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万里尽汉歌 第104节

举这例子并不是说杨志的军事才能就堪比“俞龙戚虎”,而是说他的脑子,他的性格。人的性格决定人的命运,戚继光、俞大猷如此,杨志也是如此。今天他便做出了一个很好很痛快的决定。虽然很艰难,但依旧算快的下了个新决断。

如此那杨志却是这般想的,爹娘生下洒家,堂堂一表,凛凛一躯,自小学成十八般武艺在身,终不成只这般休了!比及寻个死,不如日后等他拿得着时,却再理会。

也就是说,好死不如赖活着。便是落了草,犯了官,等被官府拿住了问罪,那再死也不迟。

‘接’到杨志后,陆谦没有在平阴多停留片刻。立即就带人回到渡口的船上,向着山寨驶去。

此次‘迎接’杨志上山,陆谦本身亲自到场,还有一个鲁智深,山寨里留下林冲一个在调集兵马,因为迎接到杨志之后,梁山大军很快就会向着清河杀奔。

从二月中下旬到现在,两月左右的时间,梁山山寨里多出了三四千人。那尤其是三四月之际,每日投奔上山的都能过百。他们中大部分的人在拿到安家费的同时还选择了预支薪俸。梁山规定,新到之人最多可预支三个月的薪俸,虽然那只是最基本的月禄。这些人拿到钱后的第一时间就是一个子不留的送去山下。甚至都有亲人跟着他们一块来水泊,就在那水泊边上翘首等待。这就多是附近周边的百姓了。

陆谦本来以为自己打压了劣绅土豪,那么这青黄不接时候,水泊周边百姓的日子应该变得好过一些的。毕竟没人敢趁机再光明正大的杀穷鬼了不是?

从上山以来,陆谦以狠辣的手段,很是修理了水泊周遭的劣绅豪强。虽然他不敢说自己把周遭范围里该杀的人全都杀光了,但陆谦有把握的说,这水泊四周县境的士绅地主中,敢趁机下手的人怕一个也找不出来。

人都是怕死的。在自己无力抗拒的强大压力面前,士绅地主们都选择了屈服。

如此情况下,那些贫农的日子总算能好一点了吧?陆谦真就是这么想的。从这一点能够看出,他本性还是很善良的对不对?

可却没想到,许多地主大户放粮的时候固然公允了不少,可放出去的总数却少了。以至于这水泊周遭还是有不少穷苦汉子奔上山来。且他们的落魄至此还有那县衙刁吏的一份功劳。

安家费和预支薪俸,对陆谦来说只是一点小钱,可对于百姓们来说,这便是救命钱。即使山下的粮价比之六七月里已经高涨了一倍还多,那上山所得的钱财也足够一家人救命的了。

梁山上有着足够的粮食,但这数量还没多到能够浪费的地步。不然,陆谦如若愿意施粥,或许上山之人会变得更多。只是若打下祝家庄能收获五十万石粮食的话,那里也要真的能有五十万石粮食的话,来年,不,就在今年冬季里,他便不仅会施粥,还会放粮赈济呢。

距离梁山越近的百姓,越懂梁山的规矩。那很多外地人,拿到钱财后还需要等待谍报司下属的邮局把钱寄回家去,甚至不惜花钱‘挂号’。

很多新来的人都不知道山寨里为什么起‘邮局’这样的名字,他们不知道唐朝时候便有“此中邮寄思乡泪,南去应无水北流。”的诗句,更不知道所谓的‘挂号信’只是出自陆谦的恶趣味。可他们却都很快知道了彼此的功能。那愿意花钱‘挂号’的还真有一部分。

仅仅是鲁西南,一个三四月里就多出了这般多的难民,整个天下又要有多少人呢?陆谦现在越发觉得北宋的崩塌,不仅仅是有女真人的蛮力摧残。在此之前,赵佶这鸟人和手下一班蛀虫已经把天下的根基给掏空大半了。

就水泊周遭县境的底层百姓来说,过去的大半年时日里,他们受到的压榨一点也不比往年少,甚至还更多了。区别只在于,往年他们是受地主士绅的压榨居多,今年则受官吏官府的压榨更多。要知道各县都在兴办义勇,那钱粮不可能只靠士绅富户捐赠的。且往年的豪强大户多多少少也会帮着下面的穷鬼遮奢一些官府上的派遣,现在却一个个恨不得上头能派发下更多。

