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途长歌 第44节

整个高三年级只剩下三个班,一百多点人,不过集中到一间教室就拥挤了。相熟的学生挤坐在一张凳子上,没地方坐的就倚墙立着。看着校领导们进来了,教室的喧闹声渐渐变轻,大家纷纷交头接耳地打听那个高大英武的青年的身份。

李易秋没言语,转身在黑板上端端正正地写下两个粉笔字:“安静”。学生们看来很服她,很快地全都停止说话看向讲台。

“同学们,这位是镇政府闻镇长,大家欢迎!”李易秋笑容满面地说。

学生们觉悟很高,十分配合地鼓起掌来。闻同站立在讲台旁边面露微笑,对着学生们微微躬身回应。

“大家看到了,闻镇长年龄不大,基本上和大家是同龄人。他十五岁就考入国立大学,本科毕业继续读研究生,硕士毕业来了我们边湖,前不久从市政府调到我们镇工作。闻镇长也是出身农村,和大家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希望大家以他为榜样,向他学习。下面请闻镇长给我们讲话。”李易秋说完走下讲台,笑意盈盈地请闻同上去。

学生们年龄多数十七八岁,已经很懂事了。有些补习年头长的学生,年龄甚至比闻同还大,是完完全全的成年人了。

闻同心里诧异,不明白李易秋怎么这么了解自己。站到讲台后,他望着眼前一张张年轻的脸,表情各异,有热切的,有冷漠的,有迷茫、自卑的,也有不屑、桀骜不驯的。这一刻他想到曾经的自己,尽管天分高,学习成绩一直优异,但一样也是经历了彷徨犹疑的,一样有过不自信,一样多次想到放弃。他觉得自己有责任和他们分享心得,在他们人生最重要的岔口之一帮助他们一把。

闻同没有急于开口,就那么站立在讲台上,沉默着。雷新国开始还不以为意,待看到他一分多钟过去了还没说话,有些吃不准,心想是不是临时怯场了?毕竟是年轻,经历的场面不多。

想着雷新国就往边上挪了挪身子,去看讲台上闻同的表情,不见闻同有慌乱紧张的样子,才放下心来,知道闻同是在酝酿气氛,也是考虑怎么说更恰当。

学生们仍旧寂静无声,看着闻同,等待着他说话。在他们眼中,闻同高高在上,是另一个世界的人。尽管他们所尊敬的李易秋老师努力地想拉近他们和闻同的心理距离,苦心为他们之间寻找相同点,也难以改变他们的想法。

闻同当然没把自己当作救世主,没有幼稚到以为自己一番讲话就能醍醐灌顶,拯救这群迷途的羔羊,度他们升入天堂。但他相信,他的诚恳是能够触动不少学生的心弦的,能够点醒其中的不少人,给他们恢复自信心的机会。他也经历过这个年龄段,又读过一些教育心理学资料,知道合理的鼓励和引导对于少年人的重要性。

闻同先把来自于国家教委那位同学的信息作了详细说明,然后向学生们分析了国家高招政策走向和高校体制改革,告诉他们高考招录比率大幅度地提高是必然趋势,而且从他们这一届就会开始。随后他有所选择地介绍了自己大学之前的经历,和他们分享自己曾经的心路历程。

结束前闻同说道:“人生是漫长的过程,是一个承担责任的过程。人要学会承担责任,对自己承担责任,对父母妻儿承担责任,这是一个人最基本的责任。如果因为种种借口、懒惰、怯懦而放纵自己,不抓住人生最宝贵的时光,将来会痛恨自己一辈子。今天的消极放弃,意味着以一辈子为代价!”

台下掌声如潮,连雷新国也激动得满脸通红,就仿佛学校已经取得了可观的高考升学成绩一样。

闻同是过来人,很冷静,等掌声停下平静地说道:“我知道大家现在心情很激动,热血沸腾,重新点燃了希望。不过要不了多久,不少人还是会回到从前,三分钟热度!”

说完这些,闻同再向学生们说了一句“大家好好努力”,又向雷新国、李易秋等人点点头,示意自己讲完了,然后走下讲台,离开了教室。

李易秋问过雷新国的意见后,走上讲台宣布散会,然后自己跟在雷新国等人身后出了教室。到了闻同跟前,她忍不住说道:“刚刚那一句,是不是太严肃了?”

