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潜规则 第8节

龚仲说到这里,有意地暂时停止了一下,一方面是缓和气氛,另一方面是尽量注意措辞。而董昕副主任则表情严肃,没有立即接口问龚仲什么。他知道,龚仲这样说,肯定会有具体地解释说明。

龚仲缓和了一下语气,继续说道:“一是金额较大,这三个月的维修费用比平时翻了几番,比去年同期也增加了好几倍;二是近三个月的维修费用中夹杂着前几个月的维修费单据,特别是十二月份报销的维修费中,还有六月份的维修单据。而我们的汽车维修费,正常情况下是每个月结算一次,个别情况有上个月发生的维修费用还可理解,怎么可能费用发生后半年才结算?三是这些维修费用报销,没有经过我审批。”

龚仲只是将查到的反常情况作了汇报,并没有提出建议怎么处理。他非常清楚,这些情况如果如实向局领导汇报,肯定会被局领导狠狠地批评,董昕副主任也不会同意将情况如此报上去。而且这里面到底有什么问题,龚仲自己也不清楚。董昕副主任考虑了一下,说道:“中心不是规定,所有报销都要你签字吗?怎么这些维修费用没有经过你审批,财务就付款了?”

龚仲回答道:“平时都要我签字后,财务才付款的。但这些费用为什么没有经过我签字,财务就付款了,具体情况我也不知道。”

董昕副主任听到龚仲这样回答,有些不高兴了。质问龚仲道:“龚主任,你是财务负责人,出纳也属于办公室管理。现在发生这样的情况,你居然说不知道,龚主任,这好象不对吧?”

没有等龚仲解释,董昕副主任继续说道:“这样吧,龚主任,你找几条理由,写一个说明材料,先报到财务处去。这些具体情况,暂时就不追究了,以后注意点就行了。”

听到董昕副主任这样安排,龚仲感觉到有些哭笑不得。交通专项经费超预算了,其根本原因自己也初步查出来了。如果要较真的话,董昕副主任应该着手安排专人,去修理厂进一步查核这些维修费用反常的真实情况,而不应该把这些主要问题放下,却来追究报账手续问题。

但没有申辩什么。离开董昕副主任的办公室后,他立即找到出纳敬菲,问道:“敬会计,近三个月的车辆维修费用,怎么没有我签字,你就付款了?”敬菲回忆了一下,不轻不重地回答道:“真的啊!可能当时没有细心,看到董主任签字了就付款了。”

龚仲提醒敬菲道:“以后一定要注意点,不管是机关后勤保障中心,还是正气物业公司,所有支出都要我签字才能办理付款手续。这是中心制度规定的,如果我没有签字,你就不能办理付款手续。刚刚董主任批评我了,你今后一定要注意点。”

龚仲没有批评敬菲,她毕竟是一位快退休的老同志了,必要的尊重是应该的。但他还是对她进行了必要的提醒,并侧面告诉她此次就算了,以后不能重犯。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后,龚仲就按照董昕副主任的指示,开始思考找出几条能够说明交通专项经费超预算,但既不影响中心的工作形象,又能让局领导理解的理由。

第十五章 交通经费(3)

正常情况下,作为从事财务管理二十多年,担任办公室主任十多年,在机关后勤保障中心工作多年的龚仲,草拟这个呈批件应该就如小菜一碟,是一件非常简单的工作,根本没有任何挑战性。但由于这个材料不能影响中心的正面形象,又要能够说服局领导,得到他们的理解与支持,虚构出几条理由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龚仲为此也曾征求过诸葛伟科长的意见,希望他能从车辆管理的角度提几条有说服力的建议。毕竟他是车辆管理具体负责人,对车辆管理情况比自己清楚,找出的理由肯定比自己想象的更有说服力。但诸葛伟科长不但说不出任何理由,还对自己找他也不是很理解,只是反复强调:“龚主任,这些费用都是实实在在的,里面没有任何问题,我可以党性保证。”

