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关羽长孙,麦城先救祖父 第118节

  陈庆之察觉到了敌人的计划,嘴角微微上扬,勾起一抹不屑的微笑。

  “轰……”

  陈庆之选择了后退,匈奴骑兵见陈庆之后退,连忙催动战马,朝着陈庆之后退的方向追去。

  骑兵离开了战场,不过这并没有影响到双方的战斗,随着双方战鼓擂起,步卒之间的厮杀,也正式展开。

第204章 初战臧霸

  关翊和臧霸于寿春城外平原展开了交战,双方军队竭力厮杀,一时间难分胜负。

  臧霸见关翊麾下军队精锐,明明数量远不及魏军,但气势却丝毫不减,让臧霸感叹不已。

  “昔日关云长治兵,也不过如此啊。”臧霸抚摸着自己雪白的胡须,口中忍不住说道。

  “父亲何必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待我领泰山营冲阵。”

  臧霸的话让臧艾十分不满,当即表示愿意带泰山营冲破汉军阵势。

  泰山营是由以前的青州兵组成,青州兵是由昔日的青州黄巾军组成,自归降曹操以来,曹操选择其中精锐,组建青州兵。

  这些青州兵的后代,也世代为青州兵,直到魏文帝曹丕解散青州兵后,臧霸收拢其中精锐,组建了泰山营。

  泰山营作为精锐中的精锐,战力自然不凡,臧霸对自己这支军队也十分放心,当下点了点头,命令臧艾领泰山营出战。

  臧艾领命,带着三千泰山营矛兵出战。

  这些泰山营矛兵手持长矛,身披简易扎甲,排列着整齐的阵容,朝着汉军杀去。

  “咦?这矛阵……”

  汉军阵中,关翊突然轻咦一声。显然,泰山营的矛阵引起了关翊的注意。

  “马其顿方阵……”

  关翊嘴角勾起一抹奇异的微笑。在关翊看来,泰山营的方阵,就如同自己印象中的马其顿方阵一般。

  不过,关翊很清楚,这样的阵型,看似强大,实际上想要破解也简单。

  “子全,你率领一千铁甲强弩兵,在阵中埋伏。”

  关翊对王双吩咐一声,王双领命,领了一千铁甲强弩兵,埋伏在了汉军铁甲盾兵后面。

  “杀。”

  泰山营矛兵数百长矛刺出,他们的长矛比起普通的长矛还要长上少许,即便是汉军铁甲盾兵也无法抵挡,被长矛刺中后,有的能够凭借厚重的铠甲保住性命,有的却不幸被刺中要害,倒在了血泊之中。

  “杀。”

  臧艾满脸兴奋,在臧艾看来,自己的泰山营就是无敌的,只要阵型不散,就没有军队能够抵挡得了泰山营的进攻。

  随着泰山营的推进,汉军逐渐开始龟缩,而其余各路魏军见状,也纷纷派出大军,想要趁机消灭汉军。

  “轰……”

  突然,汉军散开,露出了一支身披铁甲,身前摆放着阙张弩的军队。

  “不好,盾兵。”

  臧艾一看到汉军强弩兵,当即大骇,连忙命令盾兵上前。

  泰山营自然不会全是单一的矛兵,他们也有配备大橹的军队,用来抵御箭矢。

  尽管臧艾已经反应的很快了,可仍旧被早有准备的铁甲强弩兵打了个措手不及,没等泰山营变阵,一千支弩箭已经射出。

  “嗖嗖嗖……”

  一支支弩箭射出,那些手持长矛排列着整齐阵型的泰山营士兵纷纷被弩箭射中,鲜血四溅。

  一名名泰山营士兵倒下,眨眼之间,泰山营矛兵便死伤数百,阵型也瞬间被打乱。

  铁甲强弩兵开始重新装搭弩箭,泰山营的大橹兵也终于赶到,组建盾阵。

  见泰山营组建了盾阵,关翊没有犹豫,直接命令铁甲盾兵和重甲槊兵上前,近身战斗。

  泰山营长矛太长,根本无法近战,被关翊的军队逼近后,他们只能扔下长矛,拔出佩剑战斗。

  如此一来,泰山营的战力大减,他们的装备无法和汉军相比,没有了阵法辅助,他们根本无法和汉军相比。

  “噗……”

  一名铁甲盾兵挥舞骨朵,砸在了泰山营士兵的大橹上,强大的力量透过大橹,将泰山营士兵震伤,倒在了地上。

  一名泰山营士兵挥舞长剑,劈在了铁甲盾兵的胸口,铁甲盾兵毫发无伤,反手一骨朵砸在了泰山营士兵的脑门。

  “退……”

  眼看泰山营阵型已乱,臧艾不愿意再战,准备后撤,重新布阵之后再战。

  随着臧艾后退的命令一下,泰山营一哄而散,其余魏军一看,也跟着后退。一时间,竟演变成了溃败。

  “命令督战队上前,没有我的命令,后退者杀。”臧霸见状,眼中流露出一抹寒光,随即命令道。

  泰山营督战队上前,举起了手中的弓弩。

  “奉臧将军之命,无令后退者,杀。”

  一名泰山营将领大声喝道,同时督战队射出手中箭矢,将带头溃败的魏军士兵射杀。

  有了督战队的存在,溃败的魏军总算镇静了下来,他们重新结阵,加入战斗,就连后退的泰山营也开始重新集结。

  “臧霸治军严谨,不好对付啊。”

  关翊本以为魏军溃败,自己这一仗算是胜利了,没想到臧霸居然这么快就稳住了阵型,这让关翊明白,臧霸绝非一个简单的对手。

  双方就平原上大战了数个时辰,彼此都已经精疲力竭,可不管是臧霸还是关翊,都没有选择后退。

  “臧霸,你虽然也算厉害,但是……你却不知道,有一种兵法,叫做奋发。”

  眼看双方士兵都已经疲倦,关翊的脸上,却突然露出了一抹微笑。

  “兵法特技:奋发。”

  已经疲倦的汉军士兵突然感觉身体中涌出一股强大的力量,本已经精疲力竭的身体,再次爆发。

  “怎么可能!”

