饮用水源降为了劣v类水源。

治理明湖污染也成了历届明湖市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国家对明湖治理也十分重视,将明湖治理列入国家‘三河三湖’重点治理工程,近年来,累计投入资金达到了数百亿,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不过却始终无法让明湖水质恢复到原有水平。

段泽涛来南云省之前也对南云省的情况做了一些了解,对于明湖治理项目也十分重视,从下车起就几乎是全程步行,很少坐车,不时向随行人员询问有关数据。

来到明湖治理项目工地,到处可以看到挖掘机在不停地工作,一派热火朝天的场面,张平南小跑着跟上段泽涛的脚步,气喘嘘嘘地介绍道:我们明湖市委、市政府对于明湖治理十分重视,过去明湖治理为什么投入巨大却收效甚微呢?我个人认为主要因为是只治标没治本,思路不够开阔……。

我们现在采用的是将明湖治理与明湖市城市建设相结合的思路,把发展文化产业、旅游产业与强化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结合起来,突出彻底截污、水体置换、生物工程三大重点,全面推进,遍地开花,我们把明湖治理项目又分成二十几个分项目,现在都已经全面展开了,我相信用不了三年,明湖就要大变样!……,张平南叉着腰,指着热火朝天的工地,意气风发地介绍道。

段泽涛突然发问道:平南同志,我刚才听鲁明同志介绍,省里给明湖治理定下的基本思路是‘四退三还,请问是哪四退,哪三还啊?……。

张平南就愣了一下,怎么段泽涛还考起自己来了,不过这问题也太简单了吧,就有些疑惑地答道:泽涛省长你这个问题我想任何一个明湖市政府干部都能倒背如流,四退是指退田、退塘、退人、退房,三还是指还湖、还水、还林,其主要目的是尽量减少人居对明湖生态环境的影响,恢复明湖原有水域湿地面积……。

这时段泽涛突然指着远处一片还在建设中的别墅群提高声调道:那为什么我看到的却是在明湖的现有湿地范围内还有房地产项目在上马,刚才我在古滇王国项目也看到明湖周边山体有大片的水源涵养林被砍伐掉了呢?!……。

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欺人太甚

张平南心里咯噔一下,脸色微微一变,段泽涛的话正点中了他的软肋,他打着保护明湖、开发旅游的旗号力推古滇王国和明湖治理项目,其实是有个人想法的,而对于省里‘四退三还’的政策他也执行得很坚决,甚至几次动用警力强拆,只是当原住民将房屋、耕地、池塘退走了以后,这里却变成了建筑基地。

为了瞒天过海,张平南将古滇王国和明湖治理项目的环境审批分成二十几个项目上报,而这些项目大都与地产有关,只是打擦边球,规避了敏感词‘地产’、‘别墅’等字眼,还有些项目则是未批先建或是项目报批名不符实的,但在张平南的干预下这些项目最终却都拿到了明湖市国土资源局的土地使用许可和市环保局的环评审批。

这些项目争夺的不仅仅是退耕、退房的农民土地,还有明湖周边的大片湿地,明湖周边山体大片的水源涵养林被砍伐,明湖湿地的实际面积比之治理前不是增加了而是减少了!

这些项目最后其实都落到了私人开发商头上,而在开发商推土机背后站着的正是张平南,他通过这些项目既捞了政绩,又得了好处,可谓是一举双得,也不是没有人告状,不过张平南有省委常委、明湖市市委书记的外衣保护,在明湖市基本上是一手遮天,又有耀眼的政绩遮掩,最后这些告状信都到了张平南的手里,不了了之。

