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不重来 第410节

  天宇汽车现在正在满世界推销电动公交车,效果有了,成效却还没看到。而电动小汽车市场现在也是发育缓慢,天宇汽车营收堪堪能维持平衡。

  天宇汽车在研发方面投入已经是不遗余力,但是心有而力不足。

  “那王总的意思是,我们联合研究电动力总成系统?”

  王维笑着说:“宁总,其实我更看好的是属于未来通勤工具。”

  他顿了一下,说:“电动力总成系统当然对新动力汽车行业非常关键。完全值得我们投资。但这个电动力总成系统同样可以应用在飞行器上。实不相瞒,我们维佳有生产实用型电动力商用飞机的计划,却没有做汽车的想法。而天宇目前的焦点还在汽车上,双方的目标并不冲突。”

  实用型电动力商用飞机?还有属于未来的通勤工具?

  宁翔鹄也不能说那完全不切实际。但他觉得在短时间很难实现。毕竟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至少后者,现在还是有点超现实的。

  不过不管怎么说,王维提出合作,他肯定是欢迎的:“天宇也愿意和维佳合作。只是这个合作,又该怎么合作?另外,维佳要研发电动力飞机,在资源方面能保证用在我们之间合作吗?”

  “这个您可以放心!”王维肯定地说。“其实如果您有这个意向,我更倾向于双方共同出资成立一家控股子公司,共同研究电动力技术。当然,我更希望维佳能与天宇一同组建一个飞机制造公司。”

  “恕我直言,王维。”宁翔鹄直接叫了名字,意思这不是纯商业的会谈了。“我们天宇集团没有那多的资源去做太大的计划。现在汽车行业的竞争很激烈,天宇可能没有余力去做飞机。”

  王维考虑的却不是资金问题:“宁哥,我明白也了解你的顾虑。飞机项目的研究,主要依然会由维佳负责。我也不瞒你说。我们维佳已经研制出可以商用的电动飞机发动机,只是现在还需要改进。”

  “那你的意思是?”

  “市场!”王维找人合作,目的不是为了拉资金。而是为了推广。“做飞机,维佳肯定能生产出来。但能不能卖出去还需要看整个大环境。在改变国内大环境方面,我们维佳的能力不足。我们需要更多的人加入。”

  他顿了一下,继续说:“我的目标是做小型私人飞机,但现在中国在这一块管得很死。不管生产还是销售,甚至是使用方面都是如此。而政策是这个行业最大的壁垒。我们需要更大的力量才让政府愿意收起这个壁垒。这才是我寻求合作的最主要的动因。”

  国外市场确实很大,但竞争者也多。而且外国企业在竞争时面对本土企业从来都是要吃亏的。所以没有任何一家真正想要做大的企业不是将国内市场视作生命线的。

  王维当然不可能犯那样的错。他眼看着国内私人飞机几乎没有市场,却还非要去做,主要的原因是看到唐浩泽已经在做这个事了。

  虽然唐洪泽做还是商业运营。但他的计划同样是想让中国的低空变得更加充实。

  中国一直不放开低空,安全考虑可能是重中之重。而且之前中国几乎不可能出现私人飞机,没有放开低空飞行管制的必要。

  但现在已经变得完全不一样了。中国的领空安全已经基本能得到保证,二来中国其实已经蕴含着庞大私人飞机市场。中国正在由出口导向型经济转向消费性导向经济。而私人飞机市场可以带动一整条科技含量高的产业链。

  所以王维认定,中国的低空将在不久的未来会慢慢放开。而现在他做飞机,正有时间提前做布局。

  听王维说飞机的主要研发由维佳投资。宁翔鹄觉得如果是那样倒是可以接受。

  他又听王维说:“浩泽和石飞合作的飞机制造公司就一直在研发小型飞机。特别是小型飞机的设计方面已经有了不少积累。如果他也愿意既然加入这个计划,技术不成问题。甚至资金都没问题。”

  宁翔鹄思考了一会,说:“如果以这个框架作为前提,我原则上同意合作。不过现在时间不允许,我等会还有要见一个合作伙伴。晚上我们再详谈。”

  王维笑着伸手说:“那预祝我们合作愉快!”

