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不重来 第104节

  唐浩泽知道那确实是有可能的。他笑着说:“我们用钢筋做网箱框架。只要每年防锈漆,一个框架也能用上好多年。再在上面拉码”他喝了一杯茶又说。“这个模式的前提条件是有人工饲料。现在海峰饲料已经可以生产石斑料了。投喂人工饲料不用担心就算有残饵,对虾也是能吃的。”

  “那我们现在就要开始做准备了。网箱的制作也是需要时间的。到时候收虾后,还要马上改造池塘。”

  唐浩泽现在跟他们说这件事,就是想让他他们先做准备。万一他和卢方搞石斑鱼苗失败,也可以从其他地方买苗回来养:“先不要弄太多,弄五六口池塘就差不多了。”

  经合社的高位池,面积多是五六亩的。一个网箱可以是五米边长的大网箱,一口池塘放上二十五个,对养虾也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但能增加石斑鱼的收益。

  这只是一个尝试,如果成功,以后可以根据这种模式开展其他品种的立体养殖。

  唐浩明又说起现在正在做的海洋养殖:“我们申请的那片海域,已经摸过低,下面却是有螺,不过还小。明年大概就能捉。今年我们先养一些扇贝。我们是全湾州第一个开始大面积养的,贝苗不够。好强摸索着也培育了一些。不过因为资金不足,就只是计划用三千亩左右的海域。养的螺现在还没分笼。我们还要等卖了部分虾才有钱去买吊笼。”

  “三千亩面积已经相当大了。”

  扇贝那东西相当高产,一亩能有两千斤的产量。而海边的收购价一斤能去到两块八左右。一斤的成本大概是一块一左右。就是前期投资也很大。

  不过占用面积不等于养殖面积,在养殖区需要斜拉这缆绳,还有需要为预留航道。三千亩的海面能有两千亩养殖水面就算不错了。

  那养成了能有几百万乃至上千万的收益。

  唐浩坤说:“我们几计划明年也暂时不扩大了。今年年底,我们打算将所有利润都拿来分红。”

  唐浩泽有点不明白。

  唐浩坤低声说:“村里不少人都打算盖房子。今年我们估计能有将近两千万的利润。分下去,各家最少也能有三万的分红。再加上大部分乡亲家中都有人在经合社工作,一年也有将近一万的收入。再借点也就能盖上两层的房子了。”

  很多人打算盖房子?

  唐浩泽听说了这个,想了一下问:说:“哪来那么多的宅基地?”

  唐浩坤笑着说:“各家自有办法!”

  “坤哥,我有个建议。不如说服群民集中规划,将村子规划得好一些。每块地一份一百二个平米,可以用现在的宅基地换新的宅基地。也就是将新房子建好之后,将旧房子拆掉。如果不愿意拆的,就不能买新宅基地。地方不够的,需要用钱来买。没钱的,先写欠条等日后经合社分红直接划走。在地块中间预留道路。”

  “为什么不留着旧房子?旧房子放着也有用处啊。”旧房子放柴也是个用处。

  唐浩泽笑着说:“今年村里有以两百万的分红。这些钱放着做什么?用来见一些公用设施,比如小公园什么的。比如申请一点配套资金,修公家的路什么的。”

  唐浩强撇嘴说:“要真那样,大不如直接分了呢!”

  唐浩明拍了一下他的后脑勺,说:“你懂什么?”他是觉得唐浩泽不会无的放矢,这会那么说肯定是有什么好点子。“浩泽,你说说那样做到底有什么好处?”

  “你们还记得当初罗书记支持我们经合社是为了什么吗?”

  “不是发展农村经济吗?”

  “罗书记不管经济的。”唐浩泽笑着说。“罗书记上任后,我们县的领导分工很明确,罗书记管的是社会形态。农村的发展会成为以后中国发展的一个重要工作。我们不仅在经济上发展,还要在形态也要进步。我们既然有钱了,那就将我们村变成一个新式农村,一个花园式农村。”

  唐浩明还是不明白:“可是那除了让我们村变得好看一些,对我们好像没有什么好处?”

  “有好处!”唐浩坤担任村主任后经常到镇上开会,想法和堂哥不一样。“明哥,浩泽说得对!有些事枪打出头鸟。但是有些事,抢先做的就能喝头啖汤。你还记不记得?最先分田到户的那个村子,我们上学的时候还在吹。”

  他想了一下,看着唐浩泽说:“浩泽,你的意思是想让我们村成为湾州农村的样板,引起领导的重视?好在以后争取更多的政策?”

  唐浩泽笑着说:“坤哥,你这个村主任觉悟是越来越高了!我就是这个意思。我们做的好了,领导会一级级上报,如果能引来高级领导的重视,我们村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他不能和他们说,后年会有一个大得不能再大的领导来湾州视察工作。如果能在这位领导来湾州之前打响塘尾村的名头。说不得能将领导引来塘尾村视察。

  领导的重视,会给塘尾村注入无限气运。那不仅是对塘尾村有好处,对经合社更加是有莫大的好处!