张平南既然敢这么做,自然早已准备好了说辞,所以他被段泽涛质问愣了一下之后,倒也并不慌乱,略显尴尬地道:段省长,您是不知道我们下面办事的难处,古滇王国项目总投资近百亿,省里没有拨一分钱,全部靠我们明湖市委、市政府自筹资金,明湖治理项目国家和省里倒是拨了一些钱,可是这点钱和整个项目需要的巨额资金相比,根本就是杯水车薪,所以我们只能想办法引入一些社会资本,打了一下擦边球,您也知道,现在这些老板可都是唯利是图,不可能学雷锋做好事,不给他们一点好处他们是不可能做亏本买卖的……。

段泽涛皱了皱眉头,张平南这样做肯定是不合规矩的,但是现在的政府官员像张平南这样做的还真不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全国都在大建快上,而且一上都是大项目,完全指望上级政府拨款肯定不现实,胆子大的就会选择打‘擦边球’,而往往是这样的官员容易出政绩,还能得个脑子活、会办事、有魄力的评价。

在全国都在大建快上,争先恐后抓gdp增长的大形势下,一般只要不涉及权钱交易、贪污腐败,上级政府都会对下级官员的这种‘打擦边球’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段泽涛还不完全了解情况,也无从断定其中是否存在权钱交易等违纪、违法行为,倒也不好死揪着不放。

真正让段泽涛感到担忧的还不仅是‘打擦边球’的问题,而是明湖市城市建设大拆大建,对明湖市旧有历史文化景观和自然山水格局破坏的问题,这种破坏是毁灭性的,而且是不可逆的。

而这样的问题也不仅是明湖市的问题,而是所有城市建设过程中都会遇到的共性问题,远不是段泽涛在现场发发脾气,怒斥几句就能解决得了的,所以段泽涛并没有如张平南料想的雷霆大怒,只是皱着眉头,到调研结束都没有再说话。

送走段泽涛,张平南也出了一身冷汗,不得不承认这个段泽涛不好对付,眼光很毒,调研的时候也不像有的官员走马观花,很少坐车,全程步行,每次问问题都能问到点子上,张平南心里有一种不好预感,自己只怕会要栽在这个段泽涛手上,思前想后不放心,又把古长乐给叫来,先狠狠训了一顿,让他一定要盯紧那些不听话的‘拆迁钉子户’,千万别出幺蛾子。

就在张平南以为自己暂时躲过了一劫时,段泽涛却又出招了,他通知全省地级市市委书记、市长到明湖市参加《城市建设规划调研会》,举办这么高规格的城市建设规划会议,在南云省还是第一次。

张平南也有些搞不懂段泽涛的意图了,因为按照惯例,把会议地点放在哪个市,就是要把哪个市树为学习典型和楷模,可上次调研段泽涛似乎并不太满意,但要说段泽涛准备把明湖市树为反面典型,张平南也认为不太可能,他自信明湖市的城市建设在全省地级市中绝对是走在前列的,而自己又是省委常委,段泽涛这样做的话,打脸就打得太过了。

而在集体调研的过程中,那些地级市的市委书记、市长对于明湖市城市建设取得的成绩也是赞口不绝,纷纷表示要向明湖市学习取经,这让张平南很是得意,偷偷观察段泽涛的反应,段泽涛听到这些议论也并没有什么表示,这让张平南又放心了不少。

张平南却不知道段泽涛从来就是一个不喜欢按规矩出牌的人,他在做总结发言的时候突然向明湖市开炮!他对明湖市‘大拆大建’的做法进行了严厉的批判!

他说明湖市的城市建设规划使得作为城市发展内核的历史文脉被割裂;城市原有的大山大水空间格局被破坏;城市的街区和建筑风格没有特色缺乏个性;任意破坏城市与山水环境的有机联系;标志性的传统建筑被毁灭,一些历史文化街区被淹没;建筑物千篇一律,满目水泥森林;最后他更是直斥明湖市的城市建设是‘中心摊大饼’,是典型的土包子搞法,是不尊重科学、不尊重历史,只讲长官意志的‘野蛮搞法’!

