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臣氏市值破百亿,简直不要太轻松。
“当然,如果大家觉得这个标准太苛刻,那也没有关系。不想参与其中,可以自愿退出,我绝对不会强求,如何?”
邵维鼎的声音十分平淡,但是气势却是不容置疑。
退出?
这岂不是直接退出了屈臣氏的未来,退出了屈臣氏的权利中心?
他们这些人,没有一个是蠢人,自然不可能退出。
而且如果真的像邵维鼎说的那样。
屈臣氏市值有一天会突破一百亿,甚至两百亿。
那岂不是代表着,如果真的能够拿到激励股份,那这些股份的价值会更高。
“鼎少,虽然这个什么股权激励我不太懂,但是我相信您,没有您就没有我的今天。不管给我定多高的标准,咱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
石敢第一个站出来表态。
而有了第一个,陆陆续续就有第二个第三个。
“好,既然大家意见一致,那么就开始下一项议题。”
邵维鼎笑了笑,缓缓开口道:“我知道现如今大家各有分工,很多刚收购来的企业和厂房,还没有融入到屈臣氏的体系当中。所以为了改变这个局面,增强企业的整体协调性,我会对集团进行产业重组。”
“下面,我宣布几项人事任命......”
资产重组来的太过突然,所有人都有些猝不及防。
同时,很多人也反应了过来,原来要拿这个激励股份,也不是没有代价的。
资产重组,也就意味着他们得放弃原先手上的权力,然后真正融入到集团当中。
比如维他奶,虽然被收购了过来,但是还是被罗贵祥掌控。
甚至于还因此多了屈臣氏,这一条遍及整个亚洲的销售渠道。
但是对于屈臣氏本身而言,除了能够从维他奶当中获得收益分红,再无其他价值。
这和邵维鼎原先的收购意图是不一样的,并没有和非常可乐形成有效的联动。
而且人员冗杂,多部门重合。
这样的企业在如今的屈臣氏不要太多。
所以,必须全都推翻重组。
成立统一的饮料部门,化妆日化部门,保健部门,研发部门,营销部门,门店系统,物流系统等等。
当然海外的一些公司,邵维鼎原则上并没有想要进行产业变迁的打算。
比如宝矿力水特和饮乐多,这些本土品牌,仍然需要先在本土发力。
当然也不是没有人抗拒重组。
但结果只有一个,收拾东西走人。
.......
就在屈臣氏在进行大规模重组时,浅水湾79号别墅。
李家城看着今日份的报纸,长叹了一口气。
“怎么了?”庄月明好奇问道:“又有什么烦心事了?”
“屈臣氏的这位新上任的总裁,我挺看好的,原本想着再多等几年,让他辅佐阿矩,没想到就被邵维鼎挖走了。”李家城缓缓道。
庄月明接过报纸看了一眼,“就因为这件事让你心烦?”
在她的印象中,李家城可不是因为错失一两个人才而长吁短叹的人。
“自然不只是如此。”李家城目光幽幽:“我收到消息,摩根的人来了。”
“为了屈臣氏上市?”
“嗯!”李家城重重点头:“没有想到,这些资本竟然这么看重屈臣氏,看重港岛的实业。”
要知道,就算是他的和记黄埔,他的长江实业都没有拿到过什么投资。
更别说是让海外大投行千里迢迢的来给他送钱了。
“时代真的变了,这个邵维鼎到底使了什么手段,让这么多外国人趋之若鹜?”
庄月明满脸的不解,她从自家兄弟和父亲那里听说过邵维鼎的一些事情。
可也正因为如此,对于邵维鼎她始终抱有一些成见。
“不是他使了什么手段,而是我看错了港岛市场,看错了世界局势。”
李家城满脸的凝重。
“我舍实业进入房地产,是因为实业获得的利润太低,代工生产根本毫无前途。而随着人口的增加,港岛的房地产必然会越来越火爆。”
“原本一切都顺着我的预想的一样在发展。”
“但是自从邵维鼎从英国回来之后,就变了。”
庄月明不理解:“怎么变了?房地产是比实业有前途啊!”
“不能单方面去看。”
“港岛实业如果仅仅做代工,那当然是没有钱途的。”
“但是如果有了自己的品牌,有了一定的垄断地位,那么依靠着港岛,进可以前往内地市场,不但能够收获大量的原料和廉价劳动力,而且还能培育这个未来十亿人口的庞大市场。”
“这就是这些海外资本如此青睐屈臣氏,如此看重邵维鼎的原因。”李家城吐出一口浊气:“归根结底,他们看重的,不是港岛的屈臣氏。”
“而是进入内地市场的屈臣氏。”
庄月明惊讶:“内地的政治局势不是不太明朗吗?那些外国人不怕血本无归?”