对于诸葛伟的这种态度,龚仲还是有些无语。自己只是根据董昕副主任的指示,找几条有说明力的理由,向局领导写一个说明材料。但诸葛伟却是这样的心态,他实在忍不住地说道:“诸葛科长,你可能是想多了。我只是请你从车辆管理的角度,帮忙找几条能说明交通专项经费超预算的理由,根本没有其他的意思。”

龚仲无奈地回到自己自己的办公室后,端起桌上的茶喝了一大口茶。平时有些清爽的绿茶,现在却感觉到有些苦涩。对于部门预算管理,制度早就有明确的规定,局领导也有明确的指示。部门预算管理不只是财务部门的事,也是全体干部职工的事。预算要体现全员参与的原则,预算要到部门,责任要落实到人。用钱的不光只是享受用钱的权力,还应有用好钱的义务。

但董昕副主任却片面理解预算管理职责,错误地将预算管理的责任全部压在龚仲的头上。造成的结果是责任部门只管用钱,抹屁股的事却由财务部门负责。现在交通专项经费严重超预算了,却由龚仲这个办公室主任,请求车辆管理科诸葛伟科长帮忙找超预算的理由。好象是诸葛伟在帮助龚仲,而不是龚仲在替诸葛伟抹屁股。

不过,龚仲很快就将这些不正常的工作引起的负面情绪抛到一边,认真思考怎么写解释说明材料问题。他知道,这个解释说明材料,与其说是对交通专项经费超预算的说明解释,还不如说是对交通专项经费超预算的自我检讨。这个基调定好以后,龚仲就凭借着自己的想象,虚构出了几条他认为还解释得清楚的理由,形成了说明材料。

在这个检讨式的说明材料中,龚仲首先解释了在追加预算的情况下,为什么还会出现十五万元的经费缺口。接着从预算管理的角度进行了自我检讨,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自己在预算中考虑问题不全面,很多应该考虑的费用没有考虑到。最后提出了整改措施,请求局领导给予理解。但他心里非常明白,经费超支的真正原因不是这些,这些原因只是给上面一个解释。

这个检讨式说明材料上交后,财务处马建设处长很不高兴:“你预算考虑不全面,也不就是说我们财务处预算考虑不全面?”主管财务工作的副局长洪继宗更不高兴,当场就对龚仲进行了批语:“这也没有考虑,那也没有考虑,你预算是怎么做的?”龚仲不好解释什么,只能再次检讨自己,并表示今后一定吸取教训,不犯类似的错误。

后来,在机关后勤保障中心一次干部职工大会上,讲到加强责任心,努力完成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时,洪继宗副局长又对上年度公务用车交通专项经费严重超预算问题进行了批评,并不点名地批评了龚仲预算工作没有做好。他说道:“同志们,我们拿了这份工资,就要把自己手上的工作做好,就要对得起这份工资。不要象预算管理上,这也没有考虑全面,那也没有考虑周到,最后给我们的工作带来被动,这是对工作极不负责任的表现。”

龚仲的本性就是这样,常常为了工作,为了单位的利益,为了同志们的利益,他不惜委屈自己,不惜牺牲自己。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人,单位离不开他们,同志们离不开他们,领导离不开他们。他们是单位上的骨干,是业务能手,单位上很多工作上主要靠他们。但现实却又这样矛盾,这样优秀的同志往往不被领导欣赏,也不被同志们肯定。

就这样,公务用车交通专项经费超预算问题解决了,但责任却全部由龚仲个人承担。钱是别人用的,检讨是他写的;超预算的原因是他想出来的,责任也是他承担的。对此,主持机关后勤保障中心工作的副主任董昕,还有车辆管理科诸葛伟科长,他们都没有半点感激龚仲。好象龚仲这样做是理所当然的,是应该的,他们并没有意识到龚仲是在牺牲自己个人,主动为他们承担责任。

在当前这个一切以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的现实生活中,真正能知道感恩的人又能有几个呢?

