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不重来 第195节

  老板有些不明白:“王老板,这鱼有什么问题吗?”看起来王维是这里的熟客了。

  王维知道这不关这老板的事,只说:“反正以后我是不敢吃多宝鱼了。我再点两个菜,你顺便将这鱼拿去倒了吧。”

  那老板一听就有了猜测。之前王维每次基本都会点这多宝鱼。现在突然说再也不吃了,又是怎么一回事?

  他又看了一眼唐浩泽。刚才外面灯光有些暗,唐浩泽带着两个人来,后来带来的两个人留在外面吃饭,他还以为是黑道上的大哥呢。

  他年纪也不大,家里还有吃奶的孩子。所以他知道圈子网,也愿意在圈子网买奶粉。

  帐篷里灯光充足,这会自然是认了出来。

  他又想到圈子网奶粉专卖平台的产品质量检测力度。他心里一个咯噔,难不成这多宝鱼圈子网也去检测了,而且发现了问题?这多宝鱼肉质鲜嫩甜美,他家里可是也经常吃的。

  如果多宝鱼有问题,那还得了?

  王维看他站着不动,就说:“老板,你快点将我们的菜弄上来!”

  那老板看他这样,知道问了也未必能问到什么,连忙出去了。

  王维这才对唐浩泽说:“看来他也是不知情!”

  唐浩泽笑着说:“这样的大排档,鱼虾应该都是冰冻的。不需要用那些药物。”

  王维这才想起这一遭:“你不说我都给忘了。还确实是那样。”他顿了一下,说。“这个事你真的不管?”

  “我怎么管?”夹了一根青菜吃了,唐浩泽拿起酒杯和他碰了一下,说。“那样的事都是麻烦。”

  王维一边喝他碰杯一边说:“那上次奶粉的事你不是管了吗?这次管了,应当还能给圈子网提高一点声望。”

  唐浩泽似笑非笑,说:“上次的奶粉事件是实在忍不住,做了实际上也不会有什么麻烦。我也没想过从那次得到什么利。这次应该还是监管上的漏洞,而且和奶粉有很大的不同。”

  多宝鱼孔雀石绿污染事件影响了大半个中国。因为这是水产方面的事,他记得比较清楚。

  爆发的时候应当是在零六年年底左右。不过在那之前,多宝鱼就有报道过使用了违禁药物。只是没那么严重而已。

  那也是农业【2】部监督职能的疏漏造成的。在某些地方报道说多宝鱼有孔雀石绿污染,但农业【2】部抽查后,发文说没有检出,可以放心食用。

  而一周之后,被沪市的食品安全监测中心的三十个样品都检出多宝鱼不仅有含有孔雀石绿,还含有呋喃唑酮。前者致癌,后者可能会引起胎儿畸形。

  之所以发生两个完全不同的检测结果,是因为两者采集的样品的来自产业链的两端。农业【2】部抽检的样品是从池塘抽检的。而沪市食品安全检测中心的样品来自酒店和批发商。

  后来通报说是在运输和销售环节使用了药物。农业部的监管才开始覆盖销售环节。

  最终好像也处罚了鲁东省三家养殖企业,以及提供药物的企业和个人。但那也让一个数十亿产值的多宝鱼养殖产业萧瑟了数年,而且一直都没能真正恢复元气。

  呋喃类和孔雀石绿也是因为发生那样的事才被列入禁用兽药名录。

  中国的多宝鱼也是有出口的,而且现在使用那些药物的应该还不多。要不然早被人发现了。他觉得今天看到了,应当是运气不好。

  “你都不管,我就更不多管闲事了。不过那么说来,水产行业还真的是有些乱。怪不得听人说养鱼的人不吃鱼了。”

  唐浩泽摇头,说:“不仅是水产行业如此。也不仅是中国如此。现在我们主要吃的肉类,蔬菜类,都可能是有毒的。只是毒性强弱而已。”

  他说:“明知道,但你也是要吃。要不然就你自给自足。”

  王维笑着说:“确实没办法!别说是吃的东西,我们喝的水有漂白粉,呼吸的空气各种污染,都是有毒的。那又有什么办法?”

  说到这里,他突然灵光一闪,说:“你说,如果生产一款净水机,市场能不能接受?”

  唐浩泽想了一下,说:“应该可以吧。不过最近几年市场应该不会很大。”

  净水机的价格不可能低。

  “嗯,我回去再好好考量。”王维觉得这应当也是一个可以做的项目。不过现在还不急。“你再说说,还有什么海产品是需要注意的?”

