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小乡村,养车成村中首富 第73节

  韩静凡今晚也没有回家,带着孩子跟二燕在里屋的炕上睡着了。

  而能听这爷俩喋喋不休唠嗑的,也只有父亲的妻子和儿子的母亲。

  翌日,于大为早早去了镇上梁老板的配件店,如今梁老板的货架子彻底弄了个泾渭分明,左边三排是农机配件,右边两排是挖掘机配件。

  至于工程车类的其他配件,梁老板说再等等,按照对方的想法是,准备把挖掘机配件玩明白了再说。

  先从各种小配件入手,然后根据挖掘机老板们的各种需求,再现定配件。

  于大为觉得这事儿非常可行,屋子里的配件也不过是摆设而已,毕竟挖掘机的配件不便宜,真要是有个懂行的人入室抢劫,左边三排配件,跟右边两排配件,绝对要把右边两排配件全部收走。

  至于旁边这三排配件,对方肯定是看都不看,价值根本不在一个层级。

  小心驶得万年船,弄些个相较于便宜点的配件放在架子上,对于个人财产来说也是安全的。

  当梁老板得知于大为在修手扶拖拉机的时候,忍不住调侃道:“堂堂一个维修进口挖掘机的大师傅,竟然出手维修个老破手扶拖拉机?你可真掉价。”

  于大为翻了个白眼自嘲一笑:“那你是还没看到,我前些日子还给我家妹子维修自行车呢。”

  “厉害!能屈能伸方为丈夫!”梁老板没忍住笑起来,尤其是看到于大为那双幽怨又无奈的小眼神,顿觉充满喜感。

  二人稍微聊了会天,然后梁老板便把单子上的配件都给于大为配好,并且放在了四轮车后斗里。

  于大为顺便还借了台柴油发电机和电焊机,又在段大哥那里低价买走了两片铁皮,都六个厚的。(作者语:厚指代毫米厚度,六个厚,就是六毫米。)

  那台手扶拖拉机的斗子,主料基本上都是五六个厚,于大为便想着把一些辅料也弄成六个厚,尤其是侧面腐蚀掉的那些,以及需要修补的那些,到时候都会用电焊重新焊接。

  弄好了这些,最后于大为又租了两罐氧气乙炔,他要把车头跟车斗子,一些个多余的地方重新修饰一下。

  氧气乙炔合在一起用,就是传说当中的风焊。

  于大为对这个东西再熟悉不过了,上辈子开了第一间修理铺的时候,他就开始买了两罐氧气乙炔用。

  基本上两个罐子立起来能到于大为胸前,一米六左右的高度,于大为一个人搬还挺费劲。

  不过同行修理铺的人倒是热情,应该也是听说了于大为这位大师傅的名号,主动帮着搬到了车里。

  就连租借氧气乙炔的费用,都只是要了里面气体的成本价。

  实在是太讲究了!

  于大为给对方点了个大大的赞,转身又买了一些各色的油漆,这也是翻新必备的。

  设备跟配件都搞齐后,于大为准备回屯,开始完成他的手扶拖拉机翻新计划!

第121章 二手手扶拖拉机翻新改造!

  于大为回来以后就准备开始组装配件,发动机,水箱,油箱,空气滤芯……

  四个轮胎也换成了全新的,手扶拖拉机的扶手,于大为用打磨机精细的打磨了一下,将原本的银色打磨出来,随后又用干净的抹布仔仔细细的擦掉上面的颗粒。

  打磨扶手是为了一会儿操作方便,而且不论是挡位,还是套把,这些后期翻新的话都是细致活,如今还是要看看修完启动之后整体的性能怎么样。

  老爷子跟于大为便没再继续打磨铁锈,而是准备启车试车。

  水箱已经换成了新的,里面已经加满了水,上面红色的浮漂清晰可见的上浮着。

  油箱的油箱盖于大为也配上了全新的,它的内部用柴油清洗了一下,柴油发动机是不能用汽油清洗的,不然会出问题。

  油箱的外表面,当年的墨绿色的底漆都已经洗出来的。

  虽然于大为也不大清楚,这台车的油箱底漆为什么会是绿色的,但没啥太大关系,回头他会上个全新的漆。

  还有这台手扶拖拉机的摇把子,上面不仅长满了铁锈,而且保护套已经完全没有了,单纯的就是一根Z字形的铁棍。

  正常来讲摇把子应该是直角弯的,可也不知道当年这台车到底被使用了多少次,摇把子被搞成了这样已经彻底变形。

  于大为打算回头给摇把子回正,弄成直角弯,并且打磨之后,再装一个塑料把套。

  摇把子很沉,用料很足,翻新一下绝对比买的更划算,而且用的更久。

  “开始启车吧。”于老蔫把地上的工具捡起来,挨个放到旁边装有汽油的废油桶里。

  汽油在清洗完配件之后,已经完全成了墨黑色,虽然太脏不能再用它清洗配件,不过还可以清洗一下维修工具,也算是最大限度的废物利用。

  “好!”于大为答应了一声,便将摇把子前面的一头,插进拖拉机的手摇启动口,随后用力顺时针旋转。

  刚开始的时候用全力,在之后力量要越来越大,随着飞轮的转速加快,于大为的速度和力量达到柴油机的临界点时,只听见耳边猛然间响起了“突突突突”的声音。

  手扶拖拉机成功被启动,消音器的排烟口里面也飞出了滚滚浓烟。

  启动以后,于大为拔出摇把子,然后用手搭上柴油机的油门处。

  他左手先是平静的拧动两下,原本还节奏缓慢的发动机,忽然传出了更加急促的“突突”声!

