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军抗战,我能听到鬼子战略部署 第100节

第230章 败得太快了

第230章 败得太快了

鬼子进击的速度非常快,所有的鬼子都认为,在飞机覆盖式的轰炸之下,防线上就算还有守军存活下来同,数量也应该少得可怜了。

这时候冲上去,应该能很轻松的打穿温三的防线,终结他的战场神话。

然而小鬼子跑了一半路,就有炮弹如雨点一样的落下来。瞬间给鬼子各部造成了极大的伤亡。

“各部闪开,呈散兵线全力突进。”鬼子指挥官也是发了狠,它们认为只要冲过炮击区域,就能轻松突破前面的防线,就算付出一定的伤亡代价,也是值得的。

小鬼子这样的打算明显有些想当然了。不过它们的散兵线确实能减少鬼子兵的伤亡数量,温三的炮弹再多,也不可能这样大面积使用。

在得知小鬼子的动向之后,温三立马就让郑小余减小了炮击的力度。等鬼子大量聚集到一处之后,再炮击也不迟。

丢下一批鬼子兵之后,小鬼子果然冲过了预估的炮击区域。这让那些鬼子高级指挥官都兴奋了起来。

“前进,前进,杀鸡给给……”

好些小鬼子迈着小短腿,拼命的往前冲,这时候也不顾什么散兵线不散兵线了。一窝蜂的冲上去,基本上很快就能拿下对方的防线,以往它们也是这么干的,并且多次都取得了成功。

新防线上,看到大量的鬼子不管不顾的冲上来,一二营的战士都露出了难道的笑容。这样的冲击,跟活靶子有什么区别?

别看鬼子人数多,只要轻重机枪一开火,它们连野草都不如。

“稳住,放近了再打。”王志兵担心战士们忍不住,率先开了火,于是直接下达了命令。

鬼子堆在一起的人越多,收割效果越佳。这一点儿,王志兵的思路跟温三不谋而合。这条新建立起来的防线可是摆了两个重机枪连,轻重火力覆盖面积相当的大。

鬼子只顾闷头冲锋,根本不知道这条新防线已经前推了一百多米。鬼子刚刚冒头,大把的子弹就扫射了过来,重机枪的子弹带着极强的撕扯能力,将大量的小鬼子打倒在地。部分子弹更是直接穿透了两三个鬼子的身体,打击的效果那是相当的好。

小鬼子大片大片的倒在地上,就算没被当场打死,也会被后面冲上来的鬼子踩死。

跟在后面冲锋的小鬼子指挥官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这里的防线是啥时候建立起来的?我们的飞机都把炸弹投到哪里去了?”

鬼子指挥官真是一个头,两个大。突然而来的打击,让它们有些手足无措,关键是这条防线出现得太突然,太意外了。

从对面打出来的火力就可以看出,他们根本没受到轰炸的影响,几分钟之内,就有数百名鬼子死在了轻重机枪的怒吼之下。

“支那军火力太凶猛,后退,后退,马上后退!”顶在前面的指挥官拼命大吼,这才止住了鬼子兵的前冲之势。

可后面跟上来的鬼子,压根儿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还在一个劲儿的往前冲。很快就在这道新防线前方聚集了大量的鬼子兵。

各级指挥官吵成了一团,却是拿不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来。

听到这些小鬼子叽叽喳喳的吵闹声,温三心领神会,立马就把新的坐标告诉了郑小余。

刚刚还没有过瘾的郑小余立马就兴奋起来,各部炮兵全力出击,大量的炮弹落到了这个狭小的区域之中。

“该死!我们又被支那军耍了,转进,立刻转进!”谷寿夫气得大吼。

之前受到炮击,鬼子还能及时展开,伤亡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现在大量鬼子挤在这片区域当中,想要前冲,防线上守军火力异常凶猛,根本就冲不上去。

想要后退吧,现在也退不回来。

呼啸而来的炮弹,每一发都会带走大把的鬼子。这一轮炮击造成的伤害绝对是成吨级的,完全是中间开花的节奏,除非小鬼子能飞天遁地,否则根本没有办法可想。

三轮炮击下来,这一波数千鬼子基本已经被收割得差不多了。这么短时间之内,造成的伤亡真的让鬼子无法接受。

当鬼子司令本部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松本良治都不敢相信这消息是真的。

刚刚还在幻想自己取得重大胜利之后,应该怎么宣传,怎么向外界展示自己英明决策的时候,这个坏消息就不适时宜的传了过来。

“这不可能!我们的飞机投下这么多炸弹,难道一点都没有起作用吗?对面的支那军到底躲到哪里去了?”松本良治看了详细的战报,立马就找到了问题所在。

“报告司令官阁下,有消息称他们连夜建立起来了一条新的防线。我们的飞机却把炸弹投到原来的防线上去了,所以没有起到作用。”

“八嘎,我们的侦察兵都干什么去了?支那军挖出一条新防线我们都不知道,难道他们只知道睡大觉吗?”

