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试炼,开局水浒我选黄裳 第102节

  苏墨便退而求其次了。

  “这位考生说的好!若世间无孔子,岂有我辈读书之人?”

  主考官李学士深深的看了一眼苏墨,颔首道。

  他一贯惜字如金,每次主考,也只是强调一下考场纪律,不要作弊云云。

  这次破例多说了几个字,对他而言,也是极为难得的。

  主要还是,刚刚那句话太过震撼了。

  导致,李学士也需要宣泄一下自身的激动。

  “开题!”

  简单讲完考试规则后,李学士当众开封试题。

  考筒开启,由京师统一命题的考卷,便出现在众人眼前。

  “进考场!”

  科举期间,是可以一直提供热水的。

  苏墨拿着水杯,去外置的饮水处倒满热水。

  一半用来喝,一半用来磨墨。

  回来路上,看到号房中,不少经验丰富的考生,已经拿出食物,就着热水,安心吃了起来。

  这些人,有不少都是昔日的举人。

  说起来,明清时代,举人是终身制的,中举之后,已经可以称一句老爷了。

  但,宋朝的解试(乡试)录取者,虽然也称为举人。

  但,无非是拿到一张入场券,具备参加省试的资格。

  省试落榜之后,便毫无意义。

  考中举人没中进士的,回头还得重考。

  导致,解试中,也有很多往年经验丰富的老油条参与。

  内卷极为严重!

  至于萌新考生,大多数被这种庄严肃穆的气氛吓住了。

  不少人面色惨白,握笔的手也开始不由自主的发颤。

  有些学渣,脑子都已经彻底放空了。

  说起来,前世任何一个平平无奇的高考生,也经历过成千上万的考试。

  在心态上,和考试经验上,其实是远远胜过古人的。

  “就这样吧。”

  苏墨目光扫过层层叠叠的考房,微微笑了笑,走进自己的房间,心平气和的拿起笔。

  能做的事情,他已经做完了。

  剩下来的,就是黄裳的底蕴,和他这一年的努力。

  在他落笔的一瞬间,一道浩瀚的文气从他笔尖涌出。

  与贡院广场上的孔子塑像的文气,如出一辙。

  吾辈书生,拜夫子,亦如拜己!

  “这三日之内,尔等日夜巡查,不得稍有懈怠。”

  李学士看了看密密麻麻的考房,脸色有些沉重的锁上了贡院的内门。

  “是!”

  数十名巡考,连忙躬身道。

  “嗯,刚刚在至圣先师像之前,说话的那个考生,帮我留意一下名字。”

  李学士想了想,吩咐道。

  “是!”

  “算了,解试排名出来的时候,再给我吧。”

  “卑职明白!”.

第八十六章 这卷子给个解元都屈才了

  宋承唐制,进士科初以诗赋、论、策、帖经、墨义为考试内容。

  其中,又以诗赋为重。

  但,经过多年的发展,诗赋、帖经和墨义多为人所诟病。

  帖经是主试者从经书中选取一页,摘其中一行印在试卷上。

  根据这一行文字,考生要填写出与之相联系的上下文。

  墨义则是主试者从经书中提出若干问题,令考生就书中原文作答,不必加以解说。

  这从内容而言,考的东西,太过死记硬背。

  诗赋则是地位超然,动不动就以诗赋取士。

  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后,觉得这些考核内容太蠢了。

  便,对科举考试的内容着手进行改革。

  取消诗赋、帖经、墨义,专以经义、论、策取士。

  所谓经义,与论相似,是篇短文。

  但,只限于用经书中的语句作题目,并用经书中的意思去发挥。

  比起帖经墨义来说,经义应该还是具有进步的一面。

  不过,王安石得罪的人实在太多,司马光、苏轼等人就看他很不顺眼。

  因此,科举考题那阵子很是乱七八糟的,有时考诗赋,有时考经义,有时兼而有之,变换不定。

  但,却结束了以往单凭试诗赋取士的格局。

  变成了经义、诗赋和策论都要考,同等重要……

  可以说,这时候科举制度还是挺先进的,很有可取之处的。

  正所谓:以科目网罗天下之英隽,义以观其通经,赋以观其**,论以观其识,策以观其才。

  到了明清时代,科举又基本变成以经义为主体了,还将框架锁的死死的。

  导致,臭名昭著的八股文章大行其道。

  这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

  数日之后,卷子清点完毕,然后将士子的个人信息全部糊上密封。

  又由专人誊写了一遍。

  这是防止考官通过字迹辨别考生,上下联通作弊。

  而誊写过程中,有特殊记号的卷子,在专人审核之后,也会被直接淘汰,减少考官的工作量。

  “判卷!”

  李学士等准备工作完成之后,注视着身前密密麻麻堆积如山的卷子,沉声道。

  “是!”

  上百名判卷官抖擞精神,走向判卷台。

  仿佛,一名名奔向战场的战士。

  宋代对于误判卷子,还是有惩罚的。

  判过的卷子,都要对应判卷官,礼部再进行抽查和集体复核。

  典故用法,那些可以商榷的误判倒也罢了。

  但,要真是瞎几把改的话……

  至少也是罚俸。

  严重者,甚至要革职。

  为了身家,这些人还是很认真的。

  伴随着一份份试卷开启。

  考官们根据考生的回答,开始在上面批写“通”、“否”。

  并附上自己的意见。

  王安石变法之后,判卷的工作量还是增加了许多的。

  以往,一般是诗、赋、论各一首,策五道,帖《论语》十帖,对《春秋》或《礼记》墨义十条。

  帖经墨义,可以一眼就看出对方是不是草包。

  毕竟,如果连《论语》都默不出,《春秋》、《礼记》都对不上的话……

  其他东西,基本也不用看了。

  可以下一位了。

  现在改成经义之后,至少要看一半文章,才可以判断是草包。

  评语还要点出其中的问题。

  稍稍麻烦一点。

  “诗赋,论无误,经义破题者,由本官审策问。”

  过了两个时辰,李学士的声音响起。

  策问嘛,是主试者就当时时政、经济、军备、生产等方面提出亟待解决的问题。

  由应试者发表意见,作出书面回答。

  这个东西嘛,意义上,自然是有一些意义的。

  但,读书人多是书生之见,策问基本上给不出什么靠谱的回答……

  有很多都愚蠢可笑。

  呃,严格说,衮衮诸公也有挺多观点可笑的。

  大家都是过来人,理解理解。

  所以,一般上,经义和诗赋不错的话,策问只要别秀下限……

首节上一节102/88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