“因为邵维鼎还有退路。”
“退路?”
“嗯!”李家城走到不远处的地图边,指着港岛四周被海洋包围的土地,沉声道:
“日本、韩国、南洋、乃至于欧洲北美,都是屈臣氏可以进入的市场。”
“哪怕因为政策变化,屈臣氏在内地折戟而归,但是一千家门店,已经被主流市场认可的品牌已经让屈臣氏站在了不败之地。”
说到这里,李家城顿了顿道:“阿月,说老实话,我有些后悔卖掉屈臣氏的股份,没有早一点认识到它的价值。”
哪怕是没有卖,和邵维鼎共同持有,他现在也不至于被媒体说成有眼无珠。
而且他现在也意识到了。
实业在港岛,仍然大有前途。
它的地理位置太关键,太核心了。
斯沃琪、屈臣氏,无不在他面前证明着这一点。
既然屈臣氏的招股会面向所有资本。
那我是不是也可以参加呢?
李家城心中突然冒出了这样一种想法。
(还有,今天三更)
第245章 我将立于不败之地(第三更)
屈臣氏的重组,在邵维鼎的强制推行下,进行的很顺利。
原本负责维他奶的罗贵祥升任屈臣氏饮料部部长,负责非常可乐、屈臣氏、维他奶、黑松以及一众饮料品牌的生产研发。
黑松的张中元成为他的副手。
而宋尧则是从南洋调回港岛,负责起了物流部。
徐浩文则是被任命为化妆日用部门的部长。
总归就是一条,将收购来的品牌和企业,打散重组进集团的六大部门当中。
不过一些海外品牌,比如饮乐多还有宝矿力有些特殊。
尤其是宝矿力,他的研发部门是一家药厂,之后的改进生产都需要在原址进行。
所以宝矿力还是交给了大冢志,但是由石敢这个日本区总经理,进行管辖。
至于南洋则是交给了邵维钟。
对于这个同父异母的哥哥,经过宋尧的报告,能力还是有的,就是有时候不知变通,太死脑筋。
但是在屈臣氏这样的重资产零售制造集团当中,死脑筋认死理有时候并不是坏事。
“邵董,集团这么多公司,制度上重组很简单,但是我们是实体公司,牵一发而动全身,很多工厂迁移怕是需要很长的时间。”
罗贵祥毕竟是从无到有,将维他奶发展到两亿资产的实业家,对于公司的运转和产品生产的各个过程了解的都很清楚。
“这些事情都不是难事。”邵维鼎指着地图上写着新界的地方道:“联合饮料厂在将军澳,周边的那几块地我都买了下来,之后你们就仿照宝城工业园的模式,打造出一个屈臣氏工业园。”
“到时候将维他奶工厂也都转移过来,完善产业链。”
“将军澳?”罗贵祥有些诧异:“邵董,这里是不是太偏僻了?那里是贫民区啊!”
“我要的就是贫民区。”
邵维鼎毫不犹豫道:“在港岛还有很多人没有身份,艰难度日。光是将军澳这里,至少有五十万底层市民。”
“他们缺少工作,而我们的工业园又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两者正好互补。”
“低价便宜且不说,工价也便宜,这时候能省一点是一点。”
最为关键的是,将军澳这里邵氏兄弟也有一块地,正在建新的影城。
两者结合在一起,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而且这里虽然远离市区,但是有港口,交通还算方便。
罗贵祥苦笑道:“邵董,我们这样大兴土木,又是厂房,又是学校,我看你计划书上竟然还有夜校、培训班。”
“你这……我就从来没见过你这样的资本家。”
不合格,这样的资本家太不合格了。
邵维鼎摇摇头,语重心长道:“罗部长,工人不是韭菜,割了一茬还有一茬。”
“他们是人,我们在他们身上的投资,是肯定可以返还到生产上的。”
“鼎少,你和我想象中的豪门富少很不一样!”
“怎么个不一样法?”
罗贵祥略带感慨道:“至少在我见过的豪门少爷,他们要么花天酒地,要么声色犬马。”
“即便有那么几个有能力的富二代,但是他们的见识和经历,导致他们根本无法和底层共情。”
“但是你不一样,你好像很能体谅底层市民的生活,而且愿意用实际行动去改变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