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宝神豪,从我养麒麟开始 第308节

  “怎么才来!等你半天了,净耽误事儿!”

  老太太抱怨着,拉开房门,也不说<请>,自顾自的转身走向了客厅一张靠墙摆的八仙桌,拉开凳子自己就先坐下了。

  胡成上来就被顶了句,偏过头,朝后头的齐鸣他们做了个苦瓜脸,那表情就像是说<你看,我说的没错吧。>

  转过头,胡成又变成了嬉皮笑脸的,先是从口袋里掏出几个鞋套,分给齐鸣他们,随后自己边套鞋子,边笑呵呵的解释:

  “梁老太太,我这不是怕来早了,耽误你吃午饭嘛。后头几个,是我这次给咱找来的大老板,我给你介绍下,这位是魔都来的~"

  胡成指了指站他后头的齐鸣,正要说话,梁老太太挥了挥手,冷言冷语的打断,开口直白的问道:“钱带够了吗?”

  “够,够了。”

  这话问的,胡成都不知道怎么接了,只能下意识的讷讷点点头。

  梁老太太掏出根香烟,点上,吸了口才道:“钱带了就行,我就一件东西,也就做这一次买卖,又不是跟你们处朋友,没必要知道你们是谁。”

  她抬手指了指客厅茶几上的壶,道:“东西在那边,你们自己看吧。看快点,我还要去市里给我小孙子买奶粉去,去晚了就没车回来了。”

  听她那口气,齐鸣和林轩都感觉忽然牙口不好,有点痒痒。总算是知道这所谓的脾气臭,得是有多臭了。

  <理>确实是她说的那个理,大家就做这一次生意,以后老死不相往来,但也没见谁会说的这么直白的。不过在说到自己小孙子的时候,这位梁太太的语气软了不少,果然是隔辈亲。

  “行,那您先歇会儿,我们尽快,尽快!”

  胡成陪着笑,拉了拉齐鸣,把几人带向了沙发边。这沙发不小,几人依次落座,齐鸣和林轩坐在最中间的位置,离那壶最近。

  “你先来吧。”林轩抬了抬手示意。

  “嗯。”齐鸣点了点头,正要伸手的时候,窝在口袋里的小紫探出了个脑袋。

  “嗷呜~”

  小家伙低低叫了声,大眼睛乌溜溜的看着那壶。

  它这叫声,也引起了梁老太太的注意,眯着眼看了过来。

  齐鸣也有点怵这老太太,而且他也知道,小家伙只是喜欢壶上装饰,所以伸手轻轻按着它的头顶,把它按了回去,同时小声安慰。

  “乖一点,回去再给你玩。”

  小紫听明白后,在口袋里踢了踢齐鸣,乖乖的缩了回去。

  齐鸣朝梁老太太笑了笑后,伸手拿起了这壶。

  

  壶的釉彩是耀州窑里最典型的青皮釉,球形的壶腹上通体刻上了缠枝牡丹。刀工细腻,花,茎秆,叶片,线条连贯,刻画清晰。而提梁和壶口,就更有特色。

  提梁上能看到凸起一只鸟首,这种样式的提梁有个好听的名字:伏凤式。提梁末端用花蒂象征壶盖,但实际上只是装饰,它并不能实际活动。

  盖、壶衔接处则堆塑了一大一小两只狮子,造型酷似传说里的狻猊。

  小狮子趴伏在母狮子腹部,进食乳汁。母狮子张口仰天,那黑洞洞的狮口,就是这壶的出水口。

  齐鸣翻转壶身,看向壶底部,底部没有落款,而是有个蚕豆大小的梅花形孔洞。这把壶不带盖子,而这个孔就是这把壶真正的注水口。

第 480章 倒流壶(下)

  水往地处走,一般的水壶都是从上端的壶盖处加水。

  但倒流壶,就是这么神奇,它是没有盖子的,想往里头灌水要倒过来从底部灌,完全违反了物理常识。

  注满水后,底下的小孔也不用封住,摆正了壶身,壶底也不会漏水,而是只能从狮口处出水。

  听着神奇,原理却很简单,一根水管就能搞定。

  

