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不重来 第343节

  唐浩泽摇头说:“算了,我又不打算在京城常住。”

  “你常住不常住又有什么关系。以你现在的身份,应该是其他人等你。你只要有空去一趟,会所的作用就能显现出来了。”

  唐浩泽依然摇头说:“没那个必要吧。既然是那样,为了这个目的我也不用非要自己弄一个会所。像长安会、中国会这样的顶级会所,我又不是进不去。”

  宁翔鹄一想还真是那样,摇着酒杯说:“你说的也没错。就算是中国会长安会。只要你想去,就没有去不成。不管是去那个会所,你只要成为了会员都能成为他们的广告。你在那个会所都得是别人因为遇到你而庆幸。”

  “别捧我。你现在难道还能差到哪里去?”

  “哈哈,我和你还是很不同的。”宁翔鹄抿了一口酒,砸吧了一下嘴巴品着酒液中那一丝涩意,笑着说。“你不管在世界那个地方,都绝对是一个奇迹。而我的成功在很大程度归功于我的出身,还有和你的合作。群众的眼睛都是雪亮的。”

  他顿了顿,又说:“在京城,像我这样的人很多!”

  唐浩泽突然笑着说:“这可不像你宁少的风格!”

  “就是有点感慨了!”宁翔鹄哈哈笑着说。“不过人的际遇总有不同。我也是这些天郁闷透了。”

  他将杯子伸到唐浩泽面前,说:“不说这些烦心事了。干!”碰杯后他将杯子里的酒一口闷了。

  喝了酒之后,他果然不再说那些感慨话:“说实在的,之前还觉得你将生意做得跨度太大了。但现在看来,互联网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

  “跨度是有些大。”唐浩泽也知道自己的生意确实很散。从高科技到农业,从机器人到的人力,涉足的生意有七八个行业。“我也在反省。”

  “别嘚瑟!”宁翔鹄一边倒酒一边鄙视他。“圈子里每次聚会都会谈到你做的那些生意。之前串联不起来。但现在谁不说你眼光看得准。之前谁知道连水产品都能通过网络采购?谁能想到互联网会成为整个商业的一个中心?”

  互联网是商业的中心?这太偏颇了吧。

  唐浩泽笑着说:“互联网行业什么时候成了商业的中心了?那么想的人,随时要破产。”

  “至少在你的生意是那样。”

  宁翔鹄和唐浩泽往来数年,觉得唐浩泽这个人的性格是很简单,很容易看透的。但他做的生意却一直有点让人摸不透脑袋。不过现在,很多人都看清楚了。觉得他之前的布局,好像是东一榔头西一锄头,现在串联起来就成了一个商业网络。

  在其他人眼里,唐浩泽的商业帝国的核心就是圈子网集团。

  也难怪他们会那么想。圈子网集团成为全世界最大的门户网之一,那已经不只是一门生意,更是一种商业资源。

  电子行业还可以说和互联网这样的高科技行业有些关联。之前看起来还不搭边房地产行业、农业,有圈子网的存在,唐浩泽都能做的风生水起。

  很多人都觉得唐浩泽生意的核心是圈子网集团,但宁翔鹄却知道唐浩泽其实没有做那样的布局。

  唐浩泽的生意其实有三个核心。一个是目前已经圈子网集团

  第二个是麒麟电子。

  第三个是天方集团。

  圈子网集团和麒麟电子分别在国内两个重要行业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在推动移动端在网络的发展出了不少的力气,并且相互融合,完成了互联网从pc端想移动端转移的过程。

  宁翔鹄还知道唐浩泽为了麒麟电子能在世界移动电话行业占据先机,花费不少心血打造出中国的显示面板生产行业。为了这个行业,甚至专门弄了一个玻璃厂生产超波玻璃。

  他觉得唐浩泽做的生意与其说是一个完整的布局,倒不如说是将互联网在人类活动中的作用慢慢发掘了出来。

  至少在农业和房地产行业是那样。

  在这个方面,唐浩泽明显只是将互联网的零售作用发挥了出来,推动房产和农产品的销售。

  当初唐浩泽初成立圈子网的是时候,很多互联网的创业者还没找到盈利的商业模式呢。而唐浩泽就好像已已经早早看清楚了。

  他觉得那才是唐浩泽了不起的地方。

  真要说唐浩泽的布局,在麒麟电子、恒远生物技术和天方集团才能体现出来。

  特别是天方集团。

  宁翔鹄相信天方集团才是现在唐浩泽关注重心。因为天方集团正在面临扩张和转型的关头。

  唐浩泽在天方集团的布局,主要体现在向酒店业和零售业扩张,同时建立一条院线。这些固定资产将可以让天方集团在房地产狂澜结束后处于不败之地。另外依托天方集团成立的维安物业,不仅开拓了天房集团产业增值服务业务,和恒远生物一道跟军方打好了关系。

