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万里尽汉歌 第103节

朱贵话说的理直气壮,而事实上,那陆谦在听到独龙岗人马来到清河县,心下也早有意去打。

整个水浒原著上,神神叨叨的东西虽然不少,但给陆谦印象最深刻的的‘障眼法’却是那独龙岗的祝家庄的盘陀路。况且那三庄都是高墙深壕,壁垒森严,出动兵马去打,未尝不费力。难得他们主动从中出来!

而至于祝氏三杰和栾廷玉的武艺,别管日后有人吹的铁棒多牛,就从他赚秦明的过程中就可看出来,这家伙的武艺顶多也就是与秦明一个档次。而李应和祝氏三杰,外加飞天虎、一丈青,全出来,这独龙岗的实力是不弱,却也难敌现如今的梁山,这还只说斗将。

山寨里林冲、鲁智深是绝对的一流高手,刘唐、三阮,这是实打实的二流悍将。况且还有陆谦本人呢。先前的大胜,与他而言,不仅是江湖名望的激增,实力也是有所增益的。

第130章 逼上梁山

看着眼前这个生的相貌堂堂的中年囚犯,自称是裴宣的,陆谦对水浒里的地理已经绝望了。

先有个打河东来东京,却先路过齐鲁的青州府的大路痴鲁智深不提,如那铁面孔目裴宣,不是要过辽宋边境的饮马川的吗?怎的现在出现在齐鲁?虽然陆谦对那京兆府【长安】押解犯人发配去沙门岛服役,却要路过辽宋边境的饮马川是一百个百思不得其解,但看着眼前的铁面孔目,他就更傻眼了。

这厮,怎的现下在这儿给自己撞上了?

他前几日还在山上想着自己要成神棍了,说曹操曹操就到。与一干兄弟们就酝酿着要如何削掉‘独龙岗’这条出水了的蛟龙,王定六便送来情报,杨志要上路了。陆谦那便立刻带领伙儿兄弟,扮作过往客商,乘船入济水口,顺着济水一路向东。

眼下这杨志被判刺配沙门岛,那不是打府城径直东去的,至登州乘船上岛。而是先北上,到济水乘船去往莱州湾,在海边再改换船舶前往沙门岛。这条路倒也合情合理,虽然穿越整个山东半岛也并无太远的距离。

但这裴宣怎的就来到这儿了呢?

陆谦打量着这周遭,距离那渡口并不远,一望茫茫野水,周回隐隐青山。几多老树映残霞,数片采云飘远岫。荒田寂寞,应无稚子看牛。古渡凄凉,那得强人饮马。

此处已经到了济州最东北的平阴县境。陆谦一伙儿留人在码头看守船舶后,就向南挺进了五六里地。此处左右尽是山丘,还有一条济水分支经过,杨志从南而来,必经这里。

却是没想到,杨志没有等到,先等到了裴宣。

“莫不是京兆府的六案孔目?”

听闻到裴宣自报姓名,陆谦虽然惊愕无比,却还压得下去,面上做出喜色问道。

裴宣闻言大惊,道:“阁下怎知我名姓?”

“哈哈,小可陆谦。多闻裴孔目极好刀笔,为人忠直刚正,分毫不肯苟且,京兆府百姓都传你做铁面孔目。亦会拈枪使棒,舞剑轮刀,智勇足备。怎的今日这等落魄?”

陆谦不会去说他知晓京兆府里新来了个贪滥知府,瞧裴宣就不顺眼,把他寻事刺配沙门岛上。他只说了自己的身份。一个东京殿帅府的虞候,知道一个千里之外的京兆府的孔目,虽然有点扯,可好歹是个理由。

“原来是陆虞候当面,久仰大名,今日得见,裴宣幸甚。”作为一个系统的公职人员,裴宣如何不晓得陆谦的大名,那是老厉害老厉害了。把自己顶头上司的顶头上司的顶头上司的干儿子给宰了。而且他还知晓林冲的事儿,京兆府距离西京可比东京要近上不少。便是近来那陆谦落草梁山,两次大败官军事宜,也尽数知道。

