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不重来 第34节

  现在这种情况还只是出现在高中和大学,比如市里的高中,主要名额都在市区,其他县区的名额都是有限的。大学更加是如此,本省名额至少超过一半以上,有些名校更加是超过80%。

  如果后初中小学都严格按照学区就学。而城市的师资肯定要比县城和乡村的好。现在中国一路在发展,居民收入水平提升也很快……

  他越想越心动,对唐浩泽低声说:“你是建议我准备进入房地产行业?”

  唐浩泽点头,也小声说:“我不知道现在什么什么样的政策,但是我想,房地产肯定会放开政策的。”他顿了一下,又说。“现在城镇范围内建房审批程序都严格了不少。而且据说单位建集资房用地也卡紧了。而还有地的单位,恐怕也没有几个了。”

  唐浩泽跟卢方说这些,是因为他担心卢方看到现在养虾赚钱就一头扎在这头了。日后,做水产怎么可能比得上做房地产的?

  卢方考虑了好一会,说:“你说的,我都记住!卢叔谢谢你的提点!”

  唐浩泽听卢方怎么说,就知道对方是将自己的话听进去了,至于日后卢方如何决定,就不是他能干预的。他笑着说:“卢叔,说提点就言重了。我也就是胡思乱想。”

  

第六十九章 凭“本事”赚钱,我高兴

  

  和卢方说的那些东西,都是唐浩泽在上辈子能手机上网后,在养殖场无聊时看到一些信息乱想的。

  唐浩泽甚至觉得,日后中国教育、医疗资源分配极端不公平的现象,有那些房地产商在背后推动的因素在其中。

  不过那些也不是他一个小屁民能改变的东西。他最应该做的,只能是顺应这个潮流在这其中跟着捞一点。

  唐浩泽又说:“卢叔,你人面广。你知不知道湾州市区那里有地皮卖?”

  “你要买地?你打算在市区建房子?”卢方第一想法就是唐浩泽是打算将家搬到湾州。毕竟唐小芸现在湾州上学。“那我帮你找找。不过湾州的宅基地现在不便宜。现在城区里都不再批私人宅地了。”

  唐浩泽也知道,有钱就去买地有点小资思维。

  只是他想着以目前的情况,今年过后他就要全身心投入学习。目前也没有什么好的投资方向,钱压在手里也不是个事。

  唐浩泽现在眼看着能赚到不少钱,但赚了这笔钱之后,就要准备考大学。上大学期间这钱他未必能用得上。这钱放在手上也是压着,倒不如先花出去。

  买了地先盖十来层楼用来出租,如果有房地产看中了就高价卖出去。

  如果什么时候需要用钱了,唐浩泽也可以用那些土地房屋在银行抵押借款,也不至于想投资也没钱用。

  湾州的地价和房产价格肯定一年比一年高。湾州在零二年开始的很多空地都会变成房地产,零六年房子价格就已经到四千到六千左右。而且每年都在升。

  在零二年之后,一个三十平米左右的小公寓,一个月大概要三百块钱租金。一百二十平米的地,建起来的房子,一层能有三间到四间出租屋。现在城市规划还没那么严格,如果他建十来层的楼房,加上买地钱大概需要两百万。

  他可以先将地皮占着收房租,一个月收几万也能抵上利息。这房地产他先放着,日后如果到大城市上学,有机会直接抵押贷款,在大城市再买些房子,也许等到他毕业,资产又能涨一倍以上。

  如果没机会在大城市买房,那就等着被征收或者要卖给房地产。地皮和楼面也都能赚不少钱。

  唐浩泽笑着说:“我确实是打算是在市区盖房子,不过不是打算自己住。而是想盖出租屋。”

  湾州虽然不是珠三角,但是在湾州打工的人还是很多的,大多是湾州地区或者周边甚至是桂西省的人。这些人很多是做零售或者服务业的。租房住很正常。

  卢方听他是要盖出租屋,就想着这可能要一些好一点的地段,就说:“我帮你留意一下。有消息就跟你说。”他顿了一下,又说。“现在我们先将工人的奖励确定下来吧。”

  卢方之前说过,如果养殖成功每个工人至少有三千。但是现在这虾养得这么好,如果奖金给太少,工人也会有所不满。如果给多了,日后又不好办。

  卢方最后说:“你看这样行不行。每个工人固定奖励五千。你这里的工人是各人负责管理一口塘,那每斤虾就给一毛钱的奖金。”

  唐浩泽想了一下,说:“卢叔,如果是那样的话,可能会让那些负责虾塘面积小的工人不满。要不就这样,我们还是按照每个人固定三千元,和每斤一毛钱的给奖励。然后拿出一些钱作为亩产产量排名奖金。比如最高的一万,第二名六千,第三名四千五百,第四、第五名三千,第六到第十名是两千,后面的都是一千。”

  虾塘的面积越大,水质越难控制,所以面积小在单位产量方面更占便宜,那么一来也能让那些工人觉得平衡一些。

  卢方想了一下,拍板说:“就这么办!”