  于大为感受着增加油门后的声音,紧接着他又轻轻松开左手,耳边发动机的声音开始平静,犹如刚开始启动的转速一样。

  他并没有停下,而是继续不断重复给油、松油这样的动作,仔细的聆听发动机在各个阶段传出来的声音。

  听声断病,属于维修大师傅的基础技能。

  “搞定!”于大为感受了一下这台手扶拖拉机的性能后,扭头对着自家老爷子竖起了大拇指。

  相比较于市场上新品的手扶拖拉机,这台老旧的手扶拖拉机的优点就在于用料足,不论是配件还是架子,亦或者是发动机的原装配件。

  于大为将拿回来的配件跟之前坏掉的老配件进行了一个对比,结果发现,其实在质量上两者都差不多,但是在重量上,似乎老配件要更扎实一些。

  最终于大为归结为是密度的问题,可能如今随着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了,所以在工业配件的制造上,应该进行了革新,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适当缩减了材料成本。

  想来想去,于大为也只能想到这么一个可能性。

  其实成本降低,优势也会变得明显,未来社会发展会越来越快,工业产能也会让配件的价格在无形中更加便宜,等到后期更换的成本费用更低时,也就不需要担心配件用多久的问题了。

  这也算是未来任何产品发展的一种趋势。

  “接下来就是真正的翻新了。”于大为松开了手,断掉给油阀门,手扶拖拉机转速开始飞快下降,最后彻底停下来。

  于大为熄火以后,又将氧气乙炔从老爷子家的四轮车里拿出来,氧气乙炔是由一体的焊接技术弄成的圆柱形体积,不过头顶是有压力表和出气的嘴儿。

  “小心点,这玩意用不好,容易把脸给烤焦了。”于老蔫蹲在一旁,将手里的汽油桶拿的远了一些,甚至直接拿到了房子的东墙下面。

  汽油最怕火了,用汽油清洗配件的好处是,挥发快,洗得干净,最后用抹布一擦上面干爽无比。

  但也有缺点,比如怕火,非常怕火!

  所以一般爱抽烟的人要拜于老蔫为师学习修车,于老蔫想也不想就会直接拒绝掉。

  不论是于老蔫也好,还是于大为也好,两个人虽然偶尔会喝点小酒,但绝对不会抽烟。

  在这件事情上,老爷子十分固执,特地拿着木棍在于大为兄弟俩很小的时候就说过:“别跟你们死去的爷爷学!也别让我发现你们两个抽烟,要是让我发现,我绝对给你们腿打折!”

  因为于大为的爷爷(六爷于文义)当年就是抽烟抽死的,他听老爷子说过,爷爷临死之前还不忘躺在炕头上跟他爹说,“快,快给我点个烟,我不得劲儿,让我抽口烟透透。”

  人临死之前还想着抽口烟,这一幕让于老蔫一辈子也忘不了,仿佛梦魇一样驱之不去。

  明明就是因为抽烟抽死的,结果临死前还不忘来一口!

  也正因如此,于老蔫对于自家的亲爹的死耿耿于怀,要不是他爹抽烟,也不会死的那么早,要不是死的那么早,他母亲能掏空自己,费劲巴力的拉扯他们五个兄妹长大?

  于老蔫内心深处的这个心结估计一辈子也解不开,也正因为看着亲爹因为吸旱烟而死,最后不论是他于老蔫,还是他大哥于臣,还是他三弟,他们兄弟三人一辈子从没有人抽过一口烟!

  “爸,跑那么远干啥呀?”于大为回头时,看见老爷子拎着汽油桶跑了老远,他无语的翻了个白眼。

  “懂什么,别拿生命开玩笑。”于老蔫蹲在房东底下,眉头紧皱着开口说道。

  他生性谨慎,一辈子都小心翼翼的干着修车的活计,也正因如此,他才没有断胳膊断手,安安稳稳活到了现在。

  “导气管连接的时候注意点,弄的紧一些。”于老蔫再次提醒,在他看来,于大为应该是第一次使用风焊,之前最多也就是看过自己弄,他还是有点担心大儿子。

  明明已经成长了这么多,修理技术也在不知不觉间跟他能匹敌一下,可于老蔫心底深处还是放心不下,这也算是这么多年留下来的下意识想法。

  毕竟自家这个大儿子,从小胆子就大的不像话,啥东西都敢照量。(作者语:照量,方言,敢动手尝试的意思。)

