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港岛,家大业大 第387节

  而在它的四周,则分布着最近两年内,邵维鼎经历过的所有事情。

  收购宝成实业、打造自有销售渠道,收购DPS免税店......追女仔狂热、亚洲好声音......屈臣倍健上市、奢侈品之王、收购哥伦比亚唱片、北上内地,做空阿根廷。

  密密麻麻。

  甚至于邵维鼎在南洋、欧洲经历过的一些事情,还有港岛从未报道过的新闻,全都出现在了上面。

  林树鑫双手交叉在胸口,摸了摸下巴,盯着墙壁上的字条,全神贯注。

  “总感觉有一些奇怪,是哪里呢?”

  “金融是他发家的手段,实业是邵维鼎一直以来的根基,行事肆无忌惮,从手表、到现在的家电,每一个领域都倒下了无数的对手。”

  “他的贪婪,我就是站在这里都能清晰的闻见。”

  “可是,还是有些奇怪的地方。”

  他将【手表】【饮料】【实体店】【奢侈品】【家电】【医药】

  一张张字条揭了下来。

  “眼见不一定为实,但数据不会说谎。”

  “邵维鼎与港岛富商最大的不同,就是......没错。”

  林树鑫猛地瞪大了眼睛:“邵维鼎的产业布局,一直在有意规避一个项目。”

  “地产!”

  “这个港岛富商趋之若鹜投身其中的产业。”

  “可到现在,他却从没有开发过一栋楼,一个小区。”

  “从黄家、还有佳宁集团继承的产业,要么与实业相关,要么合适的地皮作为门店来建设。”

  “就算是从李家城手中夺过来的和记黄埔,其拥有最大的资产,也是商业地产,而不是民用地产。”

  “似乎,邵维鼎的一切产业,都在有意避开房地产。”

  “可是为什么?”

  林树鑫满脑子的疑惑。

  明明邵维鼎在他的解读中,就是一个有着滔天野心,狂热赚钱,但是又有那么一些悲天悯人的性格。

  可是,既然想要赚钱,为什么不碰地产?

  明明有很多次机会,而且地产赚钱的速度,会更快吧?

  他的目光再次投注在面前的墙壁,他仿佛看到了一个空洞。

  唯独缺少了【地产】的空洞。

  林树鑫脑子里突然出现了一个可能。

  “不会吧?”

  “难不成,他觉得自己不碰房地产,港岛的房价就炒不起来?”

  越想,林树鑫越觉得是这种可能。

  搞什么产业园,还分房子,建学校,给工人解决后顾之忧。

  这就不是资本家应该干的事!

  “可是,港岛的人口会越来越多,经济越来越发达。”

  “房价就是会越来越高的啊!”

  都不用人炒,房价自己都会往上升!

  林树鑫摇了摇头,还是想不透邵维鼎是怎么打算的。

  他是一名通信工程师,曾经在贝尔实验室工作。

  这一次回来,是想抓住机会,研发属于中国人自己的通信技术。

  可是这些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是不可能实现的。

  也就在这时,他在美国的报纸上看到了邵维鼎的报道。

  而邵维鼎是港岛人!

  他抬头望了望窗外:

  “算算时间,差不多还有一年多,那台设备就要正式商用了。”

第441章 惊天消息,震惊了整个港岛

  湾仔超然楼。

  这里是《东方日报》的办公地点,现在成了《朝阳日报》的驻扎地。

  方莉作为新任社长,大权在握。

  清洗了一部分人之后,从明报借调了她过去的班底,再从港中文大学直接聘请了这一届的毕业生。

  如今俨然已经有了一个新的面貌。

  “昨天的报纸销量出来了吗?我们排名第几?”