  宁翔鹄觉得那才是最能体现唐浩泽眼界的布局。

  而体现唐浩泽商业眼光的布局,还得看他为圈子网集团做的布局。先是和国内另外两个互联网巨头划分了市场,然后毅然国际化。在国内又用各种方法网络一个庞大商业用户群体。让圈子网集团成为国内当之不让互联网巨头。然后花大价钱研制一台超级计算机,构架一个商业大数据中心。

  为了构架大数据中心,圈子网集团从云计算研究开始,前后至少投资五百亿,历时六年以上的时间。而国内其它的竞争对手现在才开始重视大数据的作用。

  而圈子网集团已经在全世界营销层面,形成一个无法忽视渠道和网络。圈子网集团商业交流平台聚集了近千万商业用户,圈子网渠道和网络,让圈子网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商圈。

  宁翔鹄对比着自己和唐浩泽在商业方面的表现,觉得连妒忌都生不起来。

  他叹口气说:“说起来,我现在最能自夸的一次,是当初跟你低头!”

  唐浩泽一脸的‘我怎么不记得’:“你向我低过头?”

  “呵呵。其实当初如果不是莫宇提醒,我说不定会用其它的手段和你打交道。不过,我觉得如果那样,当时我也拿不到圈子网产业园的项目。也许现在我还的靠着一建二建建筑行业的国家队混饭吃。最多就是顺便捞一些旁门。”

  唐浩泽哈哈笑着说:“你丫的,多大年纪还玩回忆杀?”他顿了一下,说。“说实在的,如果不是认识你,我有很多事也未必能做的那么顺。”

  他笑着和宁翔鹄碰了一下杯子,说:“说真心的。我一直庆幸能和你这么个有信誉的公子哥儿合作!”

  “有信誉?”宁翔鹄哈哈笑着说。“这个恭维,我听着很高兴!”

  唐浩泽说的是真心话。

  他很清楚,自己的生意能做起来大半是因为运气。运气好,遇到不错的机会,还有不错的朋友。比如宁翔鹄这个他曾经相当忌惮的公子哥儿。

  宁翔鹄在和他合作兴建圈子网产业园后就渐渐起来了,后来在京城越来越吃得开。

  长期合作后,唐浩泽融入他们那个圈子后,京城的那些公子哥才不会对他的生意随便下黑手。他也不用应付那些“想要合作”的人。

  他也不得不说,交好宁翔鹄对他的生意发展的关键时期有很大的帮助。

  在那个时期,唐浩泽已经很有钱了。但钱在做生意的时候才能发挥作用。

  做生意,通俗地说,就是钱生钱。文艺一点的说法,就是像建高楼。

  建楼很难,需要很长时间的准备和施工,整个过程要小心翼翼。

  但拆楼却不同,可以很简单粗暴。

  当钱多到超出生活所需,如果做不了生意钱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

  有些人没有多少钱,但他能轻易让你做不了生意。他们可以像强拆的挖掘机一样简单粗暴,轻易将你马上要建好的房子毁于一旦。

  所以有钱真的不是万能的。

  

第五五七章 疯子一般的计划

  

  也是因为星空和酒的作用,宁翔鹄说了不少往常绝对不会说的话。

  唐浩泽和他喝了两瓶红酒和一瓶xo。喝完之后,宁翔鹄才作罢。

  第二天,唐浩泽和宁翔鹄都起得比较晚。唐浩泽更早一些。他起床时,卢梦已经带着连个孩子在公园里散步了。

  没多久宁翔鹄精神抖擞地出来吃早餐:“昨晚睡得晚了些。”

  唐浩泽看他脸上没有半点宿醉的痕迹,笑着说:“以后和你喝酒绝对绝对不能超过三杯。我现在还一肚子的不舒服。”

  宁翔鹄刚坐下的,佣人就送来了一碗白粥。他吃了两口说:“这算是我的一个天赋。基因!”

  “这几天都由我来安排?”

  “也不用太费心,我就出来躲几天,该做的事还是得做。不能走出手机信号覆盖范围!”

  “那么说,真不能出海了?”

  “就算去,也不能在海上太久。”宁翔鹄现在的生意还需要他自己主持,手机必须保持畅通。“这里就很不错,就当是在公园里度假。我无聊了,再麻烦你安排。”

  “那随你。”

  “上午有空吧?有空的话,来到湾州了,我做晚辈的,得上门拜访一下唐叔和孔婶。”

  唐浩泽笑着说:“等下我给家里打电话。让家里准备一下。”

  宁翔鹄这话,表达了一种朋友之间往来的态度。但唐浩泽知道他在表达一种打算和自己做世交的意思。

  宁翔鹄正要说什么,他的手机响了。他看一下手机,马上接通了:“你来湾州了?怎么不不声不响的就来了。你在机场等着,我这就去接你!”

