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年代,从宣传科干事开始! 第160节

  而他许大茂,天天的除了跟傻柱那个狗东西叮咣几句,就没什么人看到自己了~

  所以,别说请人投票了,就算是来了猴子,只怕也听张沈飞的。

  平时开会,阎埠贵和刘海中哪儿有这么热情爱干净啊!

  就在这时候,刘海中悄悄后退一步,一屁股坐在了张沈飞的旁边。

  刘海中听了张沈飞的话,笑的胖脸都皱成一朵菊花儿了!

  “你小子,说话做事儿就是有底儿!什么都逃不过你的眼睛!”

  挺好不是?

  “大家伙儿写完了之后,直接把纸条放在桌子上,等人查数就行!”

  怎么也不能跟着许大茂继续跑了。

  到时候万一有人想做管事大爷,其他人谁没给他举手,这事儿不就弄尴尬了吗?”

  刘海中拍了拍大腿,一脸你果然了解我的欣慰!!!

  “也是诶!那到时候我举手选大爷,你替我表决行吗?”

  刘海中嘿嘿一笑,这才开口道:

  听到这话,四合院的邻居们也是忍不住点了点头。

  说着她顶了顶自己男人,一脸的与有荣焉!

  应该不会是自己。

  易中海现在就怕,万一这会议是自己主持的,到了最后主事大爷这事儿没他,那可就哄堂大笑了!

  想了想,为了表现出自己公平公正的态度,易中海开口道:

  等听到许大茂要请客,张沈飞难得的摇了摇头。

  傻柱白了眼许大茂,开口说道。

  狗东西,就你会巴结大飞哥!

  要知道,他何雨柱做菜可不比外面那些菜馆子差!

第183章 改建化粪池??

  张沈飞扶着老太太刚踏进家门,就被老太太一把推开。

  这老太太,手劲儿还挺大,张沈飞腹诽。

  看到老太太走进厨房,他好奇的跟了上去:“老太太,你在这翻箱倒柜的干嘛呢?”

  张奶奶从打开的橱柜里拿出一个饭盒:“元宵节的时候你在关外没回来,这不我特意给你留的元宵。”

  老太太说着打开饭盒,一堆裹满了糯米粉的元宵出现在张沈飞面前。

  张沈飞还没来得及感动,就听到老太太又说道:“瞧瞧,青丝玫瑰馅儿的!!”

  在小侄子们狼吞虎咽的时候,都只是撇着嘴:“我最讨厌吃元宵,特别是青丝玫瑰馅儿的!!!”

  张沈飞叹了口气,告诉许大茂。1949年,我国合成树脂产量不足300吨,成品塑料仅有千吨。

  说完,撒丫子就跑,跟屁股后面有狗撵着似的。

  “三大爷吃了没??”

  也是从这一年开始,

  老张家的日子并没有更好,而是陷入了更加贫困的境地。

  “三大爷,今儿这么早就走?”

  张沈飞压根儿就没有搭理他,跟许久不见的同事们打过招呼,又给大家散了他从关外带回来的特产糖果之后,他便一屁股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开始写写画画,继续思索化粪池的可能性。

  才画到一半,

  杨柏立就到了:“大飞,杨厂长让你去他办公室一趟。”

  化粪池??

  一想到张沈飞只需要动动脑子,就分走自个儿一半功劳,许大茂难受的心都要碎了,却也只能强颜欢笑。

  使用起来非常方便,1.5方的胶桶,三到五年处理一次残渣即可。

  跟在推着自行车的许大茂身后往院子外走。

  其实他本来不想把这个主意告诉张沈飞的,但毕竟还得靠对方研究原理,工作方式什么的。

  胶桶化粪池一共三个三格,采用三相分离化粪池技术。

  “这倒也不是,说不定过几年,塑料没有这么金贵了,你的方法自己也就能排上用场。”

  杨厂长立刻露出了然的微笑:“行,我明白了,你先回去上班。

  报到上面,到时候厂子里再建立个化粪池分厂,你不就又能多一份工资???”

  老太太抽完一袋烟,见他不吃饭在发呆,敲了敲桌子:“别光想事情,吃饭吃饭。”

  不仅如此,李副厂长带回来的消息还显示,接下来的钢铁行业将会迎来大变革。

  许大茂环顾四周,又一副生怕被人听到的样子,凑到张沈飞耳边小声嘀咕:“大飞哥,我觉得要是你把这个化粪池吃,啊,不对,研究透了。

  张奶奶抄起大勺把煮好的元宵捞出来,正好一大碗。

  “吃。”张沈飞埋头,夹起一个元宵一口塞进嘴里。

  可也就是那年,刚过完元宵节,父母便相继去世。

  进门时候张沈飞跟秦大爷打了个招呼,看到对方朝自己笑的格外谄媚,便猜测这老登的药酒应该是喝完了。

  不大的厨房里飘满青丝玫瑰特有的香味。

  当时他二叔又没有去参加会议,娄振华和李怀德虽然回来传达了会议精神和内容,但谁知道有没有保留呢??

