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途长歌 第132节

见闻同嗯了一声,并没有出言阻止,孙家祥就立即快手快脚地先出门去发动车子。

“闻县长,才走呢。”

闻同没想到赵丽、王小英还在,停下脚回头笑道:“你们这老板当得不合格,这么晚才能下班,要大胆聘请专业人才来管理,不然怎么做大?”

赵王两人在杳踪镇的那家四季春饭店生意兴隆,已经不比县里这家差多少了,她们心情极好,工作热情自然就高涨不退。

赵丽笑道:“听你这么说,好象要帮我们把饭店做大?我们知道你的大本事,有空真得请你指点一下。”

闻同笑道:“现在就有空。”

赵丽、王小英眼前一亮。她们颇为了解闻同,这家伙一定是有什么好事,不然不会这么主动的。

王小英反应快,马上吩咐服务员道:“快去,到办公室取龙井,泡壶茶来。闻县长,请你到雅座喝茶,赏个光吧?”

三人到雅座刚坐下,一个服务员就提来水,另一个也已取来茶叶,片刻间三杯热茶就泡好了。

等服务员离开,闻同笑道:“丽姐,英姐,镇开投马上要去江映开发房地产,资金短缺,你们镇上那家饭店的房子,能不能请二位帮忙买下来?要是有意,直接去找孙贤寿。”

赵丽、王小英最近正在盘算要买下那处房产。杳踪镇的前景任谁也看得出来,这时不趁便宜买下,空两年肯定涨得厉害。

没想到正瞌睡着,马上就有人送来枕头。赵丽笑道:“好哇!镇开投没少给饭店捧场,现在支持他们也是应该。你们要在省城开发房地产,我也听说了,真能行?”

她知道闻同嘴说帮忙,其实是在送人情,堂堂镇开投怎会缺这三瓜两枣的?

闻同说:“行不行都得走出去,这是既定目标,总窝在山旮旯里永远也不会有大出息。”

赵丽连忙说:“我就是随口一说,你的本事我是心服口服,只要你准备做的事,最后总是能成功。”

闻同说:“既然这么信任我,那我再请二位帮个忙。你们镇上那家饭店的屋后,不是有块大空地吗?得有三千多平米吧,有没有兴趣拿下?”

赵丽一怔,脱口说道:“也太大了吧?”

第201章 前倨后恭

“别急,听我说。”闻同说。

王小英不象赵丽那么沉不住气,说道:“听着好象是大文章!”

“绝对的大文章!”闻同说,“那块大空地,你们在里头种上花草树木,建成饭店的后花园,天暖时就是露天餐厅。”

赵丽和王小英对视了一眼,都脸现喜色。

闻同又说道:“空地南边的湖,大概七十多亩,多少年来一直是口臭水。明年上半年我们要着手整治,从镇外河里开挖水渠引入活水,再从另一端开挖水渠让水流出去,让湖死水变活,流动起来。湖里要种上莲藕,把四周的地划一部分进去,就是水上公园。你们有没有兴趣到水上公园中央盖一座小酒楼?小酒楼到饭店后花园岸边,可以用石板桥相连。到时候满湖都是荷叶、荷花,在小酒楼和后花园吃饭,感觉想必不会太差。”

何止“不会太差”,简直太妙了!如果按他的设想去做,杳踪镇的四季春饭店将尽占全镇最佳位置,生意想不红火都难。赵王二人开饭店有些年头了,岂能认识不到这点?

赵丽简直心花怒放,大笑道:“你的眼光总是让人吃惊,行,这个‘忙’我们帮定了!”

王小英打开木柜,取出两条大中华,笑道:“我爸爸上回拉在这里的,一直没来拿,恐怕已经忘了,就送给你了!”