段泽涛的讲话持续了近一个小时,他讲完以后,台下一片死寂,许多人嘴巴张得大大的,完全没有回过神来,而张平南的脸色则是一片铁青,双拳紧握,满眼都是愤怒的火焰,段泽涛欺人太甚了!哪有这样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打一名省委常委的脸的!

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BT模式

段泽涛也感到气氛有些凝重,就放缓语气道:可能我刚才的话有些过重了,希望明湖市的同志不要介意,但我讲这番话的用意是对事不对人,我相信这种情况绝不仅在明湖市存在,在座的都是南云省各地市的负责人,我希望大家在城市建设规划进程中少一点长官意识,多一点文化视野和战略眼光,尊重科学,尊重历史……。

段泽涛的这一番讲话后来被国内多家有影响力的媒体转载,进而引发了一次对华夏城市建设规划问题的大探讨,他的这次讲话被媒体誉为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讲话,因为他的这次讲话第一次旗帜鲜明地对我国城市建设规划过程中最易出现的‘大拆大建’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当然张平南肯定不会这么认为,他认为段泽涛这样做纯粹就是在鸡蛋里挑骨头,故意找自己的岔子,存心让自己难堪,所以会议一结束,他就跑到了谢春明的办公室,气愤不平地道:谢书记,您给评评理,段泽涛这么干是不是太不欺负人了,我好歹也是省委常委,副省级干部吧,他当着那么多人的面打我的脸,到底安的什么心?我看他分明是借题发挥,是想通过打击我来打击您的威信,我是您一手提拔起来的嘛,这才刚来就耍起了省长威风,这要是时间长了,他只怕连您这个省委书记也不放在眼里了……。

谢春明听完张平南转述段泽涛今天在全省城市建设规划调研会上的讲话,也皱起了眉头,张平南的话像一根刺扎进了他的心里,段泽涛上任尹始就搞这么大的动作,也让他感到一种威胁。

不过他倒不至于昏聩到听信张平南的挑拨就立刻雷霆大怒去找段泽涛兴师问罪,不动声色地道:平南同志,你自己也说了,你是省委常委,省会市委书记,怎么这么沉不住气呢,泽涛同志年轻气盛,想早些打开局面也是可以理解的嘛,而且明湖市的城市建设规划存在一些问题,你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嘛,有必要动这么大肝火吗?……。

张平南想挑拨谢春明来对付段泽涛的心思落空了,没有谢春明撑腰他就没有了和段泽涛抗衡的资本,生了一肚子闷气离开了,他当然不会就此罢休,只能等待时机报这一箭之仇了。

像过去一样,段泽涛开始密集地对南云省各地市进行调研,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准确地掌握第一手情况,南云省的支柱产业主要是以烟草业、旅游业、电力产业和矿业为主,整体来说工业基础还是比较薄弱,在招商引资方面也没有太大的优势,所以不少地级市都采用了明湖市的发展模式,打着发展旅游产业的旗子,通过城市建设来快速拉动gdp增长。

这种发展模式的最大问题就是会催生经济泡沫,一旦资金链断裂,还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但要想一下子纠正过来也不现实,因为一旦选择了这样的发展模式,就像是饮鸩止渴,突然刹车的话,不仅会有翻车的危险,导致经济急速衰退,也会使得各种矛盾提前爆发!

针对这种情况,段泽涛很快提出了自己的思路,就是加大对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设施的投入,来逐步转移投资热点,实现经济的软着陆,基础设施改善了,就可以结合地方特色从容布局,打造一小时经济圈,使得各地资源互补,逐步培育出新型产业链条,同时基础设施的完善对于现有支柱产业的促进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

当段泽涛在常委会上提出这一思路时,却遭到了常委们的反对,张平南更是嗤之以鼻道:这还不是换汤不换药!谁不知道要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可投入的巨额资金从哪里来?国家不可能拨这么多钱下来,地方财政早已是负债累累,更拿不出这么多钱,招商引资的话,现在的老板都精得很,谁愿意把钱往这个无底洞里投?……。

首节上一节462/49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