  但这种新颖的构思和奇特的设计,放到近1500年前的古人身上却又不简单,这种倒流壶可以说是华夏瓷器史上,集实用性和艺术性为一体,巧夺天工,古人的智慧可见一斑。

  和这类似的,但设计更复杂的,还有一种<鸳鸯转心壶>。

  就是那种一把壶里能装两种液体,按动把手上的机关就能倒出不同酒水的壶。因为在影视小说里,这种壶常被用来杀人,所以这种壶也有<鸳鸯鸩壶>或者<阴阳壶>的叫法。

  <鸳鸯转心壶>史书有记载,却没有实物传世,不过齐鸣手上的倒流壶,不但有记载,实物从五代到民国,都有流传。

  通过纹饰,釉色,齐鸣已经能大致判断,这确实是北宋耀州窑的倒流壶。最后一步,就是望气术验证了,岁气和贵气也没什么问题。

  他把壶放回原位,朝林轩轻轻点了点头。

  林轩会意后,伸手再次把壶拿起,他上手后也仔细看了圈,这梁老太太脾气差,但东西却真的好。他也没找出什么问题,原本是想就这么放下的,却是灵光一闪,看向了梁老太太:

  “那个,不好意思,东西看着没问题。不过,这是倒流壶,我们还得试试,它是不是就是个样子货。不知道,您允不允许?”

  被他这么一提,齐鸣才反应过来,这一点他还真没想到。他倒是可以用透视检查,但还是装水验一遍最保险。

  梁老太太脾气不好,但还是讲道理的,她朝着一侧的厨房指了指:“装水去那儿,装的时候小心点,磕了碰了,算你的。”

  “好咧,那谢谢了。”

  林轩有点意外,她答应的这么爽快,抱着壶颠颠的跑了过去。齐鸣起身想跟着一起,但看了下,那厨房很小,再进去一个人就显得挤了,所以干脆就坐着没动。

  林轩的动作也很快,一两分钟的功夫,就抱着装了水的壶走了回来。

  他回来的时候,壶就是正着拿的,但为了拿的稳当,是一手抓提梁,一手托壶底,因为有手的遮挡,其他人也不知道这壶是不是真能做到倒水不漏。直到林轩小心的把壶放玻璃上,几人才看清。

  果然,跟书上记载的一样,壶底的梅花形小孔没有任何遮挡,但却没有一滴水从那处小孔里漏出来。

  “啧啧,这个还真神奇啊。这就叫滴水不漏吧~”

  胡成甚至跪地上,俯下身,透过玻璃茶几,从下往上看向那梅花小孔,边看边感慨。

  齐鸣无意间扫了眼远处坐着的梁老太,老人也在看他们,具体说是目光落在就那把壶上,之前生人勿近的脸上,一片柔和,眼神有点呆滞似乎陷入了某种回忆一样。

  过了会儿,似乎感受到了齐鸣的目光,老太太眉头一皱又变回之前的态度,她抽了口烟,撇过头,嘴里还咕哝了句:“切,少见多怪。”

  这声音不算大,但却是正好能听清的那种,胡成这时候还是刚刚单膝跪地的姿势,被这话闹了个红脸,尴尬的拍了拍膝盖,重新坐了起来。

  林轩皱了皱眉,他到底是少爷脾气,梁老太话里带刺,还一而再,再而三的,听着不舒服。

  齐鸣见他面色有异,拍了拍他肩膀,示意他稍安勿躁,从一侧拿过个一次性的空纸杯摆好,随后抓着提梁将壶拿起倾斜,水流顺畅的从狮口处流出,倒进了水杯。

  这下子算是确认了,除了外观,这把壶的功能也还是完好,这是把难得的北宋耀州窑提梁倒流壶,看包浆还是正儿八经的传世品。

  200万的价,买回去,如果短期内耀州窑的市场行情没什么变化,也没遇到特别喜欢它的人的话,那收益跟把200万存银行定期差不多。林轩琢磨了下,看向梁老太。

  “老人家,东西没问题,不过这200万的价,还能不能落一落。”

  讨价还价,人之常情,更何况是这么贵的东西。但梁老太一听林轩想在价钱上做文章,脸瞬间就拉了下来,眼白一翻,朝着所有人一瞪眼,也不接林轩的话,而是看向了胡成,口气冷硬。

  “我怎么跟你说的!我这人怕麻烦,所以也没开300万,400万!我就要200万,多一分不要,少一分不行!

  别在价钱上跟我磨叽。这事儿,我之前就叮嘱过你了!你是忘了还是没跟他们说清楚,耽误功夫。你不知道,老人家的时间更宝贵嘛!”

  胡成牵扯着嘴角,一脸苦涩,心里不断念叨<阿弥陀佛>,保持冷静。没办法,他知道这要顶嘴,那生意就黄了。

  “这个胡哥说过,是我们还价还顺嘴了。200万,就按您说的200万。”

  总不能让胡成夹在中间难做,而且来之前,胡成也确实叮嘱过,就这个价钱,是林轩给忘了。齐鸣只能赶紧站出来,居中调和。

  听到齐鸣愿意按200万成交,梁老太的脸色缓了下来,哼了一声,没再说话。

  “咱是银行转账,还是支票?您看您是哪种方便?”齐鸣掏出手机,走了过去,同时又指了指原本放壶的底座,问道:“还有,这壶我们要了,那这底座是不是也一起给我们?”