闻同笑道:“你帮我们的忙,到镇上投资,还把王书记的烟偷出来送给我,这份人情我记下了,下回到镇上一定请两位姐姐吃饭。”

闻同回到排屋已经过了十一点,盖亮把东西递给保姆杨嫂后,就和孙家祥一起离开了。

小盖家在县城,孙家祥先把他送回家,再回自己租的房间。他家安在镇政府老家属楼,在县城没有落脚处。

杨嫂是杨铮的母亲,和丈夫老杨年龄相若,都是四十岁的样子。杨铮和刘和平、王耀光去年被闻同从之山县救出来后,一起到大西北当兵去了。

三人没忘记李易秋、闻同的救命恩情,定期把自己在部队的情况通过信件的方式告诉他们。历经那番磨难后,他们到了部队积极求上进,表现十分突出,一起进了大军区直属特种大队。

杨铮在信中说,之所以能进特种大队,高三那年突击学的英语帮了不小的忙。现在他们还在坚持学习英语,已经能够进行日常对话了,这让闻同很是开心。

杨嫂是李易秋介绍的,闻同见她老实本分,手脚勤快,也颇明事理,就同意了。他把老杨安排到县粮库干合同制搬运工,让两口子都住到县城。

平时季灵筠不在时,两口子就住在排屋,既照顾闻同又帮忙看家。要是季灵筠来了,他们就不肯留下,坚持去附近租的小房子住。

季灵筠见他们老实本分,把屋子收拾得一尘不染,也会看眼色,就放心地把家交给了他们。

“杨嫂,老杨,等这么晚,辛苦了。”闻同接过杨嫂端来的白米粥,说道。受老领导陈照东影响,他发现喝了酒后,回家喝一碗白米粥的确很舒服。

“没么事,比在家轻松多了。您慢点喝,可能烫了一点,锅里还有小半碗,不够我再熬。”

“够了。”闻同问,“老杨活重不重?还习惯吧?”

“不重,很习惯。”老杨嘴拙,问什么就答什么。

老杨是粮食局局长汪红光直接安排的,闻同想他在粮库也不会吃亏,就不再问了,转而道:“杨铮的照片你们也收到了吧?家伙表现不错,穿着特种服气昂昂的!”

杨嫂见他提到自己的儿子,心思登时被触动了,眼圈一红道:“那孩子自小没吃过大苦,大西北风沙重,部队日夜训练,黑瘦得不成样子!”

闻同笑着安慰道:“放心,能进特种部队,都是尖子中的尖子,越磨练身体越结实,委屈不了他。”

杨嫂说:“还是多亏您救了他一命,不然哪里有今天!”

杜子坤上任后,略为熟悉了下新岗位,就带着分管副局长和办公室主任亲赴县农科所。

王所长万万没想到仅仅一年多点,当初的杳踪镇农业副镇长如今成了自己的顶头上司。

去年为了林忠轩,他可没少给杜子坤脸色看,算是得罪不浅。县委的任命文件一下来,他就琢磨着要去杜子坤家拜见一番,好好地赔个罪,不求升官,只求保住眼下的位子。

还没等他把想法付诸行动,杜子坤就带着人来了。

王所长头天下午接到局办公室主任的电话通知后,立即火烧火燎地安排人搞卫生,备办接待物品,预订酒席,又临时抱佛脚翻看起各种文件和工作计划、工作总结。

杜子坤的作风他多少听说过,工作上的事那可是六亲不认的,见面时少不得要细细了解,以前已经得罪了人家,这次不能再出漏子。

只可惜平时不上心,临阵磨枪已经迟了,这些密密麻麻的文字、数据搅得他头昏脑涨。勉强熬到十点多,他终于坚持不住钻进热被窝一头睡去。

“杜局长,您好,欢迎您来农科所视察!”王所长一直迎到大门外老远,见到杜子坤,也顾不得年龄比人家大上一大截,热情地招呼着,腰都快直不起来。

杜子坤握着他的手,笑道:“王所长在一线奋斗多年,出了不少成绩,辛苦了!”

王所长谦恭地笑道:“您过奖了!我工作没做好,应该我去向您汇报的,还累得您亲自下来。”

杜子坤说:“一样,一样,走,我们四处看看。”

首节上一节132/84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