押送他的那俩公人与他尽是熟人,一路走的甚是轻松,裴宣手中也多有些钱财,住店吃喝路上听进了不少新闻。却不曾想今日就见到了这主儿。

听陆谦询问,叹息道:“虞候不知。裴宣性直,些许微名全赖府尹王相公海量包涵。那王府尹年前被调去了东京任职,新来府尹为奸臣蔡京之爪牙,贪滥无度,何曾瞧得裴宣有半点顺眼,年初时便寻事就把我刺配那沙门岛。”作为六案孔目,裴宣如何不晓得那沙门岛就是鬼门关,这些年来只见人进去,就不见有人出来。刺配沙门岛,看似还留他一命,实则是在要他的性命啊。

陆谦知晓这裴宣在原著上是一劝便上了饮马川,那必然是知晓厉害的,当下也果断出言相劝。“那沙门岛乃食人之地,安能入得?孔目见今可有好的去处,如若不弃,就上我梁山如何?”这话说的甚是轻飘了。

可是,陆谦果就听这裴宣长叹一声,拱手便向他来拜:“事到如今裴宣岂还有他路可走?这朝廷既容不下我,裴宣又何必汲汲以求?蒙大头领和诸位好汉救我性命,裴宣自愿入伙儿,敢求大头领收留!”

陆谦忙上前两步扶起裴宣,“孔目愿入伙,乃我山寨之福也。似锦上添花,如旱苗得雨,陆谦渴求。”当下就许了他山寨一把交椅坐,执掌定功赏罚军政。这梁山人马越多,军纪的问题就必须提上日程,还有那功过赏罚。陆谦来日就想在山上设立一个考功处,把军法职责也一块并入中去,现在有了裴宣,那简直是瞌睡时候来了个枕头,恰当其分。

还向他许诺,立刻便叫人去京兆府寻他的家眷来。到时候是愿意上山安置,还是在周边地方,隐姓埋名,过安稳日子,皆随他意思。引得裴宣内心一阵涌动,对陆谦倒多出了一份真心。

那押送裴宣的两个公人,陆谦也没难为他们。只是暂时还不能放还,直叫他们安心等待。

先是要李四郎寻来干净衣物,领着裴宣在河边做一清洗,梳妆打扮后再来叙话。

陆谦并没问裴宣是怎么走到这儿的,此话裴宣自己就先道出了因果。原他们是线顺着黄河走,却不想在开德府【濮阳】听到了前方传来消息,是那黄河上生出了匪患,一艘运送铜铁的官船被匪寇劫去了,丢了价值数万贯的铜铁事小,押船的十几兵丁也死难了七七八八,还丢了一个副都头的性命。他们听了心惊胆寒,不敢再沿黄河走,便向南来了。那梁山泊也不敢打下路过,就绕着泊子南兜了一个大圈,从兖州绕来平阴。

陆谦不管那黄河上的劫案是不是自己掀动起的蝴蝶效应,反正这是好事,把裴宣送到了梁山,送到了自己手中。他此次出来只是想着赚走一个杨志,哪曾料到还多了一个铁面孔目。想象当初他脑子里想的那些,真准,一个个全过来了,排队一样,他都可以去当算命的半仙儿了。

就在陆谦欢喜的看着裴宣的时候,不远处的官道上,四个差役并着带着枷锁的杨志,正一步步的向着济水走着。

当日在阵前扬威的青面兽,现如今已是心如死灰。他竟然被判刺配沙门岛!早知如此,他还不如死在梁山贼寇手中呢,也省得叫祖宗蒙羞。

那济州府的新到知府张叔夜的名声,杨志也听说过。被推为当世良牧,是个难得的干臣!