松本良治很生气,要知道这批弹药可是他动用自己的人脉关系要来的。就这么被浪费掉了,一点作用都没有起,怎么给上面解释?

关键是他一上来,就打了一场大败仗,这面子确实丢大了。之前他还在嘲笑松井石根,没想到转眼自己就步了对方的后尘。

几千兵力可不是小事,鬼子的精锐部队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多,照这么损失下去,多当师团都不够折腾。

作战参谋也知道松本良治正在气头上,也不好跟他仔细解释。其实上面已经提到过了,昨夜侦察哨兵也跟对方发生了多次战斗,被温三的部队死死压制在限定的区域之内,自然发现了不了对方新建起来的防线。

松本良治看到打了败仗,后面内容都没有心思细读下去了。

“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或许我们应该放弃这次的进攻,我们折损的兵力已经太多了。”作战参谋已经生出了放弃的打算。

事实上,松井石根当初就产生了这样的想法,只是还来得及下令,就被撤职了。

松本良治顿时沉思了起来,撤退也不是不可以,但必须得保住自己的面子,不能让别人看了笑话。

第231章 细化调整

第231章 细化调整

作战参谋似乎早已经看穿了松本良治的心思,于是建议:“我们将部队撤回来,可以对付其它国军嘛,到时候随便打一仗,还怕不能取得胜利吗?”

松本良治听到这个建议,眼睛顿时就亮了起来。作为一个老政客,松本良治会的手段其实很多,他只是被眼前的困境蒙蔽了,才会产生短暂的迷茫。

“我们也不能就这么退走,必须得做好充分的准备。如果温三的部队敢来追击的话,必须给予迎头痛击。”松本良治已经妥协,他这些打算,不过是给自己扯一块遮羞布而已。

“司令官阁下放心,这些工作几位师团长一定会做好的。”作战参谋见松本良治同意了自己的意见,也大大松了一口气。

他们在温三手上吃过的亏太多了,如果继续打下去,将手中的精锐师团都折损掉的话,倒霉的绝不仅仅是司令官,它们这些作战参谋也有很大的责任。

当天下午,鬼子三个师团有序退兵了。这次追击战中,鬼子多次失败,损失的总兵力超一万。它们最终没有啃下温三这块硬骨头,反而崩坏了自己的大门牙。

温三很快不就得到了鬼子退兵的消息。他没有派兵进行追杀,鬼子的主力还在,正所谓穷寇莫追;他的部队还需要大量的时间来进行整训。几个主力营已经被他用到极限了,也需要一段时间进行休整。

没有了鬼子大部队威胁,温三各部的调度变得从容了起来。

几天时间之后,他的部队都回到了自己的控制区域,临时医院也安全的撤了回来。只是伤员的恢复,需要很长期一段时间。

温三的义举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同,为了救助那些受伤的老百姓,不惜与三个师团的鬼子进行正面决战,并且取得了胜利。

这是国府根本做不到的事情,温三不但做到了,而且还做得相当的漂亮。

首府沦陷已经成为了事实,不过此时的首府基本成为了一座空城,剩下的人寥寥无几,有用的物资也很稀少,鬼子只是在面子得到了满足,实际好处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

部队休整完毕之后,温三将所有连级以上的指挥官都召集了拢来,准备开一个扩大会议。

这次的会议对温三所部来说非常的重要,手上近三万的兵力,各部之间互不统属,一旦发生大战,将会存在极大的弊端。部队的整编工作必须进行了。

在召开扩大会议之前,温山也找了各营主官进行私下里谈话,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以及心理状态。

12月17日,抗日革命军正式成立!

