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从鲍家街开始 第402节

  他也不知道今天来是个什么情况,那肯定是要把家伙事给带上的。

  取出一支竹笛之后,大家就开始各自用自己的乐器演奏了一段。

  在场的也都很给面子,演奏的都是周彦的曲子。

  周彦跟王次珩都演奏了一段《暗香浮动》,事实证明,周彦确实不如王次珩,不是差一点,而是差了一个档次。

  对此,周彦非常坦然,他可没想过自己能够比得过王次珩。

  等到王次珩演奏完了之后,他忍不住鼓起掌来,“虽然这首曲子是我写的,但是今天王师兄让我重新认识了它。”

  这首曲子是周彦为了炫技而写,但是说实话,周彦自己并没有把这首曲子的全部潜力给挖掘出来。

  而王次珩,是迄今为止,演奏这首曲子的水平最高的人。

  因此,周彦才有如此感慨。

  听到周彦这话,何健国不禁点头。

  他跟周彦不熟,只是照过几面,但是这次接触下来,他发现周彦是一个心怀宽广之人,为人处世都十分坦然,既不张扬,也没有丝毫刻意。

  面对周彦的夸赞,王次珩也非常高兴,虽然周彦比他小,还是他的师弟,但《暗香浮动》这首曲子可是周彦写的,作为一个演奏者,能够得到曲作者如此的认可,是一件让人骄傲的事情。

  “周师弟过誉了。”

  周彦摆摆手,“丝毫没有过誉,我听了你的演奏之后,甚至有一个斗胆的想法。”

  “斗胆的想法?”王次珩愣了一下。

  “十二月份,钢琴少年乐团计划在美国有两场演出,我想借王师兄过去,演奏这首《暗香浮动》。”

  这下不仅王次珩愣住了,在场其他人也都愣住了,这才见第一面,周彦竟然就开始问他们团借人了。

  但这个借人,对他们乐团来说可是好机会啊。

  这些年,民乐团基本上没有什么出国演出的机会,虽然团里面一直都有这个想法,但是很难实施。

  王次珩自然非常惊喜,毕竟能够出国演出,这对他来说是一个好机会。

  《暗香浮动》是一首竹笛协奏曲,他是主角,去演出是很露脸的,但是这份惊喜他并没有表现出来。

  一方面是他比较矜持,另一方面他作为乐团的成员,工作上的事情不是他自己可以决定的。

  还是何健国帮着开口说道,“这是好事情啊,不过还是得去跟团里面申请过才行。”

  周彦点头,“这个我知道,如果团里面十二月份没有什么演出任务的话,我就去跟团里面提申请,毕竟不能耽误你们自己的工作。”

  “十二月份除了春晚的排练,其他没什么特别的工作。”

  “好,我明白了。”周彦笑了笑,又看向旁边的魏玉茹,说道,“玉茹姐刚才用中阮演奏的《穿越时空的思念》也让我非常惊喜。”

  面对周彦的夸奖,魏玉茹抱着琵琶欠了欠身子,浅笑道:“你过奖了。”

  看到魏玉茹这一颦一笑,周彦不禁感慨,这位琵琶演奏家的气质真是不凡。

  刚才聊天的时候,魏玉茹说她二十一岁进民乐团,到现在已经有十四年时间。

  也就是说,她今年已经三十五岁了,但是她看起来还不到三十岁,显得非常年轻。而且她的五官非常端正,抱着琵琶颇有一种古风美人的感觉。

  当然了,长得好看还是其次,魏玉茹的中阮水平非常高,可以说是周彦在现实中接触过水平最高的琵琶演奏者了。

  《穿越时空的思念》由她用中阮演奏出来,氛围感一下子就出来了。

  除了王次珩,周彦也对魏玉茹打起了主意,借一个也是借,借两个也是借,到时候要是把魏玉茹也借过去参加美国的音乐会,也是音乐会的一个亮点。

  不过周彦现场没提,只是夸了一句,便没有再说。

  之后周彦又跟现场的演奏家们讨教了很多东西,有这么多高手在场,他不趁机学点东西,那不是浪费机会了么?