闻同回答说:“事实就是这样,用不着回避,一味地鼓励毫无意义。他们都不是小孩子,已经很懂事了,懂得了思考自己的未来。”

李易秋说:“那也是,都懂得道理,都是大人了,知道担忧了。他们在一起聊天,就谈论将来,怎么找工作,去哪打工,怎么谋生。高二的时候还不是这样,还懵懂得很,一到高三面临着进入社会的压力,就突然清醒过来了。”

第62章 清欠会

闻同告辞离开前,李易秋鼓起勇气说道:“闻镇长,高三的英语老师去年才大专毕业,教得有些吃力,能不能请你牺牲周末时间,给学生们辅导一下?”

雷新国一听吓了一跳,赶忙说道:“李老师,闻镇长日理万机,哪有时间辅导学生,你真是的!”他又转向闻同急切地道:“闻镇长,真对不起,学校绝对没有这个意思,哪敢给你添这样的大麻烦!”

闻同没理他,看着李易秋,微微撇了下嘴角,似笑非笑地道:“李老师斗争经验丰富!”

李易秋请闻同辅导学生英语是真,但醉翁之意不止于此。闻同掌握着全镇财政大权,他要是答应到学校辅导英语,势必经常和老师、学生们打交道,到时候哪还能不尽心尽力地去解决拖欠的教师工资。

没想到自己的心思被闻同一眼就看穿了,李易秋脸一红,颇为尴尬。雷新国、李良春几人完全没看清玄机,对闻同的话听得懵里懵懂,又不便发问。

闻同沉吟半晌,说道:“我先答应你,希望不会误人子弟。”李易秋虽然用了点心机,但看得出来是善意的,他并没有介意。这些学生都是农村孩子,他也是农村出来的,乐于帮助他们改变命运。

闻同回到镇政府,刚登上二楼楼梯口,就听见过道里传来一阵宏亮的说话声。他脑子里迅速浮现出一个豪气健谈,吸起烟来鼻孔冒出两股浓浓烟雾的形象来。他没有回自己的办公室,循着声音找到周广仁的办公室。

周广仁办公室的门敞开着,屋子里烟雾缭绕,陈金光正夹着烟在吞云吐雾、侃侃而谈。闻同敲了敲门,等陈金光回过头来,才快步上前,紧握着从椅子上站起身的陈金光的手,假意不满地道:“陈书记,你这不好吧?不就上次在县里吃了你一顿请吗?至于追过来吃回去吗?”

上回在县里参加夏粮征购进度汇报会,陈金光请闻同吃饭时,曾开玩笑说以后到杳踪镇让闻同请回来,所以闻同有此一说。

陈金光乐得大笑,使劲拍着闻同肩膀道:“老周和你现在是大户,打土豪、吃大户是光荣的革命传统,喏,我以后会常来的!”

“陈疤子鼻子灵得很,闻到腥味招呼也不打一个就赶来了。”周广仁毫不客气地嘲笑道。

四海有芳在杳踪镇投资设厂,刚刚着手收购原材料,陈金光就赶过来推销丰收乡的鲜辣椒。对老朋友的行为,周广仁多少有点不情愿,言语中不免就带了出来。这涉及各自辖区内农民的直接利益,而农民的收入情况又和三提五统等种种收费相关,无关于私谊。

周广仁无法反对老朋友,又不大乐意接受,就找了个理由,说四海有芳是闻同招商来的,这事也得让闻同认可才好,免得闻同心里不痛快。这话说得合情合理,陈金光能理解他,毕竟大家都是为了公事。

对这个问题,闻同的认识要开明得多。他不但支持丰收乡上门推销,还表态愿意提供便利条件。他认为自主采购是企业的起码权利,不该干涉也干涉不了,这是市场竞争的常识。站在供应方角度,必须要有市场化公平竞争的经营理念,否则迟早会被淘汰。地方政府所需要做的,就是维护这个市场的秩序,不应该反过来成为破坏者。

对市场经济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周陈二人完全是外行,根本听不懂,但不妨碍他们理解闻同想要表达的意思。

在闻同的一力撮合下,杳踪镇、丰收乡达成口头合作协议,双方以后在农资采购、农业技术、生产管理、农产品销售渠道等方面展开协作,以求共赢。对此陈金光深为叹服,仅此一点,老周和自己就及不上闻同,看看人家的眼光和气度。

