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港岛,家大业大 第474节

  所以,当即他就拍板,带回港岛!

  王祖贤自从退出了篮球队之后,她的家人也有意送她去湾岛的国光艺校,攻读影剧专业。

  只不过还没来得及,徐客便登门拜访了。

  在确认了对方的身份,知道对方身后是邵氏之后。

  王祖贤的父母就再没有犹豫,同意他们的女儿前往港岛进行深造。

  相比于湾岛而言,港岛的影视圈毫无疑问是更加广阔的天地。

  这一点,他们还是看的很明白的。

  从九龙渡口离开之后。

  徐客便带着王祖贤来到了TVB,他要见的第一个人是方艺华。

  艺人部的签约,还有演员协会的注册,以及之后的培训工作。

  都是方艺华这个大管家要管的。

  TVB大楼。

  “小徐,所以你决定让这个小姑娘演聂小倩了?”

  方艺华看了眼在会客室内端正坐好的王祖贤,收回目光之后问道。

  “是,也不是。”

  “哦,怎么说?”

  徐客缓缓道:“阿贤身上的气质很好,而且她身上有着很强的可塑性。”

  “”小倩这个角色,由她来演,会有着很不错的效果。”

  “不过中森明菜身上自带的那种破碎迷离感,却也极符合聂小倩这个人物形象。”

  徐客小心翼翼的抬头看了一眼方艺华道:“所以我就想能不能加一些预算,出两个版本,一版面向港澳台以及南洋市场。”

  “一版由中森明菜饰演,面向日本及部分海外市场。”

  王祖贤和中森明菜他都舍不得放下。

  当初红馆的一瞥,他至今都记忆深刻。

  鱼与熊掌,未尝不能得兼。

  只要有钱!

  “加预算?”听到这话,方艺华立刻敏感了起来。

  她看了眼窗户外边的小姑娘:“《倩女幽魂》这部戏总投资高达一千万,阿鼎和六哥都很信任你,你如果还要加预算,这件事就要重新商量了。”

  徐客连忙保证:“方总您放心,正是因为鼎少和六叔的信任,所以我很珍惜这个机会。”

  “今年《倩女幽魂》这部戏我大概率不会动手,我会优先接手公司的特效部门,完成前期的准备工作。”

  这是一部奇幻片,必然要用到很多特效。

  为了最好的效果,为了对得起这一千万的投资,他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

  方艺华听到这话,沉吟半晌道:“行,这件事我和六哥说一声,他将特效部门交到你的手上,肯定是相信你的能力的。”

  “那你停工一年,外面的小姑娘怎么办,你有什么打算?”

  方艺华又问了一句。

  “我是这样打算的。”徐客在湾岛的时候,就想好了:“《倩女幽魂》这部作品,除了特效之外,演员的身台形表也十分重要,阿贤作为一个新人,缺乏相关的训练。”

  “所以我想着公司能不能请人,给她还有中森明菜培训一下?”

  方艺华想了想,点点头道:“行,这件事我来安排。”

  徐客出了门,松了一口气。

  在他想来,公司没有明确拒绝就还有希望。

  两个版本,两个女主。

  这是他从湾岛回来的时候,就冒出来的想法。

  就在这时,王祖贤迎了上来。

  徐客对她点了点头:“阿贤,今后你就住在公司附近的宿舍,旁边有两栋楼,住的都是公司的演员,待会会有人带你去过去。”

  “等过两天,我再给你安排学习的事情,有什么事情我会呼你。”

  说着徐客将一个BB机拿了出来,递到她的手里:

  “这是我以前的,给你用。现在我带你去见一下你的师娘,我不在的时候你可以找她。”

  “师娘?”王祖贤一脸蠢萌道:“她也在邵氏吗?”

