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途长歌 第133节

杜子坤没急于去办公室,而是领着人在试验场四处查看,不时地向王所长询问。

老王开始还能应付,后来就结结巴巴、口拙辞穷了,直急得满头大汗。

看过现场,杜子坤随后和全体干部职工开了个座谈会,交了交心后就离开了,并不肯留下吃饭。

当天下午,分管副局长就把王所长召到局里谈话,通知他调任局办副主任。

第202章 用对人

第二天,分管副局长再次到农科所,召开全体干部职工大会,宣布王所长的人事调动,同时宣布所长一职将通过竞聘产生,全所干部职工均可报名参选。

一周后,杜子坤率领班子成员亲临农科所,主持所长竞聘会。

经过现场笔试、答辩和综合评定,最后,一位参加工作五年的省农大的大学生脱颖而出,获任所长一职。

这种选拔干部的方式在望水县首开先河,一时轰动四方,王金生很是支持,专门给杜子坤打来电话表示赞赏。

到任新职稍稍适应后,闻同即展开调研。他先跑了趟县棉麻公司、供销社和粮食局,听取了各单位的汇报后,就放下心来。

棉花收购和秋粮征购工作已经部署到位,目前进展顺利,接下来他只须即时了解进度,不必再花费过多精力。

在所分管的各行局中,他最看重的无疑是县农业局,这也是他把杜子坤安到那里的原因。在费子林安排的调研日程表中,农业局就紧随在棉麻公司、供销社和粮食局之后。

批完最后一份文件,闻同看了看表,九点整。费子林准时敲门进来,身后跟着盖亮。

闻同拢了拢已经处理完毕的文件,站起身递给了费子林。盖亮立即从衣架上取过他的风衣。趁着这个空当,费子林马上出门把文件送回自己办公室。

闻同套上风衣,刚走出门,屋里办公桌上的电话就响了。盖亮把拉上一半的门再推开,等他进了屋,又轻轻地带上门,站到门外几步外等着。

“闻县长,我是丽丽,在江映,谢谢您——帮助我过上正常人的生活!”电话里的声音很轻柔,明显地激动不安。

闻同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淡淡地道:“用不着谢我,过正常生活是每个人的权利,祝你快乐、幸福。”

“我很感激您,这份感激我会珍藏一辈子,再见!”那边一说完这句话,就挂断了电话。

闻同移开电话,看了看听筒,脑中立时浮现出那个柔美的面容、忧郁的眼神和残存的记忆碎片。他想,她应该是从詹春云的地下夫人小青那里拿的号码。

杜子坤搞出老大的阵仗,率领全体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和各直属单位的一把手,迎到了局大门外。这是老领导头回来,轻忽不得,该讲究就得讲究。

一番握手寒喧后,闻同在众人的前呼后拥下,进了会议室。农业局是大局,光副局长就有四五个,加上中层干部和直属单位的一把手,几十个座席的会议室快坐满了。

闻同居中而坐,微笑着扫视了一遍众人,说道:“各位都是县农业战线上的得力干将,长年累月冲锋在第一线,工作很辛苦,做出了很多成绩。金书记、丁局长留下了很好的底子,起点很高,接下来我们要继续努力奋斗,团结一心把全县农业工作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子坤局长专业知识深厚,工作经验丰富,成绩显著,我相信他一定能带领大家取得更辉煌的成就。”

“农为邦本,关系到吃饭这个头等大事,也关系到农民的发展。农业工作千头万绪,涉及千家万户,很复杂。各位工作中难免会碰到这种那样的困难,也难免会有挫折,不要怕,不要放弃,有问题要及时向局里反映,局里解决不了,县政府会帮助你们排除阻力,为你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闻同的这些讲话,和之前履新后下来的副县长一般无二,大家都听习惯了。闻同自己当然也明白,但也不能不讲。

会后,闻同在杜子坤的办公室单独和他谈话,说道:“子坤,情况摸得差不多了吧?有没有一个大致的想法?”

“各部门、各单位的干部都谈过话,也实地调研过,基本情况已经清楚了。局部做了些人事调整,暂时不再动人,稳定为上。”杜子坤充分吸取闻同接手杳踪镇党委书记后的经验,并不打算马上进行大规模的人事调整。这一点,他也得到了吴霜珏爷爷的肯定。

闻同肯定道:“嗯,你的想法很对,先把工作局面打开,其他的慢慢来。”

杜子坤汇报道:“我有个大体思路,还很不成熟,规划已经在着手做。您曾经和我提过,望水县的农业问题,首要是或者说根本是山区农民的吃饭问题、温饱问题,其次才是发家致富问题……”

“我就沿着这个中心思想去规划,给自己定了个目标,争取三年内帮助80%山民解决温饱问题,30%山民实现基本脱贫,五年内全部解决温饱,80%实现基本脱贫……”