  而因为他的讨教,现场众人也发现,周彦这家伙竟然涉猎如此之广,现场每一件乐器他都会。

  他不是简单地能弄响,而是真的可以演奏曲目的那种,至少也可以说是入门了。

  周彦平时肯定没有太多时间花费在这些乐器上面,所以也就说明周彦在乐器方面的天赋极强,只用很短的时间,就可以熟悉一件乐器。

  他们也在心中感叹,果然像周彦这样的天才作曲家,都有特别的能力才行。

  周彦要是不走作曲的路子,就算是当个演奏家,也是有出路的。

  当然了,作曲家跟演奏家之间,一般人还是更倾向于当作曲家,很多演奏家在中后期,也会尝试自己创作。

  毕竟大家都知道,作曲家的作品有希望流芳百世,但是单纯的演奏家,却很难青史留名。

  江山代有才人出,演奏者换了一茬又一茬,经典的作曲却还是那些。

  因此,对于周彦没有在演奏这条路继续往前走,大家也没觉得有什么可惜的。

  ……

  跟管弦乐队的这些人交流了接近两个小时,周彦便起身告辞。

  不过他没有离开民乐团,而是跟着何健国去找了团长俞松林。把周彦送到之后,何健国也没留,直接就走了。

  周彦跟俞松林寒暄了几句,就直接提出了想要借王次珩跟魏玉茹。

  听到周彦要借人,俞松林十分爽快,只是问了个大概时间,就直接拍板了。

  “借,别说是借两个,你把我们团都借去也没问题。”

  周彦笑道,“这次肯定不用借这么多人。”

  俞松林一下子听出了周彦的弦外之音,“意思是,后面还要借?”

  “借是肯定还要借的,但借多少,怎么借,现在不确定。”

  俞松林眯了眯眼睛,“没问题,你想借人,只要提前跟我说就行,不要给我们来个措手不及。”

  “这一点团长请放心。”

  两人聊了一会儿,俞松林忽然说,“俞嘉在你们团里面,给你添麻烦了。”

  “俞嘉?”周彦愣了一下,没有立马反应过来。

  俞松林笑道,“俞嘉是我女儿。”

  听到俞嘉是俞松林女儿,周彦非常诧异,因为他压根不知道这件事。

  俞嘉是钢琴乐团民乐队的一员,今年刚上大三,也是民乐队的中坚力量。

  这俞嘉也太低调了,父亲是民乐团团长,竟然一点风都没有透出来。

  “怪不得俞嘉的中阮水平这么高,原来是有家学。”

  俞松林摆摆手,“她还有的学呢,希望周老师多多鞭策。”

  “俞嘉表现很好,已经是乐队的琵琶首席了。”

  听到周彦夸自己女儿,俞松林还是挺高兴的,他笑呵呵地说,“俞嘉要不是已经成为首席,我还真不好意思跟你说这事。”

  周彦点点头,如果俞嘉不是琵琶首席,这时候俞松林说破他们之间的关系,那周彦就要犯嘀咕了,是不是俞松林有什么想法。

  既然俞嘉已经是首席,周彦也没有办法给更高的“照顾”,俞松林说破关系就变得正常很多。

第279章 第一次,票没卖完

  两人聊了一会儿,周彦便起身告辞,俞松林挽留道,“这一会儿就饭点了,你要不吃过中饭再走?”