温三成为这支军队的最高指挥官,部队最大的编制为师级,温三暂代师长,副师长老万,参谋长林良国。

考虑到各部指挥官大编制指挥作战能力有限,部队暂时不设旅级作战单位。等以后根据各级主官的表现,再进行提拔。

以目前的情况,温三手下设置了四个主力团:分别由王志兵的一营升级为第一加强团,总兵力5000人。下辖步兵营三个,炮兵营一个,通信连一个。

王志兵任团长,副团长张国顺(张二狗)。炮兵营长由王二顺担任。

丁大毛(丁丁猫儿)的第二营升级成第二加强团,总兵力5000人,配置与第一加强团相同。

丁大毛任团长,王福成任副团长。

李白沙的德械营升级成为第三独立团,人员编制三千人。下辖三个步兵营,一个骑兵连,一个通信连。

李白沙任团长,王强任副团长。

郑小余的炮兵营升级为炮兵第四团,人员编制三千人。团长郑小余,副团长关黑子、马寅初,同时马寅初兼任炮兵总教导员。

原江防团恢复团级作战编制,正式命名为左江第五团,下辖三个步兵营,总兵力2500人。

团长由周江担任(原江防团副团长),副团长林兵。

周正标的督战队和胖墩的侦察连合并升级为教导第六团,总兵力1500人。下辖侦察营,督战营,山地营。

团长周正标,副团长胖墩。

这支部队将负责各种特种作战。并为各主力营培养合格的侦察兵,以及特种作战的战士。这个团的功能最多,任务也非常的复杂。

刘大柱的骑兵连升级成为骑兵营,由师部直属。

王麻子的通信连也升级了,不过却是以原连战士为基础,分拆成了多个通信连。

温三新组建了情报部,由王麻子任情报部部长。下面两套工作班子,分别为周二赖子队伍,和何五常带的队伍。总人数也超过了五百人,涉及到各种各样的行业。

这些部队基本都是由有作战经验的老兵组成的。新收的兵源,则由训导部先进行初步的整训,然后再慢慢的投入到各自的部队之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温三特别设立一个整训部,抽调了部分老兵作战整训部的骨干,教导大家怎么由菜鸟变成老兵。

这个过程在战时,基本被省略了,所以很多新兵上了战场,根本发挥不出战斗力来,以至于很多部队作战能力低下。根本无法进行高强度作战。

所以,温三特别单列出来,增加了这个部门。

老杨头的后勤部扩大成为了资源部,下辖后勤部,军械部,以及两个辎重营。朱四升级成了后勤部部长,管理各部军械调动。

旗下军械部部长由刘德柱担任,主持军械修复和研发等工作。

战地医院也就势成立起来,总人数454人。分别由方梅和杨小琳任正副院长。

其中医生58人,医护人员125人,其余则为勤杂人员,负责各种勤杂任务。分工方面,有了明确的工作范围;非必要的时候,不会相互混淆,自己完成自己的工作。

这样一来,大大提高了医疗救助的效率,工作的完成度也提升了很多。温三搞出来的东西,得到了战地医院的高度认可。

还有一个重要的部门,就是以朱明远为首的商业部。尽管这个部门很多人都已经撒出去了,去到了别的城市,但是温三还是隆重的给大家介绍了朱明远的情况。

众人都戏称朱明远为革命军的财神。

第232章 选择根据地

第232章 选择根据地

各部调整到位之后,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在何处建立自己的根据地。这个问题温三已经考虑很久了,同时也征求过老万等人的意见。

很多人的第一想法是回川,占据川西地区,蓄势发展。理由也很简单,这支部队的根在四川,能得到川中父老的大力支持。

回川之后,必定能得很好的资源,不容易受到鬼子的干扰。并且还能很好的利用滇缅通道,获得国际友人的各种物资和技术上的支持。

唯一需要考虑的就是怎么避免来自国府的打压,毕竟现在的温三等于是跟国府公开决裂了。战场上或许还能帮上一把,但思想上不可能再统一,双方的关系越来越生疏。

以最高指挥官的性格,是不可能容忍温三存在的,一个不好,很可能会再次掀起新的内战。

这是温三不想看到的事情,华夏积弱,本就难以抵抗鬼子的进攻,如果再内耗,只会让亲者痛,仇者快。

温三考虑再三,否决了这个看起来对他们很有利的设想。回川虽然利大于弊,但是想要打击小鬼子,也变得麻烦很多。

如果把部队留在外面,温三坐镇基地,两者之间很容易脱节。温三对此肯定是不放心的,别看他的部队作战勇猛,但很多时候都得依赖他这个战场指挥官的调控。

本质上说,其它人还不具备指挥大兵团作战的能力,所以温三绝对不能离开自己的部队。

首节上一节100/12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