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不重来 第279节

  这个计划他只是临时起意,不过他越想越觉得可为。

  只是他自己也没有完全厘清其中的关键,所以也没打算马上就找王维和邓小权说。打算考虑清楚了再找个时间和两人详细谈谈。

  

第四五一章 我要争当拥军模范

  

  因为春节之后就要搬去产业园圈子大厦,圈子网已经在元旦过后就开始渐渐搬迁了。到了临近春节。唐浩泽和行政部和主要的高层会第一批搬迁了过来。其它部门也会陆续搬迁。全部的搬迁工作,应当要等到来年的二月底才能完成。

  这天唐浩泽他们将要第一次到圈子大厦上班。剪彩仪式肯定是要有的。为此,圈子网集团邀请了市里的主要领导和国内外的记者。

  在领导剪短的贺词之后,唐浩泽发表了剪短的谢辞。然后他一个小年轻站在中间,用剪刀轻轻静将红布剪短,掌声代替了鞭炮声。

  圈子大厦正式启用了。

  市领导大多是的忙人,剪彩后在圈子大厦参观了一下,然后就先后离开了。不过有一位穿着军装的人领导却留了下来。唐浩泽邀请这位肩膀上扛着两颗金星的部队领导来到自己的办公室:“耿将军请坐!”

  卢梦已经有了自己的办公室,并不在这里办公,而给客人奉茶的工作也重新落到了白秘书手里。他们才在沙发里坐下,白秘书就送了茶进来。

  唐浩泽示意她出去,等耿将军喝了两口茶放下茶杯了才问:“不知道耿江军来圈子网是有何指教?”

  耿中将来到圈子网集团当然不是不速之客——来之前打过电话——但也算是不请自来。但这位来自军区的政委主动前来参加圈子大厦剪彩,唐浩泽隐约猜到对方的目的。

  刚才在接待时已经客套过了,现在唐浩泽可以开门见山。

  耿中将笑着说:“我是受上级委托,前来与唐先生探讨一下社会对转业军人安置工作的帮助的问题。不知道唐先生对国家安置专业军人方面的工作有什么建议和意见?”

  唐浩泽一听,果然不出所料。

  他笑着说:“别人是怎么想的,我不知道,也没办法去扭转。不过我个人认为,军人在服役期间,承担了国家安全重任。是他们的自我牺牲精神捍卫了国家安全。我了解过一些情况,发现任何国家对退役军人的安置工作都存在不少的困难。而中国最近十多年来,为了加快民生建设,不得不牺牲了军人的利益。我个人认为,退役军人应当得到更好的安置。那是我们普通老百姓欠他们的。”

  他顿了一下,脸上的笑容已经完全收了起来,说:“我在这方面见识浅薄,不敢说有什么建议或者意见,只是想着自己有那样的经济能力,也应当相应国家的政策号召。帮助转业人员更好地重返社会、重新就业。有一个更好的自立更新和勤劳致富的机会。”

  耿中将点头说:“唐先生说的没错,大部分的转业军人常年留在军营,特别是一些在艰苦地区执勤的军人,他们在部队难免会与社会脱节。如何让转业人员重返社会,是安置工作中的一个难点,更是我们转业安置工作的重点。”

  其实更加关键的是,在部队军人手里拿着的枪,而回到社会他们需要重新拿起工具,而他们之前从来没拿过。

  很多军人在转业时痛哭不舍,未必就完全是因为舍不得战友和部队。未必没有即将面临的陌生刺激得情感脆弱的因素。

  耿中将又笑着说:“我们听说唐先生计划为我们的转业军人提供专业的工作技能培训,不知道唐先生在这方面有什么具体想法?”

  唐浩泽想了一下,说:“耿将军。我确实有那样的想法。如果政府和部队都不反对,我会出资金委托转业的技能培训机构组织对部分的转业军人进行农业方面的技术技能培训。”

  “这样的事,我们当然不会反对。不过只是农业培训?”

  “工人技能肯定也会有,不过现在还没办法保证。我更希望是他们培训结束后不需要能直接工作。”

  “那在工人技能培训方面,唐先生有什么想法?”