“山下农民没有温饱之忧,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增加收入,我定的目标是,三年内按不变价计算人均净增收30%。这还需要实地到各乡镇跑,才能定下翔实的方案。”

闻同赞同说:“很好,我完全同意你的思路,把想法变成行动和结果,需要做大量艰苦的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县委对我们寄予了极高的期望,你尽管放手去做,我全力支持。下周吧,我们一起去各乡镇,争取一个月内跑完。”

对和牛佑才私下单独聚会吃饭一事,闻同没有急于找赵达成、王金生汇报。他还需要等待,要选取一个合适的机会,在等待的过程中,正好可以观察各人的反应。

他并不担心赵王二人会心生疑惑,产生反感主理,自己和他们的关系是牢固的,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的,相信他们会有一个正确的判断。两人都是成精的人,岂能看不出自己的意图?

不出他所料,阮洪通第一个沉不住气,在周五的县长工作会上,就表露出对牛佑才的不满,言语间隐隐把牛闻二人当成一路。

周五下午,王金生给闻同打来电话,笑着责怪道:“你搞什么鬼点子?小英前两天找到我,要借钱投资,说是想把杳踪镇的四季春饭店扩大。”

第203章 向领导陈情

闻同趁机说:“这事电话里说不清,要不我晚上到宾馆向您当面汇报?”

王金生立即答应说:“好,过来吧,赵书记也会在,我们等你一起吃饭。小丽和小英被你蛊惑得兴致高昂,天天在家念叨,连我和老赵养老的钱也不放过,还得再贷笔不小的款子,我倒想听听你的高招到底如何。”

二人心照不宣,所谓四季春饭店不过是个借口,真实意图还是沟通闻同和牛佑才私会以及相关谋划一事。

闻同自然也不会相信他们养老的钱会被动用,这些话只是说说遮人耳目而已。同样,贷款也不过是做给人看的,毕竟一下子拿出好几十万元影响不好。

赵王二人虽然为官还算清正,但各种红线边缘的灰色收入以及子女做生意的收入绝不会少,扩大杳踪镇四季春饭店的资金理应绰绰有余。

闻同赶到望水宾馆赵达成的专用休息室时,赵王二人已经等在那里,他一到,秘书立即让宾馆经理通知服务员上菜。

等酒菜布好,赵达成坐直身体,手一挥,说道:“来,边吃边说。”

寒暄了几句,各敬了赵达成、王金生一杯酒,闻同说道:“镇上的环境太差,去年就让李良春做了规划,一直没钱实施。春节后这项工作要开始启动,有多少余钱办多少事,先建设以湖为中心的水上公园,一步步来。丽姐、英姐很有商业眼光,也很有魄力,肯加大在镇上的投资,镇里求之不得!”

赵达成抿下小半口酒,说道:“居民房拆迁有没有难度?不要搞得鸡犬不宁,安置工作一定要做好,要把工作做细、做透。”

“红线内主要是空地,十多户民房也是破旧的平房,正好趁这个机会拆除异地新建。镇里会适当给点补贴,通过做工作,居民们都能平心静气地接受。”这个闻同并没有说假话,如果拆迁过于强人所难,他是不会干的,不值当的。

对于拆迁、征地,赵达成始终关心,又问:“那就好,工业园占用耕地、林地的纠纷处理得怎么样?”

闻同回答主:“马凤玲刚刚和村委会、村民达成一致,采用两种方式,一是以全村人均口粮田为标准,给失地村民一定的招工指标,就安排到工业园管委会后勤服务部,二是承诺工业园基础建设工程尽量分包给村里,用工也尽量从村里招。”

王金生说:“那就好,社会稳定是头等大事,千万不能轻忽。”

闻同开始进入正题了,说道:“说到工业园,上次爱立信的考察团来真道新能源,就很惊异于这家高科技公司居然建在偏僻、荒芜的灌木丛里,连条柏油公路也没有!”

“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工业园有名无实,基础设施基本还停留在原始状态。西园还好点,道路、厂房虽然破旧点,但功能基本齐全。东园就太不象话了,要不是外表鲜亮,真道新能源的厂房远远看去,肯定会被人误以为是养牛场。”

“基础设施的严重滞后,已经制约了企业的后续投入,新增招商也难以开展。现阶段最重要的是配套企业不足,形不成产业集群效应。有几家规模很小的企业在生产包装物、零配件,为几家大企业提供配套,但还很不健全,由于缺乏充分的竞争,产品质量和服务也不能让人满意。”

“配套产业不健全,就无法吸引来更多的资金,现有企业也缺乏扩大投资的热情。再这样下去,势必会形成恶性循环。长此以往,工业园必将走向没落,企业必将迁走。”

首节上一节133/84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