  方莉埋头在案首,直接问道。

  “出来了,十四万六千余份,已经回升到了以往东方日报的销量,改名之后的影响并没有我们预料的那么大。”

  “目前销量排名,仅次于《明报》和《星岛日报》”

  办公室内坐着四个人,都很年轻。

  除了一名明报过去的老编辑之外,其他人都在二十五岁左右。

  “还不够,二十万份,我不管能不能超过明报,但是这是年底之前必须要达到的目标!”方莉抬起头,说道:“新界那边还需要继续跟踪报道,小关,那边就由你带人负责。”

  一名戴着眼镜的书生气十足的男人点了点头。

  “谢总编,李翰祥导演那边的专栏稿件,麻烦你继续催一下,《朝阳日报》作为港岛销路最广、读者最广的日报,除了新闻要快、要详细、要独家、要突出之外,副刊的文章也要符合读者的口味。”

  “李翰祥导演在娱乐圈资历极深,你过去让他在副刊专栏上连载的‘娱乐圈内幕’很受读者群体的欢迎,曾经我都是忠实读者之一。”

  “不过一个李翰祥还不够,胡金铨、张彻你都可以去请,我会托人打好招呼。”

  方莉随手一挥,就将一个名字写了下来。

  “《三十年细说从头》,以后这些大导演写的圈内秘闻,都放在这个专栏,由谢总编您亲自管理。”

  谢家孝点头,1979年他从美国应聘到《东方日报》至今已经三个年头。

  李翰祥就是他联络的。

  如今报社清洗了一批老人之后。

  他这位“老人”反倒摇身一变成为了《朝阳日报》的总编辑。

  “方社长,圣诞节就快到了,邵氏的《奇谋妙计五福星》马上就要上映,嘉禾和新艺城似乎没有应战的意思,我们该怎么做这方面的娱乐新闻。”

  方莉将手上的一份文件拿出来道:“就按照这个稿件来做。”

  谢家孝接过,只看了一眼就瞪大了眼睛。

  “港岛金像奖?”

  “没错。”方莉点点头道:“这个奖项由港岛演艺人协会,TVB与我们《朝阳日报》联合举办,将面向全亚洲。”

  “时间就定在下个月15号,评定全亚洲去年最有影响力的所有电影。”

  谢家孝点了点头,心中暗道。

  《东方日报》被邵维鼎接手之后,能够获得的资源果然大不一样。

  作为全港第一个电影奖项。

  一开始就面向全亚洲,这摆明了就是冲着亚洲最具权威性和专业性的电影类奖项去的。

  这个奖项的设立将更加坐实港岛东方好莱坞的地位。

  而东方好莱坞最具代表性的电影公司,是哪一家?

  毫无疑问,就是邵氏兄弟,是现在的华星影业。

  “梅艳芳的专辑会在过年之前上市。”方莉将目光看向对面的一个女生:“阿婷,我要到了一个采访名额,你去见一见梅艳芳,这会是我们《朝阳日报》的独家新闻,这个稿件你来写。”

  方莉片刻不停,继续发号施令:“邵董下午会在金门大厦召开一个发布会,内容与屈臣氏家电相关。”

  “有谁想去吗?”

  她扫视了四人一眼问道。

  “我!”

  唯一没有被点到的女生,举起了手。

  “社长,我愿意去。”

  “好,阿钰。”方莉点点头道:“这件事就交给你,另外月底邵董会去伦敦接受女王的授勋。”

  “我打算派一个记者团,跟踪报道。”

  “这件事一并交给你。”

  那名叫阿钰的女生,没有犹豫直接接了下来。

  谢家孝看着这一切,终于明白为什么邵维鼎会选择方莉这个年轻人来担任报社的社长了。

  雷厉风行,干脆果断。

  毫不拖泥带水。

  有这样的社长带领,再加上邵氏的新闻资源。

  《朝阳日报》成为港岛第一大报,还真的不会是难事。

  而且,有这么多独家新闻,如果再请一些擅长写社论的学者作为签约专栏作者。

  影响力超越《明报》都不在话下。

  想到这里,谢家孝真正的萌生了踏踏实实干下去的想法。

  “社长,前两天我收到了一份稿件。”

  “哦,什么样的稿件?”方莉连忙问道。

  现如今《朝阳日报》虽然说是改组自《东方日报》。

  但方莉摒弃了大量原来《东方日报》的八卦杂谈,将重心放在了民生、娱乐、政治、时事新闻这些板块。

  但是还是很缺少稿件。

  “小说,武侠小说。”谢家孝道:“不过与金雍先生过去写的小说很不同。”

  “哦?小说叫什么名字?知道作者是谁吗?”

  “书名叫《破碎虚空》,写这书的作者是香港艺术馆助理馆长,笔名叫黄易。”

首节上一节387/56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