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之饮食男女 第2111节

  “也就是说,我可以是在京城,也可以在各地”。

  “越混越大了,连语气都大了~”

  西琳看着李学武,利用李学武在吉城这最后的一点时间,她想把李学武更多的留在记忆里。

  “如果我留在吉城,你会来吉城吗?”

  “不太可能”

  李学武笑了笑,说道:“实话实说啊,吉城没有什么值得轧钢厂开发的项目,因为这里已经有了一个庞然大物,比轧钢厂还要巨大”。

  “一七厂?”

  西琳了然地点了点头,按照李学武刚才所说的,轧钢厂的发展方向和模式也是奔着综合型工厂去的。

  一七厂虽然叫汽车制造厂,可只要跟汽车相关的工业它都具备,这是一个整车零件全部自行生产的工厂。

  就算是一颗小螺丝,都有特定的车间,这种生产任务是带着某些色彩的,比经营和高利润更重要。

  要不怎么说人家是长子呢,地位在这摆着呢。

  轧钢厂只能说把现在的一七厂作为目标去发展,去奋斗,真要说超越,李怀德喝几斤他都不敢想。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李学武宽慰着西琳道:“不要多愁善感的,就像我当初跟三舅和彪子他们说的那样,先做一株小草,把根深深地扎进土壤里”。

  “要学会忍受孤独,享受寂寞,接受阳光雨露,早晚有一天你会长成参天大树,看到更远处的风景”。

  炖鸡汤于丽是专业的,喂鸡汤李学武不服别人,他自诩为轧钢厂第一成功学大师,大忽悠的本领还是很自傲的。

  可是,西琳不听他这一套:“你就骗我吧,小草就是小草,永远长不成大树,充其量拔高一点,可最先折的就是长的最高的”。

  “那就先做一颗小树苗,行了吧”

  李学武无奈地说道:“我保证,三五年之内,一定让你回京,行不行?”

  “呵~男人都是骗子~”

  西琳哼声道:“刚才还说两年,一会儿又说三五年,要真想太平了,你别又说十几年”。

  “……”

  李学武有些无言以对,她说的没错啊,一语中的,猜的很准,他该怎么回答。

  西琳不是抱怨李学武,她只是想跟李学武说说话而已。

  车上两人斗着嘴,一个想要喂鸡汤,谈理想,讲成功学。

  另一个则是想要更多的关注和安慰,偏偏不吃他这一套,怎么拧着怎么说。

  吉普车快要到家的时候,西琳突然沉默了下来,她知道,分别的时刻又要来临了。

  李学武对这个从天山草原上带回来的姑娘实在是没辙,尤其是挨了这一刀,女人都是磨人精。

  从车上把她抱下来,西琳就靠着他的肩膀,等放到炕上的时候,她又开始流眼泪。

  葛林站在屋里挠了挠脑袋,憨憨地说道:“这么抱她很疼”。

  “那应该怎么抱?”

  李学武看了看他,道:“你怎么不提醒我?”

  还没等葛林说话,西琳哽咽着说道:“别听他的,他扛着我疼,别管我了,忙你的去吧”。

  李学武瞅了瞅葛林,又看了看用被子蒙住脑袋的西琳,有些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葛林也是歪了歪脑袋,不知道西琳这是怎么了。

  “丁师傅呢?”

  李学武看了看手上的时间,没话找话地问了葛林一句。

  葛林挨着火墙子的板凳坐了,回话道:“又出去转了,说是要把昨晚去过的地方再转看一遍”。

  说完他又挠了挠自己的脸,示意了炕里的箱子,道:“钱数好了,丁师傅说给西琳看”。

  李学武没在意炕柜里的钱,而是看着葛林问道:“你在这过的怎么样?有想回京城吗?”

  “哦,不知道啊”

  葛林想了想,说道:“在哪都一样”。

  说完他又看了看炕上的西琳,道:“西琳想回京城”。

  “我不想,别胡说”

  这时炕上躺着的西琳开口打断了葛林的话,声音从被子里传出来,闷闷的。

  又因为哽咽着,哑哑的。

  葛林听她这么说就是一愣,随即看向李学武,不知道西琳为啥变卦了。

  李学武抬了抬眉毛,解释道:“等你长大就懂了,女人心,海底针,她们最善变了”。

  “哦~”

  葛林不置可否地答应了一声,又低下头发呆,可能他的一生里,有多半的时间是在发呆。

  李学武看得懂很多人,却看不懂眼前的葛林。

  这孩子绝对不傻,也不是文盲,更谈不上呆,可能跟从小的生活环境有关,似是道教里的那种超然物外,不念苍生的大自在心态。

  如果一个人活到这种程度,恐怕天塌下来,他也只会说一个“哦”字吧。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就算是知道西琳舍不得自己走,也知道她想回京城过经常能看见自己的日子。