  他挂断电话后,苦笑说:“我女朋友来了。”

  唐浩泽还是第一次听他说起女朋友:“之前见过的?”宁翔鹄带出来,他见过的就有七八个。也不知道这次来的是那个。

  宁翔鹄摇头说:“之前你见过的,都是出来玩。这个你没见过。前些天才真正定下来的。”

  “特地来陪你的?”

  “她请了探亲假。我和她是大学校友,我研究生毕业那年,她才大一。她是做外交工作的,之前在欧洲工作,不久之前才调回国内。不久前重新遇到,接触了几次,就走到一起了。”

  “那我让人安排车。是你自己开还是我安排一个的司机?”

  “有导航,还是我自己开吧!”宁翔鹄将说着将一碗粥吃完了,站起来说。“给我安排一幢别墅。我先去接人了。”

  唐浩泽吩咐人安排了一辆车,看着车子开出院子,这时正好卢梦推着儿童车回来:“宁哥这是要去哪里?”

  唐浩泽走过去,将两个孩子从儿童车里抱出来,说:“他女朋友来陪她。他去机场接人了。”

  “特地来的?”卢梦笑着说。“看来宁哥的喜事不远了。”

  他们一人抱着一个孩子往家里走。他说:“他应该是认真的。他年纪也不小了,看他态度,大概很快了。”

  因为宁翔鹄的女朋友突然来了,当天回老家的计划暂时放下了。宁翔鹄到了下午才带着一个女人来了。

  那个女人不算美人,二十七八的样子,有一种沉着宁静的气质。在宁翔鹄身边站着,很般配。

  宁翔鹄给唐浩泽介绍说:“我女朋友吴莉。你提前叫一声嫂子也要得!”

  唐浩泽果真笑着叫了一声:‘嫂子!’然后和卢梦按照宁翔鹄的要求安排了一个最靠近海边的别墅给他们住。

  宁翔鹄要一个别墅,自然是有他自己的考虑。不过唐浩泽猜大概是怕忍不住又不好在别人家里滚床单。单独住别墅确实更放得开一些。

  唐浩泽当然要满足他的需求。

  第二天,宁翔鹄和吴莉一早就来到唐浩泽别墅,看他神清气爽的样子,就知道吴莉来了之后,让他心情好了不少。

  这天他们越好了去塘尾村。吃过早餐后,一溜的豪车驶出红树林公园。没多久就到了塘尾村。

  宁翔鹄昨天顺便买了礼物,执子侄礼上门拜访唐郑敏夫妇。

  在塘尾村吃了一顿午饭后,他们也没有马上回红树林公园。唐浩泽带着宁翔鹄和吴莉在村子里转。

  宁翔鹄塘尾村并不大,但是整个村子村容村貌,感觉完全不像他见过的渔村:“这是经合社的功劳吧?”

  唐浩泽点头,说:“经合社将村里的资源整合起来,统一发展。村民手里有钱,年轻人不愿意守着家里分红的,都出门做点小生意什么的。有些成功了,有些出门打工。乡亲们的生活还算不错。”

  宁翔鹄看着这如同二级公路宽敞的村道,路边连沙子都不见一粒。想来是村民经常打扫的,这确实只有生活不错了才会有这种闲情逸致打理自己家门口的村道。

  他笑着说:“我去过不少据说发展得很好的村子,你们村在其中也算是屈指一数的了。”

  唐浩泽笑而不语,带着他们去参观经合社的养殖场,还有路塘村委自建的中学。

  吴莉看过中学,听说这个中学甚至接纳其他镇的学生。而且免除所有学杂费,住宿学生也得免费住宿。又听说这里的老师平均年薪高达十万元。

  她带着感叹的语气,笑着说:“这样的学校和发达国家的社区学校一个模式,不过办得更好。老师平均年薪十万,这在很多大城市都远远达不到吧。如果仅仅是经合社大概也承受不了。”

  唐浩泽点头说:“嫂子说的没错,经合社确实难以支撑这两个学校的开支。经合社是所有社员的,所以我们不能要求所有社员都同意将钱拿出来维持这个学校。主要是由村民自发捐助。只有足够好的待遇才能请来好的老师,并且留住他们。不过那也是值得的。路塘中学的高中部是三年前设立的,去年是高中第一批参加高考的高三学生。一共两个班九十四名学生参加高考,全部考上大学,其中本科线以上八十六个,重本线四十二个。”

  宁翔鹄笑着说:“你这是打算打造一个教育行业?”

  唐浩泽笑着摇头说:“哈哈,还是算了吧。不过这个学校现在确实挺收欢迎的,这些年都不缺生源。特别是今年高考成绩出来之后。今年高一申请的学生超过一千人,但高中一个年级最多开设八个班。每个班四十个定额,只少不能多。县里还有不少学生申请来这里复读。所以专门开设了一个复读班,也是只收四十名。复读生收取一万五千元的学费。”

  现在路塘村小学、中学两所学校一共有八十多名老师,全部都是名牌学校毕业,除了必修课之外,体育、音乐、艺术等课程都是由真正专业老师授课。

首节上一节343/42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