这就叫陆谦无奈了。梁山泊的影响力,虽然辐射到了大半个济州府,可是对于周遭辽阔的乡村田野,梁山与县城里的那些老爷们一样儿,一样掌握不了。陆谦不是在搞土地革命,他手中也没那么多的人去当村官搞宣传。实质上他的存在更像是一场强制性的‘减租减息’运动,充满了暴力和血腥。

在梁山的实力还没强大到彻底摧毁地方官府在农民和乡绅地主眼中的统治地位之前,这种事儿很难解决。

如此陆谦的办法就是不去解决,他也没办法解决。搁起来就是了,反正被逼的没法的农民,只会投靠梁山。对于官府来说,这是一恶性循环。

回梁山的路上,陆谦、鲁智深、杨志等谈了很多。比如杨志的眼光问题。陆谦就觉得,杨志先前一直在官场上钻营,那怎的就选择了高俅呢?与其被无数人戳着脊梁骨的痛骂,何不去关系投靠久掌军权,连连用兵西夏中的童贯呢?那样杨志一身本领不就有用武之地了吗?

况且那里还有折家呢。折家是北宋真正的将门,也被童贯重用,许能念祖上两家的几分旧情,拉他一把呢。后世那戏文里杨家将的佘老太君,其实更应该说是折老太君才是。杨折这两家是真正的姻亲啊,且杨文广更才死四十年。

这杨志出身关西,怎的就不想着回去了呢?

“大头领说的哪里话。俺杨志堂堂男儿,纵是屈膝侍奉高俅这一贪鄙小人,也不能去跪一阉货——”杨志一脸的正色,但对折家却避而不谈。陆谦暗自记下了这一点。

鲁智深在一旁一直没甚言语,这时候大大点头,“杨兄弟这话说的有理,果然是好汉子。”

陆谦听了是张口结舌,这花和尚脑子没进水吧?那大种小种不都是在童贯麾下听令的么?

结果鲁智深把眼珠子一翻,“那是当今皇帝混账。竟然把大军交给一没鸟汉,着实叫人腌臜。大种小种两位经略相公能奈何?只能听那阉货的调派。好汉子投身沙场,就如俺鲁达,在小种经略相公帐下听命,那效力的是小种经略相公,可不是童贯那阉货。”

陆谦再张口结舌,鲁智深这话说的好有道理,他竟无言以对。

第132章 何必要把人往死里逼?

就在陆谦一行人乘船顺着济水回归梁山的时候,那水泊西北清河县的五里口,一场争执已经有了分晓。仗着人多势众,阳谷县的乡勇果不其然的又做成了一笔强买强卖的生意。

如前几日一般,用甚少的银钱买下了一笔数量不少的生药。那货主是打荆湖处来的人,要去青州买卖,在齐鲁人生地不熟的,再是怨恨,在阳谷人眼中也不挡一个屁用。而胆敢闹事,立马抓起来,做梁山贼匪送官。

阳谷人一个个肆无忌惮,占的便宜,还把人来打趣嘲弄,气的那当头的皂衫汉子肺都要炸了。

“哥哥休恼,不当的,不当的。”他那手下弟兄忙来劝阻,连拉带拽的离开了五里口。有道是好汉不吃眼前亏,那辈土兵人多势众,又兼地主,可是闹不得。为首之人出了五里口后,脸上气恼慢慢消褪,取而代之的就是无尽失落。

这批生药折了本钱,他怎的回乡与人交代?做生意的本钱可不是他吕方一个人的啊。如此想着来,吕方就再无一丝儿小温侯的英气勃勃了。且还不止是为首的吕方颓气,他手下的一干兄弟也尽数颓废。

茫茫大地何其辽阔,可如此之大的大地,他却不知能到那里去!吕方仰天长叹。

也就在这个时候。巨野县的合蔡镇,这镇子坐落于五丈河的北岸,是巨野县境与济州府治的分割点,也是巨野县境内最最繁荣的一处镇集。

此刻三艘各装载着十五六人的脚船,已经顺着五丈河行到这儿了。过了这镇集,就进入了梁山泊的西南水域,也就能回梁山了。

汤隆挺立在当先的一艘船头,清风吹面,散去了一丝儿伏热。这四月底的天儿,已然是热了。他身旁立着有一孔武汉子,手中持着一支方天画戟,麻袍半解,畅露着胸膛吹风儿。

合蔡镇的巡查甚是松懈,入了水泊后,那麻袍汉子当先就说道:“却是亏欠了。早知这儿的巡察如此轻松,当日就该多卖几匹骡马,把铜铁再装上些。”那可算是自己入伙儿的见面礼了。