  “首先,现在的工厂主要是流水线作业,那不是最好的路子。而工厂需要的技术工种,不是短时间培训可以培养出来的。所以如果要进行工人技能培训,我们肯定要先与用工企业合作,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

  “那农业方面的技能,不知道唐先生有什么安排?”

  “农业技能培训,肯定是要按照地域进行安排,因地制宜。比如有些地方适合种茶种水果,那就培训种茶种水果的技术。如果合适种植蘑菇,就培训种植蘑菇。如果适合养殖,那就重点培训养殖技术。”

  唐浩泽顿了一下又继续说:“如果是有愿意专注于农业的人,我们可以为他们创业提供一些资金、技术和销售方面的支持合作。帮助他们致富家乡,带领家乡走上富裕的道路。”

  其实,他有那样的计划,最主要的原因是每年转业的大部分军人文化水平都不算高。很多人入伍是报了初中文化,但实际上有可能是小学都没上完的,特别农村兵。

  那样的离开部队后,真的不好安排。

  虽然唐浩泽说得很笼统,但耿中将已经的听出唐浩泽不是随便说说。他又问:“我代表部队感谢唐先生为我们的转业军人费心。不知道唐先生做那样的培训,需要我们如何配合。”

  唐浩泽听他说“配合”,这是故意要将部队放在协助的地位。这不是为了捧唐浩泽,而是想要唐浩泽承担起主要责任。不过唐浩泽既然提出这个计划,那自然是愿意承担这个责任的。

  他笑着说:“这个项目确实非常需要部队和政府的支持。比如,为了将大部分的资金用于培训,我希望部队能为接受培训的学院提供的住宿和授课条件。师资、课本和伙食费用我都可以承担。我们甚至可以按照全国最低生活保障给予学员补贴。”

  “专门的培训条件?”耿中将眼里闪过一丝迟疑。既然是按照地域进行培训的,而且全国一次性转业的人员那么多。那就各个地级市都要弄一个专门的培训场地。而且还要有宿舍。那需要大量的经费,他没有权利打答应这个条件。“唐先生,你这个计划对国家转业安置工作有很大的帮助,我会将你的意见反映给上级。”

  他的眼神变化唐浩泽也注意到了,就笑着说:“我知道如果只是课室很容易,但是宿舍难度会比较大。这个计划,我是有计划长期做下去的。所以我愿意拿出部分资金需要的地方建设一个专门的培训中心,这个培训中心可以用于新兵训练,可以用于消防、武警训练。也不至于每次转业军人培训结束后闲置。”

  耿中将听说还能用于新兵训练,那么建好的训练营肯定也是归部队管理。他动容问:“不知道唐先生计划拿出多少资金启动这个项目?”

  “三亿,我希望能有一百个以上那样的训练营。”

  “我代表部队向唐先生对我们工作的支持表示由衷的感谢。”耿中将站起来想唐浩泽敬了一个军礼。“我现在就返回驻地,如实向上级反映唐先生的意见。”

  唐浩泽连忙站起来,伸出手和对方握手说:“耿将军言重了。我这只是在做我应当做的。那是我应尽的社会责任。”

  他和耿中将一边握手一边说:“我期待这个项目能在明年就能启动。今年的话,安排起来比较麻烦,培训班可能没办法组织起来。”

  “我明白。上级有什么指示,我会马上联系唐先生。再次感谢唐先生的无私贡献。”

  唐浩泽笑着说:“耿将军严重了。如果学员在培训后从事农业创业,那些学员就可能是我的合作者。那是一个双赢。”

  “哈哈,不管怎么说。感谢你能支持我们的转业安置工作!”

  唐浩泽将这位将军亲自送到楼下,并送上了车。

  如果做那样的项目,他确实要出不少钱。但是那对他来说,也不是白白送钱出去的。而且他也没打算一直自己出钱。

  如今恒远公司的发展遇到了瓶颈。而且恒远这样的公司更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但是国家凭什么倾斜于你?