  可是,吉城需要有人来帮他做事,如果可以,他也不会想着把闻三儿和二孩儿送去港城,把彪子送去钢城。

  他们舍不得自己,舍不得这个小团体,李学武作为家长,把身边的人一个个地送走,又何尝不是一种痛苦。

  有道是儿行千里母担忧,虽然自己不是当妈的,他们也不是当儿的,但彼此之间的关系和牵挂,是一两句话解释不清楚的。

  可能对他们最好的安排就是成就他们,李学武不想在未来因为地位或者生活环境的悬殊在某种意义的距离上脱离彼此。

  真到了那个时候,分别就是心灵上的诀别,孤家寡人的日子李学武可不像过。

  从屋里走出来,李学武没有回头,即便是听见了西琳的哭声,依旧坚定着脚步上了吉普车。

  葛林站在院里送了李学武,看着他上车,犹豫着说道:“西琳还不到二十呢”。

  “哦”

  李学武微笑着,学了他的语气答应了一声,随即看着葛林说道:“可你不也没到二十嘛,是说我不该把个小姑娘和小小子送来这么远受苦?”

  葛林知道武哥懂自己说的不是这个意思,他也懂武哥是在逗自己。

  在言语上他有些笨拙,不知道该怎么说出自己的感受。

  李学武却是点了点头,表示他都懂,不用说的。

  “照顾好西琳,不要让她再受伤了”

  踩了一下油门,李学武又忽然松开,从车窗里点了点诧异的葛林道:“对了,你也要小心,都说女人是老虎,不到十八岁,千万别做虎事”。

  说完,也不等确定葛林到底明不明白,开车便往二叔家赶去。

  中午约的二叔一家吃饭,知道一家人都忙,可昨晚实在是走不开,只能赶着中午过来了。

  车上给二叔带了些礼物,不是啥贵重的东西,就是个心意。

  二婶埋怨李学武到家了也不来家里住,屋子都收拾好了。

  李学武笑了笑没解释什么,同大姐李娟和小弟李学力聊了聊。

  上次来没感觉李学武有啥大能耐,就是胆大,敢做事。

  可去京城参加了李学武的婚礼,又听着父亲提起李学武作为负责人,来同林业的副局长谈合作,姐弟两个对李学武的印象已经发生了改变。

  人其实就是会这样,距离自己生活比较遥远的高山看不出大小,虽然知道那里有座高山。

  可当高山来到自己眼前,同自己眼界里的高山做对比,才知道山的高。

  尤其是这种变化的时间较短,好像一瞬间,大爷家的老二就成了他们难以望其项背的人物。

  李学武来二叔家可没当自己是什么人物,甭说在外面他不这样看待自己,到二叔家了,要是撇着大嘴吹牛皮,没的跌了自己的份儿。

  他刚进门的时候李娟还有些拘谨,见他同往常一样,嬉笑玩闹,这才找回了当姐姐的自信。

  李学力倒是没在乎这些,他只觉得有这么个二哥比较牛哔。

  他就在林业,实打实的能感受到二哥的影响力。

  马局亲自接待的,几位实权领导陪同,就已经说明了很多问题。

  他爸混了这么多年,也没说得上面领导这么重视过啊。

  李学力年轻,有些跳脱,虽然父亲回到家只说了二哥的成长和能力,可他在单位里听着不少消息。

  远在京城的轧钢厂是个大单位,二哥是以轧钢厂纪监副书记的身份来访的,谈的还是贸易上的大事。

  最关键的是,下面有传言,说马局有意调自己父亲去林政口。

  只要是调,就不会是平调,因为父亲的年岁不小了,根本牵扯不到锻炼那一说。

  林政的权利有多大,别人不清楚,他从小就在这里长大还能不知道?

  大姐李娟是女人,对机关单位里的事没有什么兴趣,可他有啊。

  所以在跟二哥聊天的时候,李学力拐弯抹角的想跟二哥学学怎么进步。

  李学武可不敢在二叔家里教给他这个,他也不想在生活里谈工作。

  不是清高,也不是自傲,更不是敝扫自珍,而是习惯养成。

  如果一个人,习惯于将生活和工作混合,那他的工作里必然掺杂了私事。

  反过来说,他的生活里也必然惨杂了公事。

  可能有的人能控制好这种平衡,但大多数人是把持不住的。

  前一种情况会出现自我约束失控的现象,以权谋私是必然的。

  后一种情况更严重,人要是没了生活,只剩下工作,那他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所以,李学武聊天的时候对工作上的事都是避重就轻,能不说就不说。

  二叔也比较反感在家里说这个,见李学力还缠着李学武问东问西的,一巴掌把他拍一边去了。

  李敢对家里老娘比较挂心,听着现在是在跟李学武住,帮着看孩子,倒也放心呢。

  忙碌了一辈子,真要让老太太闲下来,倒是要出毛病。

  孩子也大了,李学武家里生活好,又孝顺,还有保姆,他有啥好不放心的。

  问了老太太,又问了问大哥李顺,以及家里的情况。

  他担心家里,以前都是寄信,现在有电话方便了,隔一个月就要打一个问问。

  李学武介绍了父亲和大哥的情况,也说了老三和姬毓秀的情况。

  上次回京是五月份,李敢知道李学才定了对象,已经是见过家长的那种。

  李敢有些担心京城的形势,从上面吹过来的风到吉城已经变了几个味儿。

首节上一节2111/219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