  …………

  卢方在路唐村的养殖场收了第一批虾,得到的结果让所有人都高兴,或者是眼红。

  而后卢方就紧着寻找客户,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将路唐村养殖场的虾都起了。核算总成本后可以得出毛利。这部分钱在税前,唐浩泽能分30%的技术费。

  卢方因为妻子在市政府工作,他为了支持妻子的工作,做生意要更珍惜羽毛,所以他虽然也尽可能避税,但税也是要交的。

  这部分毛利先将唐浩泽这份给了,分出去的就是经营成本,卢方需要交的税就会少许多。当然避税的方式不只是这些。

  一旦那样做,唐浩泽的收入也就相当于是被公开了。

  卢方也给他说了:“我需要交营业税。你的分成肯定要在报税时列出来。你现在一年赚那么多,难免有人眼红。我的建议是你最好也报税。”

  此时的个人所得税率非常高。如果唐浩泽完税的话,拿到的钱就只剩下一半多一些了。但卢方说得没错。偷税漏税这事只要有人认真查,是很容易查出来的。

  唐浩泽如果不日后有偷税漏税的隐患,就只能是委托卢方直接帮他交税了。

  不过,卢方有悄悄跟他说:“我可以将其它的成本多报,其中可以抵消你一部分的分成。我们重新拟定一份合同专门应对检查,将你的分成减少一半,你只交一半的税。”

  如果是那样的话,唐浩泽就能拿到这笔钱的接近80%。

  但唐浩泽还担心会不会有麻烦。

  卢方笑着说:“这些报税我只要在各方都做好就行!查也查不到。”

  在这个时候,在中国做生意税收之高,能直接将企业压死。所以很多企业都有两套账。其中一套是专门用来应付税务部门查账的。

  有这等好事,唐浩泽当然不会不愿意。

  卢方和唐浩泽重新核算了一次。

  这一茬虾,唐浩泽扣除需要交的个税之后,能拿到九百二十多万。

  在这个年代,那绝对是一笔巨款。这么大的一笔巨款,如果存进国内的账户,肯定会引人注意。

  卢方跟唐浩泽说:“你办一个香江的通行证,等有空了我们带你去香江开一个账户。将一部分钱存到里面。以后我们也可以那样操作。”

  唐浩泽却有些担心:“但是如果我想要用钱怎么办?外资进来,手续比较麻烦吧。”

  “现在羊城有港资银行的分行。手续虽然麻烦一些,不过就是走一道,然后你可以将钱都转回国内。你不打算要买地吗?到时候将钱花了,也就没人查你这些东西。”

  唐浩泽点头说:“谢谢卢叔!”

  两人算好自己的那份,然后就要给已经盼长脖子的工人发钱了。

  如今最初起捕的虾塘又已经放了虾苗了,剩下的也在准备。这些工人必须要尽快稳住,也让他们有一个盼头,好让他们在下半年更尽心尽责。

  两人按照之前说好的奖励方案,计算出每个工人奖金数字。然后每个工人的奖金都分成两个红包,全部塞进了大红包里。

  准备好之后,卢方特地让外面的餐厅做了菜送来给工人加餐。

  等人都齐了,卢方站起来说:“前两天,我们的虾都捉完了。大家都知道这次收成非常好。今天请大家加个餐,就是想感谢大家的努力。我和唐场长经过考虑,认为应当要给各位工友一些奖金。”

  听说要发奖金,工人们都精神抖擞。

  卢方笑着说:“不过呢,既然是奖金,自然既要公平又要体现各位的付出。这次的奖金发放规则,是每人固定奖金三千。另外,根据各人负责的池塘出的产量也适当奖励一点。最后,为了鼓励大家的积极性。我们针对各口塘亩产高低进行排名,第一名奖励一万,第二名六千,第三名四千五百,第四和第五名三千,第六到第十名是两千。后面的是鼓励奖,奖金一千。”

  卢方看到一些人脸上红光,一些人却是失落。他笑着说:“这次落后的,也不用灰心,我们马上就要开始第二茬养殖。这次落后了,下次努力养好虾。下次收虾之后,我们依然按照这次的标准来发放奖金。”

  他说完将脚边的纸箱搬上椅子放好,说:“现在我们开始发奖金,我们一个一个来。”

  

第七十章 大家高兴,才是真的高兴

  