对于“三公经费”居高不下,每每治理却雷声大雨点小,上下都不满意。不管采取了什么办法,就是没有理想的结果。这并不是说“三公经费”的治理,里面有深奥的学问,或没有严格的制度规定,而是在于我们的领导干部,在于我们那些坐在高高台上,嘴里不停地高喊着要怎么样怎么样,台下却比哪个都贪的领导们。

不管是在哪个单位,哪一级政府,“三公经费”的开支权全部在管理层。动不动真格,全部在于领导;管不管得住,也全部在领导;超不超预算,也全部在于我们尊敬的领导。如果动真格管理,那不是要动自己的真格,限制自己的权力,损害自己的利益?没有哪个领导有这样宝气!

公务车私用问题,老百姓是深恶痛绝的。大家都知道,不管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公务车辆的管理都是很敏感的,也是非常困难的。特别是其中的修理费、汽油费、路桥费三项,还有非工作时间、非工作事件使用公务车问题。虽说很多单位也采取了相应措施严格管理,但却没有明显的效果。其中最关键的问题就是我们的领导干部不敢动真格,往往上面来了政策,下面就意思意思,不敢付诸于行动。

江南正气管理局机关后勤保障中心,也如其他很多行政机关一样,制订了相应的管理办法,如对车辆维修进行政府采购招标,对汽车加油实行定点加油站管理和一车一卡制度,另外还制订了车辆使用管理办法,尽可能控制公车私用行为。但交通专项经费问题,还是一直困扰着以赵一局长为首的江南局党组,财务处马建设处长每年为了这个问题也非常头痛。特别是国家实行“三公经费”严格管理后,这个问题显得更加严重。

这次超预算事件发生后不久,不知道怎么传到了赵一局长那里。这天,赵一局长非常严肃地把董昕副主任请到了自己的办公室。董昕副主任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来到赵一局长办公室后,赵一局长询问了一下车辆的管理情况,然后对于机关后勤保障在追回三十万元专项经费的情况下,还超预算十多万元事件很不高兴,当场对董昕副主任提出了严厉批评。

最后,赵一局长就怎么加强交通专项经费管理指示道:“交通专项经费问题,属于三公经费管理范畴,国家有着严格的政策规定。哪个单位超预算了,就要严格追究单位领导的责任。这次机关后勤保障中心超预算问题,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以后绝对不允许发生类似问题。你回去后,立即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并以局面形式报到局党组来。”

董昕副主任非常郁闷地回到了机关后勤保障中心,他实在想不通是哪个将情况报告到了赵一局长那里。这不是明显与自己过不去,故意找自己的问题吗?这个打小报告的人,肯定没有安好心,肯定是想破坏中心的下面形象,这样的人最讨厌。想到这里,董昕副主任在心里暗暗发誓:“如果让我知道了这个打小报告的人,我一定不会轻易放过!”

“会不会是龚仲报告上去的呢?他这人的脑袋有点问题,有时就是转不过弯来,喜欢钻牛角尖。上次说明材料是他写的,洪继宗副局长也在职工大会上不点名地批评了他。是不是他一时想不通,擅自越级报告给了赵一局长呢?”董昕副主任就是哪个报告给了赵一局长,对中心每个干部职工进行分析。他感觉重点怀疑对象应该是龚仲。

此时的龚仲正坐在自己的办人室里,忙着写材料。突然感觉自己的鼻子有点痒,不禁打了一个喷嚏。唉,写不完的材料啊!天天叫减少会议,精减材料,可实质上却还是文山会海,每个月都有写不完的材料。龚仲用手揉搓了一下鼻子,没有感觉什么不舒服的。轻轻地摇了一下自己的头,又开始写起材料来。

郁闷归郁闷,整改方案还是要写的,这可是赵一局长的指示,聪明如董昕副主任可不敢违背,也不会违背。他将龚仲叫到办公室,传达了赵一局长的指示,最后说道:“龚主任,请你辛苦一下,就怎么加强机关后勤保障中心车辆管理,严格控制交通专项经费,将费用控制在预算范围内,提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来,尽快报到赵一局长那里。”

第十六章 交通经费(4)

接到草拟整改方案的任务后,龚仲不禁陷入了激烈的思想斗争之中。大家都是明白人,机关后勤保障中心交通专项经费管理中,到底存在什么问题,相信江南管理局每一位干部职工心中都有一本账,也都知道问题的症结所在。只是明白归明白,说不说出来,却又是另一回事。