本来事事顺利,闻同近段时间心情不错,可惜今天上午在镇中学走一趟,弄得烦恼不已。全镇拖欠教师工资六十多万,这事就象一块巨石一样压在他心头。不仅如此,镇政府机关的工资也有拖欠,只不过没有教师欠薪那么严重而已。想想这些钱迟早要从农民身上刨,他就更加烦闷,始终心有不忍。他心想,希望镇里几家企业尽快见效益,将来不至于让这些沉重的负担全由农民来承担。

烦恼归烦恼,问题还得面对,要去想办法解决。人生是一个承担责任的过程,这可是他自己才说的。

全县教师工资清欠会没有意外,还是和往年一样,上面提要求,下面摆困难,形不成任何实质性决议。唯一有点区别的是,会议传达了市里文教副市长蒲长青前一段来望水县视察的指示精神。

县分管文教的副县长闻灵娇到任才两三个月,来望水前在市教育局任职。在市府时,闻同就听说过闻灵娇和蒲长青的特殊关系,传说两个人因此而造成各自家庭关系紧张。无奈之下,蒲长青通过一系列运作把闻灵娇调到望水。

看着主席台上徐娘半老却风姿绰约的闻副县长,闻同心里暗自发笑,蒲副市长实在难得,把人从科长位置推到文教副县长的位子上,还亲自下来助阵。不过就这份勇气,还真没有几个人具备。这也说明二人是真情实意,不惧流言蜚语,甚至不惧事业受影响。

教育局局长老雷一宣布散会,参会者一哄而出,逃得比兔子还快。开玩笑,要是被闻副县长留下个别谈话,当着面哪好意思拒绝人家的要求。大家都是有经验的人嘛,不给她这个机会。

闻同不知道这些道道,李良春是知道的,所以一听见宣布散会他拉着闻同就走。没想到他们刚挤到门口,老雷就在身后喊开了,说闻副县长请杳踪的两位领导留下。

李良春哭丧着脸看着闻同,无可奈何地立住脚。前面的几个人都回过头来看他们,一脸的幸灾乐祸。

闻灵娇和老雷把闻同、李良春请到老盖家茶楼喝茶,十分客气,只是越客气让闻同心里越没底。刚才趁着上厕所,李良春已经提醒他了。

闻同近距离打量闻灵娇,才发现她真是一个气质不俗的美丽女人,心说难怪蒲副市长放不下。

闻灵娇也在打量闻同。她在市教育局工作时,听说过市府“才子”闻同,不过没有见过面,未曾想到两个人有缘同时调到望水。上次蒲长青下来视察,和闻同在望水宾馆相遇时她正好不在现场。

由于有都来自市里这层关系,两个人的心理距离就没有那么大。闻灵娇一上来就打感情牌,说道:“雷局长和闻镇长是前后任关系,李副镇长是雷局长的老搭档,缘份都不浅。我和闻镇长呢又同样来自市里,也算是一个缘份。晚上我请大家吃饭,私人掏钱请,都请赏光。”

李良春无所谓,有闻同顶着,乐得有此良机和分管副县长、局长沟通关系,增进感情,方便以后工作开展。

对闻灵娇、老雷的意图,闻同心里一片雪亮。他们都是新近履新,里里外外的关系还没有完全理顺,又不是什么大权在握的领导,想要这些乡长、镇长们听话地解决拖欠的教师工资,谈何容易。但知道归知道,他们不挑明了说,闻同也装糊涂。

扯了些闲话后,闻灵娇不再绕了,说道:“把两位请来,是想请你们帮个忙,把拖欠老师们的工资尽快都发下去,如何?”

“您客气了,拖欠教师工资本来就是我们工作没做好,惭愧得很!只是镇里的情况雷局长比我还熟悉,困难确实很大。不过,困难再大,我们也会努力克服,坚决不拖后腿。”闻同打着官腔说道。他心说你们的胃口也太大了,居然开口就是把拖欠的工资都发下去,六十多万呐!想打那五百万贷款的主意?那可不行。

在申请这笔五百万元贷款时,闻同主动和农行签订了贷款用途限制与银行监管协议,约定只能专款专用于煤矿投资,防的就是各方势力的觊觎。包青林得知此举,特意给闻同打来电话表达了肯定和满意。

“啊?”闻灵娇端起茶杯啜了一小口,却不再言语。她心里已经骂开了,还真是只小狐狸。话倒说得好听,谁要你保证不拖后腿的?要的是你们在全县带个头。

首节上一节44/84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