从黄河里稳稳行船被那官船撞翻落水,眨眼就过去了多日,他们一伙儿的处境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汉子半点不后悔。当日翻船后血本无归不说,他们兄弟甚至还有那性命之忧,幸好被眼前的哥哥凑巧路过好心搭救了上来。再去寻那官差理论,后者不仅不认,还反咬一口是自家行船冲撞了他们,要拿自己问罪,气的汉子火冒三丈。看为首的官儿洋洋得意,做不依不饶模样儿,他一怒之下就翻出解腕刀照那官儿心窝里只一刀,肐察地搠倒在船板上。

杀人之后,汉子也不知该作甚了。却没料到那面相有些不雅的好心哥哥是那样的来头,一愣神后就啊呀一声,拔刀蹿上了官船,一番砍杀,些许押船的兵丁不死即伤,尽打落水里。之后一干人驾着官船逃去了那濮州。趁夜在汉子所熟知的某处私港停靠,只取了少量精铜精铁,将剩余价值数万贯的铜铁铅锡等物尽数拉在了那窝主处。

一干人出来,从濮州向东去,第一个便是范县,第二个就是清河,然后就可看到梁山泊。路程是短,可那一路上关卡巡查森严,汤隆便引着他们向南去了广济军。购了三艘脚船,把铜铁装船,一路行来。

这麻袍汉子便是水浒中少有的四川蜀地人——赛仁贵郭盛了。传说中郭大侠的祖宗。

他本做的是水银买卖的,却在黄河上被官船撞翻落水,如今又得了这番造化。可郭盛是半点也不后悔,那狗官该杀!

唯独后悔的便是这见面礼太过稀少,而且还只能算一半是他的,叫郭盛汗颜。

梁山泊作为齐鲁地面上风头最健的山寨,义气的名号早就响亮他的耳朵了。郭盛先前小生意做的有滋有味,自是没想过上山,但这并不妨碍他生出敬仰来。

他是蜀地嘉陵人氏,作为天府之国,按理说蜀地的日子应该过得很不错的。但事实上也是多生不如意,蔡京祸害掉的可不止一个江南,他通过恢复榷茶法和修改钞盐法,加大对茶农和盐商的盘剥。那蜀地本就是产茶和产盐之地,上头有了剥削,受害的岂能只是大户?全川皆受害甚重。蔡京还通过设立“括田所”在各地“括公田”,强占民间田地3万多顷,四川也是其一。

大观四年(1110),蔡京设苏杭应奉局之余,那两浙、两广、福建、四川等处的官员也仿照苏、杭,运送奇花异竹各种果木到京师,为使载运大型花石树木的船只通过,沿途甚至毁桥梁、凿挖城郭。为此,沿途州县大量靡费,积存钱粮为之一空。

民间生怨,自有反噬。蜀地多山多险隘,那匪草寇就是多如牛毛。

可是蜀中的山匪与这梁山一比,真真是小巫见了大巫,差的不可以道里计数。尤其是行做。

那‘替天行道,除暴安良’的旗号,甚叫他听了喜欢;几番战败官军征讨,更叫他敬仰;如今命乖运蹇时候撞上了山寨的头领,两番生受了大恩,郭盛也就只一心效力了。

这时候陆谦已经回到山寨,引带上山两位头领,在聚义厅上派了座次。那杨志虽是名门之后,武艺非凡,可他刚刚上山,寸功未立,也只排在王定六之后了。裴宣做最后一位。

可是这聚义厅里的排位是靠后了,两人刚刚上山,却就当场被陆谦委以重任。裴宣便是新成立的考功处执掌,杨志则是作训处的兵马副都教头,职位还在薛永、焦挺这俩枪棒、拳脚教头之上。

回到梁山,陆谦当即便要带兵下山,去铲平了那阳谷义勇。

首节上一节104/95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