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不重来 第401节

  唐浩泽恰到好处地插口说:“这个决定很理性!如果发生中毒事件,我们肯定背负一定的压力。可以种植的高价值蘑菇种类很多,我们没必要非要执着某个品种。”

  负责人笑着说:“我们就是那样考虑才放弃它的。”

  如果是因为野生菌中毒了,可能根本不会为人所知。但是如果是吃了人工培育的菌类中毒,那问题就大了。

  负责人又说:“鸡枞是我们最早培育的,市场也已经完全打开。羊肚菌目前还在推广,但销量也相当不错。牛肝菌是一种世界性的食用菌,部分已鲜品方式销售,同时也有干品。它是基地目前出口的主要菌类品种。主要市场是欧洲,北美洲也有一定量。日韩也有少量出口。出口的通常是鲜品。虎掌菌和良种蘑菇主要是在大中华区的销售。另外在东南亚华人群体中也很受欢迎。”

  唐浩泽了解过基地的菌类销售价格。各种菌的价格要比市场价低一些。但价格还是相当不错的。

  比如羊肚菌干品的售价按等级,每公斤的售价两千两百元到三千元之间。当然,是剪脚之后的。

  可是基地的蘑菇培育也面临着花卉类似的问题。

  基地负责人跟唐浩泽反映:“我们生产菌类品种和恒远生物相似度极高,而且都是工厂化培育,针对的市场也几乎完全重合。我们彼此之间已经成为主要竞争者。目前我们现有的设施,产能还有深挖的潜力。而我们之前还规划了大量生产设施。如果按照计划落实,我们的产能将严重过剩。”

  唐浩泽知道恒远生物在高级菌类培育方面也下了狠功夫。现在双方竞争对唐浩泽来说,两虎相争的局面是最不想看到的。恒远大概也是那么想的,所以现在双方并没有因为竞争采取什么手段。

  他琢磨好一会,说:“还是按照原计划扩大生产空间。至于市场,我们一个可以通过与恒远协商降低价格的方式来培养市场。另外,我们也可以将这些菌类开发成保健品。”

  “开发成保健品?”基地负责人听到这想法到也不是觉得有些不切实际。“那需要长时间的研究。”

  “时间不是问题。”唐浩泽是觉得什么螺旋藻能成为保健品,这些菌类为什么就不能?“研究方面的事,我会来处理。另外和恒远公司沟通的问题,我也会处理。”

  他顿了一下,又说:“草药的种植可以适当扩大一些。最好是种植那些具有保健功能的草药。”

  这时,他对保健品这个东西心里已经有了一个模糊的想法。

  很多人都说,这个世界孩子和女人的钱是最好赚,但唐浩泽却要说,其实所有人的钱都挺好赚。男人不管承不承认,用在壮阳方面的消费,他们都是愿意花费。很多女人用来美容方面钱不必用在吃方面的少。至于孩子,就更加是消费的焦点。男人女人都舍得为孩子花钱。

  而保健品就属于男女老幼都愿意花钱的东西。

  现在不管是柴达木基地还是恒远公司的生产基地,双方都不希望打价格战。协商降价,虽然可以将更多收入层次的人群纳入消费者行列,但扩容终究有限。产品最终还是必须要找一个新的出路。

  唐浩泽觉得保健品就有着非常庞大的市场,而且价格可以根据市场定位进行调整,非常灵活。可以生产出适合大部分阶层人群的产品。当然,仅仅是菌类保健品,市场不一定打得开,但如果加上其它草药呢?

  一盒十支口服液,三四十块钱都是小钱。卖到一百块钱也不算高档。

  那绝对是一个庞大的市场。

  不过其中的关键还是要研究出着真正的菌类保健品配方。基地可以种植一些合适的草药,用作保健品的原料。

  如果保健品卖得好,他还可以在基地周边谋求新基地。另外还能加深天方农业和恒远公司合作,而不是加剧竞争。

  唐浩泽参观了几个蘑菇种植大棚,心中对基地的产能有了一定了解。

  他对基地负责人说:“基地的基础建设还是要按照计划进行。我会处理产能过剩的问题。至于蘑菇的价格可以适当降低,这需要和恒远集团协商,而且我认为降价幅度不能太大,你们先自己做一个评估。”

  基地负责人连连点头,说:“我一定按照您的指示大继续建造生产设施。销售价格的变动也会参照成本和市场最大接受程度制定出来。”