生活中往往有很多事都是这样,尽管每个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但是否捅破那张遮盖在上面薄薄的纸,则又是另外一回事。现在,董昕副主任迫于赵一局长的压力,不得不将这个烫手山芋踢给了自己,龚仲不禁左右为难了,感叹自己的命苦。为什么得罪人的事,都是自己愿意或被迫地冲锋在前?自己能看到的问题,别人肯定也能发现,因为别人不会比自己蠢;但为什么大家都不说出来,却要自己来说呢?这就是别人比自己聪明的地方。

要知道,社会上长期存在的问题,却又得不到改正,里面肯定有其特殊的原因。公务用车问题,如果动真格管理,势必触及部分特殊人群的经济利益。这部分人群,不但包括江南局一些关键部门的处级领导,而且还包括部分局领导。如果得罪了这些人物,毫无疑问自己以后的路将更难走。但董昕副主任安排了自己,凭自己的身份与能耐,是不可能将这件事推脱掉的。

前不久因提成问题得罪了物业公司的员工,现在又要自己来干预公务用车问题,这不是雪上加霜吗?要知道,公务车辆管理问题,与物业公司提成不一样。提成只涉及公司部分人的利益,得罪的只是一小部分无关紧要的人;而公务车辆管理,则涉及部分领导的利益,得罪的是江南局不一般的人物。如果把握得不好,对自己的影响将比提成问题更严重。

经过反复思量,龚仲感觉到要写这个材料,关键是要把握好一个度。这不是表现的时候,而是费力不讨好的事件。不然,这个报告递交上去后,不但得到不到领导的肯定,反而会因此得罪很多人,更可能又会引火上身。但怎样把握好这个度,既要将问题反映出来,又要能让领导理解?

要准确地把握好这个度,关键要摸清董昕的态度。他是想真正解决问题,还是出于应付赵一局长。想到自己有次无意中去车管科,碰上诸葛伟安排聘用司机在维修单上补签字;考虑到上次十多万元车辆维修费用不经自己审核,直接交财务付款;考虑到交通专项经费严重超预算,但最后却不了了之。龚仲突然之间恍然大悟,董昕副主任没有这样笨,自己能够发现的问题,聪明他肯定也能够发现;诸葛伟这个小小的科长,如果没有领导的授意,也没有这样大的胆子,敢独吞那十多万元的维修费。

想明白了是想明白了,但方案还是要写的。既然躲不过,那就根据自己的了解,实事求是地提出一个能作用的方案出来吧。至于是否被采纳,是否能够执行,那就不是自己的事了,最后就由董昕副主任来决定吧。

明白这个道理后,龚仲对于怎么加强机关后勤保障中心公务用车管理,最大限度地杜绝公车私用现象,减少非公务车辆费用公家报销,将交通专项经费控制在预算范围内,可以说是明明白白的;哪些地方存在问题,哪些地方是管理的薄弱环节,哪些地方可能发生问题,龚仲心中也是早就有相应的应对措施的。

比如,在提高车辆使用效率方面,龚仲提出了三条措施。一是合理使用局领导专用车辆。在局领导出差,或不外出时,可安排市内出车任务;二是统筹安排出车。具体措施是提前一天申请用车,车辆管理科根据申请情况,同地区同方向的,合并安排出车;三是严格控制非工作时间用车。原则上非工作时间不安排出车,如果特殊情况需要出车的,应提前一天申请,市内出车的,经机关后勤保障中心主任书面批准;市外出车的,经主管局领导书面批准。

在控制车辆加油方面,龚仲相应地提出了三条措施。一是加强对定点加油站的管理。在合同中明确对方的责任,如果违反合同约定,将给予对方一定的处罚;二是对加油车辆实行备案管理。由机关后勤保障中心提供加油车辆明细表,提交给定点加油站。严禁非备案车辆加油;三是油耗与驾驶员绩效挂钩。根据上年实际情况制定油耗标准,降低油耗按一定比率奖励,增加油耗按一定比率处置。另外,发现违反规定加油,损公肥私的驾驶员,给予开除处理。

