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港岛,家大业大 第218节

  “宝成工业园我看过报纸,听说您还给员工分房子,这太了不起了。”

  “我没你想的那么圣人。”邵维鼎淡笑道:“其他人或许认为剥削才可能赚取到尽可能多的财富。”

  “但是我不一样,我看的更远,不管是学校,房子,还是食堂,工厂,在产业园内这里就是一个生态圈。”

  “生态圈?”罗贵祥疑惑。

  邵维鼎解释道:“你可以理解成一个小型社会,在这里的工人和他的家庭,一辈子都生活在这里,为我的工厂工作一辈子。”

  “甚至于他们的子女长大之后也将为我工作,对于我的企业更加认同。”

  “我付出的只是金钱,而他们却是一整个人生。”

  罗贵祥听的叹为观止。

  “邵董,我感觉我有些明白你为什么能在短短几年之内把生意做的这么大了。”

  这哪里是做生意,简直是图谋人生啊!

  幸亏现在不是什么乱世。

  要不然像邵维鼎这种人必然是一方枭雄。

  把弄人心的手段太高明了。

  而他只有二十三岁啊!

  “哈哈,你别想太多。”邵维鼎笑道:“与其他人相比,我不过是更有同理心,更懂得舍得这个道理。”

  “更有野心罢了!”

  “野心?”罗贵祥疑惑。

  邵维鼎却是笑而不语。

  可不正是野心吗?

  在港岛,一座宝成工业园,一座屈臣氏工业园。

  随着发展,影响人口达百万。

  这是属于他的国度。

  他施恩,又怎么可能不图回报。

  读书有成的人,他赞助走出去见识更广阔天地,未来回来进入集团。

  就算是不会读书的良家子。

  编入各种防卫队,维护工厂治安。

  优中选优进行专业训练。

  这些人就是他最忠诚的安保部队。

  在港岛招惹他,就意味着招惹百万人。

  这个后果,谁都要掂量掂量。

  这就是立于不败之地的实业。

  “目前屈臣氏工业园要做好这几件事,第一是非常可乐的产能保障。”

  “除此之外,其他饮品的生产线你也需要进行跟进,未来我们的市场不会只是港岛,南洋。”

  “邵董,您说的是内地?”罗贵祥笑道:“说到内地,去年我在内地投资了两千五百万港币,和深圳达成了一笔三十年的牛奶贸易合同。”

  “哦?这倒是不错。不过两千五百万还不够。再投两千五百万,看看能不能从深圳着手,让我们的维他奶进入内地市场。”

  有些关系你不用,反倒生疏。

  有所求,对方反而更加放心大胆为你办事。

  而且五千万的投资,这对于深圳而言无疑是笔巨款。

  让维他奶进入内地市场轻轻松松。

  上一世维他奶只顾着埋头发展,从内地拓展原料来源,却是顾忌着政策,错过了这么庞大的市场。

  后世足足晚了十年才重新进入。

  “我们单独和深圳谈吗?”罗贵祥有些犹豫道:“我看咱们不是和华润不是成立了一家合资公司吗?为什么不通过华润的渠道。”

  “没必要,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邵维鼎解释道:“华润现在发力的方向是北方,推广一个非常可乐就已经很吃力了,维他奶更适合南方人口味,我们从南方入手个,与深圳合作更方便。”

  “我懂了!”罗贵祥一点就透:“我马上去办。”

  两人谈完,袁天帆就走了进来。

  “邵董,邀请函全部发了出去,招股会之后确定股价,我们就可以上市了。”

  “好,阿帆你干的太好了。”

  邵维鼎一听,激动的站了起来。

  选择袁天帆当这个CEO果然没有选错人。

  这个效率实在是太快了。

  来港岛的证券公司,投行,主权基金少说二三十家。

  仅仅一天,就能全都摸清脉络,联系上对方,还确定了招股会流程。

  这个效率不可谓不快。

  “邵董,您过誉了。”袁天帆笑道:“这都是我分内之事。”

  “对了,李家成还有郑宇通,郭德生这几家也想参加我们的招股会,邵董您是什么意见。”

  “他们?”邵维鼎皱起眉头,这些人,无一例外全都是后世港岛四大家族。

  而且全都是港岛的地产大王。

  后世每年收租都收个几百亿。

  现在转性了,竟然想着投资我的公司?

