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不重来 第100节

  邓小权想了一下,说:“那也行,我会留意地皮。有合适的地,我们又有钱的话,我就先拿下来。”

  唐浩泽点头说:“如果我们能养十万对鸽子,以后做什么都方便。”

  十万对?邓小权咋舌,说:“养十万对鸽子?那可是大工程啊。”

  “所以权哥你完全可以先招一个年轻人培养成技术员。找个老实勤恳的。以后让他做场长。以后再用这种模式,继续扩张。”

  长三角的市场很大,而且现在高速公路在这片平原地区铺设的速度很快。他们养殖出来的鸽子,完全可以在整个长三角销售。

  唐浩泽又说:“我们的养鸽场,不一定非要在附近。也可以在其他城市。”农业产业,自然是约接近市场越好。运输成本和风险都会降低很多。“还有,如果近期内钱短了,跟我说。如果可以提前将鸽舍都能利用上,我可以先将钱垫着,等以后赚到钱了再还我。”

  那相当于他是投资更多。但他不想计较太多。这里的他肯定管不上。主要得靠王维和邓小权两人打理。这钱就当他是他先借给养殖场发展的。

  刚才他看过邓小权的账目。相当清晰。

  一些东西的价格,他回去查一下就能知道有没有作假。至于饲料,动物饲料一天大概就是体重的5%左右,而幼体,大概是8%到10%。

  他查账也好查,邓小权认真做这个项目,养殖规模扩大后他能赚的钱也会更多。

  如果开了几个养殖场,完全可以成立一家公司,那他可以安排一个可以信任的财务方面的人在公司里,帮他监督公司的运营。

  

第一八零章 被迫的深谋远虑

  

  对于唐浩泽的“好大喜功”,邓小权表示出疑虑。

  他对唐浩泽说:“浩泽,十万对鸽子,正常情况一个月能出七万到七万五对乳鸽,市场不一定能有那么大的需求。那我们就要将部分的鸽子养到幼年成鸽出售,这需要更多的鸽舍和成本。而且如果我们要发展到十万对种鸽,除非是加大投入,否则需要四五年才能累积到那么多的种鸽。那还是销售跟得上的前提下。”

  他解释说:“按照我们的养殖模式,种鸽会比较容易老化。老化的种鸽必须淘汰。所以后期自己培育的种鸽占自产乳鸽的比例会更大。那样一来,我们的销售额会下降。”

  需要四五年时间才能扩大到十万对种鸽?

  唐浩泽觉得这个时间太长了点。而且他也不能在这个项目上再增加投入了。

  他想了一下,说:“权哥你在这方面是专家。当然你你的意见为主。”

  对专业的事,自然是应该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邓小权想了一会,说:“也许我们可以在两年内扩充到五万对的规模!”

  唐浩泽点头,说:“那就先养五万对。以后,我们在看条件再另做打算。”

  唐浩泽和王维在福和镇只待了大半天。和邓小权一起早在吃完晚饭后,两人就叫了一辆车返回沪市。

  在车上,唐浩泽对外王维说:“王维,你那边的生意能继续扩张吗?”

  王维有些迟疑,说:“想要继续投资,需要等到明年。”他现在每个月能从收购站赚到一万来块钱。但是那些钱他都需要拿出来偷到养鸽场。

  “现在我们的收购站每月大概能收几万块钱的货,一个月能赚三万多到四万。就是我分到的钱要投到权哥那边。”

  唐浩泽知道王维的为难。而他自己也不可能无节制地投入更多。

  他想了一下,说:“要不这样,你和权哥商量一下,如果那边资金不短,你先不用将钱全部投到那边去,就将钱投一部分到收购站。你多找一些老乡来收废品。”

  王维点头,说:“我会和权哥商量。”

  唐浩泽说:“我女朋友他爸爸那边已经联系过了。之前我和你说的那个在东南亚的生意能做。他们正在和货源地进行协商,估计明年就要开始做。我们需要钱投资。”

  既然是合作,双方当然都需要投资,而王维现在的收入就靠着收购站,收购站如果依然是每个月分一万多点,王维根本没有那个实力投资。

  王维也明白唐浩泽的意思了。

  既然是要做那个生意,他的想法也就发生了改变。

  他说:“如果是这样,我们收购站却是需要扩张生意。”

  他觉得是时候去多跑一些工厂,看能不能就将更多工厂的废品直接收到收购站中。

  他想了一下又说:“我计划下个月买一辆二手的弄车。大概需要三万左右。有了汽车,我们的活动范围会更大。生意也会更好。”