在路桥费用方面,龚仲提出的措施是:一是过路过桥费用按规定粘贴。具体措施是将每次出车的路桥费粘贴在一起,与本次出车任务无关的费用不准报销;二是所有路桥费用按月报销,无特殊情况,非本月费用不予报销;三是严格审核手续,审核人员应认真审核,非本次费用、非本月费用,不得报销。

在车辆维修费方面,龚仲提出的措施,一是凭车辆维修送修单修车,该单作为维修费用报销的依据之一;二是车辆维修申请单,申请部门与审批部门相分离;三是车辆维修费用按月报销,没有特殊情况跨月维修费不予报销。

最后,龚仲在整改方案中,就如何控制车辆保险费用,提出的三条措施是:一是统一规定购买险种。现在很多保险公司提高保费收入,以回扣等方式增加险种,有的甚至还搭配与车辆无关的险种;二是购买人与车辆管理部门相分离。车辆管理部门不负责与保险公司打交道,保险公司的选定,保险费的支付、理赔等,由另外部门办理;三是保险返还款、回扣等,统一由单位支配。

这个方案是龚仲长期观察机关后勤保障中心公务用车管理,经过长多方面调查研究和深思熟虑后提出来的。如果一个单位能够真正按照执行,那这个单位的交通专项费用,至少能减少百分之五十以上。老百姓深恶痛绝的公车私用现象,也能得到有效控制。只是这样一来,那些单位领导,那些关键部门领导,就不能从中得到好处了。

毫无疑问,这个方案是完美的,也是切实可行的,但最后能否被董昕副主任采纳,能否在机关后勤保障中心执行,那就是另外二个字了。果然不错,当董昕副主任接过方案看了起来后,龚仲发现他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了。董昕边看边在内心生气,这不是变相说自己管理的机关后勤保障中心,在公务用车辆管理存在问题吗?

很快,董昕就将方案看完了。他没有立即指示什么,而是端起桌上的茶喝了一口。龚仲知道,这是董昕在考虑怎么评价自己的方案。过了一会儿,董昕说道:“龚主任,辛苦了。这个方案整体来说还是不错的,从车辆管理的五个方面,提出了十五条具体的措施,很全面,也很到位。但这个方案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太理想化了,执行起来有困难。”

龚仲听到这里,立即知道自己的这个方案肯定行不通了。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自己先前的考虑是正确的。机关后勤保障中心车辆管理最大的阻力不在局领导,也不在车辆管理科,而是在主持工作的董昕副主任这里。如果按自己的这个方案严格执行,那维修费就搞不了鬼了,加油也搞不了鬼了,路桥费也能得到有效控制,公车私用现象将大大减少,保险返还款则不会落入部分个人的腰包。

不过,董昕的这种态度也在自己的意料之中。虽说他不会采纳自己的建议,但自己问心无愧,对得起组织,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呵呵,董主任,这个方案也只是我个人的初步想法,很多方面肯定不成熟。但领导安排了任务,我没有成熟的方案,也就只好想到哪写到哪,想到什么就写什么,肯定考虑问题不成熟。”龚仲装起了迷糊,以个人水平有限找台阶。

董昕听到龚仲这样说,感觉到他明白了自己的意思,严肃的表情慢慢松了下来。“龚主任,你想想,局领导都是专人专车,哪个敢打他们的主意?就是他们不出门,但你敢安排给别人使用?万一他们突然有事要出门,如果正好被安排出去了,哪个负得起这个责任?当然,你的出发点是好的,以后考虑问题要成熟点。这方案暂时放在这里,有时间我们领导研究一下。”董昕副主任最后说道。

当然,龚仲的这个方案没有最后的结果。至于董昕是怎么研究后报到赵一局长那里的,龚仲就不知道了。但没过多久,车辆管理科就制订了《机关后勤保障中心节油奖励办法》,报局领导批准后,在机关后勤保障中心正式执行起来。

首节上一节8/13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