  卢方刚才虽然说了部分数字,但还有一个产量奖金没说明白。每个被叫到领钱的工人都既是期待又有些紧张。

  卢方发放的次序是以亩产排名发放的。

  这次收获的池塘中,亩产最高的,达到把七千三百多斤,是一口面积八亩的池塘。加起来这个工人能能拿到将近一万九千块的奖金。

  第二名就是诚哥,他那口塘总产量最高,但单产却比较少,他拿到第二名,总共能拿到一万七千多一些。

  唐浩泽看着那些人打开红包后的表现。

  说实在的,这些奖金看似很多。但实际上要比行规发的要少一些。

  按照现在的行规,技术员要帮工人争取到2%到3%的销售额作为奖励。而现在发给工人的,实际上连销售额的1%都达不到。

  不过现在给太高日后不好做。现在是虾价高,而且产量也大。如果日后产量不行和虾价降低,这些工人的收入如果下降太多,他们肯定会不满。

  而且唐浩泽打量着工人们将红包打开时的表情,有些欣喜,有人失望,有人羡慕。

  他将工人的表情看在眼里。结果没发现有谁显露出不满的。

  如果有,他还真不敢用那样的人。这笔奖金,他已经尽可能公平分配了。如果这都不满的,就是只会埋怨别人却不考虑自身问题的人。

  作为养殖工人,他们这样的人是最不会缺的。谁不满,唐浩泽只好另外找工人了。

  如果连正确的态度都没有工人。唐浩泽还担心继续将虾塘交给那样的人管理,会让他有损失呢。

  但看起来绝大部分人还是很高兴的。

  奖金最少的工人也能拿到八千左右,相当于他们在之前几个月里至少拿到了三倍工资,多的,更加是相当于六倍以上。他们却是有理由高兴。

  唐浩泽觉得这些人还是愿意在下半年继续努力的。

  至于来年怎么处理,那就是卢方的问题了。

  中午饭结束后,唐浩泽就看到工人三三两两出了养殖场。

  现在新放的池塘,虾苗还小,管理上也比较轻松。而且工人们拿到了钱,大概也是想存到银行里更安全一些。

  当然也需还想去镇上解决一下生理需要。

  只要不会影响到工作,这些唐浩泽是不会管的。

  吃过中午饭后,卢方也打算要回市里了。临走之前他对唐浩泽说:“再过些天那东风螺也要上市了吧。”

  唐浩泽点头说:“大概就是中秋后。第一批就能出了。”

  “如果是那样,我看能不能将一部分卖到本地的酒店。同时我也会开始找外面的销路。如果找到了,也许需要提前出螺。”

  唐浩泽说:“只要不是太早,那就没问题。”

  卢方上了车之后,又摇下车窗对唐浩泽说:“过几天你就要去乐潭县里给培训班上课了吧。”

  唐浩泽笑着说:“定的时间是下周二。从上午九点到下午五点。我也不知道能不能说那么多。”

  “陈副局长跟我提过,那其实是一个种苗培育班,所以希望你能说一下育苗的技术,东风螺的和虾苗的都可以。”

  唐浩泽奇怪说:“卢叔,你想想我说那些?”

  “其实也没什么不能说的。就算听你说了。他们也一时找不到亲本,就算找到了亲本也需要摸索一定时间。”

  唐浩泽点头说:“那我就准备一下。对了,卢叔。你能不能帮我买一个手提电脑?钱直接从我那部分出就可以。”

  “还是我送你一个吧!”卢方笑着说。“要是你现在考了驾照,我都想送你一辆车了。”今年卢方赚的钱绝大部分都和唐浩泽有关。他也不想太过吝啬。“你高考完,大概也快满十八了吧。你高考完了,趁着有时间考个车照,到时我送你一辆车,开着车去上大学。”

  唐浩泽现在也不是买不起车。他只是还没到考驾照的年龄,而且就算考上了,他一个学生开车去上学。那就有点张扬了。现在可不是学生开豪车去上大学十几年后。

  卢方走之后,唐浩泽先是在已经放苗的虾塘绕了一圈,看没什么事就回了一趟家。

  学生过完暑假开学了,家里就只有唐浩泽的父母在。不过他家那里现在也是忙得很。她家的新房子已经建好了,现在正在做装修。

  这新房子一共三层,是唐浩泽找人特地设计的。二楼以上,几个方向都有阳台。可以说每一个房间都有自己的阳台。外面会铺上嫩黄色的琉璃砖。这房子连带装修,需要他给拿出五十万,这超出了他之前赚到的钱。

  不过唐浩泽现在也有钱了,甚至不用等工期结束就能将钱支付完。

  家里唐郑敏在门口坐着乘凉,孔凤荃在打扫兔舍。那些兔子如今已经有两百多只,也不敢再增加了,如今每隔几天就送一些到陆记去,孔凤荃既不会太辛苦,能赚到点家用,又能在家照顾唐郑敏。

  唐浩泽看到父亲坐在门口看着那些装修房子的人,脸上好像总有些落寞。

  他也知道父亲心里在想什么。

  唐郑敏现在不用拄拐杖也能行走,但不能提重物,也不能走太久。一个人忙了大半辈子,现在突然什么都不能做了,这种心理上的落差不是谁都能接受得了得。

  唐浩泽也想让唐郑敏心情能开朗一些。

首节上一节34/42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