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不重来 第338节

  学识渊博、人生阅历丰富这两点,他一个本科毕业的小青年是绝对不敢在外面那么自夸的。

  社会责任感强这一条,他之前的行为确实会给外人那样的印象。

  他既不是专家、学者,更不是领导干部。他之前连领特殊津贴的资格都没有!

  他实在想不通为什么会让他做这么参事。

  不过他深入了解后才知道。

  参事有顾问性质,但更重要是要敢说实话。无需领导提要求,也可以“上书”。

  那有点像古代的御史。

  只不过参事的职责不是风闻奏事,也不是是要参那些当官的。只是要提民生或者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战略。

  可是他觉得自己的思维还没达到战略层面。

  他想来想去都不明白自己是怎么会被选为参事的。

  但不管他是都能想明白,参事的帽子他是戴定了。这是他去见过首长,并且经过一番深谈后,赵主任送他出中南【2】海时暗示的:“唐先生,接下来的三四天,如果你日程有重大安排的,请和我联系。在正式聘任时,还需要请你来到京城。保持联络,我们安排工作更方便。”

  赵主任的话已经说的很明白了。他的参事帽子很可能在可能在三四天内就能扣到他头上。

  于是他也就没有马上离开京城。等了三天,果然再次去了一趟,然后在摄像机面前从温伯伯手中接过参事聘书。

  当天晚上,他在京城的几个朋友为他庆贺。

  宁翔鹄和他碰杯说:“你总算是真正熬出头了。”

  他这话也许别人摸不着头脑。唐浩泽早就是世界首富了,怎么还没熬出头?

  但是唐浩泽却明白他的意思。

  在中国有钱人了不起,但中国最重要的,是政治。一个人再有经济地位,如果没有一定的政治低地位,就都算不上是人上人。

  之前全国首富被丢进监狱的,不是个例!

  唐浩泽现在最大的软肋是什么?就是没有相应的政治地位。

  而在中国,政治地位无疑很重要

  举个例子,中国最有钱的那一小撮商人,都是两会代表。特别是全国人代。有了这个代表资格,可以在中国最高权力机构会场上说任何话。你可以利用宪法将他的代表资格去掉,但任何单位和个人用法律来评判那些话,都是违宪行为。

  另外,全国人代有一个特权,那就是即便已经被证明是犯法了也不能马上逮捕,而是要等有关机构同意之后才能捉人。

  那是在确定犯法的前提下。如果是有人要污蔑,首先要经过最高权力机构常务会同意之后才逮捕。只有是现行犯才能拘留,但也要报有关部门审批。

  不说那是保命符,但陷害一个全国人代的的代价远远比陷害一个非全国人代的人的成本要高得多。

  而现在唐浩泽拿到的这个参事,虽然没有那样的特权。但也是国家认可“德、才、望”兼备的高级人才。

  要整他也会难很多。

  丁静可能多喝了两杯,拿着一个酒瓶当做话筒,做记者采访状:“唐先生,你以不满三十的年龄就担任国务参事,请问你有什么感想?”

  唐浩泽也喝了不少,失去了往日的稳重。他整了整衣装,坐正了说:“我什么都不敢想。今天在参事院见到几位参事,感觉回到学生时代。见到的都是德高望重的老师,而我是一个提交了一份粗制滥造的论文的战战兢兢的等待答辩的学生。”

  丁静哈哈笑着拍他的肩膀说:“你还别说,我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脑子蹦出来的第一个念头就是,你怎么和那些老先生们交流。”

  唐浩泽也是失笑,说:“我还真是有重新当学生的感觉。也幸好以后不用多见面。那感觉到真的不太好。”

  宁翔鹄拍了拍了肩膀说:“这等好事别人求都求不来呢。而且参事这个职务是顾问性质的。你以后有什么能事关国家大计的事,可以直接进言。你有了这个资格,以后要和你交往的人多着呢。”

  唐浩泽也知道自己这个资格来匪夷所思。因为国务参事这这个职位从来没有给过任何一个商人,更不要说是在行业处于领先地位的民营企业老板。

  他想不通,却也有一个猜测:“我觉得国家想要推进互联网的发展。听说之前的3g就是参事们首先提出来的。”

  “可能是那样。但他们背后未必不是有人推动的。”宁翔鹄笑着说。“那就是参事的作用具体例子。”

  唐浩泽笑着摇头说:“以后恐怕没人愿意找我进言吧。”

  宁翔鹄笑着低声说:“谁让你那么有钱?你一篇策论要什么价位?恐怕没人给得起吧。”

  “掮客不好当!”

