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给自己做手术,这很合理吧 第672节

  “《临海大医》表示我好忙,感觉全大夏的希望都压在我身上了……”

  ……

  看到这里,躲在背后窥屏的王凡都差点笑出声。

  的确,《临海大医》莫名其妙又成为了焦点。

  许医生展示新手术的速度太快。

  甚至隐隐超越了《临海大医》的更新速度。

  如果只是小手术的创新,那当做《临海大医》的一个小栏目补充进去就行。

  但,偏偏许医生这几个月做的全是大型手术,不论是宫内微创介入治疗,还是随后的保留胎膜囊式手术,对产科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前者的宫内治疗,是拔高新生儿领域对于某些重症胎儿的救治能力,算是抬高天花板。

  而后者,则具有更普遍的意义。

  只要是早产儿,都可以应用保留胎膜囊的术式,从而降低早产儿的损伤,提高成活几率。

  至于改良SUN式手术,先前许秋就已经在《临海大医》上教学过,不过是分成主动脉根部替换和支架象鼻术两个步骤解析的。

  虽然现在又有了不少进步,但这仅仅是细节上的完善,本质上其实还是先前的改良SUN式手术。

  “感觉《临海大医》不够用了啊。”

  王凡默默地想着。

  根据许秋的要求,他只会给《临海大医》写一篇镇刊的论文,其余的版面,则由临医本院的医生,以及从全国各地的投稿中筛选,从优录取。

  要是给许秋专门搞一个刊物就好了……

  ……

  几天后,房佳佳脱离了生命危险,从重症ICU转入了普通心外科监护病房。

  不过,她的女儿还在监护之中。

  好消息是现阶段也没有性命之虞了,坏消息则是,在早产儿的各项情况接近一般新生儿的标准前,房佳佳都很难看到她。

  但房佳佳并不在乎这几日的离别。

  只要女儿能健康活下来,她觉得一切都值了。

  “对了,还没有取名字……”房佳佳想起此事。

  “要不就起之前说的名字,房诗情?”房佳佳的丈夫笑呵呵地建议着。

  房佳佳的父亲摇头道:“这哪好,我看应该叫房美慧,美丽,聪慧!”

  房佳佳母亲嫌弃地看了丈夫一眼,连忙道:“俗气,叫房菲菲,多好听!”

  房佳佳的公婆也纷纷提出自己的意见。

  直到此时,这家人才终于放松了沉重的心情,总算有了一丝新生儿出生该有的喜悦。

  熬过了这么多的苦难,他们到今天才迎来了真正的喜事。

  “你觉得呢?”房佳佳的丈夫看向妻子。

  眼神充满了温柔。

  房佳佳想了想,道:“我想叫房秋。”

  房秋?

  在场的家属都愣了一下,随即立马明白了什么。

  第一台手术,许秋救了房佳佳肚子里的孩子。

  第二胎手术,救了孩子,又救了房佳佳。

  许秋救了他们家两次!

  而且,放在任何一家其他医院,都做不到这一点!

  “很好听,房秋房秋,秋字本来就是收获的意思,老婆你吃了这么多苦,总算是撑过来了,叫房秋没毛病!”房佳佳的丈夫首先发声。

  其他家属也纷纷点头。

  “我也觉得没问题,这个孩子,佳佳是一等功,许医生并列一等功!”

  “没有许医生,我都不敢想会发生什么……希望我孙女和许秋医生一样有才华!”

  其乐融融的氛围中,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决定了新生儿的姓名。

  刚好路过的小护士眼睛一瞪,有些惊讶,但想到是许医生,又觉得合理了。

  她赶紧回到护士台,叽里呱啦地告诉了同事。

  “什么,有个新生儿取的名字和许医生一样?”

  “……”

  “你听我说,新生儿重症监护有个孩子和许医生一样!”

  “什么,一个小孩和许医生长得一样?”

  “……”

  “你听我说,许医生有个女儿在新生儿重症监护!”

  

  记得投为爱发电!

第875章 背上砍了把青龙偃月刀

  “卧槽,许医生都背着我生女儿了?”

