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至云海/上位 第463节

段泽涛早有准备,朗声道:资金困难是肯定有的,但只要我们做好规划,量力而行,办法总比困难多,真正有眼光的企业家是不可能只注重眼前利益的,融资方面我想主要还是采用bt模式,这也是全国许多城市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普遍采用的模式,虽然bt模式还不完全成熟,在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但根据国外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的经验来看,bt模式是可行的,让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更有利于我们规划科学地进行城市管理!……。

两方意见相持不下,最后只好投票表决,这时候就可以看出李强时代的影响力了,省委秘书长佘青山,省委组织部长吴再兴,省政法委书记吕宏祥和常务副省长沈志平等原李强系的常委虽然不完全赞同段泽涛的意见,可还是投了赞成票,毕竟这是段泽涛第一次在常委会上提出了自己的执政主张。

而几个中立常委,省委副书记常永和,省委宣传部长曹一鸣,统战部长徐薇薇都投了弃权票,最后段泽涛以一票的优势顺利在常委会上通过了自己的方案,只是省委书记谢春明的脸色有些不好看,他越来越感受到段泽涛咄咄逼人的威胁了。

段泽涛坚持自己的思路也是有底气的,之前他已经和仝德波就这一问题交换过了意见,仝德波的龙腾集团如今已经发展成为全国有名的大财团,业务范围也由房地产开发拓展到高速公路修建、城市轻轨运营、新型城镇建设等多领域,接到段泽涛的电话,仝德波立刻表示了浓厚的兴趣,准备亲自赶到南云省来考察。

不过当段泽涛把这一思路在全省地市负责人经济发展工作会议上提出来的时候,却遭到了地市级负责人们的一致抵制,他们的理由也出奇的一致,没钱!

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市长很多

这些地市级的书记、市长都是官场老油子了,许多资历比段泽涛还老,也就不太把年纪比他们还小的段泽涛放在眼里,不过他们自然不会硬顶,只是一谓地哭穷,要求省里拨钱补贴。

加大基础设施投入,钱从哪里来?我们市财政现在都快揭不开锅了,下面有些乡镇干部的工资都快发不出来了,我又不会变魔术,上哪里变那么多钱来啊!……。

是啊,我们市里情况也差不多,好多项目资金都还没落实呢,总不能搞烂尾工程吧,这不是瞎搞嘛!……。

可不是吗!省里制定新的经济发展思路也应该考虑我们下面的实际情况嘛,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好的发展思路脱离了现实也是一句空话,毕竟我们才是做具体事的嘛……。

…………

一时间会议室像是开了锅,只听见嗡嗡的议论声,坐在第一排的张平南翘着二郎腿,面带讥笑地望着主席台上的段泽涛,等着看他的笑话,主持会议的省政府秘书长刘新辉不停地打手势示意众人保持会场安静,可是根本没人理睬他。

段泽涛眼中闪过一道寒光,老虎不发威人家当你是病猫,早听说南云省的干部有些欺生,看不起年轻干部,如果不杀杀这股歪风,以后自己说话就没人听了。

砰!,段泽涛猛地一拍桌子,下面的干部都吓了一跳,赶紧停止了议论,段泽涛威严地扫视了会场一周,怒斥道:这里是省政府会议室,不是菜市场,有意见要发言不会举手吗?还需要我来重申会场纪律吗?……。

见下面的干部都不做声了,段泽涛就点了几个刚才闹得最凶的地市负责人的名,那几个地市负责人只得硬着头皮站起来,把刚才在底下议论的话又说了一遍,不过措辞就委婉多了,段省长,省里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我举双手赞成,也坚决拥护,这是好事啊,我们好多偏远乡镇都还是烂泥巴路呢,是该好好修一修了,可是要我们市里拿钱是真拿不出啊,我相信其他兄弟地市情况跟我们市里也差不多,省里多少要补贴一点吧……。

一听就知道说话这人是个官场老油条,嘴上说举双手赞成,坚决拥护,实际上还是把皮球踢给了段泽涛,还不忘把其他兄弟地市也拉上,想的也是法不责众,就算段泽涛不高兴也拿他没办法。