  唐浩泽笑着说:“另外,现有设施的产能潜力也深挖。研究方面投入只能增加而不能减少。”

  增加研究经费对基地大有好处。基地再赚钱也是做农业的,而农业技术真正的技术含量不会很高,很容易被人掌握。基地的可持续发展少不得不断研究出新的培育技术。

  接下来两天,唐浩泽不仅参观了基地的生产设施,还视察了基地的绿化工程的进度。这个绿化工程的成功与否,对他日后再大片租用荒漠有很大关系。

  他要求基地务必保证绿化工程的顺利进行:“基地每年保持一定数额大的资金专项用于大这项工作。资金要设立专用账户,今年用不完可以来年再用。在总公司的批准之前,绝对不能挪用!”

  在中国租用荒漠不难,但是想要长时间租用数以千平方公里计的荒漠,就要有让政府无法拒绝的好处。其中针对荒漠的绿化就是其中一个让政府无法拒绝的好处。

  唐浩泽现在更需要柴达木基地的绿化做得出色。

  

第六六零章 他要的是垄断

  

  任何一个企业想要做大做强,都必须投入很多。资金和精力,都是必不可少。

  而唐浩泽经过这次考察,心里已经决定将柴达木基地模式继续做大。

  这种模式在很多方面都有弊端,比如资本回收慢——需要不断投入,还要负责绿化——但如果做好。这家公司做的农业只是一整条产业链中最基础的一环。他可以依托这个基础发展出一条庞大的产业链。以后的收益不可估量。

  而且,柴达木基地的盈利能力已经相当让人满意。他没有理由的不做大。

  在基地参观了两天,又听取了基地高层职员的回报,唐浩泽大体了解了基地的情况。然后就打道回府了。

  回到沪市后,他也没马上去找邓小权。

  他心里对柴达木基地模式虽然心里已经有了一个底。但他这是要合作,虽然恒远有他的一部分。但在谈合作之前还是得拿出一份能让恒远集团其他董事同意的合作方案来。

  恒远农业科技集团是上市公司,为了成功上市,集团在上市前进行了一次战略性融资。如今二级市场上流通的的股票大概只占所有股票的35%。而公司的三名创始人手中一共拥有大的36%的股票。剩余的股票被七名其它股东拿着。

  唐浩泽可以确定说服邓小权和王维,但如果其他几位董事不同意,合作方案就过不了恒远董事会。

  恒远集团董事会一共十名持股董事,三名独立董事。也就是说,他们必须还要另外说服四个董事会成员才能有可能达成恒远和天方农业的深度合作。

  于是他简单做了一个方案的框架,然后将框架稍稍充实一下内容。做好了方案之后,选了一个三个人都有空的时间将人约到一起谈谈。

  这天是周日,邓小权和王维先后来到天方一号广场。唐浩泽带领着他们到小会客室坐。

  喝了两壶功夫茶后,王维笑着说:“你不会就只是请我们来喝茶的吧!”

  唐浩泽也笑着说:“怎么,你忙得连喝茶时间都没了?”

  “就算忙也是瞎忙!”维佳机电这两年的营业额停滞不前了。“各行各业都不景气,我们做重工的,当然也拿不到订单。”王维也在考虑维佳机电的出路。

  唐浩泽也没废话。他拿出两份文件,分别交给他们:“这是我想到的一个合作方案,是关于天方农业和恒远集团之间的。”

  “合作框架?”王维看到文件的标题就笑了。“现在的天方农业和恒远不是合作得挺好的?技术基本互通。”

  邓小权却是仔细看着文件。档他看到文件中描述的两家企业竞争可能引发的后果时,心里很是认同。

  王维看他面上沉重,知道这个合作可能对恒远非常关键,也就不再多话,仔细看了起来。

  唐浩泽写的只是一个框架,里面没有多少实际内容。两千多字的文件,邓小权看了十几分钟。

  他看完并没有放下文件,而是翻到一个地方对唐浩泽说:“你提到的竞争,其实恒远早已经已经感觉到了。而且恒远已经准备不再扩大产量。我还想着等恒远那边稳定之后,再和你谈谈的。”

  “我们没必要竞争!”唐浩泽笑着说,“像那样的高档菌类,市场也相对狭窄。最大的市场还是在海外市场。我们两家如今已经基本垄断国内牛肝菌欧美国家的出口。你想要限产也情有可原。但限产其实也相当于是放弃了这个产业的前景。我不认为那是好主意。”

  王维看完他给的文件,说:“按照你这个计划,那些菌类生产出来直接销售的份额也不会很高。这是为了保证价格稳定?”