  想得到就必须要先付出。

  这个项目在前几年唐浩泽可以先出钱,等恒远和那些学员的合作有所收获之后,再由恒远出。等日后的国家军事经费提高后,国家自然也会将这个培训接手。而且现在的几亿元和日后的几亿元是没法比的。

  而恒运公司可以凭借这个项目迅速扩张到全国。而且能得到国家和军方的支持和政策支持。这何乐而不为。

  当然,最重要的是他也需要得到国家的信任。他需要的信任,不可能平白无故得到。他首先要有突出的贡献,才能让国家对他这个人产生信任感。

  当国家对他有了信任,其它比较敏感的事业国家才有可能放手让他去做。

  之前他充当行业领头人,算是展露自己的能力。现在他要做拥军代表,增加国家对他的好感。

  这应当也算是一种城府吧。

  

第四五二章 硬塞来的人情

  

  虽说人长大后过年就没有什么年味。但春节依然是中国一个传统,这个传统不仅仅是节日,还是一种社交传统。时近春节,应酬也会多起来。

  莫宇是沪市一个有名的公子哥,本就有一个由公子哥组成的圈子。莫宇这两年混的风生水起,如今已经是沪市主要的公子哥圈子中的核心人物。

  他这天约了一群人在冰蓝天空的包间内玩乐。包间内可谓是莺歌燕舞,与他招待唐浩泽时是完全两种不同的情况。

  悦耳的爵士音乐、昏暗的灯光,还有酒精和美色的刺激,让整个包间充溢靡靡气氛。

  莫宇将身边的女人赶走,对身边的一个朋友说:“上次和你说的事,你考虑得怎么样?”

  他那朋友说:“我和你可不一样。拿不出那么多钱?”

  “自己口袋没有,银行还没有?而且有多少出多少,难道我还会嫌弃?”莫宇嗤笑说。“不过你自己考虑。要是以后做起来了,你也别眼红。”

  他朋友失笑说:“看来你真的很看好他啊!”

  莫宇拿起酒杯和碰了一下,嘴巴里品尝过陈酿白兰地的香味,才说:“别怪我没提醒你。对他,你趁早收起那点小心思。听说今天市【2】委例行会议上,戴将军替他说话了。”

  “哦?他和戴将军有关系?”他朋友脸上似笑非笑。“我也得到了消息,这是要在我心口挖一刀了。”

  “他是和军方有关系!”莫宇笑着说。“你知道他之前组建的搜救队?都是从军队里直接要转业人员。这支搜救队在海外的人道救援行动,让国家和军方都脸上有光。今年还要一千个人。”

  他压低声音说:“听说,他打算拿出几亿帮助部队安置转业人员。每年受益的转业人员至少有五万。不然你以为通常只举手不说话的戴将军为什么会主动帮他。”

  他朋友面上没有了笑容,喝了一口酒,说:“那么说,他现在身上倒是有一道金刚罩了。”

  “你也别小气!他申请公交公司那么久,如果不是你非要想拿捏他,也不会有今天这个局面。而且军方开口了,你也没必要为那点小利得罪人。”

  他朋友呵呵笑着说:“这倒也是。”

  他们口中说的那个人,明显就是唐浩泽。莫宇的朋友手上控制着沪市两家公交车公司,还有一家出租车公司。唐浩泽再有钱,但互联网和公交系统是两个不同的领域,唐浩泽有钱也也没办法插足他不熟的领域。

  有钱不是万能的,这话在中国体现的更加明显。

  “这次我也算得罪他了。你们的合作,他会同意我入伙?”

  莫宇沉吟了一下说:“虽然他没说过,不过我觉得他知道是因为你的关系。要不然,他申请公交车运营权的事也不会没有和我说过半句。等过年后他回来沪市,我约个时间,你们见个面谈谈。”

  “说起来,他在沪市也好好些年了,圈子网上市都一年多了,现在也已经是明面上的中国最大的私营企业。他可真是低调。”

  “他和我们这些人都不一样,不喜欢应酬,也不喜欢玩。不过人很不错。和他做朋友,比做敌人要强得多。”

  莫宇看着包间小舞厅内跳着贴面舞手脚暧昧的男女,笑着说:“其实我很佩服宁翔鹄的。拿得起放得下。二话不说就上门道歉,还在京城将他拉进自己的圈子。现在他们的合作我看着都眼红。”