  唐浩泽知道他在暗示什么:用钱买不了,就只能是利益驱动。唐浩泽好几门生意,只要是做生意的,就有所求。

  他有钱得很,根本没人可以用钱让他出面进言。但是有人可能会用利用他对生意的苛求驱动提出对自己生意有利的建议。

  不管他的建议是否被采纳。那他的参事帽子大概也差不多要被摘掉了。

  不过不提一些好的建议,他这个参事也没有存在的价值了。

  “你知道就好。”宁翔鹄含笑提醒他说。“不过也不是说不能提和你生意有关的建议。只要是有利国家经济发展的建议就没问题。”

  认真地说,宁翔鹄其实一点都不羡慕唐浩泽被聘为国务参事。唐浩泽太年轻。在商业上的成就再大,也难以服众。当上参事,只会将他摆在火上烤。

  除非他能在短时间内真的提交非常有见地的建议。不然他身上的压力会非常大。另外,在很多事情上都会有掣肘。特别是他的生意。

  唐浩泽也能想明白这些,但是他还真的有不少关于互联网方面的东西想说出来。那些东西可以说是他从上辈子打来的“遗产”。

  现在说出来,对他来说利大于弊。一则是圈子网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互联网公司,远远领先同行。另外,他已经在一些领域提前做了的准备。

  如果国家提前实施前世的一些策略,圈子网是非常有利的。他唯一需要考虑的是,怎么让人相信他提的建议是出于公心。

  这事不容易做到。

  

第五四九章 未雨绸缪或三心两意

  

  宁翔鹄为唐浩泽弄的庆祝闹得很晚才散。

  第二天,唐浩泽在酒店醒来还有点熏熏然。这是宿醉的后遗症。洗漱后,他脑袋清醒了不少。

  宁翔鹄就来到酒店找他了。

  唐浩泽看到,笑着说:“你果然比我更酒精考验。”

  “你和我比不了。我是天生的,十岁喝一瓶白都醉不了。”宁翔鹄看他清醒了,说。“一起吃早餐去?”

  唐浩泽昨晚和喝多了,现在肚子也确实不是很舒服,点头说:“等我换衣服。”

  没多会,他们来到酒店的七楼,酒店总经理亲自电梯口等着他们:“董事长、宁先生。早餐已经准备好了。我给你们带路。”

  “麻烦你了!”

  这是在京城的天方酒店,是天方集团地产项目上建起来的五星级酒店。唐浩泽来京城都是住在这个酒店专门给他留下的总统套房。

  面对他这个老板,酒店的总经理亲自来招待也是应分的。

  唐浩泽知道宁翔鹄一大早地来找自己,肯定是有事情要和自己说。所以他没去楼下的自助餐,而是让酒店跟安排了了一个包间。

  进入包间,等服务员泡好了茶,他就让服务员先出去。他一边倒茶一边说:“今天来找我,是有事吧。”

  “昨晚人多,有些话不好说出口。”

  唐浩泽心神一敛,说:“你说!”

  “你想过做了参事后做什么?”

  “这个真没想过。”唐浩泽一听这话,笑着说。“你有什么建议?”

  宁翔鹄不答反问:“你对房地产行业有什么看法?”

  唐浩泽顿了顿,说:“应该还有七八年的好日子!”

  宁翔鹄笑着说:“我看着这天方地产这两年的动作很大,但是每个项目都保留一定的房源,另外在一些三四线城市也开发了不少的商厦酒店。我就觉得你对以后不看好。现在看来果然是这样。”

  唐浩泽说:“那只是我个人的看法!”

  宁翔鹄既然看出天方集团的做法不对劲,就证明他对未来的房地产行业抱着一种担忧。现在问唐浩泽,只是想侧面验证自己的担忧是否多余。

  “我也在想着,中国的房地产行业的上升空间也终究会有一个头。”宁翔鹄喝着茶,正要继续说。们被推开,早餐被送了进来。

  酒店总经理亲自帮两人送来一碗白果粥,等餐点都上桌后问:“董事长,还需要些其它东西吗?”

  唐浩泽看了一下桌子上的东西,说:“可以了。你帮去吧!”

