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给自己做手术,这很合理吧 第700节

  陈母霍然抬头,一双蒙着水雾的眼睛突然清亮起来:“许医生,你……您说什么?”

  许秋道:“我院正在开展一项针对帕金森病的脑外科手术,该术的适应症之一,就包括有肌张力障碍……如果你们愿意成为志愿者的话,或许可以尝试。”

  “安全吗,许医生,这个手术安不安全?”陈母只在乎女儿的安危。

  许秋想了想,道:“安全性我能保证,就算手术无效,带给她的损伤也不大。”

  他有大师级颅脑功能区定位,并且掌握着极为精深的脑外科手术基础。

  开个脑袋,往某个脑区放个装置而已。

  即便是失败了,病人也就付出被开颅的代价就可以。

  完全不用担心术中会损伤脑区,导致功能缺失,甚至影响生命中枢……

  总之,有许秋出马,手术成了就是击退病魔,就算失败,也不过是脑洞小开,补一下就好。

  许秋道:“不过,我们还得进行一系列的评估,确认病人符合手术的指征。”

  他最开始的预想是找个帕金森病。

  尽管药物难治性MDS的原理差不多,但摆在他面前的是一条人命,不能有半点含糊。

  ……

  很快,省院就得知了许秋收治陈之遥的消息。

  “许医生竟然真的收了?”省院脑外科主任感到不可思议。

  临床上,医生往往拿药物难治性MDS没什么办法。

  连一个标准的治疗方案都没有,处理起来说毫无头绪都不过分。

  难道说……许医生有办法治疗MDS?!

  想到这个可能性,省院脑外主任突然心潮澎湃起来,他赶紧起身离开办公室,往附属的脑外科研究中心而去。

  静安市这边的脑外科研究中心,是依托于沈华院士而建的,在临海市脑外科中心立项之前,这里才是白云省脑外科的中心。

  这么些年来,这里没有出过太好的成果,但在省内却是首屈一指的,大量脑外科人才都从这里走出。

  此时,一间实验室内,省院主任脚步匆匆地敲门进来。

  戴着厚厚眼镜片的老教授抬起头来,瞥了他一眼,道:“慌慌张张做什么?”

  省院主任激动地道:“老师,您还记得我们之前诊治的一位肌张力障碍的病人吗,十一岁那个!”

  老教授眼神一黯。

第910章 魔幻的临海一院

  这小姑娘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乖巧懂事,不哭不闹,各种有创性的检查、治疗手段,她都一一忍了下来,最多也只是闷哼两句,让人止不住地心疼。

  “唉,可惜……”老教授一声叹息。

  他很想救这个女孩,运用毕生的知识和经验去诊疗,结果还是没能延缓病情,最终依旧走到了末路。

  “我没记错的话,你们给她办理出院了?”老教授问道。

  主任道:“不,准确来说,是转院!”

  “转院?还有谁有办法……我问过我在协和的好友,他们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只能听天由命。”老教授摇头惋惜。

  他能在省立脑外科研究中心担任负责人,本身就不简单,人脉更是极广。

  国内国外,他都想过办法了,但得到的基本上都是模棱两可的答案。

  在医学领域,模棱两可,其实也代表着做不到。

  主任道:“转到了临海一院,许医生的医院。”

  “许医生……许院士?!”

  老教授瞳孔收缩了一下。

  竟然是他?

  不过,虽然许秋很有本事,但面对复杂的肌张力障碍,应该也没什么问题……这病又不是脑子里长了个瘤子,没法做手术。

  理论上倒是能通过植入深部刺激装置来治疗,但终究只是理论。

  医学还没有走到这一步。

  “他打算开什么药?”老教授问道。

  对付陈之遥这小姑娘的病症,最保险也最可行的办法,还是尝试不同的药物组合。

  主任犹豫了一下,道:“我听说……许医生打算做手术!”

  “什么?”

  这能做手术?

  老教授的表情跟见了鬼一样。

  不能吧?

  但他突然想到了什么……世界赛期间的脑深部双通道电脉冲装置!

  莫非?!

  老教授眼里迸射出精光,他立刻停下了手里的工作,匆匆出了实验室,拨通了临海一院的电话。

  真要是自己想象中的那台手术的话……这可是足以载入史册的时刻!