  “哈哈,你当初入股圈子网的事,现在所有人都眼红呢。”他朋友笑完叹了一口气,说。“可惜,现在圈子网根本不需要融资了。要不然我这砸锅卖铁也要凑上去。”

  莫宇似笑非笑地说:“他这人硬气得很,现在圈子网集团腰杆也硬,国家也不得不看顾几分。他为人也很精明,知情识趣讨好国家。所以圈子网你就别想了。”

  他这朋友之前知道唐浩泽想要改善产业园公共交通条件,硬是顶着不让唐浩泽得手。无非是想以此和唐浩泽谈条件,就算是不能插足圈子网也要在产业园分一杯羹。但圈子网集团现在可不是窝在中国出不去,任由国内的人可以任意拿捏的企业。

  唐浩泽背后虽然没有什么势力。但圈子网集团走出中国在海外站稳了脚跟之后,他就再不是任由拿捏得了的人。

  既然是拿捏不了,最好的选择就是合作。

  他朋友沉吟良久,突然说:“那个碳纤维项目,你觉得很有前景?”

  “这个项目也许赚不了多少钱。但碳纤维这种产品属于国家战略物资。”

  “呵呵,这到也是!”钱虽然是好东西,但是人不能只盯着钱。“这么说,这个项目还是很有前景的。”

  莫宇面上挂着淡淡的微笑说:“怎么说呢?我总觉得他的计划不仅仅是碳纤维。你看他做的那些事,旁人看来杂乱无章。但等他做好之后,你会发现他下的其实是一盘棋。这个碳纤维项目,我现在看不出和他之前所有的布局有什么直接的关联。不过我觉得他这是在布局另外一个大产业。”

  “什么大产业?”

  “他提到过风电。虽然否认了想进军风电市场。但他和他朋友投资的维佳电机,在两年之前还只是做手机零件的小工厂,而现在,已经在生产五轴联动机床了。谁知道明年他们这家工厂会不会突然宣布生产风电机组?”

  莫宇的朋友再次沉吟了良久,点头说:“那算我一份,我可以出三亿。”

  唐浩泽不知道的莫宇正在和别人说自己。他今天接到元康的消息,说可以去办理公交车公司的手续。

  那是一个好消息。

  此时他已经准备回家过年了,为这件事不得不在沪市多停留两天,打算在春节之前将这件事办妥了。公司注册好之后,他还要订购汽车。

  唐浩泽与卢梦就正在挑选合适的公家车型。

  卢梦一边查找资料一边说:“按照政府方面的意见是,我们的只能运营十二条公交车线路,那大概要一百多辆车子。但是圈子产业园其实只需要以全市主要的公交车枢纽站对接就可以。”

  唐浩泽点头说:“我也是这个意思。完全可以将线路设置成环形线路。以产业园为终点站,以枢纽站中间站。辐射周边十公里十五公里以内。而且最好要避开地铁线路。”

  虽然那样做会让来产业园工作的人需要转车,但公交车通常都没办法直达的。日后地铁开通后,距离远的肯定会选择乘坐地铁,所以唐浩泽没打算让自己的公交车全市跑。

  “以沪市的交通情况来看,公交车平均运行时速能有三十公里就算不错了。”

  唐浩泽却觉得三十公里时速是现在。再过几年,堵车会成为沪市一景。

  “先将公交车上路,如果交通情况实在不好,那就的申请开通快速公交车通道。”

  卢梦点头说:“如果是有专用的公交车通道,那确实会好得多。听说京城已经在筹备几条那样的快速公交通道了。就是不知道沪市有什么规划。”

  “那些都是政府需要考虑的。”他说着指着一款公交车图片说。“这款怎么样?”

  “青年尼奥普兰?长车啊?”卢梦扭头看着唐浩泽。“可是沪市从没有过这样的车型啊。”

  唐浩泽笑着说:“谁说没有过?之前沪市的电车比这还长。”

  他收起笑容继续说:“而且产业园未来的人流量可能很大。特别是上下班的高峰期。如果用普通的车子根本装不下。”

  “这种底盘绞合车虽然容量更大。但是价格也贵啊。一辆能买两辆以上普通公交车。那倒不如多买一倍的车让班次时间间隔缩短一半。”

首节上一节279/42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