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82职工大院 第248节

  片刻后,里屋的哭闹声逐渐弱了下来,陈素娘这才红着眼睛走了出来。

  她走到秋火明身边,伸手摸了摸他的额头,“火明,你身上湿了没有?有没有受寒?”

  秋火明摇摇头,“就外套沾了水渍,我已经换好了。”

  陈素娘这才松了口气,“刚问过了,红霜去河梗那边找她一个同学玩,她同学不在家,她就转头往回走,她嫌热,围巾被她提在手上,结果落到河里去了,她胆大包天地找了个竹竿就去打捞!”

  她双手合十,“感谢各路菩萨保佑。”

  丁宇拍了拍胸口,给自己收了收惊,“那是火子速度快,要不然啊……”

  陈素娘经过这么一档子事情,心绪不宁,干脆叫上大妹,让她骑车去厂里,给自己请半天假。

  秋火明不放心,“还是我去吧,让大妹在家陪陪小妹。”

  丁宇也站了起来,“干妈,我陪火子去。”

  “那行,你们早去早回,路上骑车骑慢一点。”

  “嗯。”秋火明应了一声,接着拉过大妹吩咐道:“你给妈还有小妹泡一杯麦乳精,给自己也泡一杯,压压惊。”

  大妹点头,“我已经烧水了,一会儿就泡。”

  丁宇将自行车推了出去,站在院门口等秋火明出来。

  秋火明又交代了几句,这才快步出了门。

  他骑着车带着丁宇往北大街赶去……

  丁宇坐在后座一直用手在顺着心口,“火子,我今天吓到了……”

  “我突然想起来,我曾经做过一个梦,我梦到小妹去河里抓鱼,然后掉了下去,周围没有人……我看着她扑腾扑腾,沉入了水底……然后我就吓醒了。”

  “后来,我就忘了,刚刚突然记起来的。”

  秋火明的手抖了一下,他咬紧了后槽牙。

  丁宇呼了口气,“呸呸呸,梦都是反的,小妹是个有福气的人,肯定没事的……”

  秋火明长舒了一口气,将不该有的负面情绪给抛在脑后。

  陈素娘所在的纺织厂,是无城县规模最大的工厂之一,每年的产销额都很大,养活了大批的职工。

  秋火明找到了后勤部,后勤部在办公楼的二楼,部长是单独一间办公室,其他职工都在一个大房间里,不远处就是研发部。

  丁宇留在办公楼外面,守着自行车。

  秋火明上了二楼,找到部长办公室,替陈素娘请了半天假。

  走出来的时候,经过研发部,他发现里面聚集着好几个人,正围着一个样品在议论纷纷。

  秋火明瞥了一眼,这样品赫然就是秋火明之前替陈素娘买的雪纺布,这匹布的颜色是粉绿色,看着就很有春天的气息。

  他停下了脚步,隔着门看了过去。

  “这布料好看是好看,但是要是要引进新的设备,那就不划算了,我们老面料销量也不错,没必要搞这个。”

  “就是,这后勤部啊,一天到晚的不知道在干什么,好好搞后勤就行了,这种研发新产品的事情,压根不归她们管,这不是给我们找事嘛,好像我们就没有努力工作一样。”

  “也不能这么说,她们也是好心。”

  “谁知道安的什么心,回头就直接跟她们说,这个不做……”

  秋火明摇了摇头,走到楼道口。

  职场就是江湖,总有人拖后腿、踩后脚跟的。

  这事情办好了,他也没心情买炒米糖了,干脆直接搭着丁宇回家。

  洗澡间里,洗衣机正在运行,门敞开着。

  秋火明刚停好自行车,大妹就走了出来,她快步到厨房,给秋火明、丁宇各自泡了一杯麦乳精。

  陈素娘隔着门问道:“假请了吗?”

  “请了,你们部长人挺好说话的。”

  “对,他人是不错。”

  秋火明端着杯子,走进客厅。

  丁宇小声问道:“小妹呢?”

  陈素娘努了一下嘴,“喏,房间里睡觉呢。”

  “妈,你要好好管一下小妹了,平时野一点也就算了,这水火无情,安全一定要重视。”

  陈素娘点点头,她放下手里的长针,将它插在毛线团上,毛衣的样子已经有了,现在在编织的是袖子的部分,看样子很快就能完工了。

  “回头我跟你爸也说一声,她一向怕你爸,我说得话,她听不进去……”

第272章 大过年的

  大院里有个老中医,过来看了一下小妹,发现她身体底子好,加上救上来及时,除了精神紧张,多睡了几个小时之外,几乎毫发无损。

  经过这一茬子事情,小妹被禁足,只能在大院里活动,她闲着没事,反倒看起书来,像是突然之间就懂事了。

  大家一开始还觉得稀奇,后面也就习惯了,家里有秋火明这个学霸,两个妹妹的学业都不用发愁,不懂哪里问哪里,秋火明主打一个有求必应。

  腊月23,是灶王爷上天庭汇报工作的日子,一大早,陈素娘就在家里用糯米粉和面,秋火明还没起床就闻到了一股香味,第一锅送灶粑粑已经蒸好了,这是糖馅的。

  第一锅要给灶王爷吃,据说吃甜的,就会说好话,这锅粑粑出炉,直接摆放整齐,作为供品,就放在厨房,上面搭着纱布,防止时间长了,表面开裂。

  第二锅的送灶粑粑的馅料是咸菜配五花肉丁、豆干,馅料要提前炒熟,这一锅出炉了,大家就能开吃了。

  等秋火明洗漱完毕,小妹已经暗搓搓地拿着一个送灶粑粑在偷偷地吃了,吃了不算,还在嘀咕,“真想让灶王爷天天去天庭……”

