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82职工大院 第203节

  杨时军叹了口气,“说好了,周日一早陪我去南秀村买东西……”

  秋火明放下东西,取了几块钱放进口袋,把书包挂回原处,这才匆忙回应道:“知道、知道,饿死我了,我先去吃饭……”

  秋火明脚步轻快,出了校门就往农学院方向走去,农学院离工学院很近。

  以前他们都是国立中山大学的,后来分成了农学院跟工学院,严格来说,也算是一家人。

  还没到大门口,就看到李晓粤跟赵嘉敏躲在树荫下,朝着他的方向在张望。

  这天,只要是阳光普照,升温就很快,但是毕竟是秋天了,只要在室内,还是感觉凉爽的。

  秋火明擦了一下额头的汗水,阳光照在他身上,有些晃眼。

  赵嘉敏先是看见了他,笑着扬了扬手,她的发丝被风轻轻吹了起来,眉眼柔和,一身素色的长裙配着简约的针织外套,气质完胜后世的很多流量小花。

  秋火明咧开嘴角,露出几颗大白牙,小跑了过去。

  “你们等久了吧,张松呢?”凑近后,秋火明问道。

  话音刚落,就听见李晓粤指着他身后,“喏,那可不就是张松……”

  秋火明扭头,只见张松一路小跑着,正在往这边赶来。

  等他一头汗水的赶过来,刚想说几句场面话,就见李晓粤拉着赵嘉敏扭头就走,“你们把东西给提上,快点,那家大排档再晚一点就要关门了……”

  秋火明这才看到她们原先站立的地方,还放着一个布袋,他顺手提了起来,里面发出物体撞击的声音,打开看了一眼,里面放着四瓶酸奶,跟一个放着蜂蜜的透明瓶子。

  秋火明摸着饿瘪了的肚子,提着布袋,赶紧追了过去,天大地大、吃饭最大。

  农学院是秋火明头一次来,这里的建筑风格果然跟工学院一脉相承,绿瓦红墙,周围绿荫葱葱。

  蜿蜒的小道更多一些,附近还有良田、果园,这个点,里面还有人在忙碌。

  “我种了红薯,已经可以开挖了,回头整个火盆子,咱烤红薯吃,可好吃了,烤的时候还会滴油……”

  李晓粤说得自己都饿了,脚步禁不住加快了几分。

  大排档就在学校后面,跟附近的居民区接壤,这里眼下还算是农村地带,再远一点就是连绵的山。

  这里的空气清新宜人。

  秋火明深吸了一口气,跟在她们的身后,走进了一个农家大院。

  大约土地多得缘故,院子很大,里面摆了好几张台子,当中撑着几把自制得遮阳网,看不出材质,有几分像是渔网跟黑纱的混合制品。

  “老板,来一大煲鸡粥,椒盐排骨,再来一份清炒菜心……”

  李晓粤熟门熟路地报起了菜名。

  感谢大家的订阅:)

  月底最后一天了,求月票…………

第235章 实验田

  点菜的小姑娘微微有些内向,拿着写好的菜单就进了厨房。

  李晓粤随着她前后脚进了厨房,在厨房待了一会儿才走了出来。

  她刚走回院子,屁股还没坐稳当,就跟一位中年妇女打了个照面,这人从屋后走来的,手里还提着一篮子蔬菜。

  “小小啊,你又来了。”中年妇女笑着招呼道。

  “郑阿姨,你今天没出去啊。”李晓粤刚坐下,立即又站了起来。

  “坐,你到这里来,不就跟回到自个儿家里一样。”郑阿姨看了看院子里的其他人,禁不住赞叹道:“这几个都是新生吧?我没见过的,怎么长得,都这么俊!”

  李晓粤笑道:“工学院的学生,不是我们学校的。”

  “那就好,待在农学院啊,迟早变成黑炭头……”

  她扫了一眼李晓粤,赶紧解释道:“平时戴草帽,也不打紧,也没黑多少……”

  她一边说着一边端着一个小板凳,移步往院子门口走去。

  赵嘉敏好奇道:“你为啥叫小小啊?”

  李晓粤微黑的脸上泛了一丝红色,“外号……”

  她伸出自己的左手,大家这才发现她的小拇指格外的小。

  张松顿时笑出了声音,“没发育好吧……”

  这话一说出口,顿时惹来了李晓粤的怒视。

  李晓粤顺手抄起一个长板凳,冲了过去……

  吓得张松抱头鼠窜,秋火明也不拦着,“小小,记得别打他的脸,其它地方随你揍……”

  张松怒道:“有你这么做哥们的嘛!”

  李晓粤大笑,“好嘞,我打折他的腿。”

  赵嘉敏避开他们的奔跑路线,主动拿了碗筷过来,走到厨房间门口的水槽边,用热水烫了一遍。

  郑阿姨坐在门口的小板凳上,笑得乐不可支,“我就稀罕小小这孩子,有活力……”

  两人绕着院子跑了几圈,李晓粤提着凳子,速度慢了下来,张松喘着粗气扭头叫道:“我跟你道歉,你别过来了……”

  “行,那你别跑……”

  张松刚停下,只见李晓粤抡起板凳就砸了过来,吓得他一哆嗦,快速地避开。

  郑阿姨这才说道:“行了行了,回头板凳要散架了,小小啊,你过来,我摘了几个沙糖桔,你拿去给你的同学们分一下……”