  港岛传统中,导演和他培养出来的演员,有着师徒的名分在。

  像狄龙,姜大卫、王羽这些人全都是张彻的弟子。

  王祖贤一人来港,他父母也担心,所以特地让她借着这个师承拜了徐客为师。

  “是,她是邵氏的财务总监。”

  徐客笑着说了一句。

  刚走了几步,周围的一些声音慢慢传入了他的耳中。

  抬头一看,前面休息室围了一堆的人。

  他带着王祖贤向前走近了几步,原来全都是趁着休息吃饭的时候,在看电视。

  【《少林寺》昨日票房又破纪录,邵氏首创电影走进大厂,让这部电影的票房翻了一倍,目前有机构分析,《少林寺》这部电影票房有可能突破四千万】

  看着电视里的新闻播报,徐客心中一震。

  四千万,前阵子五福星将票房纪录推到了三千万。

  这又来了一个四千万。

  太疯狂了吧?

  就算是按照十元的票价来算,岂不是意味着这部电影将会有四百万人次的观影?

  想到这里,徐客对于自己手上的作品,更加急迫了起来。

  然而,电视并不只是播报这一个新闻而已。

  就在他转身之际。

  身后电视里主持人的声音继续道:

  【今日股市开盘,港灯股价突然急升,当日最低价6. 3元较上一交易日5. 13元的收市价高出1元多,当日最高达6. 75元.....】

  “港灯?”

  .......

第544章 毫无预兆,港灯易主

  金门大厦!

  邵维鼎盯着手上的文件,深吸一口气道:“好,老马你果然没有让我失望。”

  仅仅不到一周的时间,就掌握了港灯25%的股权。

  而且还做到如此悄无声息。

  光是这份能力,就非同小可。

  他可是知道怡和洋行一直对港灯念念不忘。

  而且过去几年怡和通过卖产业,手上有着一大笔的流动资金。

  正是财大气粗的时候。

  一旦怡和洋行察觉,必然会进行争夺。

  马世民能在此之前,就拿下足足25%的股份。

  可以说已经奠定了胜局。

  不过他没有半路开香槟的习惯。

  将手上的文件放下之后,抬起头看向马世民道:“老马,剩下的股份还有多久能够收购完成?”

  马世民语气从容道:“邵董,这次我们通过龙岩从股市购入了

万股,共花费资金15亿港币。”

  “另外我已经让证券公司,向港灯的三名华人股东,以溢价30%的价格,从他们手上求购大约一共13.3%的股份。”

  “大概需要花费10亿港币。”

  “这样我们手上预计就能有35%的股份,足够奠定胜局。”

  之前就讲过,港灯是基础民用集团。

  控股50%以上根本无法做到。

  代价太高,没人能承担。

  所以,只要能够持股30%以上,就能稳坐第一大股东的位置。

  进入董事会之后,只要争取到绝大多数人的支持。

  港灯,就是邵维鼎的私有物!

  收购港灯的钱并不是来自任何集团,而是邵维鼎的私有资产。

  所以这一次入主港灯的,不会是鼎峰控股也不会是屈臣氏。

  而是他邵维鼎本人。

  “好,速战速决,签完约之后,等今天闭市,你立刻让证券公司宣布我手上已经持有港灯35%股份的消息。”

  邵维鼎毫不犹豫道:“我要让港岛第一时间知道,港灯已经易主了!”

  马世民此刻神情终于有了一丝波动。

  港灯是他递出的投名状。

  有了这份成绩,往后不管是要将和记黄埔做大做强,建立起全球最大的私人货柜码头,还是要主导屈臣氏和和记黄埔的合并。

  他都有了说话的本钱和底气。

  马世民行动很快,港灯的三名华人股东,早就谈好了,此刻就差签字打钱。

  30%的溢价,对于他们而言赚大了。

  “三位,签了字,钱就会从鼎峰银行打入你们的账户。”

  马世民盯着眼前的三人道:“不管你们要移民到哪一个国家,这笔钱一分都不会少。”

首节上一节474/56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