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改正归邪的许大茂 第146节

  等到傻柱走了,王芳才对著同样趴在床边看侄儿的雨水问道:“雨水,你把刚才的事情,给嫂子我仔细说说。我怎么听不懂呢,那老家伙又想干啥?”

  “就是我从大茂哥家出来,老太太在她家里喊我进去啊。”雨水边说边用手指逗弄著侄儿的小嘴巴。

  边上在洗尿布的王芳她娘不吱声,但在摘菜的王师娘却是冷笑道:“还能什么,这是跟姓易的那家快闹崩了。想让你们给她养老呢。”

  “不能空口白牙的说吧?”王芳也大概猜出一些,不然也不可能把傻柱打发出去。

  在王芳来说,娘们之间算计小心思没事,男人就是在外面干活挣嚼谷的。

  再说王芳也了解自家男人是个什么性子,对钱上面看的还真不是太重。

  王干娘头还低著,手里的动作没停,直接接著说道:“这种事,要是两家都是贴心的。老帮小,小敬老,那是你好我好。可像你院子里这些人,啧啧,我是不太看好,心眼都太多了。”

  王芳也没把王师娘当外人,毕竟从娘家来说,也能拉点亲戚关系,所以跟王师娘就是实话实说,没有埋藏自己的小心思。

  王芳直接说道:“师娘,那个老太太可有房呢,据说家私也不少。”

  “嫂子,不要,那个老太太不是好人,我不想她掺和进咱家的生活。”王师娘没应答,雨水就急忙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呵呵,还是咱家雨水聪明。比你嫂子可看的清楚。”王师娘笑道。

  王芳闻言不好意思起来,害羞的说道:“师娘,您老也知道我见识不多,您给我好好说说里面的门道。”

  王师娘闻言停下了手里的动作,看了眼门外,这才低声说道:“你想想,那老太太要是真心想找傻柱养老。当年你公公走的时候,直接收养傻柱雨水多好?以傻柱雨水的脾气,那不得把她当亲奶奶对待。现在她手上是有房子,可真要让她进了何家,那她会不会劝你们跟易家和好?易家要进来了,贾家呢?再者,你想想,易家也算供养她这么多年了。但凡她为易家考虑一下,易家两口子也不会到现在不收养一个。”

  其实说到贾家会掺和进何家的生活时,王芳已经放弃了自己的小心思。

  但女人的八卦属性,让王芳把目光投向了别处。

  王芳问道:“师娘,你是说那个易中海夫妇没收养,跟聋老太太有关?”

  “那老家伙说话毒啊,杀人不见血的毒。我进院子这些天,也听到一些事情。后院姓刘的那家那个~父母不慈,儿女不孝的话是老家伙传出来的吧?”王师娘说道。

  “对,最早就是聋老太太说出来的,据说是刘海中那时打孩子打的凶。“雨水接话道。

  王芳进院子的时候,这话已经是传出来了,所以王芳还真不清楚这话是谁第一个说的。

  王师娘闻言撇撇嘴,冷笑道:“这年头谁家不打孩子?当年傻柱跟著你干爹学艺的时候,也是话说不通,就是大耳刮子直接抽。顺手捞到什么,就拿什么打。所以以前学徒的时候,才会让家长签文书,才会有孩子送去学艺生死不论的说法。可我见老刘家那两孩子,也没缺吃,也没缺穿,长的健健康康的,这要是父母不慈,那天下慈的父母还真没几个。刘家跟她不搭嘎,老家伙都能这样坏刘家名声。你要说易家没收养,跟老家伙一点关系没有,我是不信。”

  这时雨水迟疑的说道:‘我记得我小时候,是有人说让李云收我当干闺女的,当时李云也对我好了几天。后来不知道为什么又对我冷淡下来了。’

  “那时易家跟老家伙牵扯也不深,真收养一个,易家有钱,日子有盼头,那时的房子也不值钱,姓易的一年收入,就能置办出一个大院子起来。谁乐意给自己找个祖宗?”王师娘用一番话终结了聊天。

  女人之间的八卦,也不是全都是瞎话。

  何家三个女人的闲聊基本上就戳中了真相。

  易中海夫妇年轻时是见过那种收养孩子,然后孩子长大后不孝的。

  这个事让易中海对于收养这个事,心里一直有个结。

  但结归结,如果不是遇到聋老太太后,聋老太太天天给他们两口子洗脑,再加上各种养子不孝的谣言。

  易中海夫妇肯定会尝试一下,至少那时他们还年轻,还有试错的时间。

  心毒莫过于孤寡,并不是说所有的孤寡老人都是坏人。

  而是这种人坏起来,那就是没底线的做法。

  不过话说回来,像聋老太太这样的,如果一直是与人为善,也不可能活到现在,还能保住现在的房子?