  “不过仅仅是一个塘尾村还不行,现在我们只是接受村里乡亲的入股。如果还有其它项目,完全可以接受路唐村委所有村民入股。比如说,海上不是还剩下大片的海区吗?完全以将那些海区划分出来,向其他村的村民集资。”

  唐浩坤明白他说的是对的。经合社如果不是得到了罗雪芬的重视,未必能做得成。如果能得到更大的领导重视,那经合社的发展会更加顺风顺水。再不济想在海上再多拿几片海也容易得多。

  只是这件事做起来未必有说的那么容易。他迟疑着说:“就怕村里的乡亲不同意!”

  “认筹的办法可以和以前一样,经合社占一半的股份,然后进行拆股。剩余的股份可以有路唐所有村民进行认购。那样村里的乡亲也不会有什么意见了。”

  唐浩明想了一下,说:“明天我就和十三叔说说。看其他村是什么章法。”

  唐浩泽笑着说:“只是我们村变好,好处还不够大。未必能引起更大领导的重视。如果我们整个路唐都变好了,那很容易引起重视。路唐会成为界门镇的一个政绩典范。县里觉得真是得好也会上报市里。市里也需要政绩,会上报省里。省里如果觉得这是一个先进的经验,就会让人来调查总结。”

  唐浩强忍不住伸手去摸他的脑袋,说:“我说浩泽,你不会早就想到这个了?你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啊?”

  唐浩明这时也明白过来了。他拍拍小堂弟的肩膀,说:“要能埋头苦干,也要会抬头望天!浩泽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啊!”

  

第一八六章 你是我的!

  

  闹钟响起,卢梦在粉色的空调被下伸出手按停了闹钟。她坐起伸下懒腰,然后下床去洗簌。

  大半个小时后,她又回到房间,打开电脑拨号上网。

  第一时间打开圈子网客户端。

  登陆。

  卢梦看了自己昨天上传到个人空间的帖子,下面多了一百多条评论。

  骂人?删了,禁止他再来!

  这个的评论挺意思的!回复一条。

  卢梦的在圈子网的空间比普通人大很多,高达500M。

  因为她是特别用户!唐浩泽特别吩咐的。

  她的空间主要是上传一些湾州地方的特色美食照片,并且有简单的描述。

  卢方早先从香江买了一个数码相机。卢梦最近放暑假,拿着照相机拍了不少的地方小吃。她拍的照片也没有什么艺术感,但看起来真实,相对清晰。

  昨天她上传的,是一种本地叫艾饼的东西。

  帖子上头有几张摆拍的艾饼照片,有完整状态的,有揭开了树叶的,还有一个咬了一口露出馅料的——上面还带着可爱的牙齿印。

  她在帖子中写到:“三四片巴掌大的树叶合着,糯米糍厚度均匀,软硬适中。陷料多以花生为主料,可咸可甜。馅料中炒制过后的花生,香气在密封包裹中蒸煮,香气渗入糍粑,让糍粑同时树叶和花生的自然芳香。经过蒸煮后,炒制过的花生,火气全消。嗯,我常一口气吃三个,从不长痘痘!”

  圈子网中不少人开通了自己的空间。

  在圈子网的个人空间内发帖,可以选择类型。比如卢梦这一条,类型就是‘美食’。她可以针对帖子是完全公开还是好友可见,又或者是拒绝访问。

  如果是选择公开,这样的帖子的链接会出现在圈子网的兴趣社区板块内。比如她发的这个帖子就出现在“吃货天堂”。

  卢梦觉得圈子网在这个兴趣社区设置上很搞怪。比如社区名称:介绍美食的,叫吃货天堂;介绍旅游的,叫驴友之家;还有喜欢汽车的,可以去“小【2】三村”……

  她还问过唐浩泽怎么起那么怪的名字。吃货本来是骂人的,驴友谐音,却也不是什么好话。那些她都还可以理解。

  但,‘小【5】三村’又是什么鬼?

  “汽车对男人来说,是小老婆!”

  唐浩泽是那么说的。

  不过“小【5】三村”,却是所有板块中帖子最多的。

  圈子网的个人空间功能上线才不到一个月,它就有将近两百万条由用户上传的帖子。很多帖子的回复能上千。

  比如关于汽车的,主要是发一些汽车的照片和介绍汽车的性能,还有车展上的名车。但通常评论重点是名车旁边的车模。

  卢梦简单回复了自己帖子的部分留言,而后又逛了一下社区。

  她觉得圈子网的个人空间用户越来越多,社区也越来也热闹了。像吃货天堂社区,今天开始才八个小时,就增加了九千多条的新帖子。

  用户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在社区板块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帖子。觉得帖子有意思,可以通过发帖用户名,进入发帖用户的个人空间查看其它帖子。