  “捕捞的海产品基本都能放心吃。养殖的,对虾不要吃虾头。鱼类不要吃内脏。除非是真正的土猪,肝脏也别吃,肝脏是毒素积累含量最高的部位。”他想了想,又说。“大规模集约化养殖的陆生动物,有可能使用了激素。那些东西甚至是养殖户都不知道的。激素就放在饲料里面。我记得市场上就有一种猪饲料,好像是叫‘猪速壮’,是专门用于饲料添加的,那实际上就是含有大量激素的。主要销售对象是农村。所以,有时候农家猪也未必就是土猪肉。”

  王维听到这话,笑着说:“你说的那种饲料,我在高中上学时好像也买过。家里的猪怎么吃都长得不够快,家里就在猪糠里放一点那个东西。猪确实长得快一些,后来不放了,猪都不吃糠了。”

  他笑了笑,又说:“现在想起来,那好像也是没办法来着。那些年家里就盯着几头猪过年。现在吃肉都不放心了。”他说着将一块掌中宝吃进嘴里,说。“而且,如果不是那样,恐怕这掌中宝也未必能吃得到吧。”

  所谓掌中宝,其实是鸡爪中间那块脆脆的结蹄组织。一只鸡只有两粒。没有高密度养鸡,这东西还真没办吃到。而高密度养鸡,也容易得病。养殖的时候自然也是用了药的,而且可能还用得不少。

  “国家总会管的。”

  虽然为了保护产业,很多的食品安全事件都希望能盖住。但日后实行全民医疗保险,国家也不得不注重老百姓的健康。要不然国家这边补助,老百姓一边吃着有毒的食物,国家收多少税都不够用。

  “这么说,恒远那边以后也要注意?”

  “权哥不是自己弄一个饲料厂吗?应该不会有问题。”

  “那倒也是!”王维笑着说。“看来,我以后也要关注这方面的信息了。在老家里,吃什么都能放心,但这大城市里,反而有些东西不敢吃了。”

  日后他会有家庭,有孩子。现在了解一些关于食品安全方面的东西,那对日后也是有好处的。

  唐浩泽笑着说:“其实也不用矫枉过正。”

  他记得有一个表弟会娶了个医生。家里吃饭,说什么蒸的东西营养保存都更好,结果什么菜都是蒸的。零食都不让孩子吃。结果孩子养的瘦瘦小小的,不喜欢和别的孩子玩。还轻微贫血,让补铁。

  他家给孩子补铁的方式买菠菜烫了,剪碎给孩子吃。那孩子本来连饭都不吃,还吃青菜?殊不知,用铁锅炒的菜本来就含有人体可以吸收的铁。

  如果这不能吃那不能吃,人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不说这些了!维佳那边有什么需要,你也别跟我客气。我怎么说也是股东。该做的还是要做的。”

  “有需要我会找你的。”

  这顿饭吃了一半,唐浩泽就没有什么胃口了。

  他想到那孔雀石绿心里就有点堵。上辈子只是听说。现在却是真正遇到了,而且还要当做不知道。

  他确实可以做点什么。但做了,终究是要有麻烦的。上次大头娃娃事件,虽然后来也没有什么不妥。但可一不可二。而且爆出来了,那些酒店养殖户等等一条产业链肯定要找圈子网闹。

  大头娃娃事件中,他派出志愿者队伍,将市面上主要的奶粉都拿去检测。在对外通报时,也是明确区分合格奶粉和伪劣奶粉的。只要是检测过的奶粉,不管合格不合格都将检测报告公布了。

  合格的奶粉品牌并没有遭到打击。所以他敢做,而做了之后,官方也没有明确表示出对圈子网有微言。

  但多宝鱼这事他没办法控制好!

  放孔雀石绿的人毕竟是少数,一旦爆出来,对整个多宝鱼养殖产业的打击是毁灭性的。圈子网没必要做那个坏人。

  而且市场上多宝鱼都卖到三四十块钱一斤,有钱人和当官的才经常吃。那对普通老百姓的影响也不会太大。

  该怎么样就让它怎么样吧。

  

第三二零章 想将手伸进百姓家厨房

  

  两人喝了不少的啤酒。

  吃完饭后,唐浩泽让王维也别开车了,让保镖帮他开回去。之前是没办法,现在能不酒驾就不酒驾。

  先将王维送回家,唐浩泽才让保镖送自己回家。

  别墅中房子比较多,如非必要,四个保镖是轮班的。每班两天。值班的保镖就住在唐浩泽的别墅内。

  回到家后,唐浩泽心里还掂量着孔雀石绿的事。不过他不是想插手这件事,而是由此考虑食品安全问题。

  那是国家战略上的问题,实际上轮不到他去想。他想的是食品安全法实行后圈子网是不是可以做点什么。他想来想去,觉得那也不是圈子网一个企业能做到的。

  真正能实现食品安全的食品,成本比较高,售价当然也高。

  那至少也是白领收入以上的人才消费得起。

  以后居民平均收入会逐年提高,但消费水平提高的水平比收入水平更高。现在沪市正常五口人的家庭,一天伙食五十块钱足够了。再过几年一天一百都算是省的。

  最重要的是日后的各种消费会更大一些。大城市的居民一年到头,家庭中人平均的医疗支出少于两千,绝对是经常锻炼的,而且没有老人孩子。

  以后的两千块还真的不算多,几次感冒就没了。

  在那种情况下,两夫妻月薪加起来一万五,两口人养五口人,生活压力实际上也不小呢。

  能实现安全的食品,不是弄不出来,只是成本会比较高。比如绿色食品。

  之前唐浩泽没想过这些,因为那也不是他想的东西。但是现在他觉得那大概也会是一个商机,那不免多想了一些。

  刚喝了酒,他头还有些晕晕的。

  泡了一壶浓茶,他在书房里一边上网查阅这国外的绿色食品的信息。脑子里想的却是如果在国内弄绿色食品,又该怎样做?

