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直上:重返1998 第210节

当韩新接到报告说石云涛与尤国庆过来检查这两样事时,他终于紧张了,妈的,石云涛和尤国庆这是想往死里整他吗?

想完后,韩新实在是在教育宾馆待不住了,连忙跑回了教育局。

韩新回到教育局后,只好硬着头皮过来见石云涛和尤国庆二人。

看到韩新来了,石云涛和尤国庆二人都没有理会他,韩新只得腆着脸上前打招呼。

尤国庆便拉着长音说道:“韩大局长什么时候回来的?出去办什么大事了啊?”

见尤国庆故意埋汰他,韩新忍着性子陪笑道:“尤区长,您来之前怎么不说一声,您说一声,我就在家里头等着了。”

韩新走近尤国庆说话,把尤国庆当成了他的领导,却是没把石云涛当成最重要的领导,在他眼里,石云涛年纪轻,没有什么分量,他想着如果能把尤国庆给伺候好,就不怕把事情闹大。

石云涛坐在旁边见了,不动声色,任由韩新在他和尤国庆面前表演。

“我和石常委过来检查工作,通知不通知都是一个样,你要是有事,就走吧,不需要你陪。”尤国庆简直是没好气地对韩新说。

韩新听了,站着没动,转身忙吩咐倒茶倒水,石云涛这时说道:“尤区长,如果有人截留义务教育经费的话,该怎么处理?”

尤国庆忽然听到这话,说道:“截留义务教育经费,要看做什么用,如果用于个人开支,那就是贪污,如果用于其它私用,那就是挪用公款,可以交给检察院处理了。”

听了这话,韩新忙解释道:“尤区长,我可没有把义务教育经费用于个人开支和私用,最多是用于其它公用开支上了。”

石云涛冷声说:“义务教育经费是专款专用,你有什么权力挪作他用?”

见到石云涛向他开火了,韩新心里一沉,说道:“教育经费不足,我只好暂时用一用其它的经费。”

闻听此言,石云涛怒声道-:“义务教育经费是保障义务教育的,你有什么事能比抓好义务教育重要?是修建办公楼,还是装修宾馆?你身为教育局长,不为教育工作考虑,简直是尸位素餐,失职渎职!”

石云涛发火了,而且火气很大,韩新不把他当回事,就要面对这样的后果。

韩新平时一向要面子,自恃在义河区人脉广,面子大,省里还有一个当处长的弟弟,义河区的干部多少要给他一点面子,哪像石云涛这般不假辞色地批评他?

韩新的脖子上青筋爆起来,被石云涛的话激怒了,脖子一梗,转头看向石云涛道:“我老韩工作大半辈子,从来没人说过我失职渎职,尸位素餐!姓石的,你这样说我,我要讨个公道!”

韩新此时完全失控了,不但没把石云涛放在眼里,而且还攻击领导了,尤国庆也没想到会发生这一幕。

老韩的胆子也太大了,石云涛毕竟是区委常委,是老韩的顶头上司,老韩不理会石云涛就罢了,还当面叫石云涛为姓石的,这明显是在骂石云涛了!

正当尤国庆愣怔之时,石云涛冷笑道:“你还要讨个公道,我倒要替全区的孩子们讨个公道,你挪用义务教育经费,截留危房改造资金,谁给你的胆子?尤区长,你听到没有,韩局长要讨要个公道,我们和他想到一块了,不用多说了,我们去纪委把这个情况反映一下,让纪委的同志给我们和韩局长一个公道!”

说罢,石云涛起身要离去。

尤国庆也忙站了起来,韩新一看,情况不好,但他此时已经与石云涛弄恼了,还能怎么着?不让石云涛和尤国庆离开?

韩新忘了,石云涛和尤国庆今天来到教育局就是找茬的,他不想着办法把石云涛和尤国庆应付走,还敢与石云涛闹对立,这不是自投罗网,自找苦吃吗?