  所以依照他二叔的性格,找作为临时秘书的张沈飞问话,简直是基本操作。

  他琢磨了一阵子后,突然激动的一拍桌子,砰的一声,惊的整个办公室的人都看过来。

  张沈飞一阵鼻酸,一时间百感交集。

  有了这个,以后就不用再去雨天满脚泥,夏天满地蛆的公厕,也不用再让贾张氏帮忙排队,插队了。

  许大茂眼中露出一种清澈的愚蠢,摇摇头。

  “你干嘛??”张沈飞斜了他一眼。

  “你不错,最起码会动脑子,比傻柱强多了。”

  许大茂被他看的心里发毛:“大飞哥,我脸怎么了?您怎么一直看我??”

  杨厂长缓缓的说着,末了,问道:“张沈飞同志,你这段时间一直贴身跟在娄董身边,根据你的观察,娄董的反应如何??”

  张沈飞瞅他一眼:“你不能一个个问题问吗?这么跟连炮珠似的,我怎么回答???”

  张沈飞又琢磨了一阵子这玩意儿的可行性,一直到夜已深,才沉沉睡去。

  当听到张沈飞在AN山的时候居然充当了娄董的秘书,孙玉文脸色顿时又漆黑如墨。

  哥哥进厂工资少,嫂子又接二连三生孩子,家里每年过年依然只买得起青丝玫瑰。

  张沈飞起身,说了几句感谢领导赏识之类走口不走心的话之后,也就撤了。

  张沈飞一梗脖子:“煮啊,怎么不煮??我肚子正饿着呢。”

  一扭头,看到阎埠贵脸色复杂的站在屋檐下,立刻心有戚戚焉。

  “那谁让您煮那么多的???我又不是猪。”坐在八仙桌前,张沈飞夹起元宵吹了吹,咬开,两口吃掉一个。

  张沈飞伸出手准备去端,老太太却拿着抹布打断他:“这个热,你拿着筷子勺子等着吃就好。”

  “啊,这样啊”杨厂长敲着手中的杯子,“我听李副厂长说,这次开会主要是讨论AN钢接下来的发展方向???

  AN钢可是咱们国内的第一大钢铁厂啊,它的命运,关乎着国内整个钢铁行业”

  “都是做些记录之类的工作,倒也不算很难。”

  吃完早饭走出家门。

  虽然刨丝器厂不给自个儿发工资,但许大茂依然感觉与有荣焉。

  宽大的办公桌后,杨厂长抬头,面露不满:“谁让你不敲门就进来的???”

  至于胶桶化粪池,虽然长鼻子老外不一定用得上。

  张奶奶又是一个白眼过来:“这不就成了,多余说这些废话!!”

  许大茂在前面推着车子,嫉妒的眼珠子都绿了。

  张奶奶斜睨他一眼:“不识货的东西,也没吃过什么好东西!呸!”

  老太太今儿煮的这一大碗青丝玫瑰元宵,是在弥补当年许下的承诺???

  “那你知道目前咱们国家一年能生产出来多少塑料吗???”

  厂子就在他们厂后面,已经开工小一个月,据说在国外卖的特别好,外汇赚的哗哗的。

  因为产量单一,塑料大部分被用于加工电器开关、文教用品,用于民生的少之又少。

  说完,张沈飞拍了拍他的肩膀。

  得,张沈飞满脸无奈,又一个幼儿失学的!!!

  但四九城那么多胡同,那么多四合院可都没茅厕!!!只要这玩意儿能生产出来,肯定不愁销路!!!

  想到这里,许大茂搓搓手,继续嘀咕着:“大飞哥,这次可是我想的主意,要是胶桶化粪池真能建厂,功劳咱俩得平分!!!”

  许大茂这下来劲儿了!!

  许大茂摇头。

  张沈飞咽下嘴里的元宵,也陷入回忆:“对,那时候您告诉我,等来年儿家里条件好了,就给我做一大碗,一大海碗,满的要溢出来,就跟现在这碗一样.

  可是”

  杨厂长看着他的背影摇头叹息,而后又看向张沈飞:“张沈飞同志,坐下聊。这次跟娄董开会,还习惯吗???”

  之所以进口这个,纯粹是因为他们那边毛熊专家太多,但有些宿舍条件不好,专家忍受不了旱厕。

  回到宣传科,就看到许大茂正坐在他的办公桌前看,看着他被杨柏立叫走之前画的草稿。

  “没有树脂就没有塑料,没有塑料,没有原材料,你怎么开工厂???”

  两人锁好车子回到宣传科办公室,

  张沈飞刚到家就被翻了好几个白眼,心虚的摸摸鼻子,没敢再说话。

  张沈飞盯着他看了一会。

  翌日继续上班,

  一路上,遇到的住户们都在打招呼:

  到了屋里,老太太放下碗,扔下抹布,这才长出一口气:“碗装的太满,吓得我走路大气都不敢喘,就怕把元宵撒出来。”

首节上一节160/21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