  人都是有虚荣心的,都希望自己是受欢迎的。自然希望有更多的人对自己的发的帖子感兴趣,希望更多的人关注到自己的空间。

  在这种情绪驱动下,用户有时间也愿意会发一些东西。

  卢梦已经看到一些用户在个人空间上传了不少的照片,那些照片的大小明显已经超过免费空间可以装载的。那说明这些用户都已经是付费用户。

  圈子网的付费用户等级有两种,一种是每个月30块钱的200M空间,另外一种是每个月50块钱的500M空间。

  这些付费用户数量可能还不算多。但卢梦觉得唐浩泽这个业务已经成功了。因为那是一种方向标。针对的是那些有点余钱的白领或者一些有钱人家的孩子。

  只是她也听唐浩泽说,圈子网公司为了开通个人空间这个功能,因为这些付费用户就直接花了两百万买了十多台服务器。那笔钱至少要一年才能收回来。

  想到唐浩泽,卢梦就微微嘟起嘴。他们是在谈恋爱呢,放暑假快半个月了,虽然天天通电话,但他们才只见过两面。可明明放暑假了,还是要分隔两地。

  也不知道那坏蛋在东港岛做什么!

  卢梦眼珠子转了一下,起身向楼下跑去。

  在东港岛的东南,这里的面对外海,没有太多污染水质良好,很适宜发展水产养殖。对于石斑鱼这种对水质要求高的鱼来说,这里的环境是湾州比较适合水产育苗的地方之一。

  而且这里的交通状况也比较好。所以卢方选定在这里做石斑鱼的育苗。

  唐浩泽已经在卢方的育苗场待了将近半个月了。

  做水产的人很苦逼。每天的生活就像是电脑设置好的程序一样,要你打打开文档,你就不能打开暴风影音看小电影。反正就是“枯燥”,如果非要说还有别的,可以加上“单调”。

  这个育苗场属于偏远地方,网络是不用奢望了。就算是电视信号也是装个小锅,能接收到上百个甚至听不出是什么语言的电视台,本国的电视台反而收不到几个。

  唯一的娱乐就是闲暇时间打个扑克或是麻将。

  但唐浩泽对那些娱乐都不喜欢。

  唯一能让他感觉到一点欣慰的是,石斑鱼苗到现在位置还算正常。

  已经孵化近半月的鱼苗已经度过了第一道鬼门关。卵黄消耗完,开口吃东西。如果这个时间段营养不良。就可以准备收工了。

  但它们马上又要进入地答道鬼门关——“发翅”。所谓的发翅,就是鱼苗长出各种鳍的第一根刺。这根刺在这个阶段是固定,完成发刺的石斑鱼苗,被称为“飞机苗”。

  现在大部分的鱼苗已经成功度过这个难关。

  成功进入飞机苗,还不算完事。育苗工作一个不小心就会因为成活率太低而失败。唐浩泽拿着强光手电在被鼓气泡翻滚着的水面看着每一个池子。鱼苗的密度还算正常。

  鱼类的世界竞争非常激烈。营养不良,就代表着死亡。

  其实到了这个阶段,按照他的办法去做。只要水质不发生大的变化,或者是不出现病害,这苗大概能顺利到石斑鱼苗的第三道鬼门关。只要跨过那道坎,唐浩泽也就基本功成身退了。

  但他现在丝毫不敢掉以轻心。石斑鱼育苗,比虾苗需要控制的环节多很多。

  桡足类是现阶段育苗的饲料之一,所以桡足类的需要养。桡足类需要吃藻类。藻类需要用到肥料。

  唐浩泽亲自在培养小球藻的水池取了样,不是为看藻养得怎么样了,而是要测定水质。

  这些藻类需要注入到育苗池的。而如果化肥使用的量太多,池底甚至会出现大量没有融化的化肥。那对石斑鱼苗可能是致命毒药。

  一共有十六个澡池,他每一个都要取了样。

  他在最后一个池子里的底部取了水样,准备打算带回实验室,看看有没有沉淀,沉淀物又是什么。

  他才直起身,却看到卢梦背着收站在池子对面朝他笑。

  她那像洗得很干净的乞丐帽子下的小脸,笑得很得意!

  “你和卢叔来的?”唐浩泽连忙将水样放到篮子里,提着绕过池子。拉着她的手问。“什么时候来的?”

  卢梦也不答他,看着他的脸说:“你又晒黑了!”

  唐浩泽看看附近没人,在附身在她脸上亲了一下,笑着说:“男人黑点没事。”他这人皮肤容易晒黑。只要在阳光下晒上半个小时,人就能变黑。

  但这样的皮肤,对皮肤癌的抗性大概更强一些。

  唐浩泽帮她整了整小花帽:“我们走吧!你这帽子什么时候买的?”

  “前天买的。漂亮吗?”卢梦仰着头,像只小猫咪似的。

  “很有创意。”卢梦的帽子像是用一百张小破布缝成的,针线凌乱、毛线丛生,但配着着她的小脸和花裙子,显得特别的俏皮。“也很可爱!”

  “嘻嘻,我第一眼看到就喜欢上了!”

首节上一节104/42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