  “底座本来就是一起的。银行转账就行,什么支票我也不懂。万一你骗我,我找谁去!”

  梁老太说着也掏出了手机。

  齐鸣也不太想跟这老太太打交道,麻利的转了账。

  完成了支付,东西就算是他们的了。梁老太脾气坏,但却很讲规矩,当着大家伙儿的面,给胡成转了4万过去。

  古玩的中介费是成三破二,卖家出交易额的2%,买家出3%。

  转完钱,齐鸣就想走,连拿什么装这壶,都懒得问。倒是老太太,朝他们说了句<你们等下>。

  说完,这梁老太一声不吭的走进了里头的房间,抱出了个刷着红漆的老盒子,这盒子有点年头了,表面有些地方有点掉漆。

  她把盒子放到了茶几,把壶里的水倒了后,小心用毛巾擦干,然后才把底座和壶依次放入。这盒子应该就是为这把壶定做的,大小正好。

  放好后,她又找了好多碎布片,把缝隙塞满。

  这一步步,她做的很熟练,但大概是最后一次,亲手料理这把壶了,一直嚷嚷着赶时间的她,又按部就班的做的很慢。

  齐鸣他们在边上看着,哪怕是对老太太意见最大的林轩也能感受到老人对这东西的不舍,所以也没开口催促。

  “咔哒。”

  木盒被轻轻关上,梁老太站起身,鹰钩鼻的鼻翼动了动,语气又变得不客气:“行了,拿上东西走吧,我也该出门了。

  楼梯间暗,走慢点,要摔了,我可不负责的。”

  说完,她也不理齐鸣他们,自顾自的走到一边,收拾起东西,一副赶着出门的样子。

  她话说完,林轩抱着盒子就出了门,齐鸣看了眼梁老太,也跟了过去。

  胡成落在最后,招呼了声:

  “那我们先走了,您回头要再有东西,还能找我。反正您也有我电话。”

  梁老太背对着他甩了甩手,大概就跟她说的一样,她就这一件老物件,也没想再跟胡成打交到,连看都懒的再看他一眼。

第 481章 剔黑

  出了逼仄的楼道,林轩长长的呼出口气,胸口的憋闷感总算是顺畅了些,但还是忍不住抱怨道:

  “我这是头一回,花了那么多钱,还这么郁闷的。说真的,我真替她孙子辈感到可惜?”

  “为啥?”胡成当起了捧哏。

  “因为他们肯定不知道,<慈祥>的奶奶是长什么样的!”

  “行了,人家那态度就是对我们这些外人的。

  对孙子那肯定亲的很,没听她说起要给孙子买奶粉的时候,眉梢都是翘的嘛。再说了,她一个女人,要不狠点,怎么把三个孩子带大?”

  齐鸣劝慰了句。

  胡成也点了点头:“也是啊。梁老太,脾气坏是坏了点,该给我的钱,她也没少给。”

  一直不怎么说话的小龙,这回帮着梁老太说了句:“我觉得,齐哥说的对。”

  齐鸣和胡成就算了,小龙一直跟个闷葫芦一样,他难得开次口,这一开口又站到了老太太一边,引得林轩诧异看向了他。

  小龙被看的有点不好意思,不过还是解释道:“我就是觉得,这老太太跟我老家农村的一个邻居有点像。她也是中年丧夫,又要带孩子,又要养老人。

  换了别人遇上这种事儿,一般都是选择改嫁。

  但她没有,她一手把孩子拉扯大,还给婆婆养老送终。但代价嘛,就是把自己折腾的像个泼妇,爱占小便宜还锱铢必较,嗓门还贼大,谁都不敢招惹。

  我觉得这种人虽然不讨喜本质,不坏的。”

  林轩心里气不顺,但又觉得小龙说的有道理,干脆不吭声了。

  大家对梁老太的看法不一,说到底还是家庭环境不同。林轩是标准的富二代,精英阶层,老爸古玩商,收藏家,鉴定家。老妈是珠宝公司创始人。

  这种家庭出身,就算脾气再坏的人,见到了也是笑脸相迎,哪接触过梁老太这种类型的。而齐鸣和小龙生在农村,胡成常年混迹市井,接触过的人更多点。

  环境不同,观念不同。不过齐鸣觉得求同存异,也没想着非要林轩理解人家老太太,说一句看法就行了,没多说。

首节上一节308/4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