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年代,从宣传科干事开始! 第161节

  看到许大茂露出一副歉意的神情,他才又接着说道:“这玩意其实什么原理我也不知道,但肯定和勾股定理无关。别怕。”

  怎么可能花外汇买这个???

  但许大茂听完却十分认真的说道:“勾股定理??那我肯定怕,刚买的裤子.”

  不同的是,以前的张沈飞每年元宵能吃到几个,可后来,一个都吃不到了。

  许大茂持续摇头。

  对长居胡同的人而言,公厕是他们永远的痛,所以听到这些话题也就格外敏感。

  很快,

  杨厂长更生气了,眉头拧成一个“川”字:“还有,跟你说多少次了,工作时间称呼职务!!职称知道吗???”

  见对方抄起搪瓷大水杯,吓得他抱着头:“您不是找张沈飞吗?人我已经带到,您自个儿跟他说吧,我先走了。”

  到了办公室门口,张沈飞屈指刚想敲门,杨柏立直接就给推开了:“二叔,张沈飞到了。”

  等到两人终于走到四合院外,许大茂才感觉一阵轻松。

  张沈飞垂眸,看着眼前的茶几,斟酌良久之后才开口道:“娄董的反应,跟其他厂子的领导是一样的。”

  杨柏立似乎感觉在张沈飞面前被自己亲叔这么批评有点儿丢人,摆摆手敷衍道:“知道了,知道了,以后都叫您杨职务成了吧?”

  张奶奶用抹布垫在碗外面,双手捧起大海碗,小心翼翼的往屋内走,张沈飞亦步亦趋的跟着她。

  张沈飞放下笔,跟杨柏立走出去,到了办公室外,确定没人能听到之后,才问道:“你二叔找我干嘛??”

  他从一旁拉过一张空凳子,坐在张沈飞身边,迫不及待的追问:“这怎么是椭圆的??上面的那三个是什么??这玩意儿怎么用??”

  “三大爷,上班去呢???”

  因为张家条件不好,一个个小侄子看到元宵眼冒绿光,他又怎么好意思跟他们抢???

  从父母去世那年起,他再没有吃过元宵。

  张沈飞悠悠问道:“许大茂,你知道塑料的原材料是什么吗?”

  两人一个骑车,一个坐车,一路前往轧钢厂。

  洗漱完,躺在床上,

  轧钢厂和四合院谁不知道啊??!!

  大飞哥当初生产了个什么削皮刨丝器之后,冶金部专门建了个专供出口的厂子,生产那玩意。

  “这啊,这是咱们在招待所时候,那里用的化粪池。”张沈飞示意许大茂起身,自己坐回去。

  甚至冶金部的领导都发了话,说什么:“刨丝器虽然小,起到的却是大作用。”

  他琢磨着最近有时间的话,去前门看看能不能找外贸商店帮忙代购一个。

  一边弄,一边开始琢磨这次在AN钢招待所使用的那种胶桶化粪池。

  杨柏立撇撇嘴没说话。

  你九岁那年,就问我‘奶奶,什么时候我才能吃一大碗青丝玫瑰元宵呢?’”

  这次出差你表现的很好,接下来好好干,我看好你。”

  钢铁作为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它的变革,也将预示着其他行业的未来。

  但张沈飞出差毕竟是科长指定的,饶是他心中郁闷,到底也没敢说什么。

  张沈飞在招待所使用了十来天后,感觉非常的方便。

  它的原理是硬化物在池地进行一定的分解之后,上面的液化物从管道处流走,进而防止了管道的拥堵,给硬化物带来足够的时间去水解。

  这一瞬间,他甚至觉得别的穿越者那种没有继承原主情感的情况挺好的,最起码,会比自己活的更加轻松吧???

  说得多了,似乎自己也当了真???

  所以说,

  “三大爷”

  现在街上元宵的品种那么多,谁家好人吃青丝玫瑰啊??!!

  宣传科在办公楼二楼,厂长办公室在三楼,张沈飞和杨柏立一路走,一路聊天。

  杨柏立撇撇嘴:“还能干嘛?那老狐狸.肯定是问你到了AN钢之后发生的事情,还有开会的具体内容什么的。”

  张沈飞一一点头,跟对方说着客套话。

  吐槽完看到张沈飞想反驳,立刻又说道:“把你那嘴闭上,就说那这元宵还煮不煮?”

  许大茂被夸,立刻眉开眼笑。

  吃饱喝足,

  他叹了口气:“所以说,这玩意儿行不通喽”

  老太太利索的烧火,添水,准备煮元宵。

  “好嘞!!”张沈飞笑着点头。

  老太太抽着烟,眯着双眼吐出一个烟圈:“你啊,打小儿就爱吃元宵,那时候家里穷只买得起青丝玫瑰馅儿的.

  即便是这样,也买不了几个,每人只能分两三个尝尝味道。

  老太太去洗碗,张沈飞拎起暖壶去浴室洗漱。

  如果能搞来胶桶化粪池,他就能在家里做抽水马桶。

  “那你知道,每年咱们国家生产的塑料,可以用于民生的百分比是多少吗???”