石云涛巴不得激怒他,让他好犯错,然后抓住他的小把柄,摆出姿势收拾他。

石云涛的目的达到了,韩新看着石云涛和尤国庆二人离开了教育局。

等到他们俩一走,韩新连忙打电话给他的弟弟韩勇。

韩勇接到电话,听说石云涛又针对他哥哥了,气不打一处来,挂下电话就给刘凯打电话。

刘凯哪里知道会发生这些事,只好说他马上了解一下情况,回头再和跟韩勇讲联系。

而此时石云涛与尤国庆二人真的就去了区纪委,向区纪委书记王晓反映教育局的事。

石云涛和尤国庆都是义河区的领导,王晓见他们来了,急忙起身相迎,听了他们二人的话,连忙表示安排人去调查。

石云涛刚说完话,刘凯的电话打来了,石云涛马上向刘凯反映了教育局的问题,让刘凯作出处理。

刘凯一看事情闹这么大,他不好进行处理了,石云涛和尤国庆去教育搞突击检查的事,很快就会传出去,如果教育局存在的问题不加以处理,影响将非常不好。

刘凯便将石云涛和尤国庆以及王晓三人全部叫到他的办公室说这个事情。

当石云涛来到刘凯办公室的时候,只见刘凯的脸色不太好看,石云涛和尤国庆走进来的时候,刘凯扫了他们一眼,连个招呼都没打。

王晓跟着走进来,便是小心翼翼的。

“云涛常委,国庆区长,你们二人到底想干什么?非要搞出事来不可是吗?”刘凯不客气地对石云涛和尤国庆说了一句。

尤国庆听了,当即还嘴道:“刘书记你不知道,韩新一点儿也不尊重领导,直接骂起云涛了,我今天算是豁出去了,不严肃处理韩新,我就辞去副区长职务!”

老尤来了这么一句,不但刘凯没有想到,石云涛也没想到,老尤这人真是够哥们,为他打抱不平,竟然愿意辞去副区长职务!

第461章公开考选

事情严重了,以下犯上是官场大忌,刘凯与石云涛和尤国庆二人都属于区领导班子成员,相当于是义河区大佬级的人物。

如果刘凯不维护石云涛和尤国庆这些大佬,那就乱了规矩,危害到刘凯本人的政治地位。

石云涛向刘凯讲,韩新有这些问题,那些问题,刘凯可以为韩新辩护一下,总不至于伤石云涛的面子,然而韩新公然辱骂石云涛,以下犯上,如果刘凯再为韩新辩护,那就不妥了。

何况尤国庆此时要辞职,刘凯就被逼到了墙角。

刘凯想了想,只好道:“把孙部长叫来一起议议吧。”

眼看无法摆平这个事情,刘凯只有放弃力挺韩新的做法,有两位领导班子成员非要处理韩新,如果刘凯摆不平这个事情,就会传到市里面去,对他可是不利。

孙部长是区委组织部长,刘凯叫他过来,很明显,就是要调整韩新的职务。

虽然韩勇跟他打了招呼,但面对这种局面,刘凯实在是保不住韩新了。

韩勇的面子虽然很重要,但是刘凯本人的政治利益更为重要啊。

孙部长来到后,刘凯提出把韩新调整为区直机关工委书记,这是一个闲职,之前一直空着位子没人过去担任,现在正好把韩新给调过去。

石云涛和尤国庆二人听了,心里一动,觉得倒是可以,只要把韩新调离教育局,他们二人的目的也算是达到了。

韩新被调到区直机关工委当书记,其他人没什么意见,但教育局长让谁来接任?

刘凯看向石云涛和尤国庆两个,心说你们两个货一直想换教育局长,换了教育局长,你们就高兴了,现在韩新被免了,你们是不是已经有新任教育局长的人选了?

要说刘凯此时真是猜错了,石云涛只是对韩新不满,觉得韩新当这个教育局长,简直就是侮辱教育这两个字,只要把韩新给换掉,至于让谁来担任,他真没有多想。

而且石云涛觉得尤国庆手头上肯定有人选,这么长时间,难道老尤还没有他觉得可以担任教育局长的人?