  可能一开始,她就是为了自己不受欺负,才做了一些不道德的事情。

  可当她用坏的手段,得到了有利于她好的结果。

  那不可避免的,她就会在这条路上一直越走越远。

  其实四合院里的事情,很多都是如此。

  闫埠贵不是一开始就抠,秦寡妇也不可能一开始就想著馒头换馒头。

  但一开始是生活所迫,然后就是尝到了甜头,最后这就成了他们的本能。

  生活,就是如此,把每个人都活成了他们最讨厌的模样。

  

第207章 207,人心换人心

  其实四合院的很多事,就是一开始老实人用了个不太老实的办法,然后从其中得到了好处。

  说白了就是所有毛病都是惯出来的,惯他们的人除了被伤害的人外,也有大院里畸形的社会观。

  红尘事就是如此,没有傻子心甘情愿的上当。只有潜移默化下,觉得自己这样做才是对的,这才是各种奇葩事的缘由。

  许大茂不惯这个,他的乱入,他一番番的折腾打破了四合院多少年养成的默契。邻居们一开始是冷眼旁观,再后来就是觉得这样也蛮好。

  谁也不乐意自家头上多几个大爷管这管那的,甚至晚上夫妻生活时声音大了一些,第二天早上,都有大爷来家里跟他们谈谈心。

  这种事,后世也有,不然哪来的震楼器?这个就是以暴制暴了。

  生活空间就这么大,人又是群居动物,在一起难免各种摩擦。

  娄小娥没有看到聋老太太喊雨水的场景,许大茂也没在家,娄小娥是回来收拾孩子的换洗东西,以及所需的各种小玩意。

  虽然可以买新的,但现在的娄小娥在四合院生活这么久后,也是能省省,该花花,她在尝试著如何管理一个家庭了。

  这种事情,总归是一个人成长的过程。

  等娄小娥收拾好一个包裹,拎著包裹放到了自行车上。临走时还不忘房门上锁。聋老太太也是躲在门边,眼神莫名的看著娄小娥。

  其实聋老太太也不清楚,为什么邻居家这个小媳妇,对她抱有这么大的戒心。不然如果能把娄小娥哄好,她又何必想著在易家跟何家之间寻找平衡?

  每个有算计的人,心里的算计都是一步一步的。就像现在的聋老太太没想著拆散许大茂夫妇一样,那是因为娄小娥就根本没搭理她。

  如果现在娄小娥跟原剧里一样跟她好,而许大茂还是看不上聋老太太,那说不准聋老太太又会想著把俩人拆散了。

  这次是许大茂带著俩徒弟第一次去乡下实放电影。

  说实话,带徒弟还不如许大茂一个人下来的时候省心呢。

  至少以前许大茂一个人来的时候,那些幕布音响都已经由公社的放映员给接好了。许大茂只需要装模作样的检查一遍,然后就是吃吃喝喝,等到晚上放几场电影就算完事了。

  这里面自然也有门道,那些公社放映员一开始的确是奔著学东西来的。

  但许大茂最珍贵的技术就是维修机器,以及接影带。这个也不可能每次都会坏。

  时间长了,许大茂才明白里面的歪歪绕绕。

  除了每次公社放映员下来配合播放有三毛的补贴之外,也有著他们私人的诉求。

  前文说过,公社放映员的工资并不高,所有福利加起来也就十多块。虽然在农村来说,这也是个高薪了。

  可要是跟城里的放映员比较,那肯定还是低。

  说句不好听的,连马华的学徒工工资都比不了。

  所有的指望肯定不会放在许大茂身上,许大茂也没那个资格说招谁进城的说法。

  但有一次一个公社放映员不小心说漏了一番话,让许大茂知道了一些。

  每次配合来放电影,这个就是追求进步,而像轧钢厂这种大场子,每年都会给关联公社几个招工名额。

  他们争的就是这个。

  那时候的扶农可不是摆架势拍拍照片喊喊口号,像农村农忙的时候。轧钢厂这些地方,都会组成志愿者,自带乾粮,自带农具,下来真干农活。

  像轧钢厂,因为产品原因。

  每年农忙前,都会下乡,给农民老大哥修理农具。

  许大茂这次就跟著自家厂里的车子过来的。

  别人白天在忙的时候,许大茂也在装模作样的指挥著俩徒弟组装幕布。

  许大茂不满意的在于,这年头所有人都把带电的东西当成了多么高大上的玩意。所以就不可避免的畏手畏脚。

  像平时别人个把小时就能搭起来的东西,两个徒弟忙了半天,还是没忙完。

  这个稍微有点丢脸了。毕竟这次来的还有厂里的领导,不过见到马华胆怯的眼神,许大茂本来想发火的想法,又是强忍了下来。

  许大茂对著身边的吴科长笑道:“还是得让他们多上手啊!不然光讲理论,说的再多也是学不会。”