对付这种官场老油条,段泽涛还是有办法的,就见他用力一挥手,不容置疑地沉声道:要钱没有,不过组织部那里想当市委书记、市长的人有很多!市委书记、市长是那么好当的吗?没有开拓的思路,一往无前的魄力,你就当不好这个市委书记、市长!遇到困难首先要自己积极想办法,而不是向上级伸手、哭穷!我的办法就是,不换思路就换人!……。

这下下面的地市负责人们算是真正领教了段泽涛威严了,一下子就戳中了下面这些官场老油条的软肋,混官场的谁不怕摘官帽子啊,看来这个段泽涛虽然年轻,对官场中的手腕运用却是极其老辣,不是那么好糊弄的,现在段泽涛在常委会上掌握多数票,要动他们的官帽子还真不是不可能的事,刚才那些闹得很凶的干部赶紧低下了头,生怕段泽涛注意到自己。

见下面的干部老实了,段泽涛也放缓了语气道:当然,我不可能把所有困难都推给你们承担,你们首先要做的是把你们市里目前最迫切,建成以后能快速拉动经济发展的项目报上来,你们记住,你们报的这些项目必须是经过深思熟虑,契合你们地市发展规划的,另外这些项目的资金落实情况,你们也要把初步方案报上来,不足的部分我们再来一起想办法!……。

我可以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国著名企业龙腾集团对我省即将推出的基建bt项目十分感兴趣,不日就将派考察团来实地考察,只要有梧桐树,就不怕引不来金凤凰,真正有远见的企业是一定会被我们南云省远大的发展前景吸引的!……。

下面的干部又吃了一惊,敢情段泽涛也不是无的放矢,早准备了好后招,项目还没报上来,人家就已经把投资企业给找来了,心中对段泽涛的敬畏之心就更甚了。

段泽涛也知道仅依靠省长的威严去压下面的干部最多也只能让他们口服心不服,只有实打实的成效才能让他们克服畏难心理,树立起信心,真正地对自己信服,所以开完动员会后,他立刻开始了紧锣密鼓的行动。

他首先在各地市报上来的项目中反复甄选,选出了二十个建成以后能快速拉动经济发展的项目重点包装,在南云省的政府公众信息网对外公布招商,然后又亲自带队前往京城、沪西市、粤西省、苏江省、香港等经济发达城市召开项目推介会。

凭借之前在粤西省、香港等地打下的坚实人脉基础,而这个二十个经过段泽涛精心包装的项目所描绘的前景也的确十分诱人,这次的南云省基建bt项目巡回推介会十分成功,有多家实力雄厚的大财团表示了十分浓烈的兴趣,纷纷派出考察团前往南云省实地考察。

而仝德波亲自带队的龙腾集团考察团也如期而至,以仝德波对段泽涛眼光的绝对信任,他自然不会有什么太多的顾虑,实地了解情况以后,他很快拍板,一下子就签下了三个基建bt项目的投资协议。

段泽涛不喜欢炒作,但他却是很会造势的高手,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在他的安排下,省政府专门召开了盛大的与龙腾集团的签约仪式,南云省的各大媒体也都纷纷进行了重磅报道,龙腾集团带了头,其他财团也被带动起来了,陆续又有十几个基建bt项目被看中,正式签约。

第一千零四十章 老而弥坚

谢春明带着老花眼镜坐在沙发上看报纸,他的老伴何文静坐在一旁一边看电视一边织毛衣,何文静在明湖市毛纺厂上班,单位效益不好,如今下岗在家,家里人的毛衣基本上都是她织的,买毛衣的钱也就省下了,在这方面谢春明是十分坚持原则的,生活十分简朴,从不为自己的家人开后门,曾经有人提出把何文静调到省政府机关上班,被谢春明坚决拒绝了。

电视屏幕上正播放段泽涛意气风发地参加签约仪式的新闻,何文静随口道:老谢,看来这次新来的这个小段省长还是很能干的嘛,这才没能多久就给省里办了不少实事,有这么个搭档,你肩上的担子也该轻些了吧……。