谁知老尤也是糊涂,此时竟然没有现成的教育局长人选。

刘凯此时给石云涛和尤国庆机会推出一个人选,结果石云涛和尤国庆相互看了看,竟没说出话来。

二人在对付韩新的问题出奇地一致,但是对于新任教育局长,却是没有相互商议过。

妈的,大意了,石云涛觉得错失了一次提名教育局长的机会,其实他想提名陈璐当教育局长的,陈璐现在是区妇联主任科员,属于正科级,但是属于虚职,而且在区妇联啥权力也没有,如果能调到区教育局当局长,那可是不一般。

然而石云涛此时不好开口讲这话,免得让刘凯怀疑他有私心,刘凯一看,便对孙部长说:“选一个靠谱的教育局长吧,要让石常委和尤区长满意。”

刘凯也是让石云涛和尤国庆二人给弄的没了脾气,石云涛和尤国庆两个副处级干部,区委区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合起伙来去欺负韩新,韩新就是再有后台,恐怕也没什么法子。

韩新的弟弟只是在省教育厅当处长,又不是在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当处长,能量还是有限,石云涛和尤国庆这么干,韩勇并没有什么办法对付石云涛和尤国庆二人。

而且,石云涛和尤国庆二人也有后台啊,一个后台是市长大人,另一个是常务副市长大人,刘凯只得服了他们俩了。

如果换作另外的班子成员,刘凯或许会狠狠地批他们两个,把这件事给摆平下去,这样就能给韩勇一点面子了。

石云涛和尤国庆算是取得小胜,如果他们下手再狠一点,让纪委把韩新给查了,那才是大胜。

不过,在官场上做事还是要留点余地,除非是你死我活的争斗,否则也不好将对手置于死地。

散会后,石云涛与尤国庆一起走进办公室,尤国庆便问起教育局长人选的事,今天的会议没有定下来是谁,那他们还是可以提建议的。

石云涛蹙眉想了想说:“得选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不能随便安排一个人就去当教育局长,尤哥,你说呢?”

尤国庆听了道:“云涛你说的有道理,比如当文化局长的一定要懂文化,或者热爱文化,如果让一个大老粗去当文化局长,那就不太合适,同样,教育局长得让懂教育的去当,至少要热爱教育事业,韩新是既不懂教育,也不热爱教育事业,让他当教育局长,纯粹是扯蛋。”

石云涛道:“组织部在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只考虑谁来做这个位子,没考虑岗位匹配度的问题,或者说组织部考虑了,主要领导不考虑,那就会让韩新这样的人上位。”

尤国庆点点头,想了想说:“那让谁当教育局长好呢?谁懂教育和热爱教育事业呢?”

石云涛想了一会儿,忽然说:“要不我们建议刘书记搞一次人事制度改革吧,从全区进行一次公开选拔吧,副科级以上干部都可以报名参加考选,这样用人比较公正。”

闻听此言,尤国庆一下子来了兴趣说:“这个有点意思,我们这样向刘书记建议,说明我们要免去韩新的职务没有任何私心,而将来能考选上的干部还要感谢我们俩呢。”

石云涛笑道:“我们提出这个建议,组织部也应当高兴,考选好了,是他们的成绩。”

二人商议好这个事情,便向刘凯作了建议,刘凯没想到他们俩会想出这个主意,就把组织部的孙部长叫过一起议一议这事。

孙部长果然喜欢这个建议,说:“刘书记,我看可以搞,其他地方也有这么搞的,我们区还没搞过,搞一次我看可以。”

听了这话,刘凯蹙眉想了一想说:“向市委组织部汇报一下,如果市委组织部没意见,我们就这么搞。”

刘凯算是同意了这事,而组织部转头就去市委组织部汇报这事了,石云涛在向刘凯汇报完后,便给陈璐打了一个电话。

第462章考官

市委组织部同意了义河区委的意见,允许义河区举行公开考选干部,刘凯得知这事,心说公开考选一个是考,两个也是考,何不多拿出几个职位来考一下?

