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麦尔德愤愤离开的背影。
麦理浩从抽屉中,抽出了财政司递交上来的一份文件。
那是邵维鼎要在港岛注册银行的申请。
“可真是让我为难啊!”
看着这份文件,麦理浩苦笑了一声。
他可以放纵邵维鼎在实业方面,尽情施为。
因为港鹰政府本就是要放弃这一块产业,将主要政策向金融业和地产经济转移。
但是这个银行,不光是有汇丰、渣打一系列英资银行来他这里打过招呼。
就是那些华资银行都不想看到邵维鼎,进入到这个大碾盘当中。
“算了,能拖一天是一天吧!”
麦理浩将文件重新放进了抽屉锁了起来。
要不要允许邵维鼎建立自己的银行,除了要考虑这些原有势力之外,还需要考虑中国代表团此行前往英国,能取得一个怎样的成果。
他站起身,看向窗外。
心中想着白天和那位赵部长的谈话的内容。
“港岛,港岛......”
他们英国人当真守不住这最后几块殖民地吗?
......
麦理浩看到方向,不是别处,正是中环希尔顿酒店。
目前这座物业已经归属于邵维鼎,在没有拆掉之前。
它依然是港岛的顶级酒店之一。
如今成为了港岛一众华资,宴请内地代表团的地点。
在新华社以及金雍等一些热衷于政治的媒体人文化人的邀请下。
除了一些打定主意移民,彻底靠向了英国人的华人。
几乎能来的全都来了。
鲍玉港、霍正英、何英杰、董浩运、赵从严、曹文锦、李钊基、郑宇通......
不管是上海帮,还是广府帮、潮汕帮,大家都很给面子。
就连远在澳门的何赌王,以及庄月明,这位李家城的妻子都特地赶了过来。
说实话,内地代表团突然来访。
到底抱着一个什么样的目的,没人能说清楚,也没人猜得到。
和麦理浩一样,他们之中很多人其实也挺忐忑的。
可能现场除了邵维鼎之外,没有任何人能放松下来。
就连邵毅府、鲍玉港等人都是如此。
赵克东今年五十八岁,与一众老干部相比,要年轻很多。
但是说话办事,那是一个滴水不漏。
与人交谈更是不卑不亢有节有度。
完全扭转了很多人心中对于内地官员的形象。
很快宴会结束。
众人没有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答案,各自回了家。
但是悬着的心依然没有放下。
回家的路上。
邵毅府坐在车里,问道:“阿鼎,你去内地的时候和这位赵部长打过照面吗?”
“见过,在燕京接待我的人就是他。”
邵维鼎回答道。
邵毅府问道:“哦,那你觉得他怎么样?”
邵维鼎回答道“这正是我疑惑的地方。”
宴会中的一切他自然是看在眼中,但心中却有些疑惑。
在他北上的时候,接触最多的就是这位赵克东了。
那时候赵克东给他的印象,完全就是一个在陈公手下打下手,但是事事有条理。
虽然是个精干的人物,但鲜少表达自己的意见。
可如今,来到了港岛。
展现出的气魄与城府,远胜于往昔。
听到邵维鼎的介绍,邵毅府摇头一笑:“这其实并不奇怪,燕京群龙盘踞,自然不显山不露水。”
“但是到了地方,他代表的可是中央,自然要有中央的气度。”
“不过能以不到六十的年纪,就能进入权力中枢。”
邵毅府顿了顿,赞叹道:“这种人物,说句人中之龙也不为过。”
邵维鼎点点头。
“老豆,明天赵部长就要来屈臣氏参观了,刚刚他的秘书告诉我,还想去TVB看看,让我转告你一声。”
“TVB?”
邵毅府惊了:“怎么想着要来我们邵氏,我完全没有准备啊!”
邵维鼎笑道:“或许,人家就是打的这个主意!”
“怎么说?”邵毅府问道。
邵维鼎笑了笑,打算给自己老豆好好讲讲内地的情况。
“老豆,现如今对岸最大的政治任务,其实就是完成“四个现代化”。”
“为此,还提出了一个‘三步走的战略’。”
“如何实现四个现代化?那就是坚持改革开放,发展经济,释放生产力,调用一切可以调用的力量,发挥部门、地方、企业的自主积极性。”
“内地所作出的一切方针政策,围绕的重点就一个发展经济,实现四个现代化。”
“我知道你们在担心什么,甚至很多人都怀疑内地派出代表团与我有关。”
邵维鼎收起笑容,缓缓道:“但老豆,我告诉你,这件事和我一点关系都没有,你儿子没那么大的本事。”
“内地派出的这个代表团,最为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看看港岛经济的发展,为收回港岛打好前哨站的准备。”
现如今港岛的经济发展,比之前世要强出太多。
而港岛越强,内地对于这座城市也就越加的看重。
没办法,因为邵维鼎的存在。
此时的港岛,对于内地而言,经济意义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还要胜过其政治意义。
邵毅府听的振聋发聩,仿佛重新认识了自己的这个儿子。
(还有)
第449章 屈臣氏是国内学习的模板和方向
第二天,屈臣氏工业园。
如今的工业园厂房和各类设施,已经建得差不多了。
从早上七点开始,整个工业园的生活气息逐渐弥散开来。
到了八点,一大群的工人,从宿舍,从公寓从大街小巷骑着自行车慢慢汇聚到了主干道。
坐在车里的赵克东,看着这一幕惊讶万分。
“这,这是去上工?”
这上工的一幕,他是越看越熟悉。
不光是他,其余内地代表团众人,也是瞪大着眼睛看着这条长龙往屈臣氏各大工厂汇聚。
要说这一幕与内地国企大厂上班的工人有什么不同。
恐怕就是在内地,大部分人穿的都是蓝灰色的制服,有的可能还缝缝补补。
但是眼前的这群人,穿的是各类不同颜色和款式的服饰。
很新潮,都不像是做着底层工作的工人。
路上自行车很多,每个人脸上甚至都带着笑容,精神饱满、干劲十足。
“邵先生,你是怎么做到的?”赵克东侧过身问道:“他们怎么有一种身为工人,自豪骄傲的感觉?”
这是能在资本主义城市见到的?
这完全颠覆了他对于资本主义的看法。
在内地,工人自豪,是因为内地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国家。
工人是铁饭碗。
一旦这个饭碗不牢固了,也就自豪不起来了。
可港岛是怎么回事?
也是铁饭碗?
“赵部长,他们不是因为身为工人自豪骄傲。”
邵维鼎笑道:“而是因为身为屈臣氏的工人而自豪!”
身为屈臣氏的工人......
这句话让赵克东感悟很深。
他深吸一口气,说道“我希望港岛能有越来越多,像邵先生你这样照顾到工人利益的资本家。”
这怕是很难了。
邵维鼎在心中摇摇头。
资本逐利这是天性。
他之所以给出高出市场价的工资,并且还能提供这么多福利。
一是因为他的产业利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