谢春明瞟了电视屏幕一眼,眉头就皱了起来,最近段泽涛实在是风头太劲了,让他这个省委书记越来越感受到强烈的威胁,不动声色地道:妇道人家懂什么!王莽谦恭未篡时,什么事不能只看表面,这个段泽涛做了一点事就到处出风头,还是太年轻,沉不住气!……。

何文静也听出老头子不太高兴,知道他心胸狭隘的老毛病又犯了,也就没有再多说什么,关了电视,轻手轻脚地回房休息去了,谢春明继续翻着报纸,报纸的头版就是段泽涛带领考察团现场考察的大幅照片和报道,第二版还原文转载了段泽涛在城市建设规划调研会上的讲话。

谢春明是比较低调的人,也不太喜欢在新闻媒体上抛头露面,更不会像某些领导一样,硬性规定一把手在媒体露面的版面要比二把手多多少,但此时心里却有了想法,新闻媒体上只有段泽涛这个省长的新闻,自己这个一把手却不露面,老百姓会怎么想呢?下面的干部会怎么想呢?现在的老百姓都喜欢通过新闻媒体来揣测领导的去向,如果某人长期不在新闻媒体露面,他们多半会想这个领导是不是犯错误被双规了呢?

想到这里谢春明就有些坐不住了,拿起旁边茶几上的电话拨通了省委秘书长佘青山的电话,青山同志,你这个秘书长要多关心领导班子成员的身体健康,长期坐办公室不运动身体最容易出问题,后天是周六,我建议举办一次徒步登长龙山活动,通知在省城的正厅级以上干部全部参加,不准缺席,要请假的让他们直接找我!……,说完就挂断了电话。

佘青山接到谢春明的这个指示有点二丈和尚摸不着头脑,谢春明怎么想起要搞登山活动了?不过省委秘书长主要就是为省委书记服务的,虽然自己是省委常委,原则上讲谢春明也是不能轻易撤换自己的,但是如果自己老和他对着干,也不排除谢春明把自己调到省政协去任闲职的可能,当初张小川不就是个明显的例子吗?

特别是上次自己在常委会上给段泽涛投了赞成票以后,佘青山就感觉谢春明对自己越来越不满了,自然不敢怠慢,赶紧打电话发通知去了。

谢春明给佘青山打完电话,想了想,又拨通了省委宣传部长曹一鸣的电话,一鸣同志,宣传工作要注意内容的多样性,千篇一律的新闻,一天到晚都是开会、考察的报道,老百姓是要骂娘的,后天省委准备搞一个正厅级以上干部的登山活动,我看就可以报道一下,也让老百姓了解领导干部的生活,丰富媒体报道的内容嘛……。

曹一鸣不愧是搞宣传的老口子了,略一思筹就明白了谢春明的意图,连忙表示自己一定会引起重视,挂了电话曹一鸣就转头向正好到他家来做客的省委副书记常永和笑道:看来谢书记也感觉到省政府那位的威胁了,要搞登长龙山活动,这分明是要效仿当年太祖他老人家七十三岁高龄横渡长江嘛,以此证明自己老而弥坚,呵呵……。

常永和摇了摇头笑道:最近段泽涛风头太劲,也难怪春明书记会有想法,不过话又说回来,段泽涛还真有两把刷子,这才来多久,就打开了局面,咱们南云省还真需要这样的干部呢!……。

曹一鸣呵呵笑道:能者遭人嫉,段泽涛还是太年轻了,不知道收敛锋芒,同时上马这么多项目,不出问题也就罢了,出了问题就怕墙倒众人推啊,呵呵,左右不关我们的事,我们安心看戏就是了……。

长龙山是明湖市的主山,海拔不算高,不过坡却很陡,要爬上去还是需要些体力的,这些年搞旅游开发,修了宽敞的盘山水泥路,全程八公里,可以直达山顶,在原来的小路上也铺上了青石板,方便登山爱好者。

登山活动当日,长龙山脚下十分热闹,平时深居不出的领导干部们换上了运动装,一边活动着关节,一边说说笑笑议论着这次登山活动,省电视台也专门派出了直播车,对这次登山活动进行跟踪报道。