  周彦笑着婉拒,“团长不用客气,我回去还有点事情,后面我应该会经常过来,团里的食堂我应该不会少吃。”

  “我们食堂肯定是比不上你工作室了。”俞松林笑呵呵地说,“俞嘉提到好几次你们工作室的食堂了,把你们食堂的伙食夸上了天,把她妈妈都说的吃醋了。”

  周彦调侃道,“那她还是回家频次太高了,下次我带他们到国外多待一段时间,她就知道还是家里的饭菜好吃。”

  “哈哈,那倒也是。那行,既然你有事要忙,我也就不强留了,我来送你出去。”

  “团长留步吧,我自己走就行。”

  ……

  中午吃饭的时候,俞松林看到王次珩跟魏玉茹他们坐在一起,便笑着走了过去。

  “都在啊。”

  “团长。”

  一看俞松林来了,唐风立马把自己位置让出来,坐到了边上。

  俞松林点点头,也没客气,直接在中间坐下,他先看了一圈,确定都是民乐队的,随后开口道,“这次的节目你们要重视起来,它不仅仅是春晚节目,而且还是跟周彦合作。现在周彦的情况你们也知道,他可不比那些知名流行歌手的热度低,咱们这个节目可能会成为讨论度最高的一个演奏类节目。”

  何健国笑道,“团长说得是,我们刚才还在讨论后面的排练。”

  “今天上午周彦也来了,你们交流的怎么样?”俞松林问道。

  “团长放心,我们交流的挺好,周彦师弟本来就是个好相处的人,之前我在学校跟他打过交道。”唐风说道。

  “其实这个我倒确实不担心,如唐风所说,周彦是一个非常好相处的人,他才华横溢,又非常低调,为人处世也很老道。”夸了周彦一句,俞松林继续说道,“后来他又来我办公室,跟我聊了一会,除了节目之外,他还说了一件事情,就是想从我们团借人。”

  听俞松林说周彦要借人,众人纷纷看向王次珩。刚才周彦在音乐厅,就说过这个事情。

  没想到效率这么高,已经跟团长提过了。

  王次珩开口道,“周彦确实提了这个事情,我一切都听团里面安排。”

  “这是好事情,团里面自然不可能对你们有任何掣肘,只要你们自己愿意去,团里面肯定是支持的。”

  王次珩这时候也就不矜持了,“团长,我肯定是想去试试。”

  “好。”俞松林点点头,又看向魏玉茹,“玉茹,你呢?你怎么想?”

  “我?”魏玉茹面露惊讶,她没想到这里面还有她的事情。

  “是啊,周彦跟我开口借了你跟次珩两个人。”

  这事有些突然,魏玉茹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我……”

  俞松林摆摆手,“如果没有什么特殊情况,这次必须要去,这也算是团里面给你们的任务了。”

  听到俞松林把话说到这个份上,魏玉茹便颔首道,“团长,我没问题。”

  “既如此,那这事就这么定了,后面钢琴少年乐团那边应该会有人跟你们接洽,出国肯定有手续要办。这次你们两个跟着周彦去国外表演,可不仅仅代表你们个人,更是代表了我们民乐团,甚至往大了说,也是代表了咱们中国的民乐。”

  说到这里,俞松林感觉自己把调子唱得太高了,便又说道,“不过你们也不用太有压力,用平常心对待,把应有的水平发挥出来就行。”

  “团长,我们明白了。”

  虽然俞松林后面找补了,但是压力已经给出来了,王次珩跟魏玉茹相互看了一眼,都从彼此眼中看到了压力。

  民乐团之前几乎没有出国的机会,虽然两人的表演经验都十分充足,但是这次跟着钢琴少年乐团一起去美国演出,对他们来说是一次全新的体验。

  何健国出过国,也参与过比较大的演出,他笑着说道,“未知总是让人产生担忧,但是只要经历过一次,你们就不一样了。”

  这是何健国的经验之谈。

  当年没出国之前,何健国也是忐忑不安,总怕去了国外露怯,但是真正经历过了之后,他整个人就变得非常自信。

  去了国外,他就发现,外国人并不比他们多条胳膊或者多条腿。

  虽然欧美的整体音乐氛围跟水平比国内确实要高,但是把他们这些佼佼者放到国外去,跟那些外国乐手们同台竞技,一点都不差。

  那种信心,是没经历过的人无法体会到的。

  俞松林也点头道,“健国说得没错,是这个道理。”

首节上一节402/42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