  许大茂挠头,正想找补说可以进口塑料,可转念一想,国家现在多需要外汇连三岁的孩子都知道。

  他说这个当然是开玩笑。

  许大茂不知道在大飞哥心中,已经把他和傻柱画上等号。

  国内还没有开始生产那东西,AN钢的那些都是从毛熊国进口过来的。

  许大茂见他回来,疑惑的挠头询问:“大飞哥,你画的这是什么玩意儿???”

  张沈飞一撇嘴:“老太太您可真成,这都啥年代了?也就只有您还年年都买这个馅儿。我最讨厌吃这个了。”

  大飞哥说我比傻柱强呢!!真好!!!

  笑完了又想起来:“不是,没有原材料大飞哥你研究这个干嘛???”

第184章 来任务了!!

  许大茂疑惑地看着张沈飞,询问:“不是,大飞哥,既然没有原材料那你研究这玩意儿干嘛???没好处的事儿干嘛啊?”

  张沈飞斜睨他一眼:“让你多读书,你偏偏去养猪.参加工作之后都不看报纸的吗???每天都干嘛了?”

  许大茂摇头:“看那玩意儿干嘛?我只看电影。电影多好啊,我知道的不少知识都是在里头学的。”

  又是个幼儿失学的!!!张沈飞叹了口气,告诉许大茂。

  自打1951年2月,我国召开ZZJ扩大会议,一把手提出“三年ZB、十年J划经济建设”的思想之后。

  国内已经针对第一个五年J划召开过多次会议,探讨这个问题。

  “从年后报纸上的内容可以推断出,第一个五年J划马上就要开始实施。”

  张沈飞却偏要嘴贱,一直挤兑她,一会儿说她身为居委会主任,这么看不起群众不好。

  同时,人口P查获取的各类信息最终还会使每个参与普查的人受益。

  “真让我说???”

  就被站在身边的刘海中拉了一把:“大飞,傻了吧?哪有叫人副主任的??要叫主任!!!”

  都是街坊邻居,田小枣打小儿就住在九十五号院隔壁,自然知道刘海中就是个官迷。

  “大飞???你居然成管事大爷了??”

  易中海和张沈飞对视,这样啊??那还挺简单的。

  话没说完,

  “喏,这是上面刚发布的文件。您和我易大爷想必也知道,自打建国以后,咱们国家就一直帮着大家伙儿弄自来水,抓特务,天天忙的不可开交.至于其他方面,则是一直没有来得及处理。

  “现在就走。”田小枣一边说,一边开始收拾桌上的东西。

  说着,拍拍胸脯,满脸都是等待夸奖的样子。

  被张沈飞折腾的满头大汗,又听他要让自己站两个小时,顿时腿就软了。

  田小枣手上动作不停:“在家吃呗,出去吃多贵。你那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稀奇,真是稀奇!!!

  吃过午饭,

  贾张氏突然就一阵心虚:“大飞,你怎么不说话???”

  张沈飞一如既往的慢悠悠走进食堂,原本排在贾张氏后面的郭大撇子见他过来,立刻后退两步,让出位置。

  国家就可以根据这些规划各类学校和老年服务中心。

  这不现在,上面下了通知,说是要开始第一次人口P查。”

  通过人口P查,国家可以全面了解本国的人口性别、年龄、民族、国籍、受教育程度、工作情况,婚姻情况、生育、死亡、生活水平等特定方面的基本信息,掌握人口在数量、结构、分布等方面的变化情况。

  下午张沈飞又被娄振华的秘书叫过去交接工作。他把在AN山的工作笔记给了对方,又回答了对方一些问题。

  听到他的保证,田小枣总算放心:“那成,那你们三个人先坐,我给你们讲一下接下来的工作。”

  刘海中说完,还摇摇头,一副张沈飞到底是年轻,什么都不懂的样子。

  许大茂立刻急了:“大飞哥,咱俩一家人不装两样B,跟我详细说说呗。”

  张沈飞从车后座跳下来:“一大爷,二大爷,走!”

  比如,调查国民年龄,可以告诉我们在一个地区有多少孩子需要上学,有多少老人需要照顾。

  田小枣告诉他们,人口P查是大部分国家都会做的事情。

  前几天我大爷送来了上好的绿豆面,我爸说用我都不让,单门(专门)留着给你做炸咯吱盒吃。省钱又好吃,多好。”

  刘海中则是直接站起来,挺胸抬头,右手举到耳边,嘶吼道:“请田主任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说完,忙往前挤过去,愣是越过前面还没有打饭的两个人,把饭盒递进窗口。

  啊,这个

  易中海尴尬的简直想找个地缝钻进去,张沈飞却是直接站起来,走到刘海中面前,开始指导:

  “二大爷,您这姿势不对,肚子,把肚子收回去,使劲儿吸进去,对。

  话毕,逃也似的冲出了办公室。

  只是安装在胡同里的话,具体放在哪个位置又是个问题。

  贾张氏朝着张沈飞挤眉弄眼的笑:“大飞,当上三大爷的滋味怎么样???”

  “哦,我懂了。”许大茂觉得自己这次是真的听懂了,“所以你是想先研究好,等咱们国家塑料产量上来后,再弄个胶桶化粪池工厂???”

首节上一节161/21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