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港岛,家大业大 第395节

  二是因为他在养望,在收买人心。

  而且,他也懂得现代化的管理体制,可以如何的高效提升工人的积极性。

  不过,他也相信自己可以树立出一个标杆模式。

  以此倒卷港岛的制造业,遵循或者是学习他的这种生产模式。

  从而影响到内地,不要再走上血汗工厂的道路。

  人力资源是优势,但是却绝对不是可以肆意压榨的前提。

  “邵先生,可以带我们参观一下非常可乐的制造工厂吗?”

  赵克东看着工人的行进的方向,对这一次参观开始有了更高的期待。

  “当然可以。”

  邵维鼎答应了一声,便让司机开往主干道的西侧,那里正是非常可乐的制造基地。

  园区很大,一路上遇到了很多建筑。

  邵维鼎都一一做出了说明。

  而其中最让赵克东震惊的是,这个工业园里面竟然还有专门给工人上课的学校。

  “为什么要给工人上课?”

  赵克东不淡定了,这在国内大厂都是无法做到的事情。

  这里竟然做到了。

  “停车!”赵克东心中好奇,连忙让司机停了下来。

  转头看向邵维鼎:“邵先生,能去里面看看吗?”

  邵维鼎淡淡一笑:“赵部长有兴趣,我自然陪同。”

  说着,他们一行人便下了车。

  身后的媒体,见状连忙也下来了。

  TVB的摄影组甚至,直接开始了录像。

  对这些,赵克东都完全视而不见。

  目光死死盯住眼前这栋楼悬挂着的牌匾。

  【工人大学】

  四个大字,以繁体写就。

  “工人..大学。”

  在屈臣氏工业园,出现一座“大学”这可真荒诞了。

  邵维鼎也没有解释。

  一行人,就这么往里走去。

  到了二楼,赵克东意外发现,里面竟然还有人。

  原本他以为这是一间夜校。

  趁着晚上给工人培训的。

  可现在来看,不是这么回事。

  “他们是在学什么?”赵克东问道。

  这个工业大学完全就是邵维鼎组织建立的,是他亲自督造才成立起来的。

  所以,对这里他是相当的熟悉。

  “CAD和CAM制图软件的学习。”

  “软件?电脑吗?”

  赵克东对这些新型知识还是有了解的。

  “对,和电脑相关。斯沃琪那边购进了一批新型设备,是一种更加精密的数控机床,未来生产肯定是要走机械化的,所以,我要求一些高学历的工人,必须掌握这些最新技术,不能什么都让外国人来指导。”

  邵维鼎解释道:“另外,除了他们之外,在这整栋楼里,分成了十八门不同的课程。”

  “有基础的数控、也有新型设备的操作讲解,电脑课程,另外就是工商管理、国际贸易。精算会计之类面向管理层的课程。”

  “在我的企业,但凡要担任更重要的岗位,或者得到升迁,除了职称之外,还必须掌握相应的技能。”

  “只有通过技能考试,拿到这所‘大学’的毕业证书,才能继续往上走。”

  “比如斯沃琪的精细工业,屈臣氏医药的研究,屈臣氏门店的上岗培训,各大渠道负责人的营销管理,从最基础的低级技工,中级技工,高级技工到区域经理、门店店长、高级总裁,每个人都需要学习。”

  “另外,就像屈臣氏正在推行的家电项目。”

  “到时候我也会邀请日本还有德国的一些工程师过来,给我们的工人进行培训,让他们在实践中掌握相应的技术。”

  “不过,大多数人基础还是太薄弱了,只能慢慢来。”

  “不然我这一栋楼,也装不下那么多人。”

  邵维鼎轻松的笑着,但是一旁的赵克东却是震撼无比。

  给每一个工人平等学习的机会。

  而且要升迁,就得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更多的技能。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这家企业,有着不断上升的空间。

  这家企业的人才,在不断进步,而不是固步自封。

  这栋大楼完全改变了他对于资本的看法,改变了他对于邵维鼎的看法。

  原本他以为这个屈臣氏产业园和内地的国企大厂也差不多。

  可现在看来,远不止如此。

  至少,国内没有任何大厂,可以做到这一步。

  也意识不到这一步。

  国内还停留在师徒相授的阶段,而不是这种现代化工业。

  赵克定沉默了。

  他意识到,屈臣氏工业园,或许就是国内企业大厂进阶学习的方向。

第450章 这不过是冰山一角而已

  从“工业大学”离开,便来到了可乐工厂基地。

  本就有着心理准备的赵克东,仍然被眼前的基地震撼到了。

  与之前工业园里面的其他建筑不同。

  这里......太大了。

  专门生产可乐的原浆工厂,这里生产着供应全球的非常可乐原浆。

  专门进行塑料瓶回收,再重新进行利用的塑料厂。

  以及易拉罐、玻璃瓶等工厂。

  回收的玻璃瓶可以重复回收利用15次。

  工人只需要打碎玻璃瓶,将废纸清除干净,然后送进熔炉。

  熔炉的温度高达1550度,并且从来都不关闭。

  因为一旦关闭,下一次升温将耗费大量的燃料和时间。

  看着高耸的烟囱,赵克东以及他身后的所有人都感觉到了心神震撼。

  不是震撼于这个烟囱,而是震撼于整个产业的生产闭环。

  从原浆生产开始,到灌装,到装瓶,再到出厂打包。

  以及一系列的回收,再利用。

  整个程序,严丝合缝。

  看见这里的产业规模,才知道燕京那座已经领先国内产业一大截的可乐灌装厂,对比之下,与一个小作坊无异。

  中国落后于世界,还是太多了。

  “我能进去看看吗?”

  赵克东提振精神,看向邵维鼎问道。

  “除了原浆厂之外,其他任何地方,我都可以带你参观。”

  邵维鼎微微一笑:“对于可乐而言,原浆的秘方和制作工艺,是我们最大的秘密,请你谅解。”

  可乐没有秘密,但营造秘密却是最大的营销。

  就如同可口可乐说他们秘方x机密,重重保险,世界上只有三个人知道,巴菲特买入可口可乐股票只为一睹可口可乐秘方等等……

  这些全都是一个道理,就是为了营造神秘。

  制造新闻噱头,给可口可乐粉丝信仰基础。

  <赵克东无法目睹非常可乐原浆工厂,被邵维鼎拒之门外>

  多好的新闻标题啊!

  赵克东点点头,跟着邵维鼎一起走进了另一边的可乐灌装厂。

  入目见到的,就是曾经出现在TVB纪录片中的那个生产车间。

  一系列的自动化,整座工厂只有几百人就能维持生产。

  工人看到了他们,明显是提前打好了招呼,没有一个人离开自己的岗位。

  赵克东赞叹道:“这是真正的现代化生产啊。”

  想想之前参观的一系列设施。

  赵克东此时才感觉到,国内对于邵维鼎的评价还是有些低了。

  邵维鼎拍出来的那则记录工业园的纪录片,不过是他产业的冰山一角。

  除了满足工人生活日用的一些地方,竟然没有一丝多余。

  先是之前的“工人大学”,提升工人素质,进行人才梯级建设。

  简直就是企业模式的黄埔军校。

  再是那个神秘的屈臣氏医药研究所,据说在内地普及二步发酵法之前,这座研究所就将这个专利给攻破了。

  现在随着和内地制药厂以及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的合作,才进一步提高了这个发酵法的稳定性。

  而除此之外,最为恐怖的就是邵维鼎在钟表技术专利的深厚底蕴。

首节上一节395/56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