虽然谢春明强调不要扰民,佘青山还是安排警察事先进行了清场,还有不少警察换了便衣沿途贴身保护,省卫生厅也安排了救护车在山脚随时待命,对此谢春明也装作没发现,毕竟这么多领导,出了问题谁都负责不起。

此时谢春明穿着一件红色的旧运动背心,红色运动短裤,上面还印着‘援疆兵团干部纪念’的字样,精神抖擞地站在了队伍的最前面,段泽涛则是一身清爽的耐克运动套装,站在这一帮白发斑斑的老人中间显得有些打眼,所以他特意落在了最后。

段泽涛一接到了活动通知就猜到了谢春明的用意,看来自己最近的确风头太劲了,已经引起了谢春明的忌惮,对此他也感觉很无奈,只能找个好时机和谢春明好好沟通一下,消除彼此间的隔阂才行,如果再不来参加这次登山活动,谢春明肯定更有想法了,所以他本来要陪一个考察团考察的也安排秘书长刘新辉去了,坚持参加了这次登山活动。

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成见难消

发号令一响,谢春明就一马当先走在了队伍的最前面,他选择搞登山活动也是有底气的,年轻的时候他曾参加过援僵兵团,条件虽然艰苦,但却为他锻炼出了一副好身板,即便是当上了省委书记,他也一直坚持每周最少爬一次山,他的秘书小周年纪比他年轻近二十来岁,可爬起山来,还比不过他。

只是苦了那些陪跑的干部,平时进出都有专车,吃的又是山珍海味,一个个大腹便便,普遍都有‘三高’症,没走多远就一个个气喘嘘嘘,喘气喘得象老牛拉破车一样,不一会儿就拉开了差距,除了少数几个干部还能陪着谢春明走在第一队列,其余的都掉队了。

张平南也走得气喘嘘嘘,勉强能跟上谢春明的步伐,还不忘奉承道:谢书记,您可真是老当益壮啊,身子骨比我们这些年轻一些的干部都硬朗,当年太祖七十三岁高龄还横渡长江,我看您比他老人家也差不了多少,真是让人敬佩啊!……。

谢春明的嘴角就微微翘了起来,这话算是说到了谢春明的心坎上,他要的也正是这样的效果,不过嘴上却是故作不悦地摆摆手道:胡说,我怎么能跟太祖他老人家比呢?传出去可是要犯错误的!我为什么要搞这次登山活动啊?就是因为我发现我们许多干部四体不勤,没有强健的体魄怎么搞得好工作呢?……。

张平南连忙做出恍然大悟的样子,竖起大拇指道:还是谢书记您高瞻远瞩,看得就是比我们远,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以后应该多搞,最好是每三个月举行一次!……。

旁边的干部心里都暗骂张平南马屁精,搞一次这样的登山活动,估计他们回去身子骨都要疼好几天,要是真三个月举行一次,那可就真要命了!不过嘴上却都赶紧连声附和。

谢春明也知道张平南说的奉承话,真要三个月搞一次下面的干部就要骂娘了,就微微一笑道:搞登山活动不过是一个形式,关键是平时要多注意锻炼,强健的体魄是革命的本钱,这本钱要是没了,可就要亏老本咯……,旁边的干部赶紧凑趣地笑了起来。

段泽涛等谢春明他们走远了才开始动身,不过他并没有走盘山公路,而是走的青石板小路,走青石板小路虽然从距离上比走盘山公路要近些,但却陡峭得多,更考验人的体力,本来有些想讨好段泽涛的干部准备陪着他走,可一看那陡峭的青石板路就都有些望而生畏了,最后都放弃了。

八公里的盘山公路看似不远,但有句老话叫望山跑死马,能够全程坚持走下来的干部还真不多,谢春明身上的运动背心全都汗湿了,也微微有些气喘,不远处就能看到山顶的标志性建筑-铁庐寺了,也没有看到段泽涛跟上来,谢春明脸上就露出欣慰的笑容,加快了登山的脚步。

首节上一节463/49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