  绿色食品他也不是没见过。比如十多年后出现的“土猪一号”品牌,价格要比普通猪肉贵一倍以上。别的猪,瘦肉卖十三四块钱一斤,它卖三十五块。

  他“认识”一个养猪的朋友。他那个朋友的猪是在山上散养的,两百多亩的林场就只养三十头猪。平日里偶尔喂一顿,有玉米就喂玉米,没有玉米就喂番薯。

  那猪吃不饱,就在山上到处刨食,养一整年才一百多斤。养出来后,不走市场,还没养大就有人预定了。整猪一斤能卖十五块钱。

  那猪不叫土猪,而是被叫做石猪。

  如果他那个朋友不是林场有收入,那样养猪,土地承包费就亏死他。

  但那猪肉是真的香。只是不可能大范围推广。

  那只是一个例子。但也说明真正完全安全的食品,单位产量的成本肯定要大得多。唐浩泽也没想着养猪,而是想到了恒远技术正在做的无土栽培技术。

  无土栽培是室内或者温鹏种植蔬菜。那样的蔬菜人工控制环节比较严格。农药应当是不需要用的。而且可以利用光照让蔬菜加速成长。最适光波的二十四小时连续照射,可以将能源成本降低到最低,而且让植物二十四小时都在生长。

  如果恒远掌握了无土栽培技术。完全可以在大中城市建一个种植基地。然后通过圈子网进行销售。

  还有恒远生物养殖的鸽子,也完全可以宰杀后配送上门。以后也可以养殖土鸡和鸭子等等。那些可以在远离城市的地方进行养殖,然后运到城市里宰杀然后在配送。

  那样做,两家企业能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

  或者索性再退出一个绿色食品专卖平台,配送由入驻企业自行处理,专卖平台只收取一点手续费。

  这种生产销售模式减少了几乎所有的中间环节,产品直接以市场价销售。又有专门的销售渠道,那应该对绿色食品生产的发展能起到促进作用。

  而这个消费链接老百姓。圈子网也会随着这个产业的发展得到发展和推广。

  只是这需要大量的生产者入驻。那已经不能说是一个计划,而是一个战略工程。也许需要耗时十几年才能真正完成。

  唐浩泽喝了一口茶,让自己脑袋清醒一些。

  他知道想要推广一个行业,几年时间恐怕都是短的。但是做成了,可以让圈子网和农业进行对接。农业人口很少,但是农业关系着所有人。圈子网可以通过销售与千家万户进行连接,也能黏着更多的用户。

  这个计划在恒远没有发展到一定程度,提前在圈子网说了没有任何意义。而且他这个想法的关键在于生产者。圈子网已经有成功推出专卖平台的经验。

  需要实施那样的计划时,圈子网可以水到渠成。

  这个计划,也不是恒远一家企业能做到的,但可以作为一个试点,甚至是一个标杆。

  唐浩泽想了一阵,拨通了莫宇的电话。他打算和对方谈谈绿色食品或者有机食品生产的想法。至于网路配送销售,他可以暂时隐下不提。

  电话打通了,唐浩泽听到嘈杂声。

  “我现在在酒吧。找我有事?”

  唐浩泽知道莫宇的生活比自己多姿多彩,所以对方在酒吧,他也不奇怪:“有个计划想和你谈谈,什么时候有空,你到我办公室找我?”

  莫宇笑着说:“好!我明天九点去找你。”

  唐浩泽挂断电话,又给邓小权打了电话,询问了一下恒远的无土栽培实验进展。

  邓小权笑着说活:“现在进度还算不错。同时研究的有十二种蔬菜。不过每一种农作物的最佳营养液配方都是不同的,还需要优化。而且单位面积的产量也有待提高。而且在管理和生产方面也需要继续降低成本,否则无法盈利。”

  唐浩泽知道无土栽培可以用温棚,也可以用工厂。

  但不管是哪一种模式,投入都比土地直接种植要高得多。投入高,单位产量的成本就大。想要达到平衡只有两个办法,一个是节约成本,一个是增加单位产量。

  那些他不打算管。他问:“如果达到产业化要求,你在这个方面有什么深入的想法吗?”

  “我现在能想到的,只是加大投资进行反季节生产。”

首节上一节195/42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