  陈素娘一把捂住她的嘴,自己一脸的虔诚,“要麻烦灶王爷去天庭,给咱们家说些好话。”

  大妹机灵,当即附和道:“谢谢灶王爷……”

  秋建设从里屋拿着一份报纸走了出来,语气不屑道:“这些都是迷信。”

  陈素娘瞪了他一眼,他立即换了个口风,“不过也是传统,挺有意思哈。”

  今天的早饭就吃这些送灶粑粑了,陈素娘的手艺极好,粑粑软硬恰到好处,要是不怕费油的话,把这些蒸出来的粑粑再回锅,用油煎至两面金黄,那就更好吃了。

  等吃了早饭,秋火明提着篮子,给爷爷、奶奶家也送了一些送灶粑粑过去,他们回礼,他又拿回了一些。

  糖馅的送灶粑粑等过了今天,大家就能吃了,主打一个既供奉了、又不浪费,这年头,大家的日子都不富裕,能吃到送灶粑粑,有时候比过年还让小孩子们开心。

  过了腊月23,日子就像是被加速了,转眼间就到了年三十……

  大年三十,按照老规矩,家里几个小的负责贴对联、秋火明负责放鞭炮、陈素娘负责搞年夜饭。

  今年特别,爷爷、奶奶他们进城了。

  前些日子就约好了,大家都去煤炭厂过年。

  这一大早的,秋家就已经把对联提前贴好,炮仗放了一挂,额外再放了两个大地雷,院子里红彤彤一地的炮仗碎屑,看着就喜庆。

  秋家因为过年不在家里过,这炮仗一早就放过了,无城县的规矩一般是吃年夜饭前放鞭炮,年夜饭也不是真的晚上才吃,而是下午三四点就开吃了。

  早饭吃的是香蛋跟面条,主要是垫个肚子。

  上午的时候,秋火明把电视机装进原来的包装盒里,拆了天线,放在车后座,装了满满一篮子菜,挂在车把手上,原本想骑车送过去。

  被秋建设阻止了,他怕电视机掉地上,这玩意儿金贵的很。

  秋火明干脆推着自行车,一大家子人跟在他身后,浩浩荡荡地往煤炭厂走去。

  煤炭厂宿舍里,秋家老两口一早就在门口翘首以盼。

  今天的天气不错,但是空气迷蒙,一到冬天,这空气就不大清澈,客厅里,放着一个火盆,火盆里装的是煤炭,将室内烘的暖洋洋的,火盆是陶罐材质,上面放着一个搁脚的架子,平时也可以用来暖脚。

  秋火明一行人赶到的时候,二叔刚撑着拐杖走到门口。

  他最近身体补充的不错,眼看着脚上有了一些力气,往常这么十几米的路,没人辅助,他是根本走不到的。

  眼下,他也可以跟着父母一起,在门口迎接秋火明一行人了。

  “爷爷、奶奶、二叔!”小妹见他们在门口,直接甩开腿跑了过去。

  她身后是推着车的秋火明,再后面是陈素娘、秋建设还有大妹。

  “红霜啊,快进屋,里面有火……”奶奶伸手捂住小妹的小手,将她领进客厅。

  小妹前不久掉进水里过,家里人多少还把她当病号来看待。

  他们几个进去叙话了,秋火明抱着电视放在客厅的橱柜上,接着去院子里搭天线。

  他们是临时放映,天线不需要搭建的很正规,直接架在围墙上,这里原本就有晾衣服的架子,没多久就搭好了,这番动静,吸引了几个在厂区里玩耍的小孩子,他们趴在院子门口向里张望。

  煤炭厂虽说效益还不错,但是买的起电视的几乎没有。

  陈素娘提着篮子,跟婆婆一起进了厨房间,独门独户就这点好,整个灶台间都是自家的。

  不一会儿,客厅里的电视机就有图像了,大妹负责喊话,秋火明负责转换天线。

  “哥,可以了,别动。”

  秋火明这才将天线角度固定住,从椅子上跳了下来。

  把多余的线绕了绕,挂在钉子上。

  二叔坐回他的椅子,一脸好奇地盯着客厅里的电视机。

  爷爷拿着烟杆喊了一嗓子,“老太婆,你快进来看看!”

  正在厨房间洗菜的奶奶,随便用抹布擦了一下手,进了客厅,电视里正在放电视剧,上面一个农民正在田里耕地。

  她一时间有些移不开眼睛。

  “这牛,就跟真的一样。”

  奶奶诧异道。

  爷爷笑道:“可不就是真的嘛。”

  “怎么可能是真的,真的哪能装得下。”

  爷爷闻言也卡了壳。

  农村现在还没通电,平时奢侈一点的电器也就是录音机,录音机里可以放卡带,农村的小年轻们特别喜欢。

  大多数农村的老年人,怕是都不知道电视是什么。

  只听过有这么一个东西。

  陈素娘从厨房间探出头来,“妈,你就跟爸留在客厅看电视吧,这点活,我一个人就行……”

  奶奶回了一句,“,我就瞅两眼,晚上不是还要看么……”

  她移开目光,快步回到了厨房。

  秋火明看了看她们,干脆将拖线板拿到院子里,把表妹写作业的小桌子放在院子里,将电视给抬了出来。

  这样从厨房间的窗户里就能看到电视,客厅里也能看到院子里,他把二叔的椅子往前挪动了一下,这个视角刚刚好。

  院门口的几个孩子,一开始还老实待在门外,一个不留神,全都溜进了院子里,靠在墙角,一个个盯着电视,挪不开脚。

  小妹干脆抓了瓜子出来,一人分了一些。

首节上一节248/30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