  臧霸突然看到汉军士兵爆发,瞬间杀得魏军溃不成军,眼中流露出难以置信之色。

  臧霸本来见汉军皆身披重甲,料到汉军无法久战,所以才准备不惜一切代价消耗汉军体力,可如今见本来应该耗尽力量的汉军再次爆发,这让臧霸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不可能……他们怎么可能还能够有体力战斗……”

  臧霸握刀的手微微颤抖,突然,他的脑海中浮现早年他随父亲大战黄巾贼时的场景。

  那些黄巾贼在喝下一种符水后,便也是如眼前的汉军一般,变得悍不畏死,力大无穷。

  难道说……这关家的小子,也如那黄巾妖人一般,擅使妖法吗?

  “臧老将军,派出后军助战吧。”

  一将骑马来到臧霸身旁,正是胡质,刚才臧霸投入战场的军队仅仅只有一半,臧霸还留下了胡质麾下一半兵马,用作后军。

  胡质见战场上魏军落入了下风,所以想要让后军出战。

  臧霸摇了摇头,指着关翊方向说道:“你看他身后,还有一支千余人的军队,对方尚且留有后手,我们又怎么可以不做防备,今日只是初战,既然不胜,退兵便是,想来汉军也不敢追击。”

  魏军鸣金收兵,关翊见魏军还有万余士兵在原地列阵,知道追击无益,再加上奋发也是有时效的,早点取消对士兵的消耗也会减少,于是也下令收兵。

第205章 关平退兵

  臧霸屯兵寿春以东,在此扎下营寨,然后又命令追击陈庆之失败的乌桓、匈奴在寿春以北、以南扎寨,和关翊对峙。

  寿春之战陷入了僵持,而在西北,关平却正面临着断粮的危机。

  曹爽在司马懿的建议下,分守天水、扶风、陇西三郡,将关平的军队堵在武都郡,在魏军的死守下,关平久久无法攻入凉州,随着时间的推延,汉军粮草将尽,局势变得有些微妙起来。

  “将军,丞相送来密信。”

  这天,关平正在与诸将商议对策。突然,一名士兵带来一个男子,男子自称的丞相府家丁,

  “丞相命你来有何要事?”

  关平满脸疑惑的看向男子,不明白诸葛亮为何这时候派一个家丁来此。

  男子看了看周遭,有些迟疑,关平见状,笑道:“诸将且退。”

  众将告退,片刻后,营帐中便只剩下关平和男子。

  “小的诸葛平,这是丞相密信。”

  男子递上一封密信,关平打开一看,眼中顿时流露出愤怒之色。

  信中所写,乃是汉嘉又有人作乱,骠骑将军吴懿借平叛之名出征汉嘉,剿灭叛贼后,得降兵一万,又联合犍为王裕、雒城周汤,逐渐有把持朝政之心。

  诸葛亮虽然察觉到了不对,然而他麾下没有军队,因此只能送密信给关平,让关平回师。

  “难怪粮草迟迟不到,该死的,吴懿枉为国戚,竟如此不顾大局。”

  关平十分愤怒,攘外必先安内这种事情关平不是不知,可益州派根深蒂固,一旦和益州派撕破脸皮,蜀中必乱。

  “唉,魏军久不出战,我若是不回军,等吴懿真正掌握了成都,倒是一件麻烦事。”

  关平眉头紧锁,最后召见魏延、王平、马岱三将,商议退兵之策。

  关平并没有告知三将成都的变故,他只是说军中粮草将尽,只好先退兵。

  “关将军,此时我三路大军伐魏,未尽全功,若是就此后退,岂不平白折了我军锐气?”

  魏延得知关平想要退兵,十分不解。

  这是新主刘禅继位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北伐,三路大军加起来几乎动用了大汉七成军队,如果就这样回去,岂不是显得有些虎头蛇尾。

  关平叹道:“军中仅剩三月之粮,如果继续战斗下去,待到我军粮尽,也无法破敌,那时该当如何?”

  此言一出,魏延、王平等人尽皆默然不语。

  “将军想要退兵,我有一计,可让魏军不敢追击。”

  就在关平和众将商议退兵的时候,马良带着马谡出现,这次北伐,马良正是关平参军,只不过前些日子他被关平派去联络轲比能,一直未归。

  “季常,你回来了。”

  关平见马良归来,十分高兴,二人本就是姻亲,又是故交,彼此之间自然十分亲近。

  马良微微一笑,说道:“将军,我从酒泉回来,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哦,什么好消息?”关平闻言,有些好奇的问道。

  马良说道:“鲜卑族慕容部落吞并西域,斩杀了曹魏派遣的西域长史,如今张掖、酒泉、敦煌诸郡皆已经彻底脱离曹魏掌控。”

  “哼,那些异族果不可信。”

  关平闻言,口中发出一声冷笑,随着中原的战乱,鲜卑各部发展迅速,如今已经逐渐有了昔日匈奴的声势,如今他们染指西域,看样子是想要彻底效仿匈奴,和中原以长城为界,分疆而治了。

  不过这对目前的大汉来说,的确算是一个好消息,魏国失去了半数凉州,此时如果关平退兵,魏国一定会优先收复凉州失地,这就给了关平从容退兵的时间。

首节上一节118/199下一节尾节目录