  “……”

  传着传着,一个惊悚的谣言诞生了。

  压根没有人留意到,房秋和许秋根本就不是一个姓。

  房姓本就不算多见,夫妻两都姓房,又都觉得单一个秋字很适合,因而这个名字最终也被确认了下来,成为了录入户口本的姓名。

  经历了房佳佳事件后,医学论坛也算是平稳度过了起步阶段。

  就这种医疗实力、能有机会跟许秋直接对接,国际社会任何一个医学平台都无法提供。

  这也成为了全国医学论坛的核心竞争力。

  某医学论坛界面更好看?

  我有许秋!

  某医学论坛背靠协和?

  我有许秋!

  不知不觉,就连由官方牵头打造出来的医学论坛,也逐渐变成了许秋的形状。

  从此步入了临医的抱大腿后尘。

  ……

  不久后,一则新闻悄然火爆。

  “震惊!临海市第一医院许秋主任把刀开进了孕妇肚子!然而这还只是个开始……”

  这熟悉的震惊体,不用看内容也知道是王凡。

  不过,不得不说的是,随着王凡日益熟络这个工作后的放松时间,写出来的文章也越来越能抓住读者的眼球。

  从一开始的盖伦静脉畸形,到后来出现不明显的胸闷,到最后发生血管的全身撕裂,一波三折,扣人心弦。

  这则新闻最开始在白云省的省报上出现,然后迅速传遍网络,最后被国家卫生部、卫健委转发,甚至传到了国际社会,引发了一波轰动。

  穿透肚皮,给子宫里的胎儿做手术,许秋并不是第一人。

  早就有疯狂的科学家和医学家尝试过了,虽然结果并不是太美好。

  需要进行宫内微创介入的,胎儿本身就有严重的疾病,再来个不成熟的宫内治疗技术,想不死都难。

  但许秋,却给出了一份近乎完美的答案。

  其介入的技巧和细节,足以称为该领域的教科书。

  产科、妇科,乃至于介入科,都有无数医生翘首以待。

  结果王凡刚吊足胃口,就立刻把笔墨放在了全主动脉置换的改良SUN式手术上……

  这也让无数人当场骂娘。

  王凡不以为然。

  想白嫖技术?

  许哥同意,我都不答应!

  想学,那就买接下来几期的《临海大医》去!

  我许哥心胸宽广,兼济天下,但你王哥眼里只有钱钱钱!

  文章的最后,王凡贴心地附上了对《临海大医》的介绍。

  诸如才成立三年就斩获白云省第一学术期刊的美名,销量远超国内所有期刊,被卫生部、卫健委同时认定为“医生必备书目”等等……

  才几天的时间,《临海大医》的预定量就从十万多,暴涨到了五十多万。

  当然,这还只是预定量。

  按照往期的销量,《临海大医》巅峰时期曾卖出过两百万册,平均也有近百万,这一期又有重磅级的医术加持,估计又能触及两百万的记录。

  甚至,国外已经有人感受到了来自大夏的神秘群体的力量。

  由于强实名关联,黄牛党根本挂不到许秋的号,他们转而把目光盯向了《临海大医》。

  尽管不限量,但《临海大医》想要运到国外,大概需要一周左右的时间。

  黄牛党做的就是人肉送货,发售当日就可以乘坐飞机送达。

  很多医生不缺这点钱,比其他人领先三五天拿到期刊,提前开始练习,抢占了该技术的市场,带来的收益是极其可观的。

  ……

  外界风起云涌,临医内部照样是波澜不惊。

  急诊科的日常也不允许众人还有心思关注杂事。

  即便是三班倒,刚换完班下来的医生也累得半死,只想躺床上睡到昏天黑地。

  而且能正常下班的还是少数,绝大多数医生护士手里头还有一大堆病人和事务要处理,恨不得给自己来两针葡萄糖、肾上腺素续命。

  早上七点多。

  早交班还没开始,护士台那边就开始了疯狂的呼叫。

  “五床又开始发烧了!”

  “有六个呕吐的没缓解,赶紧去处理!”

首节上一节672/74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