  李晓粤这才放下板凳,擦着额头的汗珠,风风火火地走了过去。

  张松心有余悸,离得远远地看着她。

  院子里有棵柿子树,有部分颜色已经变深了,树顶有一只红的柿子,被鸟雀咬了一半,悬挂在枝头。

  那几只鸟雀,见人来了,都飞到屋檐上,叽叽喳喳地叫唤着。

  秋火明看了几眼这颗柿子树,往年在老家,这时节就可以吃烫柿子了,甜甜脆脆的,分外爽口。

  他快步穿过院子,将赵嘉敏手里的碗筷接了过来。

  赵嘉敏见他打量这颗柿子树,不禁笑道:“回头我们可以找郑阿姨买点带回去,我会烫柿子,下午烫了,明天中午就能吃了。”

  “好啊,我这就去问她卖不卖。”

  秋火明兴匆匆地将碗筷摆放在桌上,那边李晓粤手里拿着沙糖桔在往回走,“吃桔子,可好吃了,这是她们自家种的……”

  几个人顿时围了过来,张松也凑了上去,被李晓粤狠狠地踩了一下脚尖,痛的他叫了一声,李晓粤这口闷气才终于出了,她笑道:“行了,也分你几个……”

  秋火明剥了一只,沙糖桔皮薄里面的白络很少,新鲜摘下来的缘故,还格外的多汁。

  “好吃!”秋火明一口一个吃完,冲着郑阿姨问道:“请问郑阿姨,这柿子卖不卖?”

  “自家种的卖啥呀,你想吃,自己去摘,喏,看到那个竹竿了吗,上面有个圈圈的?就拿它来摘,想吃多少就拿多少……”

  郑阿姨一边择菜一边回应道:“你们不吃,到时候就会被鸟雀给吃了……”

  “谢谢郑阿姨,那我就不客气了。”秋火明拿过竹竿,站到柿子树下,一群人顿时围着柿子树,开始指挥起来。

  “那个大,还没白点点,肯定好吃的……”李晓粤指着其中一个叫嚷道。

  柿子会在结果后,生一些害虫,其中就有那些白色的点点。

  秋火明应了一声,熟练地将竹竿杆头上的铁丝环将柿子钩住,顺手一转一拉,柿子应声掉入杆头下方的网兜里。

  他把这第一个柿子拿下,赵嘉敏已经提着竹篮子在一旁等着了,柿子放进竹篮后,开始钩第二个……

  其他几个人也跃跃欲试,大家轮流着,一连钩了二十来只,这才停了手。

  郑阿姨择好菜,进去厨房帮忙去了。

  几个人围着木桌坐了下来,李晓粤将酸奶取了出来,舀了一勺蜂蜜铺在上面,看上去就很诱人。

  赵嘉敏先尝了一口,顿时称赞道:“果然,加了蜂蜜好吃多了……”

  大家都饿的不行,一边等上菜,一边把酸奶给灭了。

  这当口,厨房开始上菜了,最先上的就是一大煲的鸡粥,主打一个分量足。

  不一会儿,菜都上齐了。

  赵嘉敏吃了一块鸡肉,喝了一口粥,禁不住赞道:“好鲜啊!”

  粥里撒了细葱、姜丝,还淋了几滴香油……

  秋火明点点头,这年头的鸡可都是走地鸡,纯天然、无污染。

  “这米也好,有米的香气……”秋火明喝了一口热粥,忍着烫说道。

  “这米就是我们孟老师种的。”李晓粤一副与有荣焉的模样。

  “杂交水稻?”秋火明对这一行不懂,但是有看过相关的报道。

  “哟,你也知道。”

  李晓粤吃了一口排骨,满意地叹了口气,“真的,吃过我师娘做过的饭,都不愿意去食堂了。”

  “师娘?她怎么会在这里开大排档?”赵嘉敏不解地问道。

  “这房子原本是我老师租下来,后来我师娘也回城了,她是农村户口,一时半会也解决不了工作问题,原本想着让她到学校里做事,学校有家属工,但是她说她没文化,怕在学校里丢我们老师的脸……”

  “后来干脆就在这里搞了个大排档,本来只是想糊个口,没想到,这生意还做起来了,我师娘的手艺好,性格也好,大家都夸她呢。”

  李晓粤正说着,厨房间走出来一位跟郑阿姨模样有几分相像的女人,她年纪较轻,头发夹在耳后,系着围裙,两只大辫子垂在胸前,看上去很是朴素。

  “师娘!”李晓粤慌忙站了起来。

  师娘笑了笑,“别拘束,你们吃,不够我那还有……”

  “很少见你带人过来吃饭,我特意来看看。”她笑眯眯地打量着在场的几个人。

  “师娘。”秋火明几个人忙叫道。

  她冲着李晓粤眨了眨眼睛,“我去后屋,有啥需要的,就喊我……”

  “好嘞,师娘你去忙吧。”

  李晓粤恭敬地将她送走了,这才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杂交水稻是怎么一回事?”秋火明等她坐定了,这才问道。

  “有个袁顾问,他在湖南农学院,搞了几篇论文,孟老师就是根据他的这篇论文,发现了几株不育株……”

  大概是说到了她的专业,李晓粤顿时滔滔不绝了起来,略有些平凡的面孔上,多了些神采奕奕。

  张松原本有几分看她不顺眼,此刻有了些改观,他是农村来的,知道粮食的增产意味着什么。

  “那……”张松犹豫了着问道:“可以在农村全面推广了吗?”

  李晓粤摇摇头,“哪有那么快,一个新品种出现,都要先放在试验田里,收集数据……”

  几个人的话题慢慢地转到了说起农村的现状。

  秋火明咳了几声,此刻过了饭点,这附近倒是没有其他食客,但是不保证会被有心人给听到。

  “多说一些好的事情吧,我看好杂交水稻的未来,说不定,以后我们都得叫小小为李教授了!”

首节上一节203/30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