  这样的大计划涉及到东西太多,双方合作的条件肯定不是一两天就能确定的。他们两个老板能谈,最多就是确定一个框架。细节性的东西肯定还要时间才能谈妥。

  

第六七八章 供不应求

  

  京城的交通堵塞在国内是闻名。

  就算现在并非交通高峰期间,宁翔鹄的车子从协和酒店出来依然感受到了拥堵。幸好司机技术极为娴熟。即便是车子速度经常变换也不会影响宁翔鹄思考。

  可是这样的交通对于许多人来说还是非常糟心的。尤其是赶时间时,在交通拥堵得更加厉害的路段。

  京城市中心虽然密布地铁站和公交站,极大缓解了各个社区交通压力。还有BRT通道,让私家车不用公交车占空间。但越来越多的私家车总是能将不断改善的道路塞满,很多路段经常很长一段时间寸步难移。

  司机在遇到那样的路况时,第一选择绝对是绕路。但如果是必经之路,那就只好受着。

  在车子排起的长龙中,有一辆绿色的小货车挤在一溜的宝马奔驰保时捷之间,显得尤为突出。

  车子上,司机对着电话说着,很是烦躁:“我知道要快些。可前面有车祸,我能怎么办?自己能飞也没办法搬着莫那么东西飞到你那里去!”

  “……”

  “我尽量!”司机被堵在这里已经有二十分钟没能动弹了,而且今天他还有三个地方的货还没送。这被一催心里更是烦躁。

  司机是一名转业人员,现在是社区终端配送连锁的员工,专门负责将蔬菜配送到各个社区或者小区的终端网点。

  对这份工作他本人还是相当满意的。白天里的送货工作,正常的话五六个小时就能完成。而晚上他还会去一个小区的配送终端给消费者送货上门。每天大概要做两个小时左右。在京城,司机的月薪是五千,加上晚上终端配送收入也有三千到五千之间。

  他退伍之前没有学历,没工作经验。这样的收入在京城并不算是高的。但对于他这样并不是想着留在京城的人来说。平均一个月八千多九千的收入,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找得到的。

  不过,就他所知道的,部队里出来后能靠着同一家公司养活自家人的战友至少已经有四十万人。

  也许是前面的车祸终于解决好了,车龙开始慢慢移动。绿色货车的司机赶紧将车子贴紧前面那辆保时捷的屁股,挡住了旁边的车子见缝插针。末了,他还瞟了一眼那辆想要插队的宝马里的女司机,嘀咕了一句:“都说大京城居不易?我看是行不易啊。你说是不是?美女!”

  绿色货车的目的地已经不远了,车速虽然慢,几分钟后就转进了一个小区。

  司机轻车驾熟,将车子开进停车场,然后和配送点的员工一起配合着将车上的要送的货搬进专用电梯。

  “最近的货好像比以往要多一些。”配送点接货的人也是部队转业出来大的,一边搬货一边和司机闲聊。“是每个地方都多了。还是只有我们这里变得多了?”

  “基本都多了!”虽然搬货的速度不慢,但司机连气都不大喘一口。“我也说过工作量大了呢。但经理说,这是好事,说明生意好了。要是生意不好,公司还养不起我们了。”

  接货人笑着说:“那到也是!上班怕太忙,但更怕没事做。”一个公司如果没事做,就距离倒闭不远了。

  送完这个配送点的货,司机只能松半口气。他还有三个点要送,必须要在晚高峰开始之前送完。要不然被堵在路上,一个小区会有许多家庭没菜吃。

  司机最多只需要考虑一个小区的吃菜问题。而邓小权和唐浩泽却要考虑全国数万个小区的吃菜问题。

  唐浩泽的配送终端网络已经遍布全国大小城市。恒远农业是主要的合作方,但是恒远农业也没办法满足配送网络的销售需求。而配送的食材,品质必须保证。所以恒远在供货力不从心时也不敢随便收外面的东西来补充缺口。

  唐浩泽对供应商的要求也比较严格。他注意到终端配送网络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很多人直接从配送网络下单,然后自己去配送点取或者等待送货上门。

