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途红人 第655节

回到东华区报社里,罗波问道:“刚哥,如果真像你说的那样,那这段时间你们为什么突然来上班了呢?”

他笑着说,“我的傻兄弟啊,我们来是因为已经知道这辈子都不会有编制了,回来收拾残局,准备下一步工作的。也不瞒你们了,我们有一个计划,做最后的一搏,不知道你们愿不愿意参加。”

“我们打算联合起来,实名写一封上书信,写上我们的委屈,每个人签上名,按上手印,我负责把这封信递上去。”

罗波的心里有点打怵,但想着他们在机关混迹多年,知道后果,况且对我们来说算是最后一搏,如果失败,也可以趁年轻另寻他路。

刚哥和几个老员工在上面签了名,按了手印。新员工在短暂犹豫之后,也跟着签了名。

罗波大致看了下内容,草草三行话,写了大家的付出以及希望得到公正待遇,下面密密麻麻签满了名字。

东华区宣传部收到这份反映信后,觉得事情重大,毕竟记者们现在还是在内部进行反映,如果得不到满意的回应,把这些事情往外捅出去,就很被动了。

东华区宣传部一边向东华区委区府反映,一边还向东华市宣传部反映。

东华市委宣传部长陈朝霞也觉得此事非同小可,便向市委书记张峰进行汇报。

张峰其实已经看到了由于新媒体的出现,纸质媒体日益败落,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他其实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想法,只是缺少一个契机。

东华区报社人员集中反映问题,刚好给了张峰进行改革的一个机会。

他召集市编办、市人社局、市委宣传部、东华日报社等主要领导开会,商议报社系统改革事宜。

在听取了大家的意见后,张峰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就是全面取消东华市下辖各县区的日报或通讯,这些人员与资产全部归入东华日报集团。

东华日报专门留着版面用于报道各县区的新闻以及区委或县委书记、区长或县长的活动。

位于东华城区的三个区,全部取消报社及记者,其它县或县级市,只保留记者站,用于报道县内新闻,只是记者站的记者待遇与编制,都由东华市日报社负责管理。

对于这样的改革,各区县倒是没有反对意见,主要是报社目前已经完全不赚钱,县级报纸的征订完全是向机关事业单位通过摊派方式来完成的。

出台了大致的改革方案后,同时还要考虑如何整合各个县级报社的人员问题。

除了继续保留原先正式编制的员工外,还要通过一定的方式来解决劳务派遣员工和临时记者的身份问题。

经过协商,东华日报社拿出了100名编制名额,进行内部招聘,主要是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通过一系列程序,最终解决了90人员的问题。

毕竟有些人嫌弃报社的收入没有象以往那么高,趁这个机会办理了辞职、内退手续,拿了一笔补偿金外出外出创业,有些记者还是积累一定的人脉关系。

当然,更多的临时记者拥有正式编制后,便不再向上反映问题,毕竟在目前的形势下,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是最重要的。

张峰在深夜在朋友圈看到长久没有联系的潘柔发的一段文字:“人生,没有退路,亦无前路。停滞不甘,前行又太难……”

他敏感地意识到在丽华学院工作的潘柔应该遇到什么困难了。??

第775章潘柔的失意

潘柔一向坚强,很少会发这样的朋友圈,应该是遇到什么事情了。

张峰特意打电话问她,她又不说具体的事情,张峰特意在一个双休日赶到丽华学院,亲自找她聊聊。

原先潘柔做行政工作,后来觉得各种杂事太烦碎,应该是教书育人的教师岗令人有价值。

通过关系,潘柔如愿转成教师岗,但这并没让她高兴起来。

主要是丽华学院没有她所学的专业,专业不对口让她始终找不到归属感。情况类似的同事都做了转型,丢掉自己硕士、博士所学专业,从头来过。

潘柔也尝试过这样的努力,但学术兴趣很难转移,转型起来很痛苦。

同时接连发生的二件事情,让她感觉恶心。

带大三学生去实习,潘柔即刻收拾行装,带领十二名学生出发。

因为是第一次带学生做调研,潘柔处处小心,也时刻关注学生的动向,在保证基本人身、食宿安全的前提下,竭尽全力地去指导他们实习报告的撰写。

与之同行的还有一位资深女教授,年龄比潘柔稍长一点。女教授很严厉,不苟言笑,与潘柔鲜少交流,学生们也不敢在她面前造次。

大多数时候,都是女教授在指导学生,潘柔也跟着学。过了几天,女教授先行离开,学生们松了口气,纷纷吐槽女教授过于严厉,说潘柔“很温柔、人很好”,他们都很喜欢她。实习单位回来以后,潘柔继续指导他们完成了论文。

潘柔原想这次带队调研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不曾想,没过多久,当潘柔想要再次申请带学生外出实习时,学院领导没有同意,原因是“有学生反映潘柔在带队调研中出了一些问题”。

具体是什么问题,学院领导并未细说。潘柔大惊,仔细回想带队全过程,自己顶多算不熟练,远没到“出了一些问题”的地步。但是不信任的种子已经种下,潘柔失去了第二次带实习的机会。

究竟是谁反映的?反映了什么?这件事至今都是一个谜,潘柔细思极恐。

随后,潘柔被安排接替一个研究生专业的班主任岗位。

她接手的头件工作就是“推选优秀班干部”。当时学校给出政策,由班上推选出来的“优干”可推到学校乃至省里进行“优干”的评选。

大家都知道,一旦获得校级或省级“优干”的称号,前途就意味着光明了不少。

班级由于学生人数少,只有五个班委,五选二。潘柔想着这事儿也简单,经过与班上同学协商,决定投票选举。

最终,投票靠前的两位同学被列为本年度班级的“优干”人选。而就在报学院审核的环节中,班上部分同学却对其中一位叫卢洁的班委提出异议,反映该同学表里不一、班集体工作不积极不主动、对人对事态度功利。

潘柔不敢轻易下结论,又找来一些同学来了解情况。

学生们对卢洁的意见可谓是毁誉参半,有人说她为人热情仗义,有人却说她是功利主义者。

潘柔不解,为什么超过一半的人认为卢洁存在问题,她的选票还那么高?

一位班委解释道:“因为卢洁在投票前几天提着水果去拜访每位同学,甚至私底下请一些同学吃饭为自己拉票,大家自然就给她投票了”。

经过与班委及其班上骨干同学反复讨论,大家一致表决不应该推卢洁为“优干”,改为推选此前投票排名第三的那个同学。

本着对卢洁负责的态度,潘柔还专门单独找了她,向她说明情况,让她不要灰心,再接再厉。卢洁听了,当场不住点头表示认可。

谁知当晚十一点,卢洁发来大段言辞激烈的信息,愤怒地质问为何投票结果不算数,扬言要找出说她坏话的人当面对质,“我已经研三,马上就要毕业,如果因为班主任你听信谗言,做出不公正评判,那么将会毁掉我后面的人生!”

潘柔心里有些紧张,担心自己真的错判了,又担心卢洁因此做出过激行为。她觉得有必要再找学院说明下情况。

没想到,第二天一早学院领导就先找了她,并告诉她,学院做出的决定是:“以‘选票结果有争议’为由,重新进行投票选举。”

重新投票那天,却发生了戏剧性的一幕。

首节上一节655/81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