只考一个,名额太少了,引不起轰动效应,这不是做事的方法,多拿几个名额进行公开考选吧。

刘凯主持召开区委常委会研究了这个问题,经过研究,区里头决定拿出四个职位进行公开考选。

老刘这一次玩了阴的,也就是说利用了石云涛和尤国庆二人的建议,摆了其他班子成员一刀。

区财政局局长这个职位一直掌握在区长刘春秋的手中,老刘想把这个职位拿到自己手中一直不可得,这一次他强行要求将财政局长一职拿出来进行公开考选,相当于就拿掉了原来财政局长的位子。

刘春秋在会上得知这事,明知刘凯是这个用意,无奈刘凯事先做了工作,市委组织部也同意,刘春秋要是反对,那就是不支持人事制度改革了。

刘春秋相当于吃了一个哑巴亏,不过现任局长也是可以报名考选的,如果能考选上,还是可以继续当财政局长。

但这种可能性不大了,毕竟刘凯敢这样操作,说明已经准备好了,想用谁当财政局长,早已经定下来,考选不过是走个形式而已。

石云涛和陈璐联系,本是让她参加考选教育局长的,后来职位一多,陈璐的想法也多了起来,便问石云涛能不能考选财政局长。

石云涛作为区委常委,不是看不出这里面的情况,就跟陈璐讲了讲,陈璐马上定了主意说:“我还是考教育局吧。”

虽说是公开考选,但最后怎么用人,还是区委常委会说了算,有些人听说可以考选,便忙着报名复习考试,孰不知,真正想上位的人,此时早已经行动起来,去找该找的人了。

石云涛想让陈璐当教育局长,提前和她讲了,就是想让她去做好准备,笔试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取得刘凯的认可啊。

陈璐原来在夏城县任职,虽然与刘凯打的交道不多,但毕竟属于刘凯的老部下,陈璐主动去找一下刘凯,汇报一下个人的想法,是有必要的。

石云涛再帮她在尤国庆面前讲一讲,陈璐考上教育局长的可能性极大。

义河区公开考选这事,相当于在平静的湖面上扔下一个小石头,激起一汪春水,考选公告发出来后,各个街道办和乡镇还有区直部门的人都热闹起来了。

虽然只有四个职位,但这四个职位分量都不差,财政局不用说了,教育局也不错,然后是国土局,这三个都是实权单位,最后一个是团区委。

团区委虽不是实权单位,但当了团区委书记,仕途看好。

各乡镇和区直单位的副职都蠢蠢欲动,想通过这种形式升至正科职位。

公开考选的条件比较宽松,只要担任副科级实职岗位一年以上就有资格报名,符合条件的人数不少。

但真正鼓起勇气报名参加考选的人实际并不多,大家考虑来考虑去,觉得他们不是小学生了,去参加考试丢人,而且都知道官场潜规则的,上面没人,就想通过考试考上去吗?

如果傻乎乎的就去考了,别人一定会认为是棒槌,因此最后除了几个棒槌去报名外,其他人大多数心里面有谱,才去报了名。

心里有谱的人,觉得去参加报名考试才有希望,如果还是竞争不上,只能说实力不如人,也不枉努力一场,虽然没考上,下一次提拔的时候说不定就有机会了。

大家各怀心思,都在算计着参加报名考选能获得多大利益,而不是傻乎乎地相信只要报名就能考上。

公告一发出来,刘凯的电话就被人打爆了,无非是一些领导打电话过来问他情况,顺便介绍了一下某某某,多么优秀,准备参加考选,给照顾一下。

这明明是公开考选,还是有许多人相信只有通过打招呼的方式才能上位,跟平时的提拔没有什么两样。

刘凯接了电话,要看打电话领导的层次,如果层次高,他就实话实说,看最后的成绩,只要入了围,他一定尽力帮忙。

如果是层次低的领导,刘凯就冠冕堂皇一番,说是公开考选,全看成绩,最后谁能考上,他也把握不了。

首节上一节210/23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