  这种方式在大城市里最受欢迎。终端配送系统可谓是给市民生活带来不少的便利。一来不用早早去菜市场买菜,二来质量可以保证。第三,终端配送系统的食材选择更多。

  恒远农业在一些大城市群中建立的高层无土栽培农场,在北方种植南方特有的蔬菜也是极简单的事而已。而配送点也联系全国各地蔬菜种植农场,只要能达到配送点需求的,都可以合作。再有就是自己建了不少专门的屠宰厂,专门供应肉类。

  另外配送点也接受其它电商的对接服务。但这些来自其它电商的销售的食材,配送点不保证质量问题。并且对包装有一定的要求。

  而现在配送系统面临的问题就在于此。能达到品质要求的东西不够用,而想要改变别人的生产模式并且监督,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形成新的供应商。

  所以,唐浩泽不得不找邓小权商量,是不是尽快扩大生产规模。

  “温棚确实可以跨地域生产。但是单位成本远比高层农场生产要高。还有鸟类生产、竹鼠的生产和屠宰都需要扩大规模。”

  唐浩泽在电话里提出希望恒远农业能增加跨地域种植蔬菜,以保证满足市场需求时。邓小权指出了其中关键:“那么做,你的配送系统在这方面将会亏损经营。”

  整个配送系统养着四五十万人,毛利润肯定不能低了,要不然还真的养不起。可是如果没有了食材品种多这个优势,配送系统未必能有现在这么受欢迎。

  “肉类销量增加,我可以联系屠宰场。可是蔬菜我总不能让北方蔬菜送到南方,南方的送到北方。那样成本更高。而且恒远养殖的鸟类和竹鼠肉的市场也完全打开了。”唐浩泽对没想到配送系统能发展得这么快。“你上次不是说打算将资金投入到高层农场项目?鸽子和黄花雀养殖场,你有没有在全国铺开的打算?还有蜗牛。这个东西大城市里的人接受程度也越来越高。如果不尽快扩大生产规模,再过两年全部供应国内都满足不了国内市场需求。”

  “现在投资至少也得七八个月后才能投产。”邓小权看他是有点急病乱投医了。“现在温棚蔬菜其实暂时还能供应的得上,那些各地显得稀罕的食材,供应不上大概也不会有太大问题的。”

  他将电话换了一只手,好上网查一下东西,他正要继续说,电脑屏幕却弹出一个新闻广告:浑水做空圈子网。他猛地想起,圈子网的股票马上就要复牌了。

  他马上说:“我刚在网上看到消息,说是浑水要做空圈子网?听说浑水挺能搞事的。你可要小心了!”

  

第六七九章 做空圈子网?异想天开?

  

  唐浩泽并没有收到圈子网股票被做空的消息。

  但甄德率在第一时间就知道接到了消息。

  浑水是一家六七年年前才出现的做空机构。到现在浑水也不是什么大公司,正式职员可能就那么几个,在册的职员甚至可能只是一个。

  但是它靠着在收集上市公司的情报,找到其中漏洞然后在社交网络上发表做空报告。不少美国投资者相信它的判断,引发目标公司的股价狂泄,从而达到做空股票的目的。

  在这个过程中,收益的当然不会只有的浑水。

  从这个角度来说,浑水是一个网红,一个被其它做空机构一起捧起来的网红。

  但浑水的实力不容小觑。它做空过不少中国企业,一些公司股价直接跌到被强制退市。它和另一家网红做空机构——香橼——是至少六家在美国被迫退市的中国企业的苦主。

  到目前为止,浑水公司的战绩斐然。针对中国公司尤其如此。比如东方纸业、绿诺科技、多元环球水务和中国高速传媒,这四家在中国经营美国上市的民企就因为它做空而分别被交易所停牌或摘牌。

  可甄德率没想到浑水竟然盯上了圈子网集团。

  在早期,中国企业为了能在美国上市,通常会采取一些财务作假手段,所以很容易通过找到这些漏洞进行做空。浑水喜欢针对中国公司,主要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中国的上市公司很容易找到漏洞。

  虽然圈子网集团也是中国企业,而且在三个月停牌之前股价出现过暴跌,但圈子网集团在哪个国家都称得上是优绩股。想要做空圈子网的股票,是那么容易的吗?