  “放心吧!”于大为将车斗子里盘着的导气管,从里面拿出来甩开头部。

  导气管两头,一头连接着风枪,另一头是专门用来连接氧气乙炔的。

  连接好以后,于大为又用活动扳手将导气阀拧开,然后点燃一根火柴,这时手里攥着的风枪,在同一时间旋转开出气旋钮。

  随着火柴一点点靠近风枪嘴儿,只见“呼”的一下子,一道黄色的火焰顺着风枪嘴猛然间喷出。

  远处于老蔫早已经停下了手上的动作,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自家大儿子的熟练操作。

  见到对方操作的过程没有任何问题,并且成功点燃了火苗后,他暗自点头,长舒了一口气。

  不过于老蔫心中也产生了疑惑,这小子之前是在哪用过风焊咋的,动作简直不要太熟练,而且脸上无比平静,丝毫没有紧张感。就好像这件事情他做过好多遍了一样,娴熟的犹如拆车?

  最后于老蔫归结为,他们这一支子的人,估计都有一点维修天赋,本身他大儿子就是个胆子大的,啥都敢照量,啥都敢干,所以也就不奇怪了。

  于大为这边还在调火,风焊之所以能嘎铁板,便是其恐怖的蓝焰温度。

  如今于大为手里的这撮火苗还只是正常的淡黄色,随着于大为不断调整旋钮,出气量开始发生了变化。

  风枪全名叫风焊枪,也有常叫焊枪的,它有上下两个金属导管组成,一个是氧气导管,一个是乙炔气体导管,并且每一个导管都有一个旋钮,是用来控制出气量。

  于大为要前后控制两个旋钮,这样才能保证出现锋利的蓝火。

  果然在几秒钟时间的调试下,一道小拇指大小,锋利的如同蓝色激光的火苗出现,周围没有透露出一点温度,也只有在碰触金属的时候,恐怖的热量才能在空气中感受的到。

  于大为准备先把斗子的几块破铁皮割掉,可着简单的先来,然后再处理车头一些个不雅观的零件。

  而随着风枪的火苗不断靠近铁板,蓝色的火苗在碰触的一刹那,瞬息转变成了红色,铁板也被灼烧的变成了赤红,没多久就被彻底烧穿。

  于大为见效果不错,可手上动作却没有停下,他开始进行不断的切割,不到三十分钟,几块斗子上的辅料就全部弄下来了。

  于老蔫看见儿子还真是用的无比娴熟,也便放下心来,嘴里哼着小曲儿,继续细心地擦拭着手里的维修工具。

第122章 不借,没有,谁来都不好使

  弄完了车斗子的辅料,于大为又开始在手扶拖拉机的车头,割掉一些个多余的零部件。

  这里面包括:不知道为什么放在车顶上的大头灯,以及连接在扶手中间特别弯曲的铁杆,顶端下方老旧的纤细支架……这些个零件于大为全都直接用风焊割掉了。

  他观察过,新一代的手扶拖拉机的支架,是一个三角状粗铁,前保险杠则是一个向上弯曲的银白色的钢圈。

  这些个细节,于大为在回来之前,特地去了一趟卖手扶拖拉机的地方,都仔仔细细观察了一遍。

  风焊处理好车头的一些个零部件以后,于大为开始跟老爷子开始进行翻新手扶拖拉机的第二步打磨车身!

  打磨车身,不仅仅是打磨车头和车斗子,其实还包括一些个车架子不起眼的地方。

  于大为如果是自己做的话,基本不太会管这些个不起眼的地方,但老爷子是个尽善尽美的完美主义追求者,他蹲下身一点点将隐匿的铁锈打磨干净。

  而主要用的工具则是砂纸,还有在于老蔫工具箱子里放了很多年的细锉。

  它表面有一些密密麻麻凸起的地方,于老蔫会用细锉处理一些难以打磨出原底漆。

  于大为看着自家老爷子这种工作态度,突然感觉被抽一成好像也不错,只是他也劝说自家老爹,不用那么在意细节,别累着。

  只是老爷子蹲在地上双手不停,在修车这方面他就是个固执的小老头,心里也有自己的主见。

  打磨的时间是最耗费心神和体力的,两个人没有像拆卸零件时候那样,一直不停地从早晨干到天黑。

  于大为每到一段时间,尤其是感觉老爷子动作开始缓慢的时候,就会主动停下来要求歇一歇。

  于老蔫虽然知道于大为是为了自己着想,可嘴上却不承认。只是配合着对方放下工具,走到墙根底下。

  于大为也会从屋子里拿出点瓜子,爷俩这时一个坐高凳子,一个坐矮凳子,一边欣赏着打磨出来的部分银亮车体,一边嘴上不停聊着一些个自家的家长里短。

  休息了一会后,两人又开始继续投入打磨之中。

首节上一节73/19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