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不重来 第247节

  他看着对方说:“这次还得麻烦你帮我介绍几个人。”

  “你要见谁?”

  “我想和国科大超级计算机研究团队合作。希望他们能帮圈子网研发一个超级电脑。研发经费可以由圈子网全部承担。”

  宁翔鹄一时没有说话。他长长喷出一口烟雾,将抽了一半的烟掐灭了才说:“这恐怕有点难度。他们只承担国家项目。”

  “研发出来的超级电脑可以制作两台。一台给圈子网,所有投资由圈子网承担,另外一台,圈子网承担一半的成本,由国家持有。”

  “这么大手笔?”

  难怪宁翔鹄吃惊。中国确实可以制造超级电脑了。但是芯片都是IBM提供的,成本相当高。

  一台最高级的超级电脑研制成本至少要五六亿美元。

  而唐浩泽既然是要找人研制,那肯定是要求比现在已有的超级电脑计算能力更强的。一台就算是五亿美元的成本,另外一台承担一半的费用,加起来也要七亿五千万美元。那可是六十亿人民币了。

  唐浩泽笑着摇头说:“我不怕花钱,就怕有钱花不出去!”

  他舍得一掷千金,但宁翔鹄有点为难。

  世界上所有的超级计算机其实都是属于各国政府的。属于私人或者企业私有的超级电脑,最多只能算得上是巨型电脑。而中国的超级电脑,都被安排在国家计算中心。

  现在唐浩泽要求为一个企业生产一台,说的严重一点,那是异想天开。但是唐浩泽开出的条件,宁翔鹄又觉得可以试一下。

  他说:“我帮你打听一下,不过我不敢担保一定能成。”

  “得之我幸!”唐浩泽笑着说。“如果弄不到超级计算机,那我只好买几台巨型计算机。”

  宁翔鹄也听明白了他的暗示。这话是说,为国家的超级电脑承担一半的费用,是圈子网能提供的最好的条件了。

  “既然这样,你等我消息。最快也要今天才能回复,甚至有可能要一两个月。”

  唐浩泽点头说:“我知道那急不来。反正圈子网也并不是真的急着用。”

  “你来就是为了这件事?”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肯定还有后续工程吧。我想来看看圈子网有没有机会参与。”

  宁翔鹄这时真的惊了:“你从哪里听来的消息?”这可是国家机密。他一个京城的公子哥都没听到消息呢。

  唐浩泽笑着说:“北斗一号既然已经成功了,我们国家的雄心肯定不尽于此。而且北斗一号已经一年多没有什么新的消息了。那肯定是在布局第二期工程。”

  宁翔鹄有伸手去拿烟,说:“那样的国家战略工程,一般的企业很难有参与的机会。”

  “我知道。所以我里只是想碰一下运气。”

  宁翔鹄迟疑了一下,说:“你是想得到卫星系统的数据?”

  唐浩泽点头,说:“对。如果参与了项目,自然更容易得到授权。”

  卫星导航系统在民用领域重要就是汽车导航,按应该很很容易得到授权。但他希望能得到更多。

  他笑着说:“圈子网的软件开发方面能力还是不错的。而且圈子网旗下子公司研发的五轴联动加工中心技术已经成熟,有能力为卫星制作和火箭的制造研发合适的机床。我们圈子网集团是有实力为这个核心工程提供一定帮助的。那应当符合国家合作企业的标准。”

  在圈子网集团的能力和财力方面,宁翔鹄倒是不怀疑。

  他想了一下说:“我先打听一下。但你也别抱什么希望。既然国家还没有公布。未必能打听得到。”

  那样的国之重器关系重大。如果只是打听消息,对他来说并不是难事。

  不过,为唐浩泽跑关系,这个事他也不敢做。

  唐浩泽点了点头:“谢谢!”这个导航系统计划的参与资格,不仅仅是钱的问题。更需要天时人和。他也就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

  即便是超级电脑,也是是看个缘分。如果没有缘分,他也得死了那条心。那他也在京城下订单购买几个巨型电脑。

  宁翔鹄问:“你下午有什么安排?如果没有,我带你在京城转转。”

  唐浩泽说:“我下午约了北航的副校长。”

  “为了北斗?”