  唐浩泽点头,说:“我们可以降价,但是我们的成本和品质都摆在那里。降价幅度也不能太大,至少不可能从金领阶层才能吃得起降低到普通工薪阶层也吃得起。”

  那样他们是卖越多亏得越多。

  王维笑着说:“如果如你想的那样做保健品或者化妆品,那些菌子确实不能降价太凶。不然生产出来保健品和化妆品也不值钱了。”

  邓小权却在沉吟,似乎是在考虑唐浩泽给出的整个方案的可行性。

  唐浩泽看他不开口也没有催他。王维也小口吃着茶,笑而不语。

  良久,邓小权才放下文件说:“整个计划我觉得可行!不过其中细节还需要讨论。”

  “这本就只是一个大致的方案。真要做这个事,双方肯定都要先深入探讨。我希望这计划能让双方都获利。”

  不过邓小权其实也早有自己的计划:“其实我是考虑着,让恒远先集中资金将高层立体工厂化无土培育蔬菜的项目扩大。如果现在做这个项目,恒远的资金可能会有些紧张。”

  恒远也种植花卉和培育蘑菇,大多也是在西北部荒漠或者半荒漠地带。要建成一个生产基地,连同所有配套设施,投入也确实很巨大。恒远集团可没有像天方地产那样的现金奶牛。

  唐浩泽听出他的意思了,说:“如果恒远的资金有困难,就以天方农业为主组建一个双方共同出资的子公司。日后蘑菇和等产品销售,都由新成立的公司统筹。这样可以保证双反出产产品都能得到相应的收益,又能避免双方竞争。”

  这种做法,可以在维持价格稳定的前提下,尽可能将蘑菇直接卖出去。而剩下则可以用于加工。出产多少,就收益多少,不会有那方吃亏。

  唐浩泽有补充了一句:“加工厂也由新组建的公司控制。”不过不包括保健品生产。

  对此,邓小权当然不会有意见。恒远不会大幅度扩产,而天方农业生产得越多,加工厂的收益给恒远的分红就越多。这对恒远更有利。

  邓小权和王维对这个计划,原则上都没有意见。但想要完成这样的合作,需要确定的东西很多。

  比如,双方在新公司的投资比例和股份需要双方都满意;又比如,怎么组织购销,如何保证两家公司产品在购销过程保持公平。

  再有,还要确定双方日后发展的规模。还有公司的管理双方如何参与。

  他们之间虽然很熟稔,但那些利益性的东西不仅仅是他们三个人之间的事。恒远公司是上市公司,邓小权作为董事长,必须要考虑所有股东的利益。同时他作为恒远公司的掌门人,更要考虑恒远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那都都需要他为恒远争取利益才能保证。

  也正是他们之间熟稔,这些利益分配他们也只讲究一个公平,相互之间也没有太大的分歧。

  不过邓小权提出一个问题:“我们恒远在增加产能方面肯定比不上天方集团。如果天方集团产能无限制扩大,可能会影响收购价。这个问题我们也不能不考虑。”

  唐浩泽对这个问题也有考虑:“天方农业的扩产规模肯定也会有个限度。当然,这个度,我们也需要根据市场来制定。”

  他顿了一下,说:“而且就算天方农业不增加产能,你认为现在这样的价格能保持多久?那些东西利润率现在相当高。在利润驱动下,那些东西的培育技术再过两年就会扩散出去。也许其他人的单位产量不及我们、品质不如我们。但做得人多了也肯定会冲击市场。”

  “那确实会!”王维点头说。“倒不如我们首先将价格降低。我们现在的已经有技术基础,只要继续研究下去,我们可以不断降低单位成本,甚至可以将价格降低到别人做就无利可图的地步。”

  在别人还没开始做出来之前就将价格战大到别人做不下去的价格。那市场自然就能保住了。

  邓小权却说:“我们可以不可以将技术主动扩散出去,做成公司加农的模式?”