  这次带队的是一个技术科干事,而吴科长为什么跟来,大家都有数。

  吴科长不关心这个,他这次过来就是想看看以前的这条商道是怎么操作的。而现在许大茂不乐意再做这个,自己安排的人,又能不能完成这个任务。

  许大茂等马华跟王石头组装完毕,自己又上前检查了一遍,这才领著吴科长他们,慢条斯理的往村委走去。

  说是村委,其实就是村长家。真正的村委都是放各种农具的地方,现在那边人多,没法商量事情。

  像村里平时有个什么事,也就是喊著大家去村长家闲聊几句,商量一下,这就算开会了。

  至于真正的村委那边,一个广播室,也就是大喇叭。还有就是每天早上上工发放农具,下达任务,记公分什么的。

  也就是村委基本上是对下面,或者上级来检查时才会用。平时有人在那守夜,但真像许大茂这种收山货的私事,是在村长家进行。

  虽然大家都清楚怎么回事,但该避讳的总要避讳一些。

  吴科长这回才见识了许大茂的办事手腕。

  招呼著马华把他带过来的一个包裹拎到了村长家。村长家门口已经是围了一帮孩子了。

  许大茂从包裹里掏出一包水果糖,然后对著马华王石头说道:“出去给那帮孩子发发,一人两颗。”

  吴科长选定的山货接班人是王石头,但许大茂不太喜欢这个人。心思太活,但真做到事了,还没马华靠谱。

  刚才的组装放映器材,基本上都是马华动手。虽然这跟许大茂平时给马华开小灶有关,但有些基础的东西,许大茂可没私藏,基本上两个徒弟,都是一样的教学。

  只能说,王石头心思就没在这上面。

  等到马华他们发完糖果,还剩下小半袋,收回来交给了许大茂。许大茂直接往边上抽旱烟的村长手里一塞,开口笑道:“给家里孩子甜甜嘴。”

  “哎哎哎,许放映员,这怎么好意思?回回来你都不空手,让我们怎么好意思嘛!”老村长连忙慌不迭的起身客气道。

  老村长自然知道边上的吴科长是大官,但基本上就是不理不睬,反而对上许大茂,说话客气的像自家人一样。

  许大茂摆手笑道:“没事,顺手带的东西。也没什么好东西。”

  又把面前的包裹打开,里面是一小包一小包的东西,每个上面,都写著各自的名字。

  许大茂拿起面前的一包,看著上面的字念道:“屈大发,红糖三两。没票,两毛。”

  老村长连忙喊出自家小孙子,在他耳边嘀咕了几句。小孩站著不肯挪步,老村长好笑的在孙子头上拍了一下骂道:“先去喊人,等回来,全是你的。”

  不过说归说,还是在小包裹里摸出两颗糖果塞到了自家孙子手里。

  小孩子见到糖,眼睛一亮,接过糖果,糖纸都没扒就塞进嘴里一颗。然后“嗷”的一声往外面跑去。

  许大茂在后面追喊道:“还有屈大吧啦,***以及***,一起喊一下。”

  “知道了,叔。”孩子在外面含糊的接道。

  许大茂见吴科长狐疑的望著自己,便解释道:“有些东西是公社没有,有些东西是大家没票。所以这些东西,每次出任务,都要记一下,能帮的就帮忙带一下。大家你好我好的事情。像这个…”

  许大茂指著屈大吧啦的小包说道:“这是村里的猎手,以后要什么好东西,可以跟他预订。关系到了,人家给谁不是给?”

  许大茂说这些话并没有避开老村长,老村长闻言也是点头说道:“许放映员说的是这个理,都是人心换人心的事情。们对我们好,我们也不会做出忘恩负义的事。”

  吴科长不由头皮发麻,他原来还以为这种事,就是自己出钱,然后村里给货的事情。却没想到里面的人情世故一点不比厂里少。

  吴科长拍拍许大茂肩膀说道:“还得是大茂你啊!”

首节上一节146/20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