大牢里的杨志在最初听闻这个消息之后,内心里免不了要升起一股期盼和希望。济州府的官军尽丧,兵马都监战时,自己也被打入大牢,张叔夜再有本事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是?那最好最聪明的办法就是把自己放出来,削掉这荒诞的罪名,让他再为朝廷处理,也为他张叔夜效力。如是能这般,杨志发誓,自己必为张叔夜效死。

然而,一日,一日,又一日的过去了……

直到他启程上路,杨志也没盼到张叔夜的出现。他的那翻心思,全做了白蜡。

是张叔夜浪得虚名?还是他根本就没想到自己?

杨志全不做考量,他只晓得自己此生再难有翻身之日了。绝望中有希望升起,然后再陷入绝望,那是会叫人坠入更深层的深渊中的。杨志如今就是一具活死人也。张叔夜要顾虑的那干事儿,他才不去想,可能也想不到。杨志只知道自己完了。

事实上,杨志要真进了沙门岛,他也的确是要完了。

然后啊,他就得救了。

看着眼前的陆谦,还有鲁智深这个大和尚,杨志木木的面容终于有了一丝鲜活,死鱼一样的眼珠子也绽放出了一抹神采。

第131章 堂堂男儿

“制使乃名门之后,祖上光耀,天下传名,何等贵矜。这先祖英名不可轻辱,不肯落草为寇,陆谦自能理解。”陆谦看着人似活了过来,但依旧半个字不肯多言的杨志,轻轻一笑道。

他这次来赚杨志入伙,那梁山上可没人去取那梁中书的生辰纲。杨志在原著上到了梁山,或许看到刘唐、三阮和吴用、白胜等人了,还会满腔怒火,生出恼怒来。盖因为是晁盖一伙儿人在黄泥岗断送他为大宋朝效力,日后好封妻荫子,光耀门庭,重振败落的杨家声誉的最后希望。

作为名门之后,杨志的确有理由如此般想。

前文也都说了,他为了能发达,可是投入奸臣门下都甘之若饴的,只可惜他命乖,先是失了花石纲,恶了高俅;后又在梁中书手下办砸私事,失了生辰纲。两次都不敢复命,只能逃难江湖。

原著里的杨志是明着的道路走尽了,有不想死,无奈之下只能落草为寇。

但是现在呢?杨志就也是明着的道路走尽了。沙门岛就是鬼门关,进去了便出不来。而但凡是个人,就没一个愿意去死的。尤其是杨志这般情形,陆谦就不信他内心对这老赵家一点也无怨言。

且这回因果中,陆谦没用任何下作的手段,那凭的是真真切切的实力。杨志就是一败军之将,亦如当年的杨老令公降宋一样。他自己又不愿意去死,凭白葬送一身技艺,那还能如何啊?除了落草再没第二条生路于他。

“大头领此言是羞煞俺杨志了。杨志现如今已至这般田地,还有何脸面去提先祖英名。就此上山入伙,还请大头领接纳。”

杨志自不愿意死。就算是连累了先祖名声他也不愿意去死,就如那刘唐骂他的话,他当初投入高俅门下,去江南押运花石纲,都不知道被几千人几万人在背后戳脊梁骨。杨志先前就想不到吗?殿帅府又不是第一次着人去押运花石纲?但他依旧愿意。从那个时候,他实际上就已经有辱了祖辈的英名。可杨志却想着是,不看结果,不问出身。只待有朝一日能爬上更高位置,沙场扬名,自然能洗刷先前的耻辱。

如此可见他是个有决断的人。

从这儿便能看出,杨志不是死板脑袋。什么是权宜之计,他还是能懂得。这就好比后世的朱明名将戚继光,戚大帅坐镇蓟门十余年,那靠的可不是李成梁在辽东玩的养寇自重,也不是他戚继光能打能杀,草原上的鞑靼早十年就被他打得不敢南下了。人戚继光能在万历早年坐稳边关大帅的位置,靠的是对张居正的殷勤巴结。海狗啥的。

而反观与之齐名的俞大猷呢?看看劳苦功高的“俞龙”的下场,岂不是凄凉?

首节上一节103/95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