  总经理笑着说:“那董事长和宁先生请慢用。有什么需要,随时叫我。”他说着就领着一群服务员离开了包间。

  宁翔鹄喝了两口粥,拿起一个豆包,一边吃说:“中国的房地产爆发,伴随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而。中国经过三十年的计生,人口被控制下来,城市化的进程中,实际上是中国家庭小户化。现在买房子的,很多一家三口居住。但现在的房价完全是为当地高端收入的人设置的。虽然说过去每年都有很多人出生。以后每年都会有那么多人需要没房子结婚。那看起来是市场的刚需。但是不是房价升的再高,都有人买得起的。”

  “至少在京城是这样,一些小地方来的人,没有父母帮衬,他们根本不可能在京城买房子。”他吃了一口包子咽下了,说。“当大城市里的机会不再充分时,他们就只能逃离。小城市甚至是农村都会成为未来年轻人的选择。”

  他顿了一顿,笑着继续说:“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让很多人甚至在农村也能获得很不错的机会。以后大城市不再是年轻人向往的地方了。”

  唐浩泽却不那么认为:“大城市不管什么时候都是年轻人第一选择。只不过大城市也不是无条件容纳所有人的。成功者留下,失落者离开。但大城市不可能永远扩容。而且大城市的地价会越来越高,房价也会越来越高。外来人确实会越来越买不起房子。本地人的刚需确实也有限。”

  “我也是那么看的。十年时间足以建成很多房子,而那些房子的使用期限是六十多年。现在的事实是,很多房子都空置着。那些空置的房子……一旦政策有变,会冲击整个房地产。”

  “你打算转行?”

  宁翔鹄笑着说:“我虽然也进入了房地产行业,但是我主要做房屋建设。房地产开发,相对你的天方集团职能算是小打小闹。转型也比较容易。”

  房地产现在是最赚钱的行业之一。但对于宁翔鹄来说,利润并不是他追求的唯一,他更注重的是社会的地位。

  “所谓宁为鸡首不为牛后。我现在做的生意都很难做到零头羊的位置。转型是必须考虑的。”

  唐浩泽失笑说:“你也太妄自菲薄了。”

  宁翔鹄将一个包子吃完,轻轻拍了一下手,说:“我不是开玩笑的。不管未来房地产会如何,我都肯定要转行。建筑业,国家有很多国营企业。我一个民营企业不可能超过它们。而房地产行业也有保利等等国家队,不是每个民营房地产企业都能有你的天方那么雄厚的资本的。”

  唐浩泽问:“那你想过做那么行业了?”

  “新能源动力!”

  “具体一点?”

  “新能源汽车。”

  唐浩泽一听,摇头说:“那样的行业投资巨大,而且风险也很大。你想清楚了?”

  宁翔鹄笑着说:“那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不管其它国家如何考虑,但中国需要电动力机动车。中国人口太多,发展很快。你想象一下中国人均持有轿车数量,中国会有多少汽车?如果到那个时候中国的汽车依然主要是燃油,能不能找到足够的石油?也许有人说,不是可以用生物燃料吗?可中国粮食仅仅足够自足!所以美国那样的生物燃料方案,在中国行不通。另外,中国人口密集,城市大气污染也是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

  他笑着压低声音说:“马上就要实行全民医保了,百姓的健康必须要保证,所以城市大气污染必然是要治理的。看着吧,政府会对环保问题会越来越重视。只有环境好了,百姓交的医保才够用,要不然,全民医保会让整个国家的财政破产。”

  唐浩泽还真没没往这个方向去考虑。

  再过几年,中国确实对环保非常重视。工业污染就不说了,就连农业造成的污染也非常重视。比如水产养殖还在倡导在塘基养鸭或者养猪。但是再过几年,养猪场必须挖一个化粪池。

  而城市大气治理也相当的重视。电力汽车的研究似乎也确实会在未来成为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国家好像还对那些企业进行转向扶持。

  唐浩泽想了一会,说:“资金不够?”

  宁翔鹄笑着说:“钱也许永远都不够用,不过我不是想跟你拉投资。而是希望能在这个方面你能跟上面提一提。”

  唐浩泽失笑一下,他明白宁翔鹄的意思了。他现在是参事,如果是之前就已经开始合作了,那他作为参事进言还说得过去。但现在开始合作,他进言就有为自己谋利的嫌疑。

  他没有马上表态。宁翔鹄也没有催他。

  唐浩泽慢慢地吃了一开枣糕,说:“这方面,我没时间去考察。”

  “我让人调研,甚至可以写几篇文章给你参考。”

  唐浩泽笑着说:“你索性让人写一篇,我签个名就好。”

  那样最好不过!

  宁翔鹄笑着说:“好。不过这个想法我也才刚开始计划。另外调研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我也许还会邀请其他的参事署名。我先给你打一个招呼。”

  “没问题。”唐浩泽想了一下,说。“你们调研最好将城市风力发电场的概念也联系起来。电力汽车也不是永动机械。再清洁也是需要能源的。”

首节上一节338/42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