  唐浩泽说:“我没意见!”他自然没意见,一个月一万多的收入,能不能分到手他都不在乎。

  王维说:“现在废品收购站今年到现在就新开了四个,这行也竞争也越来越大。而且那些本地人划了地盘。这个生意,大概也做不了多久了。”

  本地人划了地盘?那外地人自然是更难做了。

  他继续说:“我想着。既然国外的生意真的能做,我们现在先将盘子再做大一些。看有么有人要,我们将这收购站盘出去,将这钱专心用来到国外做。”

  唐浩泽没想到王维竟然有这种孤掷一注的打算。

  收购站虽然赚不到大钱,但对现在的普通人收入来说,一个月的收入已经非常高了。一年收入在沪市买一套房子都没问题。

  而王维却想着将这生意盘出去,专心在国外打拼。

  唐浩泽提醒他说:“王维,国外做风险很大。甚至有人身危险!”

  王维笑着说:“做什么没有风险,危险之类的,就算是在沪市也有。”他顿住笑容,说。“其实国外也未必能做多久。最多也就是两三年。我们是外国人,到那个时候,本地人就可能会将我们顶出来。我们就是做两三年的块钱。等赚到钱了,我们再回来国内做。如果在国外做的好,我们可以做回收公司。比如做废纸和废金属,电器过几年大概也会多起来。我们做回收公司。”

  他说着伸出三根手指,说:“有这个数,大概就能做了。”

  三,当然不可能是三十万,更不可能是三万。回收企业需要满足环保条件才能做,需要买一些设备,投入自然比较大。

  王维有那样的想法。唐浩泽想了一下,也没有反对。他说:“不过,你如果要去国外,要考虑人身安全问题。嗯……看什么时候合适,我带你去和我女朋友她爸认识一下。看能不能通过香江那边的人,给你提供一点保障。”

  香江在东南亚那边有一定的关系网,有他们在,王维在那边应对当地的黑恶势力大概也能轻松一些。

  王维点头说:“好!”

  有些事他们不能在外人面前说得太明白。在车子上他们也没在说这个事。

  等他们回到沪市。王维邀请唐浩泽到他出租屋坐会。唐浩泽知道他是还有要和自己说,就跟着他上了楼。

  王维还是住在之前的那间出租屋。不过里面的布置好了些,至少有了一个冰箱和电视。

  王维开门后,招呼说:“你先坐。我烧点开水。”

  不多会,王维打水出来将热水壶插上电。他这才拉了一张椅子坐下来,对唐浩泽说:“浩泽,之前是不知道那边的生意能不能做。不过我听说这件事后,就一直在考虑怎么做。”

  唐浩泽就知道他还有其他想法,就问:“那你有什么计划?”

  “计划算不上。”王维笑着说。“不过我觉得如果要在印尼做的话,那就得在一个人比较少的地方做。那边岛有很多,民族也多。几个人口比较多的大岛,我觉得不能去。在那些岛,我们做起来了,当地人肯定眼红。而且他们对我们中国人不友好,仇视华人的主要就是那些岛屿。”

  人口不能太多?

  “这个事情我会和那边说。看能不能在加里曼丹岛做。那个岛人口稀少,而且和那几个人口集中的岛的民族不同。看能不能在那里做。”

  王维点头,说:“我打算在国内带一些人过去。电子垃圾最大的利润在金属回收。一吨电路板能回收上百公斤的铜,还能收一两百克金。我们可以用污染比较少的方法回收那些金属。至于那些可以修复的东西,可以修好后和电子元件翻新后,一起卖到东南亚。他们的工业基础比我们国家还落后,那些东西他们肯定要。”

  电子垃圾中有不少被淘汰的电器,或者是移动电话。那些东西当作垃圾收回来,翻新成本极低。卖出的价格再便宜也能赚钱。而便宜货自然有人买。

  但是做回收,肯定也需要更多的投入。

  唐浩泽想了一下,问:“那你觉得需要多少投入?”

  “不需要很多,最大的投入会是进货款,不算这个的话,我们有二三十万就能做起来。”

  唐浩泽点了点头,说:“这货款就是一个大问题。进出口生意,可没有说什么赊欠的。不过我可以和他们谈谈,看能不能将这个款子压一阵。”

  “还有,回收的金属,如果能买到国内最好不过了。”

  “那应该没问题。那些人做进出口贸易的,那点东西根本不在话下。”

  他们又说了一会,唐浩泽看王维没其它事才离开王维的出租屋。

  王维送他到楼下,看着他坐上出租车离开才上了楼。

  接下来,收购站需要开始极限扩张的模式了!