  “算了,直接拒绝他们。”邵维鼎毫不犹豫道:“我们接受美国资本,欧洲资本,甚至是南洋,日韩资本。”

  “原因不外乎他们能够给我们在海外市场上提供助力。”

  “我们需要他们为屈臣氏牵线搭桥,攻城掠寨。”

  “但是李家成这些人……哼,我嫌他们的钱脏!”

  (求发电,求催更)

第246章 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袁天帆作为一个常年混迹在金融圈的人物,对于钱并没有邵维鼎那般敏感。

  不过四大家族在此次招股会上能够拿出来的钱,也不过就是杯水车薪。

  他看过李家城派人送来的报价。

  说实话,有一定的眼见,但是没什么魄力。

  他摇了摇头,随手一划将李家城等人的名字划掉,递上一份名单道:“邵董,这是各大证券机构和认购方送来的报价,您看看。”

  邵维鼎接过,随口问道:“初步发行价是多少?”

  袁天帆回道:“第一轮报价区间在四十亿到五十亿之间,发行股价4.5港币。”

  “哦?”邵维鼎有些意外,立刻将视线投注在手上的名单之上。

  累计投标询价就是这样,根据投资者初步询价情况确定发行价格区间,拟申购总量中报价最高的10%的部分被高价剔除,低于发行价区间下限的被低价剔除。

  剩下来的才是真正的投资者。

  而眼前的这份报价单,很有趣。

  摩根这些大投行给出的报价十分谨慎,或者说十分的精确。

  只在四十三亿左右,正好处在报价区间内。

  专业机构果然就是专业机构,报价很稳。

  而被剔除的资本,比如三菱财团,他们足足给出了70亿市值的报价。

  像李家城这些人,也在剔除之列,报价都在三十亿到四十亿市值区间。

  邵维鼎不太懂股市,问道:“为什么要剔除掉高区间报价?”

  袁天帆解释道:“您说的是三菱重工吧?”

  “他们虽然报出了高价,但是申购数量比较高,我们难以满足。而且距离发行商的实际价值过高,交易所会担心一上市就跌破发行价,所以欧美交易市场都有这么一个规定。”

  屈臣氏的实际价值大概也就在三十五亿左右,报一个五十亿的估值,已经很估高了。

  七十亿,整整翻了两倍,就算是依照这个价格进行发行售价。

  可要是一上市就跌破了发行价,那就闹出笑话了。

  可邵维鼎却没有这种担心,后世玩的多花啊!

  什么抱团询价刻意打压发行价,刻意估高然后来做空等等。

  但是现在屈臣氏上市时第一次使用累计投标询价,而且有这么多资本在这里兜底。

  他根本就不担心会有跌破发行价的事情发生。

  “将三菱重工和三星集团全都纳入邀请名单中,我们没必要依照规则办事。”邵维鼎笑了笑,说道:“其他企业或许会有这种担心,但是咱们屈臣氏不怕,他们愿意报高价我还巴不得,这样也能给那几家大投行施加一点心理压力。”

  摩根、高盛这几家投行,才是这一次招股会的主要输出。

  不逼着他们出高价怎么行。

  “行,我立刻把他们的名字加上去。”袁天帆点了点头,主打一个听劝。

  “另外,将三菱重工的报价透露给报社。”

  “明报?“

  “透露给《明报》不是摆明了是我们泄露出去的吗?三流小报就行,不过一定要把这个消息炒热。”邵维鼎趁机传授给他一些炒作技巧。

  袁天帆越听眼神越是奇怪,还能这样的?

  “你这是什么眼神?”邵维鼎被他看的有些不好意思,不过仍然一脸镇定道:“这是正常炒作,好好学,以后就不用我来提醒你了。”

  袁天帆深以为然,认真道:“邵董,我一定好好学。”

  他终于知道为什么都说,邵维鼎是港岛最会营销最会炒作的人了。

  事实摆在眼前,伟大无需多言。

  .........

  第二天,有家叫做《港岛日报》的报纸正常发行。

  别看这个名字起的异常大气,但是却是个十足的小报。

  港岛有很多报纸,但是能够称得上大报的也就是明报、东方日报、港岛商报、港岛文汇报、信报、星岛日报这些。

首节上一节218/56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