  唐浩泽摇头说:“不是,我有个想法,想看能不能和北航合作。”

  宁翔鹄招待唐浩泽吃了午饭,然后将他的大奔留给唐浩泽用,然后就走了。

  唐浩泽睡了一个午觉,两点左右就了驱车去北航。

  在去之前他先给白秘书打了一个电话,被告知她没有查到以生产无人飞机为主要业务的大疆公司的信息。

  也就说大疆公司可能还成立。

  说实在的,唐浩泽知道未来会出现一个微型无人机技术非常强的大疆公司,但这个公司的全称是什么他都不记得。更不要说它是什么时候成立的。

  他只记得中国的无人机似乎是在一三年一四年左右才突然火爆起来的。网络上有不少这方面的信息。

  他有去北航的计划。既然大疆还没出现,那他去北航的目的就又多了一个。

  两点半左右,他来到北航的行政楼。找到约好了见面的副校长的办公室。

  “严校长你好!我是唐浩泽。”

  “唐先生,欢迎。”严校长看着五十多岁左右,头发花白,带着一副黑框眼镜,看着不像是行政人员,更像是一个学者。他办公室里还有一个四十来岁的男人。“唐先生,我来介绍。这位是闵教授,闵教授是我校无人飞机研究方面的专家,也是国内无人飞机研究领域的佼佼者。”

  严校长给两人介绍后,又请唐浩泽坐下寒暄几句,这才说:“唐先生,你昨天在电话里说,希望与我校合作设立一个无人飞机研究室。这方面的技术我不太懂,所以就请了闵教授来。你有什么问题或者想法都可以提出来,闵教授会给你的解答。”

  唐浩泽确实就是想着和北航合作研究无人飞机。不过一开始他想合作研发的,是大型的无人机。

  “严校长,闵教授。我知道北航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架无人飞机,北航作为我国航空学术最强的院校之一,在计算机领域也有很强的实力。我想如今在无人机这方面的技术肯定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

  严校长笑着说:“唐先生对我们北航很了解。北航确实在1958年下半年就研制成功了‘京城五号’无人飞机。那创造了中国无人飞机领域的第一次。”他说到这里就停下了,然后看着闵教授。

  闵教授也知机,接口说:“那是以安-2飞机为原型研制的。‘京城五号’那是我们北航的骄傲。在那之后,我们北航在无人机研究领域也一直处于国内前列。另外,我们在无人化控制方面也一直没有停止进步。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们成功研制成功了遥控无人驾驶汽车,累计申请国家专利三百一十六项。”

  唐浩泽既然来了,自然是有过调查的。他说:“安-2飞机,应当和我国的运-5飞机是产不多的?”

  “唐先生说得没错。运-5飞机就是仿安-2研制的多功能运输机。”

  唐浩泽笑着说:“既然是这样,运-5飞机应当也可以实现无人驾驶?”

  闵教授听这话,看了一眼严校长才说:“运-5飞机已经生产四十多年,可靠性非常好。而且它是双翼飞机、速度不高,比较容易操控。确实很适合作为无人机的模板飞机。”

  

第四零二章 一杯入伙茶

  

  运-5飞机是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的产物,在性能方面肯定是已经很落后的。但唐浩泽需要的不是技术的先进性,而是适用性。

  运-5的航速低,控制性能良好,很适合改造成无人控制飞机。另外,技术落后也意味着维护简易、经济性好。而且它是多用途飞机。这对于唐浩泽来说非常重要。

  听了闵教授的话,他笑着说:“希望能采用这款飞机用作无人农业飞机。不知道这款飞机现在还没有没有在生产?”

  “石飞还在少量生产。”严校长对航空业的情况还是比较了解的。“虽然产量不高,但还有一条生产线在运行。而且经过多次改进后,运-5的性能已经非常可靠。我国现在还有数百架各种衍生型号的飞机在服役。”

  闵教授也说:“如果是用于农业飞机,这确实是我国最好的一种机型。它的超低空性性能非常好。”

  唐浩泽点了点头,也下定了决心,说:“如果北航愿意合作,我个人愿意出资两亿元专门用于研制这款无人飞机。不过我在技术上要求也比较高,要求飞机能自我识别离地高度,能接受卫星导航信号,另外可以预设飞行航线,实行真正的无人化。”

  闵教授听说他愿意投入两亿元,脸上露出了惊喜,但是听到他后面要求,惊喜就慢慢沉了下去。

  现在的无人飞机实际上都是遥控飞机,只不过是民用的无人飞机是较近距离的遥控,军事方面的是远程遥控。而智能化的无人机,现在还是一个概念。

  “唐先生,你的要求并不是没有办法实现,但那也不容易实现。”

  唐浩泽知道那样的技术确实很复杂。就和巡航导弹一样。而国内也许已经有了那样的技术,但明显还没有民用版的。

  他笑着说:“运-5飞机空间比较大,完全可以搭载高性能计算机,让飞机具备不错的自控和航线自我调整的计算能力。如今我们中国已经有了北斗系统,未来这个系统的导航能力更强大。导航能力更强的飞机完全可以通过预设航线的长距离飞行。”

  “但是那涉及到卫星地图数据。另外,应对空管方面也比较麻烦。”