  但是等他看到浑水老板布洛克在其公司网站上发表针对圈子网集团做空报告时,想法就变得有些不一样了。

  “……圈子网集团去年向SEC提交的审计报告中显示,包括美洲圈子网集团和欧洲圈子网集团,该集团全年共获得401.3亿美元的利润。其中中国圈子网集团就收入了237亿美元。从审计报告中,我们还注意到,美洲和欧洲两家分公司一共上交给总公司中国圈子网近百亿美元……”

  “……在这种前提下,圈子网集团的增发股显得尤为多余。因为它的利润完全有能力支撑起它所公布的计划……”

  “……据可靠证据显示,圈子网集团正准备投入近六十亿美元的准备恶意收购中国企业——驱琪虎。并且已经使用了其中的十五亿美元以上……”

  “……收购琪虎的计划,并非圈子网发展所必须举措,而更像是两家企业的私人恩怨……”

  “……以上,圈子网极有可能是因为挪用了大量资金,导致项目资金不足才不得不通过增发股圈钱……”

  随后还有针对个人攻击的内容。

  “圈子网最大的老板唐浩泽靠着手中的股票和在公司权威,实际上控制着整个圈子网集团。这位世界首富先生热衷于慈善,但他的慈善之光从未照耀到中国大陆之外的任何地方……从各方那面查证,可以看出唐其实是一个极端的民族主义者……”

  “……唐与中国军方的合作由来已久,且极为深入。我们可以想象,唐其实是一个潜在的****者,并且极其仇视现在的世界体系。这从他控制另外一家中国巨头企业麒麟电子的行为中也可以得到验证。前不久,麒麟电子因为将可用于制作导弹和高精度火箭炮的电子产品出口到伊朗而差点被BIS制裁……”

  在报告最后的总结中,浑水公司宣称:“圈子网集团的增发股计划中,唐毫无理由地注入大量资金,募集的资金所施行的项目,根本就不是圈子网应当去做的……据信,那是唐一个人的项目。其目的极有可能是实现个人野心一个手段。因此,我们对圈子网集团股票的建议是,拒绝买入和坚决卖出。”

  甄德率没花时间详细看完整份八十多页的报告。其中很多案例其实都似是而非,数据更加是似真还假。那都是做空机构常有的手段,并不足为奇。

  问题是,他知道做空报告的内容是完全不可信的,但投资者不知道。尤其圈子网集团是一家中国企业。

  圈子网集团内部的管理文化和美国企业几乎是完全不同的。在美国人眼里属于神秘的中国企业之一。

  这份做空报告中的内容就有可能被美国小投资者视作风向标。

  而且甄德率可以肯定的是,浑水不是单独行动,也许已经有机构联合起来准备一起做空圈子网。

  圈子网在三个月之前刚经历了一**跌,如果复牌后再出现暴跌,从众心理之下散户抛售股票,做空目的就达成了。

  甄德率对有人做空圈子网并不是很紧张。因为圈子网自身财务非常健康,负债率非常低。当然对一些股东来说,股价太低也是非常不利的。因为有股东可能已经将圈子网的股票进行抵押或者质押贷款。一旦股价太低,对股东的债务压力会非常大。

  控制圈子网的股东构成和很多公司不同。圈子网的主要股份集中在个人手中,而不是企业。而圈子网董事会中的个人股东,除了唐浩泽之外,都没有开创属于自己的企业,债务也不会有什么压力。

  再说,公司员工的期权,在早些年就已经兑现了。在那之后,圈子网内部员工的激励就变成了直接配股。而不是期权。

  所以股价也不会影响员工和高层对股票权利的行使。

  因此甄德率在股价下跌不是非常担心。

  他觉得,唯一需要顾虑的大概就是霍氏集团和宸光。不过这两家大概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所以甄德率虽然知道股价必须稳定,但实际上对圈子网的股价高低并没有太大压力。

  他只需要保持公司股价维持在一个相对正常并且好看的数字。圈子网集团的资金不少,做到这一点并不难。

  

第六八零章 卢梦有不同意见

  

  唐浩泽也不在意圈子网的股价!

  他已经有十多年时间没抵押过圈子网的股票了。他在圈子网集团的股票,只是在集团内部控制权和地位象征。股票价格给他带不来多少好处。

  至于说股价高企让他成为世界首富?其实首富位子不仅仅是圈子网能给他。

  如今的唐浩泽,就算没有了圈子网,首富的帽子还是要戴到他头上。

首节上一节410/42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