  他现在就和唐浩泽说那些计划,就是想让唐浩泽明白,接下来几个月,收购站的分红会减少,甚至会没有。

  他需要将利润大部分用来扩大收购站的生意。尽可能多赚一些钱。同时将生意盘子搞大一些。以后将生意盘出去也能价格也更高。

  而唐浩泽听过王维的计划后,虽然是记下了,却也暂且放下了。那至少也要等到明年才开始做。

  而现在他最重要的生意,是圈子网。

  圈子网已经发展起来,他也不可能轻易放弃了。而圈子网的发展到了一个瓶颈,而且问题不少。

  圈子网现在最大的问题是还没有一个核心的产品。

  网络企业都是有产品的,比如现在圈子网提供的农场游戏就是一个产品,而且是主要的产品。

  但农场游戏的活力最多也就两年。两年后,不管你怎么变化,可能也不会再有多少人玩,再起不到黏着用户的作用。

  想要将用户粘连住,网络企业也需要一个用户刚需的服务。比如求职平台。

  但他没打算主打求职平台。那样的平台做不出什么特色,日后会出现大量的竞争者,他现在先走一步并没有决定性意义。

  对于圈子网来说,现在正在打造的商务交流平台,也可以作为一个刚需产品,但同样的,它也很容易模仿。先走一步,也无法让圈子网站在不败之地。

  圈子网的社交功能,应当说是有特色的。但是那也不能真正保证用户的黏着度。

  那些功能为圈子网现在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吸引来大量的用户。现在他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将这些用户拉拢住。

  

第一八一章 活像被生活勒细脖子的小姑娘

  

  刚需是一个很实际的名词。

  在实体商品方面,诸如生活用品、食品、房子、交通工具,和电器……对于男人来说,还有一种非常重要的刚需——老婆,都是人们向往更好生活所必须的东西。

  而虚拟产品中,也是有刚需产品的。社交确实也是,但唐浩泽回想起来,后世中国没有那家专门主打社交的网络企业能发展得很好的。

  那说明,社交并不是刚需。或者说,网络的社交方式也是不断变化的。至少在中国是如此。

  专做社交网站,在中国也行不通,最终会走向下坡路。

  网络选择太多,互联网企业一旦走下坡路,用户群体流失速度之快,会远比实体企业要快。而且用户群体会几乎马上转到竞争者名下,可能再也不回来。

  所以互联网企业一旦在走下坡路,很难再次崛起。

  唐浩泽知道自己必须想清楚,应该以什么作为圈子网的刚需产品。

  他现在能想到的,最主要的就是资讯、搜索引擎、通讯和电子商务。这几种服务,在中国的互联网是刚需。

  咨资讯他们已经开始在做了,但它不能为网站带来多少的收益。最多就是用来粘连用户的。

  搜索引擎,他可以做。但他已经比人慢了。现在百【1】度还只是为一些门户网提供搜索引擎,但他们应该很快就能推出自己的中文经营的搜索引擎。他就算现在开始做,也比对方晚了许多。

  像门户网和搜索引擎这样的东西,用户的粘连度很高。圈子网就算做出搜索引擎,还需要建立数据库。想要上线,怎么也要再晚上一年多。到那个时候,网民早已经习惯用百【3】度,圈子网的搜索引擎可能连圈子网的用户都不会使用。

  所以,搜索引擎可以做,只是不能作为圈子网主打产品,而且不能跟着别人身后走。

  至于通讯,唐浩泽不认为一个国家能容得下两种即时通讯软件。

  除非网络即时通讯能如同信号通讯一样,可以在不同企业的信号相互对接。否则,一个国家不可能出现多种平分市场的即时通讯软件。

  此时的圈子网也有那样的插件。但是QQ专注做这个已经两年,唐浩泽要去抢这个市场?除非是对方出错。又或者烧更多的钱。否则没有那个可能。

  而且现在的圈子网客户端太大,在现有的网络条件,在即时通讯方面和QQ相比,竞争力不大。除非他将即时通讯插件分离出来。专门做即时通讯,放弃其它的服务,他才有可能和QQ竞争。

  但他放弃其他功能,相当于是放弃现有的客户。没有客户,他用什么充当竞争力?

  唐浩贼现在不考虑做即时通讯,但现在的聊天室功能倒是可以持续做下去。这个功能应当可以作为长期粘连用户。只要有忠实的用户群体,那圈子网的其它功能就可以继续维持下去。

  至于电子商务,现在还很难普及。因为中国的物流还没有以后发达,也没有线上付款。

  但圈子网也不是不能做电子商务。圈子网可以先做商务交流,主攻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交流服务,以后说不定可以建立一个企业之间的网络销售网络。

首节上一节100/42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