  唐浩泽知道那些都是必须解决的问题。不过,他也相信有办法解决:“我研发这种飞机的目的,是针对农业、林业的病虫害防治。我还希望能让它具有航拍能力。具备水面起降能力,并且具备一定的森林灭火能力。我相信有关部门也乐于有人做哪些东西。地图数据,我会和有关部门协商。”

  他顿了一下,又说:“另外,飞机的自控程序,我希望你们能和圈子网集团进行合作。他们的人工智能开发能力在国内还是不错的。”

  闵教授已经倾向于答应,不过他还是看严校长点头了才说:“唐先生,我建议联合我校、石飞和圈子网集团为主共同承担这个项目。”

  唐浩泽点头说:“石飞加入确实很必要。如果这个项目的成果能让我满意。我至少会采购一百架各型飞机。北航与石飞应当的联系应当比较密切。如果他们有意加入这个计划,你们请他们来京城一趟。我可以提前采购二十架现有的运-5机型。”

  唐浩泽抛出的订单,严校长和闵教授都比较惊喜。严校长说:“我等会就跟石飞联系,通知他们这个好消息。”

  “除了运-5无人机项目之外,我还有一个旋翼微型电动无人机的项目希望也能和你们合作。”

  他说着的微型电动无人机实际上就是未来的那种被广泛应用于的无人机。在环境方面的大数据收集方面有很大的作用,而且用途非常广泛。

  而应用性更强的微型无人飞机,应当是旋翼类的。

  严校长和闵教授对唐浩泽提出来的两个项目都表现出愿意合作的想法。不过他们一个是副校长,一个只是教授,没权利拍板。

  唐浩泽还要等待他们学校领导讨论过后才能确定这两个项目有合作的可能。

  不过唐浩泽也并不是一定要和北航合作,中国航空学校除北航之外还有一个南航呢。

  唐浩泽离开北航之后回到中国大饭店的套间内。他刚回到酒店,就取出笔记本电脑再一次查看和修改一份文件。这是他昨天写到凌晨才写成的初稿。他打算趁现在还有时间就再修改一次,然后明天将它送出去。

  宁翔鹄倒是准时,刚好六点钟就打了电话来:“二十分钟后我带你去吃饭。”

  唐哈总额没想到宁翔鹄带他来中国会。中国会这个地方的信息,他只是“上辈子”只在网络上见过。据说是京城顶级的四大会所之一。

  这是一个老四合院,属于文物保护单位。

  他了解到这个会所的东西,是它被清理之后才从网络上看到的。不过那大概还得往后推十年左右。

  国家出台了很多文件,限制官员大吃大喝。中国也因此少很多官员聚集。后来又出了文件限制会所经营。

  在文件中,中国会属于侵占群众公共利益和助长不正之风的地方,于是被清理出去了。另外几家顶级会所,也是同样命运。

  不过此时的中国会还是的中国政要、公子哥们,还有明星们的聚集地。

  唐浩泽不是这里的会员,不过宁翔鹄是。宁翔鹄出示了预约证明,进门后服务人员一路领着走到向前走。

  一路上的包间里面透出橙色的光,看着应当是灯笼发出来的。

  因为那光鲜就如走廊的红灯笼发出的光色一样。这灯光照在周围的木质,让木质显出一种高贵而高贵的气韵。

  服务员的脚步比较快,宁翔鹄似乎也没有打算在外面欣赏的意思,一路上一言不发。就好像是真的走在古代的王府一般。

  他们一直走到一个包间门外。

  服务员敲了敲门,等了一会才推开门,然后让开了身子做出请进的手势。

  刚才门一打开,唐浩泽听到传出来的说话声。原来这看着很薄的木门,隔音效果竟然是很好。

  里面三男一女正玩扑克,正对着们的圆脸的青年看到他们进来笑着说:“我说宁少,你可算是来了!这位是……唐董?”

  唐浩泽颔首:“幸会!我是唐浩泽。”

  宁翔鹄笑着说:“玩得差不多了吧?点菜了没?”

  “菜已经点了。我们还差两级。一局搞定!”圆脸青年笑着说。

  原来他们是在玩升级。

  “那你们慢慢玩!”宁翔鹄对看过来的四人说。“这是圈子网集团的唐董。今晚就是为他洗尘。”

  他说着又指着圆脸青年说:“他是吴宝祥,他自己开了一家地产公司倒腾房子。他左边的是赵阳,搞了个贸易公司,在北美和澳洲都很有路子。右边的是鲁乾,开了几家BAR,各国风格的都有。他对家是丁静,是我们几个哥们的妹妹,正在创建自己的珠宝品牌。”

  那个叫赵阳的将手里的牌一丢,说:“唐董,翔鹄和你合作后,腰包鼓了好几圈。以后有机会还请多多关照!”

  “你丢了牌算是什么意思,输不起啊?”丁静瞪眼说。

  赵阳笑嘻嘻地说:“这局算我们输了!”

首节上一节247/42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