  他说什么也不能错过!

  等老教授和临医沟通好,省院主任已经坐在了一台商务面包车上,车里还有不少探出头来,一脸兴奋的脑外科医生,都是省院里的脑外科精英。

  主任拍了拍身旁的座位,一脸笑容:“老师,快来,我们都准备好了!”

  老教授愣了一下。

  好家伙,你们拿我爆金币呢?

  ……

  下午五点多,临医召开一场多学科联合会诊。

  参与会议的脑外科医生特别多。

  光是临医内部,就有蔺主任、竺主任、金副主任。

  不,现在应该叫金主任。

  今年年初,金副主任凭借临医一直在开展的“颅脑完全融合分离术”,在论文数量和技术上都达标,成功晋升主任。

  这也意味着他正式进入了真正的高层。

  毕竟副主任这个职位很尴尬。

  普通医生奋斗的顶点就是副主任,而且往往是医院看老主治任劳任怨,说白了就是给老黄牛的辛苦费,临退休前升个副主任,让他们能用副主任的待遇拿退休金……

  除开临医内部,还有绿城一院的脑外科何主任,天坛医院脑外科中心的邱主任,以及从省院过来的老教授观光团。

  “许医生难道真的要拿这个病人做手术?”

  “虽然说相信许医生的技术,但……这会不会太冒险了,药物难治性MDS不在咱们最初的计划里啊!”

  “确实,感觉许医生的成功率只有百分之九十了,不稳妥啊!”

  “我也觉得风险太高了,万一手术失败,小姑娘脑袋上不是要平白开个洞?”

  听着临医、绿城一院和天坛三方的窃窃私语,省院观光团懵逼了。

  啥啥啥?

  你管百分之九十叫不稳妥?

  能不能尊重一下脑外科手术!

  而且,风险大难道不是指的“损坏功能性脑区,导致患者失能”吗?开个洞算什么损伤?!

  “我是不是老了……”老教授开始怀疑人生。

  明明都是汉语,每一个字都听得懂,但放在一起听怎么就听不懂了……

  省院主任的手指也在颤抖:“老师,不是你的问题,是他们有问题……”

  这不科学!

  虽然临医有脑外科中心,但省院也绝对不差啊!

  甚至,即便是这两年,省院的脑外科在南部也是赫赫有名的。

  怎么这一次,他们有种自己活在上个世纪,而临医这边已经开始做换头手术的魔幻感!

  ……

  众人讨论的功夫,许秋这边也总算结束了下午的最后一台手术,马不停蹄地赶来。

  他一到场,会议室就安静了。

  蔺主任等人一个个端坐在椅子上,跟准备听讲的小学生似的。

  看到这一幕,参与会诊的老教授、省院主任等人也不自觉地坐直了,甚至觉得椅子有点烫屁股……

  老教授的表情有点错乱。

  我都七十多了,怎么还有种班主任进教室的紧张感。

  但他犹豫了一下,也跟着坐端正了。

  倒不是从心,就是年龄大了,总是佝偻着个腰不舒服,偶尔直直背还是很带劲的。

  随着许秋落座,众人的注意力也转移到了主角身上。

  前方的屏幕亮起。

  一份份检查报告出现在上方。

  血常规、生化、甲状腺激素水平、垂体激素、皮质醇……

  以及心电图、头部磁共振平扫加血管。

  还有新近才做的基因代谢检查、针对性的肌电位检查。

  从内分泌,到影像,到基因等,能做的几乎都做了。

  当然,这些都是在省院逐渐完善的,来临医后只做了基础的血常规等,目前还没有进一步检查的必要。

  借助之前的检查,许秋已经能锁定药物难治性MDS,且属于原发性激励障碍11型,也即DYT11。

  这是肌张力障碍下的一种特殊分型,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运动障碍综合征,致病基因就是染色体7q21上的SGCEE基因。

  排除掉有隔壁老王的原因,父母双方均健康,理论上孩子是不可能患上常显病的。

  陈之遥这种情况,很显然属于基因突变。

  不过这不重要。

  关键是,MDS怎么治,手术怎么做!

首节上一节700/74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