  唐浩泽摇头说:“这个不行。我们的蘑菇培育技术,虽然在一定程度已经是这个行业中尖端。但这样的技术很容易完美逆推。哪怕我们只是给农民培养基和孢子,技术也很容易落入竞争对手手里。那时候我们就会失去所有优势。我认为,在技术层面被竞争对手赶上之前,不适宜对外推广。”

  邓小权想了想,觉得唐浩泽的担忧也不是杞人忧天。现在的化学和生物学的研究水平已经提高了许多。现在什么生物都能做基因分析,做一次的成本不过百来万。只要孢子扩散出去了,确实可能会将自己最尖端的技术暴露出去。

  “那暂时不考虑这个方向。”他拿起茶杯说。“那我们双方先将这个框架丰满起来。我找个机会提交上董事会讨论。”

  “好。我会让天方派人去你们那里。”这接下来的事,当然不用他们亲自来做了。“这事得尽快。我现在都已经打算再找一个地方兴建基地了。”

  “我们会抓紧时间的。”邓小权想了一下,觉得公司的资金虽然不是非常充裕,但先组建一家子公司还是没问题的。

  

第六六一章 偶尔也要阴一下别人

  

  中国做互联网的都知道国内曾有一根搅屎棍叫琪虎。现在很多人都知道当初的那根搅屎棍正筹谋从美国退市,计划回归A股。

  其实,说起琪虎,故事很多。

  不管是其创始人“红衣大炮”还是公司本身。它能从中国互联网行业立起来,主要靠的即时做事够流氓。它每一次发展几乎是在被不诉不正当竞争的败诉中得来的。

  圈子网在这方面曾深受其害,曾起诉三次“红衣大炮”和琪虎的不正当商业竞争行为,并且胜诉。但对方败诉得到的惩罚几乎忽略不计,得到的好处却不少而且不用吐出来。

  第一起是在2013年,圈子网收集到证据证实旗下用户在安装了琪虎任何软件的情况下,都会被以嵌入的方式让圈子网同类软件,并且替代部分原功能。这些被替代的功能会在用户使用圈子网浏览器时弹出琪虎的广告,同时以不实的警告诱导用户安装琪虎浏览器。最重要的是那些广告没有取消选项,知道点击广告任何位置都会强制安装目标软件。并且强制将琪虎浏览器设定为默认。

  为此,圈子网以“不正当利用他人已取得的市场成果,为自己谋取商业机会,从而获得竞争优势”行为起诉琪虎。虽然获得胜诉,但对方已经渗透了三千多万的用户。

  第二次是在2014年,琪虎杀毒软件针对性地以弹出恐吓欺诈和夸大其词的警告阻止用户圈子网的软件。有些软件,安装时甚至多次弹出警告,以欺诈的方式警告用户圈子网软件不安全。

  第三次是因为“红衣大炮”亲自发文污蔑圈子网收买网络大V污蔑琪虎,扬言圈子网是阻碍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最大的毒草和绊脚石,呼吁网民抵制圈子网。圈子网二话不说,直接起诉对方。

  圈子网的三次起诉都胜诉,让对方道歉、赔偿。但就算是胜诉了,对方的目的也都已经达到了,从中获得不小的好处。

  审判过程不短。在结案之前这段时间内,琪虎都能做自己想做的事,也能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

  法院判了道歉,对方是不知道做过多少次,早没皮没脸的。

  可以说,所有和他们业务有竞争的企业都对琪虎发起过不正当竞争的诉讼。而琪虎大多败诉。其中涉及的公司有腾【2】讯、百【4】度、金【2】山和微【2】点杀毒等等。对于琪虎而言,脸皮早当做累赘丢掉了。

  道歉算什么?不痛不痒的。

  至于罚款,个人罚款不过五万。企业付款也不过五十万。那算个屁!

  但圈子网也不是吃素的,后来也通过升级软件进行反制。在圈子网浏览器中针对性阻止琪虎软件所有的弹出性广告。同时在技术板块中客观地分析对方所有软件的缺点,并全网通报。为此琪虎还对圈子网提起不正当竞争诉讼。

  但圈子网针对对方软件发表的分析都是客观的。而禁止弹窗广告是迎合绿色上网的提倡。琪虎的起诉没有任何依据。

  那些反制在很大程度让琪虎再难从圈子网的用户中占到便宜。

  不过那也没能阻止琪虎慢慢做大。毕竟,2011年它就成功在纽约证交所上市,圈到不少钱,资金充裕得很。有了钱之后,它的扩张速度更快。到现在它已经在中国互联网行业排到第八名。

首节上一节401/42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